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60节
“四千人,我四千人呐!
怎么就在这不到两天里被那两百人全灭了?
那官兵难道还是天兵不成?”
是的,此时悲痛欲绝的杨奉在早前已经收到了王大眼的人头。
这位山贼出身的头目罪行累累,压根无需等到公审判决就可无惩罚处决。
那苏曜自然乐的用他的人头来发挥些余热,遣一幸运黄巾观众捧着王大眼的脑袋来给杨奉报告了其部全灭的惊喜。
“天兵…以晃之见倒未必,不过是仗甲坚兵利,车固马良,畜积给足罢了。”
这话听得杨奉是一阵动摇,这出兵打仗不就靠这些么,噢对,还有个士卒多寡。
敢情这四大条件他们只占一样啊?那还打个屁嘞。
正犹豫间,又听徐晃恨声言
“然而以上这些却都不是关键。”
“啊?”
“汉军最厉害的还要属那位姓苏的将军啊。
此人实乃万人敌也,某本已下城,谁知竟被他一人所破啊。”
“万人敌?一人破城?”
杨奉愣了半天,根本不理解什么叫一人破城。
徐晃叹道
“初进界休时就有小儿言,太原出了位苏将军,白马红袍,银枪烈弓。
其一夫之勇如一国之军,单枪匹马日行三百里,直破匈奴上万兵……”
“啊?啥?”
日行三百里?单骑破匈奴上万?
这是什么魔尊现世了吗?说书人故事这么编都要被骂离谱的吧?
但想及自己四千人现在只回来了三个……
杨奉脸上那是一阵青一阵紫。
看了眼杨奉精彩的表情,徐晃低下头,顿了顿,羞愧地说
“可恨某当时没有信啊,直等见了面方知此人武勇,怕是犹在昔日的西楚霸王之上!
实在是太骇人了,城门口上百人都拦之不住,若非是弟兄们拼死相护,怕是徐某也已经飞了脑袋,做了他那刀下亡魂啊。”
“…赵二他?”
赵麻子家中排行老二,故被熟人称为赵二。是杨奉最信任的手下之一,专为杨奉做些不好干的脏活累活。
故此杨奉还是相当关心这位亲信的下落。
而徐晃自然深深地低头叹道
“赵家兄弟…他们为我而死,徐某惭愧。”
“万幸公明还在”
杨奉一阵无力,兵没了可以再拉,但是得力好用的下属骨干那可是死一个少一个,王大赵二等人都是他多年来的心腹,这一下都没了,他纵使能再拉起几千壮丁但想要有人来带好,形成战斗力那也是难上加难啊。
“此次兵败公明切勿声张,先容杨某从长计议,想下如何是好吧。”
还好这是在他的大帐里,不然如此恐怖的战报要是传扬开去,他这大营怕是要乱了套,但他也不确定能瞒多久。
“杨将军,那位姓苏的魔头凶狠狡诈,杀人不眨眼,若无万全把握,我等可万不可再轻举妄动了啊。”
徐晃不失时机的再补上一棍子,要彻底断了杨奉任何冒进的企图,为太原南部边界赢得一段宝贵的战略相持停战期。
这即是他从苏曜那里领来的第一道命令。
第68章 苦一苦百姓
对于徐晃罢兵的建议倒是正合了杨奉心意。
他虽说领是一万人,但实际真正有力的战兵也就六千余,此番惨败不说伤筋动骨,那也是双腿截肢了。
正面作战是基本不要再想了,毕竟最后亲领的这两千兵是他杨奉安身立命的本钱,万不可有所闪失:
“可,郭大将军那里他又要如何交代呢?”
他身为前军大将的身份,可是特意放弃了随郭太攻略河东郡城机会,再三保证,才讨来了这么个紧随匈奴之后寇掠太原的美差。
杨奉本想着能借机扩大下势力,没想到一下子反而差点把他干回起点。
真是见鬼了,早知道还是老实去打郡城,打掉了起码还能捞到那里武库中的装备,现在这损兵折将的要如何是好啊。
难道就老实说自己被一个人干穿了丢了4000战兵?
