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重燃球星梦

重燃球星梦 第179节

  开局前五分钟,国青已经领满四次犯规,陈放发现了,裁判对身体对抗的吹罚尺度偏轻,但对双方移动时,上手上脚就非常苛刻,国青的四次,都是这样得来的。

  这个问题是中国篮球基因上的缺陷。

  综合来说,为什么欧美不会这样,是因为体系摆在这里,即便过了,队友的二次协防会处理好,每一个人都是仰仗整体防守在打球。

  但国内战术素养偏低,很多时候,把你过了你就是得分,那无论是队友还是教练,都会认为是你的问题。

  进而导致在防守的时候,内心处于失衡状,一旦发现被突,就会本能用别的手段去解决。

  而这种防守,在整个FIFA体系里,吹罚尺度最严格的。

  说白了,裁判也是鄙视链。

  一旦主裁发现你全队都有这种毛病,就会无限延伸到所有判罚尺度上。

  所以中国队在打国际比赛的时候,吃裁判的亏,几乎是场场都有。

  所谓的阴谋论大部分只是借口罢了。

  国内业余比赛里的防守黑料举不胜举,这个可能也就比东南亚的岛屿球队,稍微干净点。

  基层土壤会辐射整个运动的环境,作为打野球这么多年的人,陈放很清楚这个。

  赵瑞再次被吹了一个犯规,他现在身上已经背了3次。

  范国师立刻做出换人,陈放替换下赵瑞。

  上了场,等德国这边罚球。

  在场下,陈放发现对方的96号和42号,水平要强出其他一个档位。

  陈放是不太关注欧洲篮球方面,否则他就能认出这两个人是谁。

  96号是安德烈亚斯-奥布斯特,23年德国淘汰美国杀进决赛并且夺冠的关键先生,那场他拿了24分,投中了4个三分球。

  42号就更加出名,NBA身份的莫里兹-瓦格纳,他还有一个弟弟,以后同样出色,被魔术选中,并当选那年最佳新秀一阵。

  他和弟弟,是未来德国核心人物,号称瓦格纳堡垒。

  也正因为瓦格纳和奥布斯特的发挥,德国U18现在压着国青在打。

  当奥布斯特罚进这球,比分来到14比5。

  这个局面,范国师有心理准备。

  这次热身赛,都是强队,他做好了全输的心理打算。

  他只想看看,这支国青能否可以提前适应欧洲风格的打法,能在明年6月份的世青赛,多一点得胜机会。

  陈放持球推进,德国还是采用领防和逼抢的变换打法,这个很难受。

  首先,对抗强度上,国青整体吃亏,可能就曾不落下风。

  第二,全场领防和逼抢,会让持球队员心里持续绷着这个弦,压力很大。

  这种打法也是对球员要求很高,时刻注意队员的站位,这不是通过教练在场边临时指挥来变,而是看持球人的移动轨迹和他队友的策应是否存在失误。

  有就变逼抢,没有,就是领防。

  陈放不清楚里面的奥秘,但他知道怎么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整那么多东西,我直接过了就直接消停了。

  见有人来,陈放突然加速,余光判断对手的位置,忽然一个背运换手运球,将对手彻底甩开。

  过了中线后,他没有停,反而趁这个5打4的机会,直插篮下去而去。

  德国队素养极高,没有两人去包夹,而是一人迎,一人切传球路线。

  陈放这个时候传球,会解决这个问题,但形成不了助攻,所以陈放利用速度,强行往里面闯。

  一接触,就感受到强力侵袭,但他借这个力量,一个半转身,反而诱得对手换位,接着他一个重置脚步,顺着对手左侧,再次切了进去。

  这一步,就到了罚球线。

  德国的补防立刻上来,所谓有补就有漏,陈放抖手就传给底角的孙明辉。

  孙一得球,就果断出手三分。

  看着三分命中,范国师鼓掌叫好。

  换上陈放,立竿见影的效果。

  同时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一半。

  陈放的属性没掉色,面对国外大他两岁的球员,依旧能突能传。

  德国U18的内外两个支点非常强悍,无论是他们两人相互挡拆配合,还是在其他队友的协作上,都极具危险。

  看到再次被撕开的防守,德国轻松拿下两分,范忍不住跟吴道:“我们的水平,就是差了级别。”

