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第499节

经过多次尝试,宁军始终无法突破冀州防线,更难以捉摸清楚岳飞的真实意图。

面对这样棘手的情况,宁皇心生忌惮,不敢轻易调动紫阙大军冒险一搏。

毕竟,在这段紧张的日子里,来自西南的一支大军势如破竹,已然全面挺进,并成功夺取了整整十座城池。

.........

与此同时,远在广宁城的城楼上,尉迟恭与瑞王并肩而立,极目远眺着帝都的方向。

此时,尉迟恭面色凝重地开口说道:

“据不良人的最新消息,从彭山返回的那支宁军,已在云岭山脉遭遇重创,几乎全军覆没!”

听到这个消息,瑞王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尉迟恭接着说道:

“如此一来,岳将军在冀州成功牵制住了大批宁军的战力,而我们则一路畅通无阻地抵达了广宁。”

“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如果不出意外,一场决定两国命运的生死决战即将来临!”

听闻此言,老六瑞王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地说道:

“的确如此啊!谁能料到,就在这么短暂的时光里,竟然能够把强大的宁国逼迫至这般田地。”

紧接着,他将目光投向城外那正在集结的大军,豪迈地开口说道:

“好了,经过整整一天一夜的休整,咱们的将士们个个都精神抖擞、精力充沛。”

“此时此刻,正是我们一鼓作气、乘胜追击的时候,只要全军齐心协力,定能长驱直入!”

话音刚落,一旁的尉迟恭立刻点头表示认同,然后猛地挥动起自己粗壮有力的手臂,大声喊道:

“全体将士听令,即刻出发!”

随着一声令下,一时间,马蹄声、脚步声以及兵器碰撞所发出的声响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激昂澎湃的战争交响曲。

............

西北之地。

局势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过去的十天里,薛仁贵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着白起的到来。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白起率领着他的大军如期而至。

大军成功会师,并迅速将兵力合二为一,随即毫不犹豫地向宁军发起了如暴风骤雨般猛烈的攻击。

尽管宁皇已经意识到形势危急,紧急调遣了四卫中的两卫前来瑞丰城防守,但这区区二十万兵马与白起麾下的雄师相比,简直就是沧海一粟。

在白起大军排山倒海般的攻势面前,宁军的防线很快便土崩瓦解。

尤其是瑞丰城的四门,虽然青龙白虎两卫拼死抵抗,但最终也仅仅守住了其中的三门而已。

而至关重要的西门,则终究还是被白起的大军成功攻破。

至此,宁军彻底溃败,原本二十万的人马如今只剩下不足八万仓皇逃窜。

瑞丰城这座战略要地,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落入了白起之手。

然而事情远非仅仅如此简单,当得到充足粮草补给之后,白起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让霍去病率领整整十万铁骑,朝着东南方向疾驰而去。

此时此刻的霍去病,犹如一头凶猛的猎豹,紧紧地咬住敌人不放,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追击,终于追到了宁军所在的霍州。

霍州城,与帝都相距仅有大约三百公里之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帝都位于西北方向的最后一道坚固堡垒和屏障。

一旦成功突破这道防线,通往帝都的道路将会畅通无阻,一马平川。

不过,面对眼前这座坚不可摧的城池,霍去病并未鲁莽行事、急于发起攻击。

因为他深知自己所率领的铁骑虽然在野战中能够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但对于攻城战而言却并非强项。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果断决定先在城外安营扎寨,养精蓄锐,等待最佳时机再行出击。

军营当中。

营帐之内。

霍去病威风凛凛地端坐在首位之上,只见他右手紧握着一封神秘的信纸,缓缓开口说道:

“来人啊,速速将此信以最快速度且务必秘密地送往冀州!”

话音未落,一名身经百战的斥候立即应声而出,快步走上前来,双手恭敬地接过信封,并高声应道:

“遵命,将军!”

