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第523节

她的脸上满是震惊和愤怒交织的神情。

紧接着,太后眉头紧蹙,目光锐利地看向百里中君,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斥责道:

“不过就是个毫无血缘关系的舅舅罢了,犯下如此重罪,若不将其立刻斩杀以平息民愤,你居然还把人给押解回来了!”

“要知道,一旦你做出这样的决定,无论日后是否处决他们,百姓们都绝不会再轻易相信朝廷的作为了!”

面对太后的指责,百里中君面露难色,无奈地叹息道:

“唉!母后您是清楚的,娴妃娘娘膝下仅有一女,如今父皇已然仙逝,她们母女失去了最大的依靠。”

“孩儿实在不忍心看到她们因此事而过度伤心难过呀!”

“可谁又能料到,这件事情会发展到如此难以收拾的地步呢?”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我们也唯有另寻良策来解决眼前的困境了!”百里中君忧心忡忡地补充道。

听闻此言,太后那保养得宜的面容上顿时浮现出一丝愠怒之色,美眸狠狠地瞪向了站在一旁的百里中君。

只见她朱唇轻启,缓缓说道:

“罢了,此次本宫巡游,身边正缺人,倒不如就让娴妃和德阳随侍一同前往吧。”

说罢,太后轻轻地摇了摇头,似是对百里中君感到颇为不满。

紧接着,太后又继续言道:

“唉,娴妃的那个兄长啊,当真是不争气至极!若非如此,就凭这件事,只怕娴妃和德阳在这深宫内院之中的日子可就要难过喽!”

言语之间,透露出一股深深的无奈之感。

稍作停顿后,太后微微叹息一声,接着道:

“既然如今人还未杀,那便暂且饶他一命吧。否则,若是真将此人处死,非但无法平息百姓们心中的怨气,反倒会令娴妃连一个至亲之人都难以留住。”

此时,一直静静聆听着太后话语的百里中君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太后所言。

随后,他开口问道:

“母后,儿臣也觉得此举甚妥。只是眼下对于此事究竟应当如何处置才最为妥当?”

“莫非当真要听从王玄策之建议,由咱们大雍出面干预吗?亦或是......”

然而,他的话尚未说完,太后便急忙抬起手来,出声打断道:

“万万不可!”

见到太后这般反应,百里中君不禁当场愣住了。

显然,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与他原本设想中的结局截然不同。

只见太后微微眯起双眸,秀眉轻蹙,似是在脑海深处反复斟酌着什么。

少顷,她朱唇轻启,缓缓说道:

“若真让大雍出面解决此事,那南离之地恐怕我们羌国就再无收回之可能了啊!”

“王玄策此人精明得很,他恰恰抓住了此要害之处!”

太后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摇着头,脸上露出忧虑之色。

“只需你点一下头应承下来,那么咱们羌国必将重回往昔模样,届时,可就真的毫无转圜余地了!”

太后说到此处,目光如炬地紧盯着百里中君的双眼,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眸看穿其内心所想。

伴随着太后最后那句“除非,你放弃羌国!”的话语落下,整个宫殿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之中。

百里中君闻言,心中猛地一颤,瞳孔微缩,一抹难以掩饰的震惊之色从他眼底一闪而过。

此时此刻,他方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实在是太过天真和浅显了!

待听完太后这番言辞恳切的提醒之后,百里中君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瞬间恍然大悟。

如今南离之地的百姓本就在源源不断地逃往大雍,如果这个时候他还要执意请求大雍出面相助,这不啻于变相助长大雍收拢人心嘛!

如此一来,好不容易才夺得的这块地盘,岂不是转眼间又要重新落入大雍之手?

念及至此,百里中君不敢再有丝毫耽搁,急忙站起身来,对着太后毕恭毕敬地深施一礼,并诚惶诚恐地道谢:

“孩儿多谢母后此番当头棒喝般的警示!若非母后及时点醒,只怕孩儿已然铸下弥天大错,令我羌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矣!”

随后,只见他缓缓地站直了身子,目光坚定地凝视着前方,接着说道:

“那母后,对于当下这困局,您是否有什么能够一举扭转乾坤的良策?”

