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世家五百年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70节

  李祺摇摇头道:“高阳郡王哪里有唐太宗的手段,若真有那等手段,怕是陛下也坐立难安了。

  唐太宗文武双全,没有丝毫的短板,建文之事乃是注定,而高阳郡王不过是一介有勇无谋的武夫罢了。

  殿下睿智天纵,臣是不担心能够应付的。”

  听到李祺对弟弟的评价,朱高炽很是赞同,单纯玩脑子,他能吊起来打朱高煦。

  担忧也不过是担忧父皇的想法罢了。

  “臣真正担心的是殿下的身体,陛下春秋鼎盛,身体又一向康健,能够做很多很多年的皇帝,而殿下的身体却不太好。

  若是有孝康之祸,那该怎么办?

  大明才刚刚经历了一次,难保陛下不会有其他的心思,毕竟有些事太像了,对于亲历者来说,总归是有阴影。

  所以殿下最该做的是保重身体,一定要熬住!

  所以臣才说殿下不要忧虑。

  忧虑伤身!

  每日活动一下,冬日多穿衣,夏日不要正午出来以防中暑,平日处理政务不要太过于耗费心神,一直要让身体时时刻刻保证健康。”

  朱高炽这种明确记载的皇帝,寿数比起历史上只会少不会多,所以万一活不过历史上的寿数,那可就全完蛋了。

  孝康之祸!

  朱高炽一惊,大感李祺说的极对,他是嫡长子,刚刚经历了皇位变动的大明朝,再也不想再来一个嫡次子继位了。

  所以太子之位有这些大臣支持,应该是非常稳妥的。

  但若是像孝康皇帝那样直接死在皇帝前面,那可就不好办了。

  所以保重身体好好活着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朱高炽正色道:“今日幸得姑父指点,否则小侄险些就要在无端之事上焦虑蹉跎了。”

  见到朱高炽将话听了进去,李祺很是高兴,这朱高炽可是个厚道人,现在留下一份香火情,在临死前把他推上太子之位,日后他定然要回报。

  历史上朱高炽登基之后,先给魏国公恢复了爵位,而后又给当初帮助他稳固太子之位的众臣各个都升了官,杨荣等人苦尽甘来。

  李祺预计今天的这份香火情,甚至可能价值一个世袭爵位,等恢复魏国公爵位的时候,突然想到了李善长的后人,这爵位不就来了。

  即便是没有爵位,那至少也是要给李善长再追封一下的,仁宣二宗时期,是李氏彻底给李善长平反的好时机。

  二人结伴出宫,这一幕自然是被有心人看到了,怕是很快朱高煦就会知道这件事。

  李祺回公主府后,恰好李芳、李茂兄弟二人都在,这兄弟二人都已经成了亲,都是李祺给选的好亲事。

  “芳儿。”

  李祺伸手将李芳召过来,在李芳有些懵的情况下摸了摸他的头,笑眯眯道:“为父今日给你结了一份善缘,日后怕是有一桩好事落在你头上。”

  若是李氏真的复爵,那爵位自然是落在李祺嫡长子李芳头上。

  李芳更懵了。

  李茂也凑过来,问道:“父亲,那可有什么好事落在儿子头上。”

  李祺立刻板起脸道:“有一顿板子你可要?”

  李茂连忙告罪,李芳忍不住笑出声来。

  待临安公主带着李显穆走出来,便见到李茂在墙根底罚站,李芳则侍奉李祺喝茶。

  “三弟,快些随哥哥走,你大嫂给你做了最爱吃的桂花糕。”

  李茂眼巴巴的看着李祺,李祺挥挥手道:“你也去吧。”

  李茂顿时欣喜将顶在头上的书轻轻放在书架上,而后溜走了,临安公主没好气道:“成了亲的人,还不如显穆一个孩子稳重。”

  李祺望着三个打打闹闹的儿子,欣喜中又带着一丝忧愁,临安公主敏锐的察觉到,便问起,李祺将方才和朱高炽的对话讲了一下。

  “朱高炽是一定能当皇帝的,可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却不一定能等到他登基啊。

  我很担心芳儿他们会被牵连到其中,万劫不复。”

  历史上解缙便是死在这里面,还有很多亲近朱高炽的大臣都被下狱,甚至死去。

  临安公主也有些沉默。

  夺嫡之争,向来残酷!

第87章 士子云集浙东,李祺要成圣

  “东明精舍大逆,试问大逆者又何止东明精舍呢?

  朝廷不欲加无端之罪于士人,然悖逆之言、祸乱之语岂能入煌煌九天乎?

  自今日起,籍贯浙东之人,不得科举、不得入仕朝廷,着武英殿大学士李祺,清查其中有所关联之人,待确认其与东明精舍别无干系,再解除此禁令!”

