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开局从军,杀倭寇筑京观!

红楼:开局从军,杀倭寇筑京观! 第29节

一轮冲锋之后,骁骑营的损失微乎其微,而身后还能站着的白莲教反贼,却已经寥寥无几。

这就是江湖人士与精锐军队之间的巨大差距,而且双方人数越多差距越大。

“将他们拿下!”看着残余的几个白莲教反贼,贾钰命令道。

“休想……”白莲教护法握紧了手里的大刀:“就算是死,我也不可能让你们这些乾狗得逞。”

“白莲下凡,万民翻身,乾朝终究会灭亡。”说完之后,白莲教护法抬刀就抹了自己的脖子。

“白莲下凡,万民翻身!”残余的几个白莲教反贼,陆续学着护法的样子自尽而亡。

转眼间,遍地的尸体中,就再也没有一个站着的白莲教反贼了。

而这幅画面,在众人眼中无疑是震撼的。

大皇子的心中,尤为的不舒服,这些可都是他们大乾的百姓啊。

“难道在我大乾的治下,百姓就如此的民不聊生吗?”

“让他们宁愿死,也要推翻大乾的统治。”

“这算是什么百姓,不过是一群被邪教洗脑的人罢了。”贾钰嗤笑道。

大乾建国近百年,虽然内部已经开始了腐朽,但与之相比,白莲教更不是什么好东西。

通过教义掌控百姓的思想,将他们当做工具,以达到某些人的私欲。

“贾琥带人打扫战场,贾珀带人把火灭了,保护森林人人有责。”

贾钰的话让大皇子好笑的看了他一眼,刚才放火的时候,可没说什么保护森林,人人有责。

不过经过贾钰的插科打诨,大皇子的心情倒是没有之前那般沉重了:“前方三十里处有个城镇,今晚就在那里休息吧。”

“而且我们携带的干粮也不多了,需要补充一些。”

“也好!”贾钰点了点头。

为了减少负重,他们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口粮,一路上就近补给。

在之后的几日,贾钰等人没有再遇到什么突发情况,一路上很顺利的接近了京城。

……

“此地距离京城已经不足五十里了,今日骁骑营就先在京城外的军营中休整,顺便补充物资,明日再出发居庸关。”看着周围熟悉的景色,大皇子也放松了许多,现在算是到家门口了。

“任凭吩咐!”看着前方,贾钰也是心中澎湃。

虽然还看不到京城,但是此刻,他已经开始接近大乾的政治权力中心了。

不过就在这时,一名皇城司探子却骑马出现在了骁骑营前方,同时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噩耗。

“启禀殿下,居庸关失守了,陛下令殿下尽快回京。”

“什么,居庸关失守了?”两人同时发出惊呼,显然是都被这条消息震惊到了。

尤其是贾钰,原本已经想好了该如何坚守居庸关,然后反败为胜。

结果现在告诉他,他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呢,就已经破灭了?

这座天下闻名的雄关,竟然连一个月都没能坚守到,就被鞑靼人给攻破了。

居庸关中的主帅究竟是有多么的无能,才能做到这一步。

而大皇子则是更加着急,居庸关是守卫京城的最后一道大门,一旦居庸关失守,那京城就会完全暴露在异族的铁骑之下。

而且居庸关距离京城极近,只有百余里。

如果是急行军,最多只需要两个时辰,异族就能杀到京城城下,后果不堪设想。

“贾钰,我们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京城。”事态紧急,大皇子也不再以兄弟相称,而是强硬的下达命令。

“是,殿下!”贾钰立即领命。

注意到贾钰的称呼转变,大皇子也是微微一愣,这才想起刚才的皇城司探子已经暴露了他的身份。

不过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这些小事了。

“我并非有意隐瞒,这些事情等到之后再说,驾……”