听闻此言,太后轻轻地摇了摇头,她那历经沧桑却依然睿智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沉思之色,缓声道:

“依目前之局势来看,我们所能采取的策略唯有放宽对南离之地的管理,同时给予当地的百姓更多实实在在的福利。”

“不妨先行免除他们两到三年的税赋,以此减轻民众们肩上沉重的负担。”

太后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接下来的话语,然后又继续说道:

“毕竟,如此大规模的迁徙并非所有人都会参与其中,真正选择离开的必然只是一小部分人罢了。”

“只要咱们将这些福利切实地落实到位,并持续一段时间,相信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那些百姓的心自然而然就会重新归附于朝廷。”

说到这里,太后微微叹了口气:

“至于那些执意要离去之人,也就随他们去吧,无需费力去挽留。”

“因为即便勉强留住了他们的人,恐怕也难以留住他们的心啊。”

听完太后这番话,百里中君先是一愣,随即如醍醐灌顶一般,瞬间恍然大悟,心中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他暗自思忖道:对啊,时间的确拥有神奇的魔力,随着岁月的流逝,百姓们终究会渐渐淡忘此事。

而那些已经决然离开的人们,即便苦苦挽留也是徒劳无益之举啊!

想到此处,他原本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

第569章 百姓的反应

随后,只见百里中君恭恭敬敬地,又一次无比虔诚且恭敬地朝着端坐在上方的太后深深地行了一个大礼,声音洪亮而坚定地说道:

“多谢母后的提点与支持,既然事情已经这般定夺下来,那么孩儿我这便去召集诸位大臣前来一同商议此事!”

听到这话,太后微微颔首,表示应允,同时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去吧,吾儿,但有一点需谨记在心,此事暂且不可让那王玄策知晓,否则,只怕会生出一些难以预料的变故来。”

“孩儿谨遵母后教诲,自然心中有数。”

百里中君连忙应声道,然后缓缓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和发髻,这才不紧不慢地转身离去。

就在他即将踏出康泰宫门槛的时候,太后忽然长叹一口气,有些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自言自语般地呢喃起来:

“哎!想那李九天的野心,昭然若揭,如今这整个西羌之地,恐怕早就落入他的掌控之中,成为他的私人领地了吧!”

“此人手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其军队更是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吾儿啊,你究竟要凭借何物才能与之抗衡呢?”

说到这里,太后不禁想起了百里中君的姐姐——百里懿均,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惋惜,亦有感慨:

“本宫直到此时此刻方才恍然大悟,原来你姐姐的目光竟是如此犀利独到,看待事物总能先人一步,相较之下,你实在是逊色不少啊……”

太后一边喃喃自语着,一边无力地靠向椅背,脸上满是深深的忧虑和愁容。

百里懿均一旦认定某件事情,那就不仅仅只是正确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她会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

这种果断和决绝的性格令人钦佩不已。

与百里懿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百里中君,他在处理诸多事务时往往只着眼于当下,目光短浅。

也正是因为这样鼠目寸光的行事风格,如果不是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后果,又怎么可能犯下如此惊天动地的大祸呢?

此时此刻,太后的内心深处隐隐有一种预感——倘若此番前往大雍,恐怕自己就将永远滞留在那里无法返回了。

然而,即便明知前路艰险、充满变数,她依然义无反顾地决定踏上这段征程。

毕竟,经过岁月的磨砺和世事的变迁,她早已看破红尘,洞悉了太多世间的真相。

或许对于太后本人而言,亦或是整个西羌来说,大雍才是他们最后的退路。

只不过这条后路未必如想象中的那般平坦顺遂,但不管怎样,都值得一试。

.........

三天后的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给永昌城披上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辉。

就在这座城市刚刚苏醒之际,一道道政令如疾风般从皇宫传出,瞬间传遍大街小巷,引起一片哗然。

“太后要巡游?”一个正在街边摆摊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禁惊讶得叫出声来。

他瞪大双眼,满脸难以置信地望着传讯之人,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话。

旁边另一名路人也凑过来,眉头紧皱地说道:

“陛下这到底是什么章程啊?太后怎么会突然决定去巡游呢?自古以来可都没有这样的先例啊!”

在这个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的时代里,女子能够掌权本就堪称破天荒之事。

更何况,那位掌权的女子早已远嫁到大雍国去了。

首节 上一节 523/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