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球星梦 第192节
一开始也是打野球,后来结识了贵人,开始涉足生意,这些年,越做越大,去了杭州发展了,具体做啥,那就不得而知。
“是啊,听说你这边已经开始了,就过来学习下。”马力笑呵呵。
“其实就是搞个据点,让大家有个地方玩。”陈放很客套的道。
见陈放还是很客气,马力只好打消第一个选择,他拿出了第二套方案。
“听说你在搞周末高中联赛?”
“对,马总这边有兴趣吗?”
“我又不是学校的,不过我之前搞过联赛,可以分享下经验。”
“那真是太感谢了,等忙完这段时间,寻个大家都有空的时间,我们坐下来,好好聊下。”陈放还是用的是拖字诀。
“好。”马力没办法了,笑容僵硬的道别。
这小子,是不是上辈子被人坑过,怎么这么大警惕性,明明是双赢的事,居然这么抗拒。
马力走后,薛易摸了出来。
“黑老大又来谈合作?”
“嗯,不过我们现在是小鱼一条,没资格合作。”陈放说了些真话,也想通过薛易,转达给马力。
现在谈毛线合作,谈着谈着就主次颠倒了。
被马力这么一提醒,陈放觉得有必要过问下联赛的事。
拉着孙乐贤回到会议室,陈放就问:“现在多少个学校报名?”
“56个了!”
这个数目惊到了陈放:“怎么这么多?”
“隔壁县市也想来,都在网站提交了申请。”
陈放一转念,觉得是好事,本身他就想做个大范围的,慢慢辐射过去。
“赛程怎么安排?”
“截止日到今天,看看怎么凑,我是这样思考的。”
孙乐贤从旁边柜子里拿出一份资料,他道:“我算了下,第一届因为只有一个学期,20个周末的上限。”
“抛去节假日和冗余,我个人觉得18个周末比赛日。”
“刚好一个周末两场,单循环赛制,就是每个球队理论打常规赛的上限是32场。”
陈放沉声道:“也就是我们常规赛的球队最多33支?”
“对,如果这样来看,那资格赛怎么打才合理呢?”
思考了下,陈放道:“一场淘汰制不行,分组打。”
“我们先挑出种子队来,这个可以根据三年历届的高中联赛成绩来做依据,姑且定八个种子队。这些球队不用打资格赛,剩余的球队以4支为一组,打小组赛。”
“前两名进入常规赛,这样会公平合理点。”
“那就是12个小组,48加8,咦,刚好56支球队。”
“不过那按你的想法,那资格赛比赛场次就增多了,而且时间也要提前了。”孙乐贤不禁头疼道。
“现在就截止报名,然后发通知,种子队有历史数据,没人会质疑。”
“现在是寒假,大家都闲着,刚好把场子热度炒起来。一天三场,早中晚。”
“打到除夕前一天,大年初八继续。”
“行,那我现在去操作。”
“从店里兼职的,还有主管的,可以喊过来帮忙。对了,新店如何?”
“已经在培训了,说来奇怪,蔚蓝这么大的地方,就四个人,那边一个300平的店,乌泱泱二十几个人。”
“正常,你要学会周转,幼儿园的事聊得如何?”
“都谈好了,过了春节就来,有五家愿意合作。”
“很好,从兼职里面考察无业,勤奋,脑子灵的,做好人才储备。”
“你去吧,我抽空做张卷子。”陈放道。
“那行,我先去店里,然后下午再来。”孙乐贤见事情都聊得差不多,抬脚就走。
尽管外面球声阵阵,但丝毫不影响陈放,半小时后,王震的一声打断了他的解题思路。
“陈放!”王震在门口喊。
“啥事?”
“有人找你。”
“好,你直接让他们上来。”
“这球馆,建得气派啊!”唐骏林虎走进来后,一阵惊叹。
入门直接是双开大闸门,给人机库的感觉。
完全区别传统的球场,球场两个底线都是有瞭望台,所有的篮架都是挂靠在天花板大钢梁上,没有视野挡角。
球场上有些少年在玩球,唐骏抬头看那高挂在墙壁上的蔚蓝LOGO,确认就是这里。
上了二楼,才发现别有洞天,原来还有很大一块区域正在施工,但目前看不清楚是要拿来做什么。
领路的学生敲了下门,然后对他们道:“他在里面。”
推门进去,就看到一个少年趴着会议桌写着什么,走近一看,居然是作业。
唐骏揉了下眼睛,确实没看花,是卷子,这个学生在答题。
这也太离谱了,任他们如何想象初次见面的画面,都料不到是这样的。
“你们是?”陈放以为是来谈合作的,便问道。
“请问你就是陈放?”林虎直接问。
“对,你们有什么事吗?”
“你好,我叫唐骏,是虎扑论坛中国篮球版区的版主。”唐骏介绍道自己,然后指向林虎:“这是我朋友林虎,自己搞自媒体的。”
“自媒体?”陈放感兴趣了,他站起来,主动握手。
他这一站,两人眼睛一亮,这少年不矮啊,起码190。
“林先生是哪方面的自媒体?”
“我搞数码的,不过业余爱好是摄影。”林虎自来熟,大大咧咧道。
“有机会交流下,我这边很缺老大哥的指导。”
“这个没问题。”
“王震。”陈放直接喊,王震就在门口,直接推门进来。
“王震,这位林哥也是玩摄影的,你取取经。”
把两人支开,陈放给唐骏倒了杯水:“不知道唐哥来找我做什么?”
“看到你那个蔚蓝的视频,就来了。”唐骏开门见山。
陈放不意外,网络有痕迹,发了就会被找到,只是他不太明白怎么是虎扑的人来,而且不是官方。
于是他问:“这个版主是官方的吗?”
唐骏否认:“都是爱好,官方不会负责这么层面的。”
“那这次唐哥来?”
“想给你做个专题,你的经历值得一书。”
“这算采访吗?”陈放问。
“对,可以录像吗?”唐骏问。
“可以。”陈放很坦然,这本身就是他预料的。
“稍等下,我摆下。”唐骏这一次设备带的很齐全,很快他摆弄好,镜头对准了陈放。
“可以开始吗?”唐骏问。
“没问题。”
“OK,不用紧张,我也没预设问题,我们就聊聊家常。”唐骏首先安抚了下,接着便问道:“陈放,你是什么时候接触篮球的。”
“初一,在学校跟同学一起去球场玩,输了球,然后就想赢回来,于是就跟篮球耗上了。”
对于陈放的回答,唐骏很满意,他接着问:“什么时候发现你厉害起来了?”
“去年夏天,一个暑假都在练球。接着开学进了校队,发现自己是开了窍,怎么打都能进球。”
“今年多大了?”
“还没过生日,所以还算16岁,我八月的生日。”
“你对你的三级跳惊讶吗?”唐骏开始逐渐深入。
“你是指高中,青训,国青吗?”陈放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