就在这名斥候准备转身离去执行任务之际,霍去病突然眉头微皱,急忙挥手示意其停下脚步。

紧接着,他的语气变得愈发沉重起来,郑重其事地叮嘱道:

“切记,如今冀州城外,宁军正在四处肆虐横行,情况异常凶险复杂。”

“稍有不慎,你便有可能落入敌手遭到抓捕。若是不幸真的遭遇此种状况,你可知道应当如何应对处置吗?”

听到这话,斥候一脸郑重的对着霍去病行了一礼:

“将军放心,信在人在,如果不幸被抓,信只会在末将的肚子里!”

闻言,霍去病在没有说其他,拍了拍斥候的肩膀:

“一路小心,只要信送达,本将亲自给你请功!”

斥侯闻言,重重抱拳,随后一言不发的直接离开了军营。

等斥候走后,霍去病再次道:

“立即去后方告知大帅,我军将会在三天以后,直接绕过霍州,一路南下!”

听到这话,众人直接一愣,一个副将连忙询问:

“将军,没有大帅的命令,私自南下,恐怕有些不妥!”

霍去病摆摆手:

“无需担心,走前本将与军师已经商议过了,大帅也知此事,此时通知,只是告诉大帅时间而已!”

听到这话,众人也没有担心,当即派人去给白起的主力大军传达消息!

...........

第537章 杀鸡给猴看

帝都。

皇宫内。

在这段风云变幻的日子里,整个帝都仿佛被卷入了一场巨大的旋涡之中,每一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

街头巷尾、宫廷内外,喧嚣与混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荡不安的画面。

然而,在这一片纷扰之中,唯有商人们依旧有条不紊地继续着他们在帝都的日常生活。

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忙碌地经营着各自的生意,似乎外界的风起云涌并未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影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些朝廷中的官员们。

胆小怕事者如惊弓之鸟一般,纷纷趁着夜色悄然出逃。

短短几日之间,朝中大臣竟然一下子减少了十几人之多。

而且,这些离去之人无一是宁皇平日里最为倚重和信任的心腹重臣。

剩下的大臣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忠心耿耿追随宁皇的忠臣义士,他们坚守岗位,誓与宁皇共渡难关!

另一类则心怀鬼胎,暗中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伺机而动。

最后还有一部分大臣抱着一种漠然置之的态度,对于谁来坐这皇位漠不关心,在他们眼中,只要自身利益不受损,谁当皇帝都无关紧要。

此刻的宁皇,面容憔悴,原本炯炯有神的双眼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疲惫和忧虑。

他无力地侧扶着脑袋,眉头紧锁,满脸都是化不开的愁绪。

眼睁睁地看着敌军步步逼近,自己手中明明握有强大的军队,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派遣出去抵御外敌,这种痛苦和无奈几乎要将他压垮。

宁皇的目光缓缓扫过朝堂之上的群臣,当看到大臣们中间那一个个空缺的位置时,心中不由得一阵刺痛。

沉默片刻之后,他终于打破了这压抑的气氛,用略带沙哑的嗓音开口问道:

“今日,又有几人未曾前来上朝?”

听到这话,站在一侧的那位身形佝偻、满脸皱纹的老太监,如同一只受惊的兔子般,战战兢兢地挪动脚步,来到宁皇跟前。

更是谨小慎微地弯下腰去,将头低垂到几乎要触及地面,用那尖细而颤抖的嗓音回应道:

“回陛下,今日确有五人未曾前来上朝,此五人皆出自监察院!”

听闻此言,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宁皇先是微微一怔,随即便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滑稽可笑之事一般,仰头发出一阵冷笑:

“呵呵呵……好啊,真是太好了!”

“这些个不知死活的狗东西,平素里就属他们叫得最为响亮,整日里围着朕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把朕哄得心花怒放。”

“却不曾想,如今国家尚未覆灭,朕亦健在人世,他们竟然就这般迫不及待地想要脚底抹油开溜了?当真是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

首节 上一节 499/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