  这堪称是明朝般党锢的旨意一下来,整个士林都炸了,和东汉党锢之祸完全不同的是,这道旨意有理有据啊。

  浙东士林自己都不敢说皇帝无理。

  而且朝廷这次最绝的是,打击范围很小很小,仅仅只有浙东,这是什么意思呢?

  浙江省的名额是没有减少的,浙东没人科举,那就浙西补上呗?

  听到旨意的时候,浙东自然是如丧考妣,但浙西的士子估计脸都要笑烂了。

  在浙江省中,浙东本就是胜过浙西的,现在朝廷直接把浙东给禁了,真是太好了!

  浙东士子则直接傻眼了,李祺倒是没说谎,朝廷不追究此事了,他们的确是没有生命危险,但不能科举、不能做官,那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

  寒窗苦读十年,却直接被禁锢,还不如一刀把脑袋砍下来,或许十八年后,还能投生到其他省份去。

  不过这些浙东士子并没有彻底放弃,朝廷的旨意中说了,只要大学士李祺认为他们的学说和东明没有干系,就可以为之赦免。

  在汹涌的士子们催促下,那些出身浙东的大佬,无论是士林中的大儒,还是朝廷上的官员,一刻也待不住,纷纷来找李祺求情。

  投入公主府的拜帖已经淹没了前堂,这等场景就连门庭若市都难以形容了。

  最终从公主府中只传出一道消息,李祺会亲自往浙东一趟,若是有事相商,便在那时。

  这条不寻常的消息顿时让京中为之一静,李祺要去浙东?

  京中许多人突然告了假,有许多大人物都望向了浙东,包括皇帝的目光,他亦是好奇,李祺会在那里说些什么。

  为大明的千秋万业!

  ……

  前往浙东的人很多。

  因为李祺的举动太过于不同寻常。

  浙东自南宋时期就已经是儒门的大本营之一,一向是很热闹的,但今日的浙东格外热闹,因为这里聚集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士子。

  浙西学派的话事人摆脱了先前听闻旨意后的兴奋,率领着不少弟子来到了山下。

  这里是一片极其平坦的地势,可以同时容纳许多人,在中间列着一条小溪,或许在古代这里也曾有人曲水流觞。

  江南三省之中,以江西最为繁盛,此时亦有许多人来到这里,为首的乃是当今江西人中的翘楚之一,翰林学士解缙。

  还有应天府的许多士子,李祺的弟子王艮,在一众年轻士子中卓有名望。

  其他南方各省都有士子来到这里,准备看看李祺这位北人领袖,会如何对待一向与他为敌的浙东士子,在已然大获全胜的姿态下。

  而后众人见到了一群蜂拥而至的北人,他们很是沉默,到来之后就找了一个地方坐着,不说话。

  今日这等场景,纵然是一众大儒也很少能够见到,因为这不是国子监,不是士子的聚集之地,今日来到这里的皆是自发,今日无论会发生什么,都注定会是儒门士林的一件盛事。

  今日之事的主人公之一,浙东学派的诸位卓有声音的大儒都来了,带着他们的门人弟子。

  其中甚至有不少已然退隐仅仅在家乡教书的儒生,曾经也在世间有些名声。

  若非知道这里放不下那么多人,还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浙东文气昌盛,读书人何止数千?

  这么多人来了这里,于是便显得有些嘈杂,不少人都在和相熟的人闲聊着,在想今日李祺会怎么处置浙东学派,是原谅他们,还是给予最严酷的惩罚。

  这一切的讨论,随着一辆马车出现在视线尽头都慢慢停了下来。

  而后所有人都看到,李祺从马车中走了出来,春风恰好抚动了他鬓间的发丝,吹动了他的衣摆,带起一阵烈烈之色。

  而后众人便见到李祺手中高高举起了一封物件,是圣旨。

  早已是一片人海的山下,纷纷然跪下行礼,如同潮水一般,李祺持着圣旨走到人群之中,他环视周遭众人,而后朗声道:“圣旨中之事,前次已然在京中宣读,今日不再宣读,诸位请起。”

  于是如同潮水的人海恢复了参差之色。

  “本官没想到今日会有这么多同道前来,我儒门有今日之盛,孔圣若是泉下有知,想必甚是欣慰。”

  这是李祺的第一句话。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若是孔圣知道今日诸位以及本官来到此地的原因,想必会痛骂后辈不肖吧。”

  这是李祺的第二句话!

  一句话让人自豪,一句话让人收起笑容,这数千人的场合,此刻静悄悄的。

  “东明精舍犯下了何等罪过,想必诸位都已经知道了,冒犯先帝,却不仅仅是冒犯先帝,而是和天下为逆!”

  李祺一锤定音,比冒犯先帝还要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污染道统传承。

首节 上一节 70/1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当兵就发媳妇?我怒娶十八房老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