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球星梦 第91节
“另外,你父母多高?我现在能预估下你的身高。”金源见陈放没回答,便跳过这个话题。
“我母亲的身高应该在168-170这样,父亲是186。我爷爷是182,奶奶也有160以上。”陈放开始回忆:“我二叔有183,他儿子今年18岁,有188。”
“我二姨172,她儿子现在今年比我大一岁,春节的时候是188这样。”
“家族有没有190以上的?”金源问道。
陈放摇头:“也许有,关系走得近就这两家,具体需要问父母。”
“那应该没啥问题,现在就看看骨骺还在不在,骨龄是晚还是早。”
“通过系统训练和营养,190应该是没问题。”金源神情舒展开,“我现在还没看你的录像,你打后卫的话,这个身高肯定够了。”
“青岛后卫也不行,我们山东后卫质量都一般,出苗率很低。”
“总体来说,陈放的前途,是光明的。”最后金源算是拍板定音。
陈放没啥高兴,因为身高是最不担心的,再长一次,虽不敢保证跟之前一样,但总不可能少太多。
201是他心目中,最满意的。
“那就先过去跟他汇合?”王远看着金源。
“我先不出面,免得对方紧张,反而多事,有事可以问老师,我一直24小时不关机的。”
“那老书记,我就先带陈放走了?”
“去吧,别耽误事。”
陈放也再次鞠躬表达感谢,等两人走了,老人道:“你觉得如何?”
“不卑不亢,早熟。”
“想法呢?”
“我在说的时候,他听得很仔细,但表情有变化是在我提到涉及是否上一队的时候。”
“年轻人对这个担忧很正常。”
“不,老师,我看出他好像很自信,其实从他知道被看中,到现在也不过两小时,他表现得很平静,这才是让我对他很有兴趣的地方。”
“至少从情绪上,他匹配上职业的要求。”
“他好像已经很早就在为职业做准备了。”金源说了出他的判断。
老头陷入了沉思,他回忆道:“王远跟我通电话求助的时候,聊到了怎么跟他认识,他说是陈放主动申请打比赛,而且上场就表现得很放松,丝毫不像个16岁的人。”
“不桀骜,却骄傲,自信又不自我。”
“这个孩子,值得去帮助他。”
“放心,老师。”
“是不是对于我不让你报出你是东莞的身份,有没有埋怨?”老头道。
“当然没有,我就是个过客,当然这个身份挺唬人,实际上,我的权限并不高。”
“很可以了,你拼搏那么久。听说,东莞那边对本土是很用心的。”
“对,如果是广东本土的青训,东莞是当亲儿子来,从待遇合同都是付出型,相比全国其他俱乐部,东莞在青训方面,从人文和保障上,无可争议是第一。”
“那你有什么想法?”
“我还没看陈放的比赛,不能给承诺,当然,一旦确认,我相信只要我们一出手,国内没有谁可以竞争过我们。”说到此,金源浑身透着强烈的自信。
“很好,陈放是我们南阳目前最有希望走职业的,你多多用心。”
“放心,老师。相信青岛那边会给他做个试训,届时,我会有动作的。”
“喝茶。”
在9月的最后一天,作为本月一号开始更新的作品,本月更新了25W字,收获了两百余张月票,非常感谢!我的收藏都还没这么多!我会在十月继续保持更新力度和推进剧情。
十月开始,南阳篇就要开始结尾,剧情将进入【青训时光】,陈放将会遇到更强的挑战和更热血的剧情。
老话重弹,即便书已扑街,但不代表我对这个故事失去了热情和信心。我会用更好的内容为追读的书友提供篮球方面的情绪价值!
第61章 迷茫中的追梦
陈放的左手掌、全腿的X光照出来的时候,一颗大石头从廖辉心里落了下去,即便他不是专业的,但骨骺有无他还是能看得出来。
把X照电子版迅速发给总部后,廖辉跟医生闲聊起来。
虽然总部那边有专业人士来评判,但不妨碍他跟医生先聊上几句。
“大夫,你啥判断?”
医生把X照放在光框上,仔细看了会:“你看,这条骨骺缝隙很明显,没有闭合。手脚的骨骼都很明显,我根据手腕的腕骨来判断,骨龄偏小,15岁左右,属于晚发育,与实际年龄差了不到一年,属于正常范围内,不用担心。”
“那能判断还能长多久多高吗?”
