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94节
李奇维轻轻松开王路遥的手,微笑深情地看了她一眼,然后在万众瞩目下,坚定地走上讲台。
这一刻,在场的众人仿佛看到一尊物理学之神,从宇宙深处走来,全身围绕着自然真理。
他一挥手,代表力学定理,他一睁眼,有时空在转换,在湮灭。
所有人都被震撼的屏气凝声,紧张地等待着那道伟岸的身影开口。
李奇维在话筒前站定,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而沉稳地说道:“非常感谢诺贝尔基金会和瑞典皇家科学院,对我和我未婚妻的热情款待。”
“也感谢台下的各位,愿意花上宝贵的时间,听我演讲。”
“至于能得物理学奖,我倒没什么要感谢的,我和普朗克教授对此非常有自信。”说着,李奇维还配上一个假装认真的表情。
顿时,台下的气氛从严肃变得活跃起来,很多人被逗得哈哈大笑。
普朗克更是摇摇头,对着旁边的伦琴苦笑。
人们才发现原来李奇维不是想象中的刻板印象,而是自带幽默感,让人感觉很轻松。
无形之间,他与众人之间的距离更进了。
“来瑞典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这场演讲我到底要说什么。”
“不是因为我的脑袋里空空,而是我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
“就在我得诺奖的今年,清朝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败,损失惨重。”
“往前几年,清朝也曾经试图通过学习格物之术,增强国力,可惜失败了。”
“再往前几十年,那时的清朝甚至画地为牢,闭关锁国,把自己困在封闭的世界里。”
“今天,我不准备用悲伤的情绪,来表达的我的愤怒,因为那是无用的。”
“愤怒只会让人失去理智,只有实干才能真正增加力量。”
“我想说的是,目前华夏所经历的一切,其核心是,我们到底应该吸收多少西方文明。”
“更具体点说,我们到底要吸收什么样的西方科学文明?”
这时,台下出现了嗡嗡声,在场的人没想到,李奇维虽然如此年轻,但看问题的角度却极其深刻。
仿佛一个老道成熟的政治家一样,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抽丝剥茧般找到博弈的核心。
一时间,大家都不敢仅仅把他当成一个天才看待。
李奇维接着说道:“什么是西方科学文明?”
“有人说是长枪大炮,钢铁巨舰。”
“有人说是千里传音,蒸汽火车。”
“但我认为,这些都是表象的应用,西方科学文明的真正核心,其实是物理。”
说到这里,众人明显震惊,神色动容,这种评价实在是太高了。
关键还是从一个顶级物理学家的嘴里说出来,让所有学物理的人,都感到一种振奋。
“物理学虽然是宇宙真理,无形无影,但是我们人类却能通过自己的大脑去理解它,掌握它,使用它。”
“我想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神奇、更美妙的事情了。”
“当然,作为物理学家,我们不需要像工程师一样,使用已经存在的理论,去发明新的事物。”
“我们的职责是发明新的理论,让工程师有更多的灵感来源,创造更多划时代的产品。”
“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物理学家,应该有的梦想,永远想着去攻克最难的物理问题。”
“所以当初开尔文勋爵曾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完成,后人只能修修补补。”
“而我表示了反对,随后提出了量子论,并用光电效应证明它的正确性。”
“这彻底开启现代物理学的大门,找到了经典物理学没有发现的广阔真理之海。”
“但是我没有因此止步和骄傲,而是怀着更加敬畏的态度,去研究物理的伟大和浩瀚。”
“我和我的好友,爱因斯坦,在用信件交流讨论时,得出一个惊天结论。”
“我们俩认为,在第一朵乌云的背后,也有一片同样未知的海,等待发掘。”
“所以,今天在这个会议上,我想说一个物理预言,它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我和爱因斯坦的思考结晶。”
“如果说我的量子论,证明了时空和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量子的形式存在。”
“那么第一朵乌云背后的真理,可能会证明时空甚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因此,牛顿的力学定律需要被修正!”
话音刚落。
轰!
全场震惊!
怎么说呢,其实这一章我想说的太多了,但是都不敢写,怕被封了,最后只能搞纯粹一点,谈谈物理吧,请大家见谅。我保证最后一次用“轰”字。
第99章 动摇物理根基!
当李奇维说出牛顿力学定律需要修正后,全场的人都被震惊的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
修正?
为什么要修正?
那只有错了才需要修正啊!
李奇维的言外之意就是,牛顿力学定律错了。
这是何等让人不可置信的惊天言论。
如果不是考虑他的身份,恐怕会有人要当场骂娘了。
哪怕当初横空出世的量子论,也只是对能量、光子等微观领域适用。
物质宏观运动领域,依然是牛顿力学定律在支配,牢不可破,无懈可击。
然而现在,当今物理学领域最天才的存在,第一届物理诺奖获得者,竟然公开宣称牛顿错了。
一时间,会场的气氛彻底被点爆。
不少人开始质疑甚至批评李奇维的口无遮拦、骄傲自大。
“布鲁斯·李是被荣誉冲昏了头脑,他以为他是神吗?经过几百年验证的理论说错就错。”
“哦,我的老天,为什么我刚博士毕业,就有人说我学的都是错的。”
“如果,我是说如果,万一布鲁斯·李后面证明他的话是对的呢?你们想过这会给物理学界带来什么影响吗?”
“.”
不同于普通学者的震惊和质疑,那些物理大佬们,眼中精光爆射,死死地盯着李奇维。
学物理到了他们这个层次,已经很少有什么能引起心境的波澜了。
除非是动摇物理学根基的大事。
这在科学史上发生过几起类似的案例。
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动摇了“上帝创世说”的根基。
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则彻底将上帝从神坛拉下来。
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从根本上撼动了机械论自然观在自然科学界的统治地位。
难道这样的事情,会在20世纪初再发生一次吗?
一时间,大佬们呼吸急促,脸色因兴奋而潮红。
一生中能够有幸参与这样划时代的事件,足以终生无憾了。
然而这些,都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要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明才行。
哪怕是普朗克,此刻也对李奇维的说法,抱有怀疑态度。
因为牛顿的力学定律实在是太完美了,完美到好像就是造物主写下的公式。
他想象不出要怎么才能说明牛顿错了。
虽然李奇维是他的弟子兼知己,但关系到物理学的未来,普朗克不会感情用事。
等到李奇维发表论文的那天,他会用最审慎的眼光去评判。
台下的洛伦兹则是眉头一皱,他和其他人不一样,敏锐地抓住了“相对”这个词。
这不是之前在伦敦量子会议上,他和李奇维曾讨论到的内容吗,难道对方有什么新的发现?
洛伦兹感觉脑袋有点疼,好像有什么最重要的东西,被人给拿走了。
爱因斯坦听完李奇维的话后,一股热血直冲天灵盖!
任何词语都无法形容此刻他的心情,他已经忍不住颤抖。
从今天起,他爱因斯坦不再是无名之辈,而是能和物理诺奖得主,共同讨论前沿物理问题的知名学者了。
关于第一朵乌云的论文,通过这段时间他和李奇维的频繁交流,已经快要成型,只剩下一些公式需要推导。
他有把握,明年就能发表。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