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694节

  但是由于布鲁斯教授过于逆天,导致卢瑟福教授的光芒被掩盖了。

  据说当年布鲁斯教授的博士课题,其实就是导师留下的。

  但是卢瑟福正忙于研究放射性,无暇分心研究原子结构。

  于是就委托布鲁斯教授。

  但是对方太逆天了,明明不擅长实验,还是发现了行星模型。

  查德威克只能感慨:“大佬的短板,都是普通人一生无法企及的巅峰。”

  最近这些年,导师几乎都没有发表过什么重磅性的论文。

  因为他把绝大多数的时间,全都用来改进实验了。

  “教授,您终于做到了!”

  “物理学界将要传颂您的威名了!”

  这时,好学的福勒忍不住问道:

  “卢瑟福教授,这个实验实在太精彩了。”

  “但是请原谅我的冒昧,我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你会想到用氮气当轰击的对象?”

  卢瑟福闻言,满意地看了看对方。

  他很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像福勒一样,敢于并且善于提出问题。

  卢瑟福笑着说道:

  “福勒,你应该是想问,这个实验时间不应该拖得这么长是吧?”

  福勒害羞地挠了挠头。

  “这个问题非常好!”

  “你们只看到了我所展现出来的成果,却下意识忽略了背后的东西。”

  “我在用氮气实验之前,其实试过了氢气等好几种气体。”

  “这些实验当然都失败了!”

  “所以没有人关注它们。”

  “但是正因为它们的失败,才换来了氮气的成功。”

  “实验物理的魅力就在于此,只要你不放弃,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实验是什么情况?”

  “惊喜永远在下一次实验中。”

  卢瑟福的谆谆教诲让众人备受鼓舞。

  这种通过亲身经历的经验,对于学生们而言有充足的说服力。

  今天的大组会,让卡文迪许实验室所有人,都沉浸在幸福的海洋中。

  众人忽然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怎么布鲁斯教授一来,物理学简直就和吃了兴奋剂一样。”

  “突破性的成果又开始爆发式出现了。”

  先是布鲁斯教授提出光的波粒二象性,紧接着就被证明。

  现在,布鲁斯教授的至交好友,卢瑟福教授又发现了质子。

  这是原子学的巨大突破!

  物理学界轰动!

第418章 玻尔再次质疑!质子的产生原理!核裂变初现!

  1919年的9月和10月,物理学界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当世物理第一的布鲁斯教授,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组建,并被选为首任主席。

  他建议举办天文学领域的世纪大辩论:宇宙到底有多大。

  消息一出,在科学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天文学瞬间成了最炙手可热的学科,受到无数人的关注。

  各国的天文台甚至都迎来不少的游客参观。

  宇宙、星星,这些神秘而浩大的存在,对于普通人有莫名的吸引力。

  但是学术界更关心的是,布鲁斯教授准备进入天文学界了。

  爱丁顿在回到剑桥大学后,无意中透露了李奇维准备研究恒星的想法。

  瞬间引发震动。

  “哦,上帝啊,布鲁斯教授又是研究量子论,又是研究恒星,他哪有那么多时间?”

  “以布鲁斯教授的绝世天资,哪怕闲暇时间研究天文,也比大部分天文学家更厉害。”

  “也许未来哪一天,最微小的量子和最宏大的天体会被联系在一起。”

  “还是布鲁斯教授看的远啊。”

  第二件事,1919年10月15日,诺贝尔奖公布。

  因为战争的原因,诺奖在过去五年内,受到了很大影响。

  现在终于全面恢复,再次带给人们惊喜。

  本次物理诺奖的得主是:格里高利、克里斯、于隐。

  获奖理由是:表彰他们在电场作用下谱线分裂现象的研究。

  也就是所谓的GKY效应。

  这个效应和塞曼效应一起,催生出了玻尔-李模型的第三量子数。

  所以获得诺奖实至名归。

  忽然,人们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布鲁斯教授的七个博士生,到现在已经有六个获得诺奖了。”

  “至于剩下的玻尔,最为逆天,更是提前锁定了诺奖。”

  “很快,布鲁斯教授的博士生将全部获得物理诺奖了。”

  无数学生羡慕的疯狂了。

  而且于隐更是在GKY效应的基础上,又发现了反常塞曼效应,名震物理学界。

  这说明,诺奖远远不是这些天才们的极限,他们还能继续攀登物理的最高峰。

  不过反常塞曼效应很难再获诺奖了。

  对此,于隐表示很无所谓。

  他甚至来电报,请求李奇维代替他领奖。

  因为他不想仅仅为了拿奖牌,就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在路上,这会非常耽误他的研究工作。

  于隐的这番操作,属实把钱五师等人看傻了。

  兄弟们吐槽道:

  “于隐,你的装逼能力比你的科研能力强十倍。”

  对此,李奇维哭笑不得。

  他们四人中,于隐的性格是最孤僻的,对一切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

  这不是宠辱不惊,更像是单纯的不在乎。

  于隐就想做好李奇维交代他的工作。

  盘古计划暂时没有启动,他就默默等待。

  不过,于隐的选择也不是先例。

  1912年的物理诺奖得主达伦,他也没有去领奖,而是让弟弟代替。

  而且真实历史上,还有人拒绝领奖呢。

  于是,李奇维对前来量子研究所的格里高利说道:

  “你就代于隐去领奖吧。”

  格里高利倒是美滋滋的。

  他这辈子都不敢想象,自己竟然能获得诺奖。

  以前他当编辑的时候,看到别人能发表论文,就已经羡慕的不行了。

  而现在,他却获得了多少篇论文都比不上的物理诺奖。

  这一切荣誉,都是眼前这个男人赐予的。

首节 上一节 694/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