“殿下放心,臣可以理解。”贾钰催动战马跟在大皇子身后。

大皇子见此,心中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他不想因为这件事与贾钰心生隔阂。

随后向皇城司探子询问起了居庸关失守的经过。

在听完之后,大皇子恨得咬牙切齿:“又是白莲教,就应该把这些反贼赶尽杀绝。”

第37章 朝堂争端

再次听到白莲教这个名字,贾钰也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什么时候白莲教有这种实力了,竟然可以攻陷居庸关这种天下雄关。

然而在听完皇城司探子的讲述之后,贾钰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是白莲教聚集了一批死士,而且在居庸关守军中,也有他们的内应,在鞑靼人攻城时,他们趁着夜色偷偷打开了居庸关的城门。

里应外合之下,居庸关这才会失守。

果然,坚固的雄关,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不过白莲教与草原上的异族竟然还有勾结,这对于大乾来说,可不是一件好消息。

面对这种危机的局面,两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交谈的声音也消失了,只剩下了骑兵赶路时,战马踩踏在地面上的声音。

……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奉天殿内,正在爆发一场激烈的争吵。

而这场争吵的话题就是,该不该放城外从居庸关逃回来的溃军入城。

“陛下,这城门绝对不能开。”内阁次辅严贤语气坚决道。

“从居庸关逃回来的守军,大多都是步卒,又怎么可能跑得过鞑靼部的骑兵。”

“他们能逃回京城,定是鞑靼部有意为之。”

“为的就是我们打开城门,接收溃兵入城的时候,趁机杀入京城。”

“而且此时在那些溃军中,说不定就隐藏着鞑靼人的探子。”

“一旦放这些人入城,后果不堪设想啊,不要忘记居庸关是如何沦陷的啊。”

听到这最后一句话,隆正帝心中的想法,立即朝着这边偏移了许多。

不过很快,另一边内阁次辅刘正旭,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陛下三思啊,微臣认为,我们不仅要放这些溃军入城,而且还要大张旗鼓的迎进来。”

“刘阁老此言为何?”虽然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不过关于内阁次辅的想法,隆正帝还是要听的。

“陛下,如今京城内,即便是算上龙禁卫,五城兵马司,皇城司锦衣卫等兵马,可用之人也不过八九万。”

“可这次来袭的鞑靼人,却足足有十几万大军,而且全是骁勇善战之士。”

“城外的溃军虽然打了败仗,但能活着逃回来的,也都是其中的精锐,我们之后说不定还用得到他们。”

“更何况城外的,都是将士们的袍泽。”

“若是我们不开城门,冷冰冰的看着城外的同袍被鞑靼人肆意虐杀,也会对城内的士气造成重大打击,恐怕不利于接下来的防守。”

“这……”听完刘正旭的分析,隆正帝也有些犹豫了。

“陛下,切不可听他的一派胡言啊。”次辅严贤再次站了出来。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如今我京城内守军八九万,鞑靼人不过十多万,最多也就是两倍于我。”

“只要我军坚守京城,鞑靼人必不可破。”

“但那些溃军中,若是隐藏着鞑靼人的内应,一旦放他们入城,那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看着城外的同袍丧生于鞑靼人的马蹄下,微臣也于心不忍,但切不可因此危及京城,望陛下以大局为重。”

“只需我等坚守月余,等到江南大营的援军赶来,形成两面包夹之势,必定可以令鞑靼人大败而归,收复失地。”

“严阁老言之有理。”隆正帝轻微点头。

在他看里,京城的安危自然是超过城外那些溃军的。

“陛下不可啊。”刘正旭直视严贤:“严阁老莫要忘记了宣府镇。”

“战争,可不是兵法上的几个字,要随机应变。”

“当初王子腾率领京营十万大军与宣府镇守军共同协防,足足有十五万大军。”

“鞑靼人有多少军队?最多不过二十万,军队人数相差不多,我军还有守城之利。”

“但结果如何?宣府镇失守,守军伤亡大半。”

“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的聚集所有力量,才能保卫京城无忧。”

首节 上一节 29/2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