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第367节

然后,他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房间内的座位上,缓缓地坐了下来。

此时,他的内心却如同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般,思绪翻腾不息。

他暗自思忖着:仅仅依靠这两个人的力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南离地域辽阔广袤,若想要真正实现目标,至少得组建起一个强大的班底才行。

等这个班底成型之后,可以让他们再深入南离各地去挑选那些可用之才。

而对于整个南离未来发展的大政方针,自然得由自己亲自来确定。

一旦方针敲定,接下来就可以交由这两人来精心策划具体的实施细节。

不过,这样一来,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不能忽略——那就是监督和执行。

要知道,负责监管执行可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这项工作意味着必然会得罪一大帮人,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众矢之的。

所以,究竟有哪些人能够扛得起如此巨大的压力呢?李九天眉头紧锁,脑海里迅速闪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身影。

就在这时,灵光一闪,李九天猛地一拍大腿,兴奋地自言自语道:

“哎呀呀,我怎么把魏征给忘了!对呀,魏征,那个大名鼎鼎的‘魏喷子’啊,这活儿可不就得交给他嘛!除了他,还能有谁更适合呢?”

一想到魏征,李九天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迫不及待地呼唤出了系统。

“系统,召唤大唐喷子,魏征!”

【恭喜主人,召唤大唐太子冼马,郑国公,谏议大夫,光禄大夫,魏征成功。】

话音一落,李九天当即一愣:

“我靠,魏征你就报这么多头衔?之前怎么没见你报这么多啊!”

然而系统并没有回复他,李九天也没在意,对于魏征这个人他还是了解过的。

毕竟他能想起来的,基本都了解过,魏征,这个传奇人物,历史书上也是将他撰写的很有趣。

他的一生传奇无比,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肉身防火墙,华夏历史上最著名的乡巴佬,也是历史上言官的天花板,李世民的镜子与良药,他就是贞观年间第一喷子,“魏征”!

而他一生追随过的人也挺多,像李密,窦建德,李建成,都是他的领导,最后又追随李世民。

而他一生谏言两百多次,更是多次直言李世民,曾经的二凤,也被他逼的发出一道名言:“回族杀此田舍翁”。

但后来魏征上书的“谏太宗十思疏”时常被李世民放在龙案上当作座右铭!

之后更是把魏征上书的“十渐不克终疏”竖在屏风之上,时刻警醒自己。

可见李世民对他是又爱又恨,而他也是隋唐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李九天庆幸自己现在才召唤出来,正好将他派去南离。

要是召唤的早了,估计自己也得天天挨训。

就在这时,他的身旁一道身影逐渐凝实,不一会儿,一个留着山羊胡子,中等个头,看起来跟个农夫一般的人物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随后只见他发出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

“微臣魏征,拜见太子殿下!”

李九天连忙回神,双手扶起魏征的胳膊:

“玄成不必多礼,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盼来了!”

说着李九天拉着魏征的胳膊走到座椅前坐了下去!

.........

第368章 冷静的宁皇

“玄成,对于南离之事,你怎么看?”

闻言魏征拱手:

“回殿下,南离之事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南离皇室就算底蕴再厚,也挡不住我数十万大军,南离国破已是定局。”

“微臣想知道的是殿下对宁国之事有没有提前做准备,经此一战,宁皇必然要报复,而这次,有可能会迎来宁国最强的报复,殿下应该早做准备,而不是将目光放在一个已经没有任何悬念的地方。”

听到这话,李九天一怔,他心中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我是这个意思嘛?

虽然这样想,但李九天没有反驳,而是回应道:

“宁国方面我有后手在,只是南离现在缺能臣去治理,所以孤打算派你,还有玄龄,克明等人前往南离主持大局。”

“今后南离就是我整个大雍的主要粮仓,此地必须要重中之重,万不可跟昔日的南离一样,端着金碗要饭!”

听到李九天之言,魏征当即点头:

“殿下言之有理,方才臣还担心宁国这边,既然殿下有后手,那就没什么问题了,南离臣去的!”

“好!”

李九天当即起身:

“走吧,前面还有两位故友等着你呢,一起去见见吧!”

魏征连忙起身点头,随即跟着李九天来到了前院的客厅。

客厅中,房玄龄,杜如晦正坐在茶几前品茗,一旁有下人在安排酒席。

看到李九天从门口进来,二人连忙起身:

“见过殿下!”

李九天摆手:

“快快免礼,在府中不必多礼。”

“谢殿下!”

二人刚起身,就看到了李九天身后的魏征,二人瞬间一惊,随即对视一眼,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直到魏征上前,他拱手道:

“二位,别来无恙啊!”

方才李九天已经讲过房玄龄二人,魏征知道他们,但他们比魏征来的早,并不知道魏征也在这个世上。

二人顿时显得有些激动:

“玄成啊,别来无恙啊!”

.........

.........

宁国。

帝都皇宫。

正德殿。

此时整个大殿之中,文武百官鸦雀无声,呼吸都变得轻盈了起来,丝毫不敢大喘气。

坐在龙椅上的宁皇脸色阴沉的可怕,在他的面前放着好几个奏折,全部都是打开的状态!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宁皇扫视一圈群臣,随即闭上了眼睛,他嘴里发出一道不容易质疑的声音:

“念,继续!”

听到命令,一旁的老太监轻声回应:

“是,陛下!”

随即他缓缓走上前,拿起龙案上的一个奏折,缓缓念出了声:

“南离一战,臣与冯大人率领援军尚未赶到南离,突遭大雨,臣等极力奔赴战场,等到达之时,大雍自然撤军,我军溃败,死伤过半.........”

“..........”

老太监念的正是朱镇江的奏折,他将南离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部上报给了宁皇。

随着老太监继续往下念,底下所有人都是一脸震惊的不敢开口。

尤其是冯国庆,最开始就听到将他孙子的事情说了出来,不过这个他倒是不担心,毕竟是陛下的亲儿子,他还能怎么着。

不过就是待会儿为了场面活,他得给陛下替他亲儿子赔个不是,请个罪!

但老太监念完第一个,又拿起了第二个。

“臣有罪!”

第二个奏折的内容一出来,众人皆是一惊,前面他们都还觉得朱镇江做的没有问题。

毕竟只要牵制住敌军,不要撤军,驻扎在边境,敌军也肯定不敢贸然行动。

可是怎么就突然来了个他有罪?

老太监没有停,继续念着,当众人听到后面的内容,个个眼睛瞪的老大,瞬间明白为什么朱镇江会请罪了。

“臣想试探一下敌军的实力,挫挫他们的锐气,特地布置陷阱,亲自引诱敌军上钩。”

“奈何臣经验不足,没有充分利用现场环境,是敌军钻了空子,利用靠山王拖延时间,随即前后放火,我军再次溃败!”

朱镇江的奏折上,还是有些委婉的将矛盾转移到了靠山王身上,让自己的存在感降低了!

果不其然,当群臣听到这里,现场瞬间哗然:

首节 上一节 367/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