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854节
“那就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微观粒子。”
“质子、中子、电子、光子。”
“当然,在我看来,应该还有其它的微观粒子。”
“这些微观粒子,不管种类如何,都遵循量子论的规则。”
“量子论就是那个运行规律。”
“下一步,我们的方向就是探索微观粒子的极限,完善运行规律的极限。”
哗!
李奇维从哲学本质的角度,深刻地总结了物理学的未来。
让在场众人有种拨开云雾见光明的感觉。
仿佛这一刻物理学变成了掌上玩物。
最后,李奇维忽然提高声音,右手用力一挥,狂热道: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在座的各位,都是代表人类文明的先行者。”
“是你们指引着人类文明的方向。”
“而每一届布鲁斯会议,都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至高会议。”
“几百年前,大航海促进了现代文明的诞生。”
“而现在,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将催生出第二次的大航海时代。”
“只不过这一次,不是海洋,而是我们头顶的星辰大海!”
“以智慧为帆,炼日月为锚,遨游星空之海,追寻真理之岸。”
“我辈义不容辞!”
轰!
全场震动!
众人瞬间感觉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仿佛灵魂都在呐喊和颤抖。
为人类文明指引方向!
开拓星辰大海!
这是多么至高而无上的荣耀啊!
纵观人类几万年的历史,连星辰的边都触摸不到。
但是现在,众人却有着无穷的自信。
因为他们坚信,现在研究的理论,能够为人类创造全新的技术。
这一刻,众人才真正体会到布鲁斯教授那浩瀚无垠的胸襟。
“他的心里装的是整个宇宙!”
~~~
第三届布鲁斯会议的专业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这场会议的内容,也会被刊印成册,供物理学专业人士学习和参考。
到时候必将引起无尽的轰动。
在众人陆续走出会场时,李奇维突然发现玻尔手中拿着厚厚的笔记本。
他感觉好奇,于是问道:
“玻尔,你是在做笔记吗?”
玻尔笑着地回道:
“是的,我延续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会议的习惯。”
“我都把会议内容手写记录下来了。”
“这本《玻尔笔记》,我准备以后传给我的孩子们。”
李奇维接过玻尔递过来的笔记,随意地翻了翻。
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记录员是德布罗意的哥哥莫里斯和玻尔两人。
当时玻尔所记录的笔记,风靡物理学界,甚至还成就了劳厄的诺奖。
而莫里斯记录的内容,相比起来就有点干巴了。
所以,一时间玻尔笔记都快被神话了。
第二届因为铁王座的特殊性,记录员由玻尔一人兼任。
但是他在笔记上记录的内容,并不是最后的对外刊印版本。
里面有很多他自己的思考内容,都被删除了。
这也是李奇维要求的。
会议记录和个人感悟要严格区别开来。
李奇维等大佬公开演讲和讨论的内容,可以记录并发表。
但是参会者个人的思考,就不再公开,否则还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考虑到这一点,李奇维决定从第三届会议开始,执行专业的记录员制度。
从每届参会者大佬的助手或者学生中,随机选择一人担任记录员。
记录员所记录的内容,就是布鲁斯会议的全部公开信息了。
如此一来,玻尔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思考上,而不是单纯的会议内容记录。
但是,物理学界众人早已叫顺口,形成了习惯。
无论会议内容是谁记的,反正那个小册子就叫《玻尔笔记》。
只不过玻尔手中的才是真正的原版,而其他人只能得到统一制式的印刷版本。
哪天灵气复苏了,玻尔的那本才是真正的神器,其他人的都只是神器衍生物品。
李奇维现在看的笔记本,里面有玻尔在三届布鲁斯会议的上所有思考。
而且,第三届的内容明显比前两届更深刻。
他忍不住夸赞道:
“玻尔,很不错。”
“你对量子论重构的见解非常有启发性。”
“等到百年之后,说不定你这本书就会成为历史文物。”
玻尔听后,极为开心。
他忽然想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老师,要不您预言一下百年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我作为谶言,写进我的笔记里,供后人验证。”
“这样就显得我的笔记本更独一无二了。”
“嘿嘿,其他人看到的版本可没有这个。”
忽然,玻尔又补充道:
“不过,您可不能说刚刚总结的那些畅想内容啊。”
李奇维笑了笑,他明白玻尔的意思。
那就是具体到各种细节。
这个问题让他一阵恍惚,眼前仿佛有无数熟悉的画面闪过。
忽然,画面突变,一幅幅不可思议的景象出现了。
宇宙是浩瀚而神圣的红。
李奇维呆呆地出神了。
很快,他就笑着对玻尔说道:
“.”
玻尔越听越惊。
在无人注意的情况下,笔记本的封面好像闪过一道白光。
——
1921年11月1日。
英国皇家学会报告大厅。
一场被科学界无数人瞩目的会议,即将召开。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