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第564节
只见他猛地一抬手,将眼前桌案上的东西全部掀翻了出去,珍贵的瓷器、精美的文书散落一地,发出清脆而又刺耳的声响,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
他的手中,紧紧攥着一封书信,那封信已经被他捏得不成样子,纸张皱巴巴的,仿佛在诉说着主人此刻内心的极度愤怒与痛苦。
而他如此生气的根源,正是来自这封看似普通却又意义非凡的信件。
百里中君怎么也无法相信,那个曾在他儿时给予温暖怀抱、温柔教导的母后,竟然会做出这般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直接前往大雍投降!
尽管在内心深处,他早有预感,随着大雍势力的不断扩张,羌国或许会面临艰难的抉择,但他万万没想到,主动促成这一屈辱结果的,竟是自己的母后。
这还不是最让他感到愤怒的。真正令他难以接受的是,就在不久之前,朝堂上的臣子们还纷纷劝谏他放弃南离之地,说那是一块难以守住的烫手山芋,放弃是为了保存羌国的实力。
当时他虽心中不悦,但也在权衡利弊。
可如今,这封信却像是一记沉重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他的脸上。
前脚臣子们刚说完那些话,后脚这封信就到了。
这只能说明,除了个别几个与他一心的忠臣,其余的人,恐怕早就已经和大雍暗中勾结,背叛了他,背叛了羌国!
看完信的那一刻,百里中君心中的怒火彻底爆发。
他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情绪,猛地将龙案上的东西一扫而空,那些象征着皇权的摆件、文件纷纷落地。
他单手用力扶着龙案,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另一只手愤怒地扫过朝堂上的群臣,大声怒吼道:
“说!你们是不是早就与大雍串通一气,来祸害我羌国的百年基业?”
他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充满了愤怒与质问,眼神中透露出的失望与决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寒而栗。
群臣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吓得纷纷跪地。
有的大臣吓得脸色苍白,浑身颤抖,不敢直视百里中君的眼睛!
有的则低着头,默不作声,试图逃避这尖锐的问题;还有的偷偷交换着眼神,似乎在盘算着如何应对这场危机。
一时间,宫殿中只剩下众人慌乱的呼吸声和衣物的摩擦声。
在羌国的历史长河中,那巍峨耸立的朝堂,曾经是神圣而庄重的所在。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光洁的石板地面上,金砖熠熠生辉。
朝堂之上,君臣共议国家大事,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羌国的兴衰荣辱,每一次探讨都是为了让羌国的百姓能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那时,这里是智慧碰撞的舞台,是决定羌国命运的中枢,君王与臣子们心怀天下,为了国家的昌盛齐心协力。
可如今,这曾经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朝堂,却被一层阴霾所笼罩,猜忌与背叛的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
曾经的肝胆相照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官员们之间的互相算计、勾心斗角。为了权力和利益,他们不惜出卖灵魂,背叛国家与君主。
百里中君站在这朝堂之上,看着眼前这令人作呕的一幕,心中满是悲凉与愤怒。
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却又陌生的面孔,这些曾经在他身边信誓旦旦、忠心耿耿的臣子,如今却让他感到无比的陌生。
他想起往昔,自己为了羌国的发展,夙兴夜寐,不辞辛劳,对这些臣子们也是信任有加,委以重任。可换来的,竟是这般的结果。
满朝官员们此时都低着头,看着已经疯狂的百里中君,想说话,却又不敢说。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偶尔有人抬起头,与百里中君愤怒的目光对视,又迅速低下头去,仿佛那目光是一把利刃,能将他们刺穿。
没有人知道如此愤怒的百里中君会做出什么不得了的举动。
在这寂静压抑的朝堂里,官员们心中各自打着算盘。
万一一个不小心,触怒了龙颜,被百里中君来个满门抄斩,那可就彻底玩大了。
家中的娇妻美妾、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子女,都将受到牵连。
他们的命运,或许就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彻底改变。
有了如此想法,他们紧闭双唇,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然而,他们的不敢说话,却像是一把盐撒在百里中君的伤口上,只是让他更加的愤怒了。
只见百里中君大手一挥,大声吼道:
“来人!” 那声音犹如洪钟,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一声大喊,门外瞬间跑来了数十个禁军。
这些禁军身着铠甲,手持长枪,整齐地排列在大殿之中,他们冷峻的面容和锐利的目光,让在场的官员们心中一惊,根本不知道百里中君要做什么。
然而,下一瞬,百里中君直接下令:
“将他们给朕看着,谁敢起来,立即乱棍打出,他们不是不说话吗?那就都跪着好好想想该如何骗朕!”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失望,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有人想好了,就带他来见朕,想不好,一直跪着!”
