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第370节

京都皇宫。

崇德殿。

“臣等参见陛下。”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只见那雍皇端坐在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龙椅之上,其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刚毅冷峻,不怒自威之气浑然天成。

然而,令人瞩目的是,此刻雍皇的嘴角竟微微上扬,透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原因无他,只因关于南离之事,雍皇已然全盘知晓。若无意外发生,大雍即将成为一年内连灭两国的强大存在。

要知道,此次所要吞并的可不是什么弹丸小国,而是实打实的两个大国啊!待到成功将两国纳入囊中之后,大雍的综合国力必将得到极大提升,国土面积也足以与宁国比肩,届时麾下雄兵百万,军容鼎盛。

如此一来,雍皇便再也无需像从前那般对宁皇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可以挺直腰杆与之正面交锋,一较高下了。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得益于雍皇之子——如今的大雍太子李九天。

这位年轻有为的太子殿下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谋略,为大雍立下赫赫战功,可谓是功不可没。

此时此刻,宏伟庄严的大殿之中,赫然站立着三道陌生的身影。

此三人乃是李九天通过系统召唤而来,分别是智谋过人的房玄龄、善于决断的杜如晦,以及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国服喷子”魏征。

此前,李九天兑换十张珍贵无比的召唤卡,最终却仅仅召唤出这三位华夏名臣。

不过,他心中早已有了盘算,决定暂且保留其余的召唤机会,待南离之地被彻底攻克后,再行使用。

而今日之所以将这三人召集至此,一方面是要赐予他们相应的身份地位,另一方面则是派遣他们前往南离,协助处理各项事务,并借此机会让朝中其他官员得以结识这几位新贵。

这时李九天站了出来走上前拱手行礼道:

“启奏父皇,南离那边,儿臣已经找到人负责。”说着李九天侧过身子,看向了身后的三人。

雍皇听到这话,当即一喜,他现在对李九天安排从没有异议,你咋安排咋好。

不光是雍皇,就连群臣也是一样,以前的时候,他们肯定要质疑一番。

且说这人究竟有无真才实学、又有着怎样的家世背景呢?众人往往都会在那庄严肃穆的大殿之上先行盘问一番之后再做定夺。

然而现今,却基本上无人对此心生疑虑了。只要一见着是李九天所举荐之人,他们脑海里率先浮现出的念头便是:此人究竟专长于哪个领域?

譬如那徐达、薛仁贵和蓝玉之流,皆具大帅之天资,每一个人都拥有统率全军的卓越才能。每逢战事,他们总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将敌军杀得片甲不留。

至于赵云、马超、关羽、黄忠以及张飞等猛将,则各个身怀大将之才。沙场之上,他们冲锋陷阵时势如破竹,攻城略地时亦是无往不利,当真可谓是无所不能!

再论及文官这边,像庞统这般人物,竟能被李九天相中并委以军师重任,由此足见其军事才能定然是非同小可。在战略谋划与智谋较量方面,想必也是远超常人许多。

此外,还有那诸葛亮与李善长二位,皆是处理内政事务的行家里手。短短时日之内,其中一人已然荣升为当朝丞相,另一人亦成为了东宫之首。

最后不得不提的还有那雨化田,堪称一柄绝世好刀!

雍皇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迫不及待地说道:

“此事交由太子全权处理即可,待事成之后,只需向朕呈上个详细的折子便可!”

闻听此言,李九天顿时一阵无语,暗自腹诽:好家伙,这皇帝当得可真是轻松自在啊,简直与不当没有丝毫差别,居然如此轻易地就做起了甩手掌柜。

李九天心中暗暗思量着,不禁猜测起来,难道这亲爹是当真想要退位让贤了不成?

尽管心中这般想着,但他表面上依旧恭恭敬敬地应声道:

“是,父皇!儿臣定当不辱使命!”

随后,雍皇接着说道:

“方才我们刚刚收服了北蛮之地,如今又一举大破南离之军,这一系列赫赫战功,无需朕多言,想必诸位爱卿皆已了然于胸吧!”

话音刚落,朝堂之上的群臣们纷纷点头称是。实在是无话可说呀,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们都无法对此提出任何质疑之声。

毕竟太子所立下的功绩有目共睹,其能力已然极为出众。尤其是太子行事的手段,那可是毫不留情,说要抄家就绝对不会手软,绝非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正因如此,如今不论遇到何事,群臣们都形成了一致的看法,其中有些人是发自内心地信服,而另一些人则纯粹是出于对太子威严的畏惧。

群臣纷纷点头附和,看到这一幕,雍皇再次开口:

“既然这样,丞相,待下朝之后,请务必前往国师那里走一趟,与他商议并确定好禅让的具体日期!”

皇帝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众人皆惊愕不已,就连李九天也不禁愣住了。

众人原本都以为陛下此番召集大家上朝,是为了商讨如何赏赐那些有功之臣,却万万没有料到话题竟然会突然转向禅让之事,而且陛下看起来似乎对此事颇为急切,竟这般迫不及待地想要退位。

李九天急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父皇,此事还是暂且搁置为宜。如今您正当壮年,精力充沛、雄才大略,实在无需提及退位之事啊!”

