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948节

  “莺儿啊,你可知道,你这一时冲动,不仅毁了你的名节,更会让我崔家永远抬不起头来啊.”

  崔莺抬起头,泪眼朦胧中透着坚定:

  “祖父,大将军并非传言中那般不堪。他他答应孙女,只要您公开认罪,支持朝廷新政,便可免您死罪,让您去边疆教书育人,将功折罪。”

  “至于献身一事.那也非他强迫,而是孙女主动去做的,孙女不能无故受人恩情。”

  崔莺的话让崔烈一时语塞,他望着孙女倔强的面容,心中是五味杂陈。

  在本心里,他对于孙女的孝顺颇为感慨。

  但在大节大义之上,他却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

  “哼!好一个将功折罪。他苏曜不过是想拿老夫当个榜样,好让其他世家乖乖就范罢了。”

  “祖父!”崔莺膝行几步,抱住崔烈的腿,“求您了,就当是为了崔家,为了父亲,为了我.”

  崔烈低头看着孙女哭红的双眼,心中某处突然软了下来。

  他伸手轻抚崔莺的发丝,声音沙哑:“傻孩子,你父亲远在西河,若是知道此事,不知该有多痛心.”

  崔莺坚定地摇头:“父亲常教导孙女,孝道大于天。若父亲在此,也定会赞同孙女所为。”

  崔烈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罢了.罢了老夫这一生,终究是愧对先祖啊”

  就这样,在孙女的劝说下,崔烈最终选择了妥协。

  广场上,崔烈白发苍苍的身影显得格外萧索。他颤抖着声音,将韩馥如何胁迫自己、自己又如何一时糊涂参与叛乱的经过娓娓道来。

  “老朽罪该万死,愧对朝廷厚恩.”崔烈说到动情处,老泪纵横,“今日甘愿受罚,只望冀州百姓能得享太平”

  台下百姓议论纷纷,有人唾骂,有人同情,更有人暗自庆幸自家没有卷入这场风波。

  苏曜站在高台之上,冷眼旁观这一幕。待崔烈陈述完毕,他才上前一步,高声道:

  “崔烈虽有大过,但念其年迈,又主动认罪,本将军决定免其一死,发往凉州教书赎罪,其家族财产充公,族人按律迁徙。”

第866章 冀州事毕,班师回京(5K2)

  如此这一幕,彻底击碎了冀州世家最后的抵抗意志。

  连崔烈这个死硬的反苏头子都为了保命这样跪舔大将军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坚持?

  于是乎,很快的,一个个世家代表争先恐后地来到台前,表示拥护大将军的决策,愿意配合朝廷的清查和迁徙政策,纷纷将自家的人丁和田产信息送上。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数以万计的世家大族将被分批迁往关中、中原等地,他们在这边的田产则会被重新分配给了无地农民,隐匿的人口也被编入户籍。

  当第一批迁徙队伍启程离开高邑时,苏曜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去的车队,对身旁的荀攸说:

  “公达,冀州之事基本已步上正轨,接下来就靠你们了。”

  “这迁徙之路漫长,务必确保百姓安全,妥善安置。”

  “大将军放心,志才、法正等人皆尽心尽力,我等定会将此事办好,不负大将军所托。”荀攸拱手应道,“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事需要大将军定夺。“

  “哦?何事?“

  “关于两位诸侯王的处置。“荀攸低声道,“虽然他们现在老实,但毕竟是宗室,留在冀州终究是个隐患。“

  “公达放心,这一点我自有安排。”苏曜微微一笑说,“很快陛下就会下旨,召那两位大王入京叙职。而他们这一去嘛,怕就是再也回不来了。“

  荀攸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还是大将军深谋远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家大族逐渐迁出,冀州的土地分配工作得以有序进行。

  无地农民们欢天喜地地接过土地契约,眼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而为了帮助百姓尽快恢复生产,苏曜甚至下令从军中抽调懂农事的士兵,深入乡间,指导农民种植、灌溉,同时开放军库,将部分农具低价卖给百姓。

  一时间,冀州大地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身影,沉寂许久的土地再次焕发生机。

  与此同时,新的造纸与印刷工坊也在一座座郡府的城池中开始修建计划,同时新式的官办学校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办,计划在当地普及官学与科举的事情。

  内政上一切迈入正轨,军事上苏曜同样没有丝毫放松。

  虽然韩馥投降,但这不过是正规军的覆灭,且不说北部还有部分郡县并未投降,光是他们这连番大战后溃散的逃兵就使得冀州境内出现了很多盗匪和流寇。

  苏曜很清楚,这些盗匪流寇若不及时肃清,必将成为冀州恢复与发展的巨大阻碍。

  于是乎,为了解决治安和贼寇问题,苏曜在高邑城局势稳定下来后就立刻调遣赵云、典韦和张郃麹义等得力将领,各率所部,分兵出击,对冀州境内的匪患展开全面清剿。

  夜晚,某山寨。

  “渠帅,不好了!”