  “素养太好了,全是三人间配合,哎。”范长叹息一声。

  国青有三人的配合,但是要在明确战术下。

  可德国U18,一直存在三人甚至四人的配合。

  掩护挡拆传切顺下外拉,一直在出现。

  第一节比赛结束,比分来到21比14,国青落后7分。

  这是在陈放已经很好疏导进攻的情况下,并且这还只是第一节,等到下半场,体能下降,局面就会很危险。

  任重道远,范彬心中闪过这个成语。

  这支国青也许有很出色的人,但战术素养上,尤其是防守上,显然不足。

  说心里话,范有些失望,也有些释然。

  答案揭晓的时候,心中的难免有失落感。

  现在唯一的期待,就是看陈放能否为这支国青,注入某种更好的化学反应。

  2015U19国青的战绩可查,世青赛倒数第二。其实这一届,出了好几个未来的国手,而且全部进入了职业。可为什么会有这个成绩,有两个方面问题。1,防守型内线没有,金秋,付豪都不是,护框的内线没有。2,就是整体防守很差,一边输血一边流血的奇葩局面。如果当时周琦还在,不是上调国家队,可能排名会好很多。这次欧洲热身赛,我也会着重讲一些篮球方面的感受,不占过多篇幅,结合事实来。另外在姓名方面,能省就省,毕竟都是要花钱。

第109章 欧洲之行(2)

  赫伯特正与自己的搭档谈论着关于21号的场上表现。

  “他很快,视野很好。”

  “廋弱却勇敢,这让我想起了丹尼斯。”

  “这也是德国非常难出的后卫。”

  “丹尼斯?哦不,他的攻击差远了!”

  话还落在地上,场上的21号,一个干拔,在奥布斯特脸上,射了一个三分。

  看到球刷起的篮网翻框,两人顿时无言。

  陈放不得不射了,连续两次传球给空位,都没有进,反观德国,打了一个快攻转换,又投中一个三分,比分差距直接来到双位数。

  26比14。

  陈放很清楚,差距在个位数,一切都有可能,上了双就很困难了。

  作为球队现在的大脑,陈放有把自己当核心的意愿,那既然如此,就要做出匹配的贡献出来,证明给全队看。

  面对奥布斯特的防守,连续的运球横移,一个左刺步逼出彼此更大的距离,忽然合球干拔,出手。

  奥布斯特已经非常警惕,时刻做好着封投篮的准备,但21号出手又快又急,他探手的时候,对方已经出手了。

  投完就回跑,一边挥臂示意队友的退防。

  范彬很满意陈放的表现,这个队,终于在周走后,出现了一位让人放心的球员。

  回过头来,奥布斯特利用队友的掩护,横切高位,抢在陈放追防前,中投命中一个回应球。

  这个失球再次暴露出国青在协防上的问题,队友对形势的判断明显出现了误差。

  应该是邵英伦去补这个位置,让胡金秋去换防他的人,而付豪去防胡金秋的位置,最后形成依次换防。

  但因为一个人的迟疑,就让奥布斯特形成大空位。

  再好的防守者,也无法在掩护挡拆后,第一时间补回自己防守对象的位置,这本身就是需要全队有防守的层次感。

  很多看比赛的球迷,总是会在某个节点的失误来评判某个球员的问题,其实输球的最大原因就是全队在层次感防守上,出现了太多的错判防守。

  这其实还是木桶理论。

  为什么有些球员明明进攻不错,但打一会就要换下,最大原因就是防守上,他成了整体层次中那个断层,导致全队在协防上,出现问题。

  现在CBA,NBA都开始了,球迷可以留意,比赛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明明是1号位防守的人得分了,教练却把另外一个人换了下去,那就是这个人,在轮换补位上,出现了错判,没有及时补上去。

  在牛角战术里,经常是考验协防补位的人。

  当1号在掩护挡拆下,突进篮下,那防守底角的球员是否要补位,就很容易辨别出此人的阅读防守的水准。

  什么时候补,需不需要补,都是问题。

  职业和业余的区别,不仅仅是运动能力,静态天赋,核心还是看你是否在攻防战术里,能否合格。

首节 上一节 179/5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断绝关系后,我的召唤兽全是黑暗生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