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960节

  “这就是量子力学的神奇吗?”

  “以后该不会还有第三个版本吧?”

  “.”

  论文刚发表没多久,波动方程理论就被冠上了波动力学的名头。

  因为有矩阵力学在前,这个以波动学为基础的量子理论,当然就是波动力学了。

  波动力学与矩阵力学,二日同辉,颇有一种争锋的味道。

  而当众人关注作者的信息后,皆是倒吸一口冷气,无比惊讶。

  “嘶!”

  “作者竟然又是来自量子研究所!”

  “我的天啊!量子研究所这是要包揽量子力学的一切吗?”

  “薛定谔是谁?怎么之前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有人解释道:

  “薛定谔博士是布鲁斯教授建成量子研究所后招收的第一位研究员。”

  “他现在是量子研究所的科学负责人。”

  哗!

  众人震撼不已!

  跟着布鲁斯教授,这不是有汤喝,而是能大口大口地吃肉啊。

  很多人都羡慕了。

  先是海森堡,接着是薛定谔。

  量子研究所果然不愧是量子研究者心中的圣地。

  这种实力和底蕴,让其它机构望尘莫及。

  如今波动力学和矩阵力横空出世,瞬间就把量子力学带入了全新的境界。

  普通学者对于波动力学,只能抱着看戏的心态,在一旁欣赏和羡慕。

  他们只知道波动力学是新的量子力学版本。

  至于牛逼在什么地方,那就不清楚了。

  毕竟大部分人连矩阵力学的论文甚至都看不懂。

  又怎么可能深入而精准地分辨两者的不同和优劣。

  但是对于物理大佬们而言,波动力学带给他们的震撼就太大了!

  “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

  “把电子看成波动,竟然也能重塑旧量子论。”

  “而且波动方程很容易计算。”

  “它是一个二阶偏微分方程。”

  “我宁愿算一百个微分方程,也不愿意算一个矩阵。”

  物理学家们十分开心,他们终于可以摆脱矩阵的梦魇了。

  那玩意根本不是人类应该算的。

  纯粹是浪费时间。

  波动力学太香了!

  众人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但是很快,他们就预感到,或许物理学领域要迎来一场风暴了!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物理基础架构是截然不同的。”

  “那么,谁才是量子力学的正统?”

  一时间,众说纷纭。

  甚至两派已经开始有了各自的拥趸。

  他们不遗余力地找出对方派别的不足和错误,同时验证自己支持理论的正确性。

  量子力学成为了当前物理学领域最火热的话题,远远超越其它任何方向。

  众人全都在等待,事情到底会如何发展。

  ——

  德国,哥廷根大学。

  海森堡的巡回演讲依然在继续。

  他几乎受到了德国所有知名大学的邀请。

  慕尼黑大学、哥廷根大学、柏林大学.

  他的名字就是天才的代名词。

  因为海森堡是德国人。

  他的成就证明了:即便德国饱受创伤,依然在学术领域独占鳌头。

  德意志是伟大的民族。

  海森堡是个年轻人,还是个极其热血的年轻人。

  他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所以,他认真对待在德国各大学的演讲,不遗余力地宣传矩阵力学。

  他想让德国物理学界走在量子力学研究的前沿。

  让德意志的光辉照耀科学领域。

  “不敢说超越量子研究所,但一定要仅仅排在它之下。”

  此刻,哥廷根大学物理系。

  海森堡在得知薛定谔的波动力学论文后,差点气的晕倒了。

  他从来没有如此讨厌一个人!

  “这是为了科研而科研!”

  “电子只是有波的部分性质,但它本质上还是粒子。”

  “薛定谔的波动力学是在玩诡秘的数学游戏!”

  “一派胡言,错的离谱!”

  海森堡气的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抨击波动力学。

  他认为这是薛定谔羡慕嫉妒恨了,故意造出一个和矩阵力学相反的东西出来。

  毕竟,薛定谔在论文里没有给出波动方程的推导过程。

  它是凭空出现的。

  这正好让海森堡有了质疑的把柄。

  物理学界不可能容忍一个虚造的公式!

  一旁的物理系主任玻恩,还有他的好友弗兰克教授面面相觑。

  他们俩可不会安慰人。

  弗兰克和G·赫兹,当初因为用实验证明了玻尔模型的正确性,从而有了一定名气。(276章)

  但是后来,两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一个工业界,一个学术界。

  G·赫兹现在担任荷兰飞利浦公司创新实验室的负责人。

  这个实验室还是当初在李奇维的提议下建成的。

  所以,作为大名鼎鼎赫兹的侄子,G·赫兹并不觉得这个身份辱没了他。

  而弗兰克则在玻恩的邀请下,来到哥廷根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

  真实历史上,他后来和很多人一样,离开了德国,并且和费米、康普顿等人一起建造了核反应堆。

  关于弗兰克,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小故事。

  他和G·赫兹因为发现电子碰撞规律,共同获得1925年的物理诺奖。

  等到纳粹上台后,当时德国为了战争搜刮一切资源。

  黄金则是重中之重,全部被垄断。

  弗兰克自知保不住金制的诺奖奖牌,且他本人也因为犹太人身份受到了迫害。

  万般无奈下,他只能带着奖牌逃离德国。

  在当时,很多科学家会选择逃到丹麦的玻尔研究所。

首节 上一节 960/1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