“还有2-3年的生出期,具体要每6个月拍一次来跟踪。”
“至于究竟能长多高,这个我不好说。”医生笑了笑。
“需要看看他们父母的身高,更好来判断。”
(冷知识,测骨龄最好是8岁后,X照左手掌和全腿。只能判断骨龄生长是否正常,无法准确预测身高。预测身高要联合父母和家族的身高进行预估,误差在10CM左右。这个不可能精准,因为人体发育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例如骨骼压力,就是所谓的力量负重训练会影响,还有营养饮食,最核心还有作息规律。一般来说,早发育是不正常的,晚发育也不正常,骨龄和实际年龄在半年,也就是6个月属于正常。希望孩子身高发育正常或者长得更高,骨龄晚发育半年是最好的结果。)
(另外,如果要精准预估,是需要每半年拍一次,跟踪发育情况,再进行人为干预,比如打生长激素针等。现在孩子普遍早发育,骨龄偏大,是因为日常摄入激素导致。另外,补钙的作用不是最核心,关键在作息。8-16岁,这8年的作息时间应该保证孩子每天有9个小时的睡眠。因为骨骼生长是要在孩子进入深度睡眠后,开始分泌,这个分泌过程需要几个小时以上,充沛的睡眠时间是保证孩子长高的核心支撑。因为人在醒的情况下,是不会生长。)
廖辉点头,他也是闲聊,俱乐部有专门评估的人士,没几分钟,手机响了。
寻了个安静的地方,接通了电话。
几句话后,廖辉欣喜的拿着片子跟陈放王远等人汇合。
“结果出来了?”王远焦急问道。
“嗯。”看向陈放,对于少年的平静,廖辉很赞赏。
“预测在185-195。”
“好啊,不过这么误差值有10厘米?”王远先是高兴,然后疑惑道。
“这个很正常,不可能预测很准确,不过我们有专门的营养师,最后陈放的身高,绝对不会低于190。”
陈放没说话,这是典型的贩卖焦虑,产生迫切需求感的操作。
他很清楚,他之所以在高三才开始疯长,是因为高三的时候,打球技术慢慢上来,运动量跟上,加上父母伙食费的提升,营养跟上来了。
在高三下学期,他的身高已经来到193,他几乎是一年不到的时间,疯长了15厘米。
大学期间,开始变得缓慢,但两年也长了10厘米。
所以现在的陈放,压根就不担心身高,他判断自己到了学期末,就要开始触发人生第二次发育爆发期。
在得到总部确认后了,廖辉再看陈放的眼神已经完全不同,这就是他工作政绩啊,也是他作为球探,迄今发掘最好的苗子。
“俱乐部的人,应该还有一小时就到,你看……。”说着看向王远。
陈放没让王远尴尬,主动接话:“我需要先跟家里人通气,今天已经很晚了,我还要赶回学校去。”
“那好,我们明天见。”廖辉不敢表现得过于热情,这会让对方待价而沽。
在医院门口分别,王远开车往他家送。
“现在就剩说服家里了。”王远道。
陈放没吭声,父母肯定不支持,究竟怎么说,他需要组织下语言。
这条重生后就下决心走的路,已经超速进展,陈放这一个下午,已经慢慢调整过来,面对这么多人帮助,也令他感到激奋,对于未来,他充满了斗志和信心。
重生快一个月,这一个月他着实感觉现实的种种困难,不是小说里那种重生者,大杀四方的简单。
金钱,资源,门路,贵人,运气。
缺一不可,才有可能起来。
作为一个草根,无钱无背景,要想实现梦想,必须抓住每一个机遇。
“陈放。”
“叔,你说。”
“你要配个手机,现在你不单单只是个学生,很多时候,你需要它。”
“明白,我尽量快的解决这个事。”
“好,那我就不开进去了,明天怎么联系?”
“我要先去学校,然后中午看看怎么碰头。”
“行,中午我来学校。”
“那叔,我先回家了。”
“去吧。”
看着王远的车驶入车流中,陈放转身就进了小区。
现在刚好是下班时间,陈放前脚刚进家,父母就双双回来了。
“放放,今天回来得这么早?”母亲惊讶了。
“你忘了,陈放今天打比赛,又不用去学校。”父亲提醒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