他就是敢这么说,那郭太敢信吗?
难啊,杨奉只是想象一下头都要裂开了。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屠川突然开口:
“不如.咱们就说有数千汉兵支援?”
数千汉兵?
杨奉听得心头一亮。
是了,只要夸大敌军的规模,就不会显得我军无能了。
反正现在知道真相的也就只有区区三个人而已,说自己败给了数千汉军,总比说败给了两百人对军心的影响要小的多。
还能借此机会留在永安县内,以整固城防的名义再苦一苦百姓,抓紧补充损失。
越想越觉得对路了,杨奉总算展开了点眉头,欣慰地说
“公明啊,你这亲兵很是机灵啊!”
徐晃不愧是做过几年郡府吏员的人士,见此也是打蛇随棍上,赶紧引见屠川给杨奉。
经过此后又一番讨论,徐晃和屠川也算是赢得了杨奉的信任。
不信任也不行。
在杨奉承受如此重大损失后,他已经没什么人可用了,身边这两位现成人士既然表现出了忠心,又有勇有谋,那他不用还能用谁呢?
下来在拟定完发给郭太的汇报后,杨奉突然回过点劲儿,稍有不安
“就是不知这能瞒多久,咱们是报了数千官兵,可那官兵要是大肆宣扬战果,若是传出去,岂不是漏了馅?”
不过杨奉的担心暂时还是多余的。
——“什么?你不准备报这份战功?”吕布惊呼一声。
晋阳城五里之外,急行而至,赶在死线前抵达的众人在这进城的前夕,突然听到苏曜做出如此劲爆的决定。
此次清缴4000黄巾军的战功,他竟然一点不要!
“此行本就是为吕大人打战功的嘛”
苏曜洒脱道
“而且真的如实报功的话,那些白波众的处置也会比较麻烦吧。
他们毕竟都曾是我大汉子民,如今既已经放下了武器,我希望能让他们在祁县有个新的开始。”
对,这才是苏曜的目的。
他现在没有权限收编白波军残兵,若是上报郡府,这些兵卒很可能按惯例被斩首以儆效尤。
而若是豢养私兵,首先苏曜不知道是否会触怒朝廷,让他直接变成红名公敌,仅就说那数千人额外的支出压力下,苏曜就不可能白白养着他们。
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让这些白波残兵们解甲归田,回到苏曜那个已经把声望和要人好感都刷满的新手村,将其解散转化为当地的人力储备。
这样随着未来天下大变的到来,或者苏曜升到了足够高的地位时,那他就可以很快拉出一支忠于自己的部曲,效那魏武故事,在天下取一立足之根基。
比之这种大事,那点小小的军功当然算不得什么,他当即大方的表示,可把所有斩获人头都记给吕布和自己这些的手下,换取对他们对安置百姓一事的默不吱声。
老实讲,苏曜这点小心思,若是有一得力谋士在恐怕很轻易的就会看穿。
因此苏曜说的时候就一直紧盯着吕布的眼睛。
然而很幸运,吕布显然并没有通过鉴定,他的心思全用来暗爽和感叹了:
“那祁县王家认识你真是走了大运了,这么多劳动力过去,我看他家马上就要腾飞啊”
吕布的感叹确实有点道理,这不,在早些时前,刚刚接受了第一波王大眼部千余人俘虏的王家老里长,正乐的眉开眼笑呢。
投入了200壮丁,这一转头就收获上千劳力,他这辈子什么时候做过如此成功的投资啊!
并州之土,地广人稀,在胡人骚乱后更是大量土地抛荒,而眼下又恰在春耕时节,如此多劳力的涌入,瞬间给了老里长无限的劲头和希望。
虽然现在还未播下种子,但老里长他仿佛都已经尝到了秋收时的喜悦了。
“好好好,放心吧,这里以后就是伱们的家了,再有谁问,你们都是河东来逃的难民,切莫再提那曾经的黄巾旧事了!”
黄巾众们纷纷感恩戴德,大礼道谢.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