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末世,她囤满物资后杀疯了 第446节
讲到这里,安南脸上露出难以言喻的表情:
“我当时看见,她从自家别墅出来,走到院子的角落里,拿出了一个冷冻的小腿。”
她顿了顿,强调道:“那种……小孩子的腿。”
应该是因为对那一幕的印象特别深刻,安南形容的很细:
“极寒时期很多人会把自家院子的雪扫到一起、堆在院子的角落里,时间长了就会变成一个大冰堆。”
“但她家不是。她是把雪堆成一个个的小冰堆,连在一起,跟围墙的角落形成一个小空间,就像一个天然的冰箱。”
“那个天然冰箱里……”安南回忆起那个画面,眉头拧紧:“都是碎小孩。”
一直在车里吹着暖风的顾之屿突然觉得后背一阵发凉:“是她领养的那些小孩?”
安南点点头,脸色有些难看:“不是安葬好了以后,又挖出来的。而是提前分解了,就像处理食材一样,堆在了那里。”
“不知道是为了节省,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居然连头都留着。”
末世里把别人当成两脚羊拆吃入腹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但安南之所以会如此不可思议、印象深刻,是因为对方是那个胖阿姨。
她可是吃斋念佛、食素了一辈子的虔诚信徒啊,居然有朝一日会吃人。伤害的还是自己收养的小孩子。
顾之屿听完后,沉默了好一会儿,显然是也有些被震惊到了。
十几秒钟后,才又问:“那这一世……”
安南知道他想问什么,开口回道:“这一世不太一样。她好像是直接死在了地震里。”
安南刚搬到半山别墅,就发生了上一世没有的大地震。
她后来有特地留意过,那阿姨的房子已经是一片废墟了,后面也再没见过她和那几个小孩的踪影。应该是已经不在人世了。
不论这女人的结果如何,安南感叹的是:
“我还以为,像她这种视金钱如粪土、虔诚又善良的教徒,是肯定能把自己的信仰坚持下去的。没想到也会在末世的折磨之下,变成了另一副狰狞的模样。”
说到这,她又往后视镜里看了一眼。此时已经完全看不见那个白色的礼堂了。
“所以我才觉得,在这种环境下,还能坚持信仰,真是挺让人不可思议的。”
顾之屿沉默片刻,开口道:“或许这群人信仰的,是另一种不同的东西吧。”
人在不同的大环境下,所祈求的东西也是完全不同的。
两人一边聊着天,一边把车子开到了另一个街区。
这里居然比刚刚的那条街还热闹。
马路上到处都是人,路上的积雪全都被扫到了路的两侧,堆成了一个个整整齐齐的雪堆。
由于积雪太多,那些被扫起来的雪堆又厚又密集。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扫雪车的介入,这会是一个多么大的工程量。
至少像青城帮老板娘那样只扫自家门前雪,是肯定达不到这个效果的。
得是像小时候去学校扫雪那样,一群人齐心合力、众志成城才能收拾成这个模样。
道路的两旁都是商店,在天灾降临以前,这里应该是个商业街。
很显然,即便是现在,这里依旧是个买卖东西的集市。
由于天气寒冷,所有的商店门窗都是紧闭的,货物就像摆摊似的放在外面,由外面正在“逛街”的人挑挑拣拣。
货品种类齐全,都是些基本的生存物资,热水袋、厚被子、干脆面、吃剩半盒的压缩饼干、织得歪歪扭扭的围巾……什么都有。
卖东西的则笑呵呵的坐在商铺屋内的窗口前,隔着窗户跟外面的买家聊天。
来买东西的人谈好置换条件,就把自己带的粮往小摊子上一放,带着买到的物资急匆匆的离开了。
毕竟天气太冷,长时间待在外面是有生命危险的。
但哪怕不断有人买完东西离开,这里依旧是一副人头攒动的景象。旺盛的人气儿把这街道都衬得仿佛暖和了几分。
看着眼前的情形,一向淡定的顾之屿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这要是在别的地方,比如他们临北市,卖东西的商贩要是敢跟自己的物资分开、自顾自的坐在屋子里,那外面的物资一定会被手脚快的抢个精光。
这里居然能做到如此的井然有序。
卖东西的一脸和善,买东西的从容不迫,甚至还有一边买东西,一边跟周围的朋友伙伴有说有笑的互相问候的。
安南两人这段时间走过了这么多城市,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有生活气息的人间烟火。
这还是他们生活的那个末世么?
正常来说,这些人不是应该颤颤巍巍的窝在家里,把能烧的东西全都烧来取暖,然后捂紧自己的物资,将家门锁得严严实实么?
