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971节
但是无论是数学推导,还是光谱实验,都证明了其正确性。
在场的大佬们坚信,核异构体一定是存在的。
众人看海森堡的眼神都不同了。
普朗克、洛伦兹等人甚至在他身上,看到了布鲁斯当年的影子。
“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这样的矩阵力学,谁还敢说它繁琐。
旧量子论,可解释不了核异构体的存在。
薛定谔有压力了。
论道还未真正开始,场上的火药味已然十足。
第527章 波动力学之威!原子是电子波衍射的幻象!唇枪舌剑!论道开始!
海森堡的报告震撼了所有人。
一个好的物理学理论,不仅能解释已有的问题,还要能预测未知的现象。
显然,通过矩阵力学找到核异构体就属于这种情况。
旧量子论体系虽然容纳了电子自旋,但是它不可能描述原子核的自旋。
因为旧量子论的一切,都是以电子为核心,描述的是电子的状态和行为。
而矩阵力学是更底层的理论体系,它不仅适用于电子,且适用于所有的微观粒子。
因此,原子核虽然比电子大了成千上万倍,但它同样是微观粒子,可以被纳入矩阵力学的框架。
所以,海森堡就能从理论上,论证原子核自旋的存在,从而发现氢分子的核异构体。
这就是理论的优越性。
后世最新的研究发现,哪怕到了大分子层级,物质依然有量子效应。
从量子范围到宏观范围,这个分界线,很难精确地定义。
就好像哲学上,到底多少粒沙子堆在一起才算沙漠,这种命题。
当然,现在还只是量子力学发展的初期,大佬们还没考虑到这种情况。
此刻,薛定谔看着海森堡,即便对方是对手,他也打心底佩服。
如今他的波动力学才是物理学界的主流。
大家研究量子力学发表论文,都是用的波动方程。
在这种情况下,海森堡还能深挖矩阵力学的潜力,让他叹为观止。
纯论数学和物理能力,海森堡的硬实力绝对是超越他的。
但是,薛定谔虽然内心有点压力,脸上却云淡风轻。
“我的波动力学也未尝不利!”
这时,洛伦兹的声音响起:
“下面请薛定谔博士上台报告。”
薛定谔再次好整理仪容,大步走上前去。
当他与海森堡擦肩而过时,仿佛有一道雷霆火花滋滋炸响。
两人的眼中同时射出无匹的锋芒!
来吧!
薛定谔轻轻朝着众人点头,然后开始了他的演讲。
“波动方程是在物质波的基础上,通过类比的方法建立的。”
“哈密顿在很早之前,就曾将力学和光学进行对比。”
“比如,光学中光走的路程最短原理,力学中最小作用量原理,二者就很相似。”
“既然力学和光学相似,而物质又具有波动性,那么自然就会有波动光学。”
“.”
在如此高端的会议上,薛定谔总不能直接说,他的波动方程是靠灵感硬凑出来的。
所以,他必须想出一个理论范式。
就和之前布鲁斯教授从太极图中找到灵感一样。
而光学和力学的对比,就是很好的思维过程。
历史上,不少物理学家都做过这方面的工作。
但是,薛定谔的理论显然不会这么简单。
这时,他又继续说道:
“有了光和力的对比,再通过波动力学,我们就可以解释一个习以为常的问题。”
说到这,薛定谔微微一笑,目光掠过众人,神秘说道:
“原子的直径为什么在10^-10米量级?”
哗!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这是什么问题?
原子的直径是通过实验测出来的,就跟光速一样。
也许有人问过为什么光速是3×10^8米每秒。
但是肯定不会得到答案。
世界就是那么运转和规定的。
而现在,薛定谔的问题,就是类似的意思。
只不过,今天在场的都是物理学中的大佬和天才。
这种问题
有什么意义呢?
没有人觉得薛定谔会故意如此。
这其中一定有他独特的思考。
众人忽然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李奇维微微一笑,心中觉得很有意思。
他也没有考虑过这种问题。
他在心中感慨。
“果然,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佬,他们的思维异于常人。”
“如果仅仅通过几个公式和成果,就以为了解了这些大佬,那就大错特错。”
这一刻,李奇维觉得自己亲身体验量子力学的建立过程,是何等明智的选择。
这些绝顶天才们的理论成果,与他们本身的思维相比,不值一提!
如果只是看重已有的理论,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天才们的思想,才是科学史最珍贵的至宝!
然而,海森堡却不以为然。
“哼,故弄玄虚!”
在众人的注视下,薛定谔继续说道:
“德布罗意在他的论文里,给出了一个计算电子波长的例子。”
“如果电子经过了200V的电势差加速后,它的波长是8.7×10^-11米。”
“根据物质波公式λ=h/p,如果降低电子的速度,那么它的波长就会变长。”
“因此,电子的波长是有可能和原子的直径在同一个量级。”
“我认为这并不是巧合,也不是什么特殊的假设。”
“根据波动力学,我们如果把干涉和衍射的概念和原子尺寸联系在一起,就会得出一个全新的解释。”
“原子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微粒,它只是原子核捕获电子波后,所发生的干涉和衍射叠加后的幻象!”
“使用波动力学,我们就可以解释原子的存在本质!”
轰!
满座皆惊!
所有人都被薛定谔的大胆想法震惊的目瞪口呆!
上一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