李九天心里其实很想直接质问皇帝:您年纪轻轻的,怎么老是琢磨着撂下这担子不管当甩手掌柜呢?但他深知此时此地说出这番话不太合适,只能委婉相劝。

然而,面对李九天的劝说,朝堂上竟无一人出声附和,更无人出言劝阻。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揣测这对皇家父子究竟在盘算些什么,毕竟宫廷之事向来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道理他们自然明白得很。所以此时此刻,还是保持沉默,静观其变方为上策。

雍皇原本那充满喜悦的面庞,在听到这句话后,瞬间就像是被寒霜侵袭过一般,当即耷拉了下来。

只见他眉头紧皱,满脸的不悦之色,没好气地说道:

“壮年?哼,你倒是睁大你的眼睛好好瞧瞧朕这头上的白发……嗯……似乎没有!”

其实,本来雍皇头上是有些许白头发的,可就在不久前,李九天不知从何处弄来了一颗连他都叫不上名字来的神秘药丸,并献给了他。

雍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其服下之后,没想到效果竟是出奇得好,如今的他可谓是龙精虎猛,精神焕发。

此时,这位平日里高高在上、威严无比的皇帝陛下,居然当着大殿内众多臣子们的面,开始耍起赖皮来:

“壮年又如何?难道非要等到年老体衰之时才能去享受人生吗?再者说了,不过就是看个日子罢了,你慌什么?让你当皇帝你还不愿意了?”

..........

第373章 或许,那才是真正的他

李九天张着嘴巴,却愣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没错啊,自己要当皇帝了,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求之不得的美事,可不知怎地,每当想到即将成为一国之君这个事实时,他内心深处就会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莫名的抗拒感。

也许是因为他深知身为皇帝所要承担的巨大责任,那沉甸甸的担子压下来,足以让人喘不过气来;又或许是他害怕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后,自己会渐渐迷失本心,忘却最初的理想和信念。

然而,无论如何思考,似乎都只是徒劳无功罢了。毕竟,该来的总归还是要来,逃避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想到这里,李九天不禁在心中暗自叹息道:既然无力反抗命运的安排,那么倒不如坦然接受,试着去好好享受这一切吧。

只见他缓缓抬起双手,朝着上方恭敬地拱了拱手,语气坚定地说道:

“但凭父皇做主!”

听到儿子这番顺从的话语,雍皇那张原本紧绷着的脸瞬间舒展开来,再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嗯,日子的事就交由丞相和国师负责操办吧!”

接着,他话锋一转,将目光投向朝堂之下的群臣们,继续吩咐道:

“至于诸位将士们的封赏事宜,你们下朝之后便前往东宫与太子共同商讨决议。到时候呈上来让朕过目即可。”

说罢,雍皇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一般,匆匆忙忙地补充道:

“好了,今日退朝!”

话音未落,他已然转身离去,那匆忙的背影仿佛有什么天大的好事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以至于连这短暂的早朝时间都显得如此多余,甚至阻碍了他去处理更为要紧的事务。

“恭送陛下!”群臣齐声高呼,目送着雍皇远去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中。

当雍皇的身影渐行渐远之后,在场的众人面面相觑,目光在彼此之间来回流转着。

他们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毕竟这段时间以来,大家都没有去上朝,也无从得知陛下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如今的陛下与以往相比,竟像是变了个人似的?而且还变得如此活泼开朗起来?

曾经的雍皇,那可是不怒自威啊!仅仅是举手投足之间,便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随时都会决定群臣们的生死命运一般。

可如今再看,眼前这位陛下简直就像个返老还童的老小孩儿!

众人的视线纷纷集中在了李九天身上,每个人的嘴巴张了张,似乎想要问些什么,但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面对这样的情景,李九天微微一笑,他自然清楚此刻群臣内心深处的困惑所在。

紧接着,只见他神色平静地缓缓说道:

“也许正是因为现今肩上所承担的责任不像从前那般沉重了,所以父皇才能够重新找回那个真实的自己吧!”

话音刚落,群臣先是一愣,随即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可不是嘛,回想过去,大雍国每日都深陷于无尽的权谋算计之中。

无论是对外应对敌国的威胁,还是对内平衡各方势力、管理国家事务,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在那样的环境下,又有谁能够真正地感到快乐呢?不仅要时刻提防他人的算计,甚至连身边亲近之人也不能完全信任;身为一国之君,更是需要精准把握每位大臣的心思和动向。

然而时过境迁,现如今情况已然有所不同。军事方面有李九天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内政则由智谋过人的诸葛亮全权负责打理。

如此一来,陛下的确无需像往昔那般事事操劳、费心费神啦!想到此处,群臣不禁暗自点头,对于李九天所言深表认同。

见众人恍然,李九天继续道:

“行了,回文华殿,陛下没事忙了,我们可闲不下来,南离的事情孤准备先让大哥主持,再给他派三位能臣。”

“具体的回文华殿商议,今日必须该安排的都安排好,去南离的官员全部通知到位,明日出发!”

群臣连忙拱手:

首节 上一节 370/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