这样和谐友爱的闹市,让安南和顾之屿有一种穿越回天灾前的不真实感。
不仅如此,街上的这些人注意到两人的装甲车时,反应跟之前进入礼堂的信徒们一样,平淡又自然。
眼神里没有探究、没有贪婪、也没有欲望。
甚至还礼貌的往路两旁让了让,同时双手合十、对自己挡到路的行为表示歉意,然后给车子让出了一条可以通行的道来。
安南看着车窗外,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这也太有素质了。”
她不禁想起天灾前,有一次早晨坐在出租车上,途经一条小路的时候,发现那里被小商小贩们占道经营,成为了临时的早市。
各种小推车、买菜的大爷大妈,把马路堵了个严严实实。
哪怕明知后面有一连串的车堵着,等着从那里通行,很多大妈硬是抱着“你不敢撞我”的心态站在马路中间,继续跟小商贩讨价还价,气得开车的司机直骂娘。
这么一对比,这里的人居然比天灾降临前还要和谐友爱?
两人决定找个地方把车子停下,再回来找人打探一下这市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第501章 热情大姐
沿着这条街一直往前开,没多久就出现了一个小胡同。
安南和顾之屿把车开进去、停在里面,就一起下了车。
虽然胡同里看起来并没有人,但这个区域的人流量实在太大,安南就没有冒着风险把车收进空间。
而是嘱咐三小只:“你们留在这里守着车,还有后备箱里的牛敢当。”
黑骑士从车身到玻璃全都是防弹防炸的,自重更是达到近六吨,只要锁好车门,完全不用担心三小只的安全。
安置好车辆和宠物,安南和顾之屿又重新回到了刚刚的那条街上。
此时日头越来越足,把小商业街照得通亮。安南环顾四周熙熙攘攘的人群,选了一个周围人最少的商铺靠了过去。
一接近窗口,屋内的老板就隔着玻璃对她和顾之屿礼貌的笑了一下。
安南随意地瞥了一眼小摊上的货物,发现这摊子之所以人少,是因为卖的东西实在是有些不合时宜。
电风扇、防晒霜、驱蚊手环、卷发棒……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有,就是没有能用的。
谁会在零下七十度的天气里吹电风扇啊?
就算是想吹也没电啊!
这摊位的鸡肋程度就像当初枫林逸景小区门口的集市,那大哥在酷暑难耐的极热时期卖貂皮大衣一样。
不过当时那位大哥的摊位周围都是议论和嘲笑声。这里就完全不同了,没有奚落、没有嘲讽,逛街的人见这里没有自己想要找的东西,很快就会安静的离开。
既然是套话,自然要先买个东西拉近关系。安南随手拿起个卷发棒:“这个怎么卖?”
摊主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热情大姐,嗓门很大,说话声隔着个窗户听起来都非常嘹亮:“随便给个东西就可以拿走!”
还念叨了一句:“现在这玩意没有用。”
安南挑眉:“你还挺实诚。”
然后随手从头发上薅下来一个黑色发夹:“这个可以吗?”
那大姐眼前一亮:“当然可以!哎呀,妹妹,你人不错!给我一个这么实用的东西。怪不得长得这么漂亮,人美心善呀!”
然后又看了眼她身后的顾之屿:“男朋友也帅!真是无比般配的一对璧人,看着都赏心悦目。”
虽然对方的溢美之词又多又夸张,但配上她真挚的眼神和真诚的笑容,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虚伪,反而身心舒适。
买个东西,可以说是把情绪价值拉满了。
安南刚想把卷发棒放进背包里,就听大姐又贴心的道:
“你再拿个东西吧,那卷发棒一点用处都没有,也就能当个旧物收藏。”
安南摆了一下手:“不用了。我觉得挺好。”
随后有些好奇的指着摊子上的东西问:“你这些东西能卖的出去吗?”
大姐笑呵呵的回:“能啊!这不你就买了嘛!”
安南尬住,抽了抽嘴角,才又道:“我是说,除了我以外,还有人买你的东西吗?”
大姐笑了一下:“那没有,我这两天都还没开过张呢。”
这答案不出安南所料:“那你还在这里守着?这么冷的天,窝在家里多舒服啊!”
却听大姐回:“这里就是我的家。我就住在这。”
安南点点头,原来如此。人家就是随便摆点东西卖卖打发时间,成交就赚了,不成交也不损失什么。
大姐可能以为她是在关心自己,还继续解释道:
上一篇:说好开发消消乐,地球战争什么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