  “打进来了,官兵打进来了呀!”

  “什么?怎么这么快?!”

  随着苏曜剿匪行动的展开,冀州各反贼营寨纷纷都陷入混乱之中。

  此地寨主之前还在为冀州大乱而欣喜若狂,他的山寨位于交通要道附近且易守难攻,此番又得以招揽了二百余名逃兵,正是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

  结果,他还没高兴多久,典韦就亲自上门,其如铁塔般的身影突然出现,其身先士卒,挥舞一双大戟,竟是直接带队强攻寨门。

  坦率的说,山贼们对于山寨的防守还是相当上心的,不但有个严格的宵禁与巡防制度,山寨大门外还设了不少陷阱。

  但是,这些区区贼寇哪里会是典韦的对手?

  其麾下金吾卫的骑士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他们发动暗夜突袭,跟着典韦冲锋,一边清除陷阱,一边强攻其大门。

  这山寨到底就只是个山寨,受限于建筑条件问题,其木制大门防护力不足,在典韦等人的冲击下是摇摇欲坠,寨头巡逻兵的箭矢又无力破甲,连牵制拖延都做不到,很快其大门便被攻破。

  那山贼头领刚刚提着裤子从内寨匆匆跑出,就看见典韦如魔神般率领着金吾卫汹涌而入。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双腿一软,差点直接瘫倒在地。但常年在江湖中摸爬滚打养成的求生本能,让他强打起精神,声嘶力竭地呼喊:

  “弟兄们,拼了!绝不能让官兵得逞!”

  然而,他的呼喊在这混乱的局势中显得如此微弱。

  山贼们本就被典韦的勇猛和金吾卫的凌厉攻势吓破了胆,此刻更是军心大乱,各自为战,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几乎是一个照面,山贼们便被杀得七零八落,横死沙场。

  那山贼头子,也是一个回合都没撑住,就被典韦一击斩杀。

  接下来的时间,简直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典韦深知大将军嫉恶如仇,对于这些满手鲜血的刽子手他是毫不留情。

  任那些贼寇如何求饶哭喊,金吾卫的将士们都是冷着一张脸,除恶务尽。

  不过一个多时辰的功夫,这处足有近千人的山寨便被肃清捣毁。

  除了解救出来的几十个妇孺外,其余山贼是一个不留。

  山寨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气息,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山贼们的尸体,鲜血汇聚成小溪,沿着地势缓缓流淌。

  第二天一早,金吾卫的将士们就在寨门外焚烧掉了这些尸体,然后他们又收集起山贼们的兵器、粮草以及其他物资。

  虽然山贼的物资不算充沛,但对现在冀州来说,每一粒粮食都非常的宝贵。

  而且用苏曜话来说,那就是杀人不摸尸,这人我不就白杀了?

  更别说骑士们出击剿匪,消耗的粮草物资不比正经打仗要少,再加上战后的赏赐和抚恤,那都是一笔笔不小的开支。

  于是乎将士们剿匪之后对于战利品的搜刮也就格外上心。

  “大家伙都把眼睛给我放亮了!”

  典韦拎着武器,大声的呼喊:

  “金银财宝、粮食布匹,一样都不能放过。这些都是咱们用命换来的,统统都要带走!”

  不需要典韦强调,将士们也行动的非常积极。

  虽然现在他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私自占有战利品了,但每个人都很清楚,大将军的分配非常公平,只要努力作战,每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这些战利品,就像奖金池一样,每个人都自发的要努力将其充实起来。

  不多时,金吾卫的将士们便满载而归,山寨中的财物被一一清点,记录在册,押运带走。

  随后,他们一把大火将山寨点燃,汉军将士便满载而归。

  典韦这里大获全胜,赵云、张郃与麹义等人的进展也非常顺利。

  高邑城中,几乎每隔一段,都有前方大胜的战报传来。

  苏曜观察着地图,听着关于战利品的汇报,心中颇为满意。

  正所谓事有轻重缓急,如今大将军的他,已经不需要事事都亲力亲为,BOSS打掉了,剩下的杂鱼收尾交给手下们自动作战就好。

  照现在的进度看,很快他就可以班师回京了。

  这一日,苏曜正在郡守府中审阅各地送来的奏报,忽然亲兵来报:

  “大将军,崔小姐求见。”

  苏曜挑了挑眉:“哦?让她进来。”

  不多时,崔莺款款而入。

  与一月前相比,她显得憔悴了许多,但眼神却更加坚定。

  “莺莺见过大将军。”她盈盈下拜,声音轻柔。

首节 上一节 948/11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