这两句话,基本都是吼出来的,百里中君的愤怒已经到达了极点。
说罢,他直接大步离开了大殿,留下的只有那回荡在空气中的余音和一脸茫然的大臣们。
大臣们面面相觑,有的眼中满是无奈,有的则露出了一丝不甘。
他们就这样跪在冰冷的地面上,心中思绪万千。
...........
第625章 还有谁?
在那威严庄重的羌国朝堂之上,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暴。
百里中君愤怒的身影才刚刚消失在大殿的尽头,整个朝堂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寒霜所笼罩,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生怕发出一点声响,再度触怒那盛怒中的君王。
片刻之后,当众人确定百里中君不会中途折返回来时,死寂一般的朝堂之上才再次出现了声音。
许多大臣依旧跪在冰冷的地面上,开始了小心翼翼地交头接耳。
他们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是生怕被隐藏在暗处的什么神秘力量听到。
“怎么办?陛下如此震怒,我等要跪到什么时候去?”
一位身形略显佝偻的老臣,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忧虑,他用只有身边大臣能听到的声音,带着几分无奈与焦急提出了异议。
然而,他的话音还未完全落下,还没等别人给出回复,他身边的两个禁军就如鬼魅一般迅速行动起来,直接将他架了起来。
“喂喂喂,你们干什么?”
被架起的大臣惊恐地大喊,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充满了无助与慌乱。
众人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但却没有一个人敢出声阻止。
在这皇权至上的朝堂之上,皇帝的威严不容置疑,禁军的行动代表着皇帝的意志,没有人愿意为了他人而冒险触怒龙颜。
就这样,刚刚提出异议的那位大臣,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直接被禁军给架了出去。
至于他被带去了哪里,暂时没有任何人知道。
大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压抑,仿佛空气都变得粘稠起来,让人呼吸都倍感困难。
与此同时,朝堂上发生的这一切自然有人飞速地告知了百里中君。
百里中君此刻正身处御书房,他静静地听着来人的汇报,脸上没有丝毫的变化。
他的内心清楚无比,这种朝堂上的复杂局面,只有他躲开,才能让群臣无计可施。
只要群臣看不见他,任他们有任何的反应,也无法直接反馈到他的身上。
如此一来,百里中君便可以有了缓步的机会,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接下来的策略。
可如果他还在大殿之中,那一切都将会变得被动起来。一旦让群臣现场进行联合进言,纵使他百里中君身为皇帝,再是热血冲动的年轻人,也招架不住百官的悠悠之口。
他们可以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用那看似为国家着想的言辞,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所以,他选择躲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有一种让大臣们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时光飞逝,一眨眼,已经是一个时辰过去了。
这期间,大殿内再没有人敢轻易说话,整个空间安静得仿佛能听到灰尘飘落的声音。
可是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大臣们不见百里中君的身影,而他们自己的腿已经跪得没有了知觉。
许多人头上冒着冷汗,脸上写满了难受,却也不敢开言。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害怕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遭受和之前那位大臣一样的命运。
有些大臣已经开始摇摇晃晃,身体不听使唤地晃动着,恍惚间,好像要晕过去一般。
长时间的跪地,不仅让他们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心理上的压力更是让他们几近崩溃。
就在这时,人群中的几人,开始了互相的使眼色。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似乎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密谋。
其中一位眼神锐利的中年大臣,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其他人稍安勿躁。
他谨慎地环顾四周,确定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后,用极低的声音说道: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必须想个办法,否则还不知道要跪到什么时候。”
“可我们能有什么办法?陛下现在盛怒之下,谁敢去触这个霉头?”
另一位身材肥胖的大臣小声回应道,他的脸上满是担忧,肥胖的身躯因为长时间跪地而微微颤抖着。
上一篇: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