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910节

  如何能够和教皇相提并论呢?

  此刻,在毕翁弟、加斯帕里等人的注视下,李奇维的脸上出现不明所以的笑容。

  仿佛是因为承受不住教皇的压力而呆滞了。

  确实看起来有点傻,必败无疑了。

  但若是威尔逊在这里的话,一定会大声警告:

  “不好!快跑,布鲁斯要开始装逼了!”

  李奇维确实在笑,不过不是傻笑,而是开心的笑,意想不到的笑。

  庇护十一世带给他的惊喜太大了,远远超越了他的预期。

  在来参加论道之前,李奇维心中对教皇有大概的猜测印象。

  固执、故弄玄虚、照本宣科、上帝曰:布拉布拉.

  这都是他前世的经验。

  在大学校园里,他经常会遇到一些大妈或者老奶奶。

  “小伙子,你过来,我给你讲耶稣的故事。”

  “.”

  当然,教皇或许不会那么直白,但讨论的肯定也都是上帝教义之类的东西。

  这种话题,最终都会变成洪秀全和传教士的那种诡辩。

  到时候,李奇维也只能搬出上帝第三子的身份,结束战斗了。

  这就是他之前的内心想法。

  但是今天,教皇的表现,让李奇维大开眼界,颠覆了他对教徒的刻板印象。

  “果然,任何一个能够身居高位的人,都不可小觑啊。”

  此刻,李奇维对庇护十一世教皇的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对方把人按照对世界认知的深度,进行了划分。

  第一层是一无所知。

  这一层的人对世界的认知还停留在靠原始感官的基础上。

  知道水能够烧开,但不知道水的沸点这个概念。

  他们凭借着本能生存、生活。

  第二层是一知半解。

  相比第一层,这层的人知道水有沸点这个概念。

  但他们的知道,靠的是上层人的灌输和宣传。

  若是问他们:水为什么会沸腾?沸点的原理是什么?恐怕就似懂非懂了。

  除非有上层人再次给他们灌输更高级的知识,否则凭借他们自己是无法得知的。

  第三层是格物致知。

  这是科学本身的层次,也是当前科学家们的境界和信仰。

  他们通过研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

  他们知道沸腾的原理是物质的饱和蒸气压和外界压强相等。

  而沸点就是相等那一刻物质的温度。

  甚至,他们还知道温度是一种宏观现象,本质是大量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引起的。

  单个粒子没有温度概念。

  此外,他们不仅洞悉了沸腾的原理,他们还能控制物质的沸腾。

  当物体所受的压强增大,它的沸点会升高;反之,则会降低。

  这也是为什么在高山高原上,东西煮不熟的原因。

  因为水没有到100℃就开始沸腾了。

  但是这一层,按照庇护十一世的理解,对于世界的认知还不够,不是终极。

  因为格物本身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物】本身会错,二是【物】的数量不够。

  对于一,比如牛顿感受到时空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提出了绝对时空观。

  但是李奇维通过光速不变原理,推导出了相对时空观,推翻了牛顿。

  这就是因为牛顿格物,但物错了所导致的。

  对于二,比如现在有个数列:1、2、3、4、5、6、7。

  请问第八个数字是什么?

  按照格物境界的理解,第八个数字有极大极大概率是8。

  但是有人质疑,为什么不能是100呢?

  如果用格物的体系,确实无法完美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物的数量不够。

  第四层是知也无涯。

  这是哲学家们研究的领域和追求的境界。

  在他们看来,所谓的科学,也只是宇宙中的某一种范式或者体系而已。

  科学需要几个根本的公理作为前提和支撑。

  但是现有的科学,就一定能通往真理的彼岸吗?

  要是忽然发现公理是错的怎么办?

  真正的知识是无限的。

  比如,哲学家完全可以创造出“意志学”体系。

  万物皆有意志。

  水之所以会沸腾,是因为水的意志受到了激发.

  火会燃烧,是因为火之意志被鸣哦不被唤醒了。

  所以,哲学家们希望找到其它更多的体系,从另外的角度解释这个宇宙。

  这里,就会产生一个分歧。

  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一定存在一个最好的体系,它就是真理本身。

  但有的哲学家认为,最好的体系永远只能接近真理,而不能描述真理的全貌。

  但不管怎么样,想在浩瀚无尽的宇宙中,找到这个最好的体系,比登天还难无数倍。

  于是,第五层出现了。

  第五层是无所不知。

  这只能是神的境界。

  因为神就代表了真理本身。

  你们前面四层的人,不是在苦苦追求真理吗?

  哎呀,不需要那么累,天天做实验写文章,把头发都想光了。

  你不是想知道水如何沸腾吗?

  加入教会就能知道了。

  你只要信仰上帝,通过“神启”,就能直接获得“终极真理”。

  反正科学家哲学家研究一辈子的东西,最后一定和神启的内容相同。

  “当科学家历经千辛万苦爬到山顶后,却发现神学家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甚至,科学家不知道的你也能知道。

  因为科学家的知识需要符合逻辑,而上帝的神启不需要逻辑。

  如果你问如何神启?

  那方法很多。

  晚上抱着《圣经》睡觉,上帝在梦里会给你启示;

  教皇亲自给你做一场弥撒,直接顿悟。

  最后,你就获得真理了,可以出门闯荡了。

  “哦,对了,别忘了领鸡蛋。”

  以上,就是李奇维对于庇护十一世思想的总结。

首节 上一节 910/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