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927节
“相对性原理在宏观世界中很容易想象其图景。”
“而量子论中的轨道量子化,虽然有角动量量子化这个实验支持,但电子绕核角动量本身就是一种猜测。”
“我们依然是在用宏观的物理概念,去套用电子的行为。”
“我对这一点,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
“第二,相对论是逻辑极其自洽的理论。”
“目前为止,在它的适用范围内,相对论可以解释一切现象。”
“但是量子论依然还遗留不少问题。”
“这说明它并不是完美的理论。”
“当然,我从来没有说过重构量子论就一定是正确的方向。”
“这只是我的物理直觉。”
“也许量子论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继续发展下去,也能变得完善。”
“现在有不少物理学家就是这样干的。”
伊蕾娜听完,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
她崇拜地看着布鲁斯教授。
这才是科学家该有的态度。
永远不满足于现有的成果,探索理论的极限。
就在众人静静思考时,海森堡想到了自己以前的某些看法。
于是,他鼓起勇气,大胆地说道:
“教授,可不可以这样认为。”
“因为量子论是研究电子这种微观粒子的理论。”
“人类目前无法通过肉眼或者其它仪器观测到电子的运动方式。”
“所以,对于研究者而言,看不到就表示没有或者不存在。”
“同理,测量不到的物理量,也是不存在的。”
“这会不会是量子论的底层思想。”
“就如奥卡姆剃刀原理描述的那样。”
哗!
海森堡的话让众人惊讶不已。
这简直比布鲁斯教授的观点还要激进啊!
就是听起来有点扯淡。
“看不见就不存在?”
“我们人类看不见电磁波,但是电磁波确确实实存在啊。”
“可能海森堡口中的【看】不是单纯地指用眼睛看。”
“而更像是一种观测或者测量行为。”
“.”
众人议论纷纷。
薛定谔好奇地看着海森堡。
经过短暂的接触,他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虽然表面很害羞,但是内心极其要强。
而且他还认为对方对于重构量子论有一种病态的执着。
所以,薛定谔在内心给出一个评价:没长大的天才孩子。
泡利则是霸气地扫视一圈,众人莫敢与之对视。
海森堡的这个观点,之前就已经对他说过了。
现在配合布鲁斯教授提出的两大可观测量,越发显得这句话很有物理思想的韵味。
李奇维面带微笑看着海森堡,心中感慨。
有些天才的天赋,是肉眼可见的溢出。
海森堡无疑就是这样的天才。
他所说的不可观测的量就是不存在的,正是后来量子力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甚至在其基础上,又进化出更匪夷所思的思想:即便是可观测的量,在测量之前,也可认为它不存在。
这有点玄学的味道了。
此时,李奇维笑着夸奖道:
“非常新颖且大胆的想法。”
“海森堡,我觉得你在量子论上很有天赋。”
“或许你可以考虑研究这个方向,”
听到布鲁斯教授的称赞,海森堡内心美滋滋的。
他早都在决定好了。
“教授,您说的正是我所想的。”
很快,众人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他们现在就好像守着宝山却得不到的苦命人。
布鲁斯教授虽然找到了两个可观测的量,但是它们到底有什么奥秘,在场的谁也不知道。
甚至不少人觉得这个方向可能有问题。
“仅从光谱的频率和强度,能推导出什么呢?”
“难道量子论发展到最后,会变成光谱学吗?”
虽然布鲁斯教授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也只有两个公理。
但这完全不是一回事。
相对论是以经典力学体系为基点的,它有很多可以参考的地方。
而量子论则是重新打了一块新的地基。
薛定谔、泡利、伊蕾娜等人,也毫无头绪。
他们这时才真正明白,重构量子论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只有海森堡若有所思,但怎么也抓不住那一抹灵感。
——
接下来的日子,海森堡逐渐适应了在量子研究所内的生活。
虽然他性格内向,但是他比较礼貌,很少和别人起冲突,也不会嘴碎议论别人。
相比泡利,他显然更受大家的欢迎。
只是有一点,为众人所诟病。
那就是海森堡实在太敏感了。
只要有人指出了他的错误,他就会非常激动,有时甚至都快要哭出来了。
这让同事们非常尴尬。
“哥们也太脆弱了吧。”
只有泡利理解这个师弟。
他知道对方太想要证明自己了。
天才的头衔,既然荣誉也是枷锁。
就在海森堡默默努力,等待化茧成蝶的那一刻时。
物理学的发展没有停缓下来,又接连出现几个重磅成果。
第一个。
原子学大佬卢瑟福教授的女婿福勒,提出了“热力学第零定律”。
该定律指出: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温度相同),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形象点说,温度计就是根据这个定律制造出来的。
这个定律虽然提出的时间很迟,但是它却比已有的热力学三定律都更为基本。
福勒在论文中,系统地阐述了这条看起来很简单定律的重要性。
有了它的补充,热力学在数学逻辑上就没有漏洞了。
从此,热力学三定律就变成了热力学四定律。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