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穿越之群星帝国 第1145节
主宇宙。
众神默默地关注着星空的一隅,那是一座遍布着生物工厂的恒星系,行星地表上耸立着一座座庞大的生物工厂,骨架和外骨骼支撑着脆弱的血肉造物,让整个星球呈现出类似活体的动感。
在异虫与人类的融合实验之前,帝国的生物工厂数量极少,除了产出一部分特殊的产品之外,更多的只是试验性质。
但在融合世界结束之后,大量的国人激活了变形者特性,类似的工厂就大量出现,逐渐融入到社会体系中去。
作为三大进化之一的基因飞升,这种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廉,只需要一些最简单的物质材料,就能够快速生产出成品,而不需要冗长的工业生产线,因而受到了相当一部分创业者的欢迎。
而眼前这些遍布恒星系的生物工厂中生产的,则是被帝国命令禁止的克隆人,准确来说就是基因战士。
这是军方的试验场,当第一位原体田忠启无意间通过融合实验突破到贤者境之后,帝国军方就开始关注融合实验的全新效果帮助融合者突破当前的极限,晋升高维生命体机。
“如果这个实验成功,那就意味着帝国在过去时间里积累的数十万基因原体都能够突破贤者层次~”
此时这一座恒星系就是试验场,这些生物工厂(好好赵)一刻不停地腐化着新的阿斯塔特,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基因子嗣,作为实验核心的基因原体收到了源源不断的反馈。[]
“与三体宇宙的田忠启上校不同,实验体魏洪亮在得到反馈之后,灵魂和心灵力量有了非常明显的成长,这要比对方的增幅更加明显,这些从数据变化就能够看出了~”
一位基因学家正在向着帝国高层汇报实验情况:“在实验开启的十年时间里,我们发现魏洪亮的基础体质、灵魂和灵能都在逐渐增长~
你们注意看他的身高变化~”
投影中显示出魏洪亮在实验开始前,身高仅有4.5米左右,对于基因原体来说这个身高偏矮小,这意味着他在基础的体制和灵能上有所欠缺,算不上残次品,但也绝对称不上优秀。
第2396章
但就在实验开始之后,基因原体魏洪亮的身体逐渐发生了变化,骨骼肌肉重新发育,短短十年时间就从4.5米生长到6米以上,如今裸身已经达到了6.8米左右。
“根据各方面的数据汇总分析,我们已经发现基因原体的个体实力与其体型正相关,5米是一个界限,6米同样是一个界限,虽然并不非常准确,但的确是遵循某种规律~”
基因学家继续讲解道:“当实验体的体型达到6米的时候,就顺利完成了晋升,从三维生物进化为高维生命体。”
是的,基因原体魏洪亮已经顺利完成了晋升。
这次实验也不仅仅只有眼前这一位,帝国军方特地抽调了上百位原体完成融合实验,10年的时间里,已经有73人顺利完成了灵能、基因双飞升,唯有余下的27人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传奇阶的上限,距离真正的晋升只是一步之遥。
“我们同步还展开了上万名普通实验者的融合、增长实验,上万位帝国军人在通过融合实验之后,同样培育出大量的基因子嗣,以此反哺个体的灵魂和精神,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卓有成效”
“实验结果表明,上万名实验者中传奇阶的概率是100%,而990完成基因飞升的概率是0.02%,而灵能飞升的概率是0.07%,灵能基因双觉醒的概率是0.0051%,飞升概率远远超过正常人的标准~”
“实验的最终结果表明,融合实验对于基因原体的成长效果显著,对于普通人的反哺作用,大大提升飞升的成功率”
又是一组数据,甚至还有着飞升者的相关信息,柳缦筠点开翻看着,感兴趣地问道:“有没有后遗症?包括精神层面?”
“并没有,目前处于观测中的上亿名融合者没有明显的变化,最多因为掌握了优势技术而带来的自信,这是正常的精神变化。”
“了不起的成果,按照这个比例,如果将融合实验推广开来,帝国的飞升者将会迎来一次大爆炸开国四五百年,很多的国民已经达到了大师阶的巅峰,距离飞升仅仅相差一个契机”林克称赞道:
“陛下,诸位,你们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加大对融合实验的投入力度?”
“这中间有着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源,供养一位融合者,至少也需要一颗行星,这些可都是大胃王”柳缦筠摇了摇头:
“如果是国家集中供养,比如按需分配物质,那消耗就太大了,就算是物质解压器都承受不住这种消耗~”
建造生物工厂并源源不断产出基因子嗣,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的,这资源可以是最原始的矿物,虽然廉价且数量堪称无尽,但却是文明发展壮大的基石。
如果放任国人大量占据这种资源,固然会大量诞生飞升者,但资源消耗上恐怕承受不住
“文明发展到现在已经走上了一个岔路,比如依旧保持着现在这种集体高效的形态,也或者适当放开某些限制,比如我们在文明扩张的早期,允许民间团体开发恒星系,将部分产出作为税收交给帝国,
直到现在这些地区依旧是私人经营,但是帝国的各级官员相继接管各部门,对于这些领地的掌控能力大大提升,某种程度上,这些领地已经与帝国的直辖领地没有了区别~”可妮莉娅解说道:
“总的来说,帝国(afec)已经保持着高度的集权和统一,这说明这种办法高效而且后遗症较小只要帝国依旧保持着强盛!”
此时的众神殿内,上万的星灵们已经将目光转了过来,静静地听着帝国首相的报告,敏锐的他们已经感觉到一场全新变革正在酝酿。
“嗯~军方可以出动一支行星泰坦舰队保护维度殖民,政府部门可以派遣外交大使联合本土文明加入龙焱联盟~”仿佛打开了全新的世界,魏鹏发散思维,一边回答一边思考着:
“由军方和政府主导,民间组织扩张领土,以融合体的特性,生物工厂的便捷性,开发河系的速度绝对要比现在快得多!”
众神默默运转着神格,从各个角度推演着计划的可行性,很快就有了结论可行性很高!
“先拿出来一座大河系作实验吧,如果真的达到预期又没有后遗症再说推广~”林智宸一锤定音。
选择某个目标河系很简单,就在三年之前,就有一支殖民舰队顺利抵达了新的大河系,这座被命名为“汤谷”的河系银心区域,此时已经迎来了真正的天外来客。[]
“滋~”
伴随着时空的扭曲,一道大裂缝一般的维度之门被展开,开启在银心附近。
帝国行星泰坦舰队缓缓驶出,停泊在附近的深空中,而三艘殖民恒星舰已经展开了护卫舰队,在周边星域开疆拓土。
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殖民舰队并非一味的赶路,而是通过引力波通讯的方式,向着整座河系释放信号,引导河系内部的文明通过量子通讯的方式进行联系。
与大部分的河系情况类似,为了应对黑暗之潮,河系内的自然人文明被迫团结起来,在无尽的NPC舰潮扫荡下苦苦支撑着。
这座河系内的情况较好,黑暗之潮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诸文明还有余力对外清剿和扩张,在察觉到河外文明的到来后,普遍的反应就是警惕。
“毫无意义~”扫过恒星舰收集的情报,魏鹏将目光放在了银心区域,果然在看到维度之门开放后不久,就有着洪流一般的星舰源源不断涌出,迅速组成一支支作战集群,奔赴向不同的星域。
时间太过短暂,这座河系内还没有建造出便捷的星门系统,只能够通过超空间跃迁向着目标跳跃前进,行进速度却一点不慢,迅速向着银心区域扩散。
第2397章
“通常而言,银心区域都是帝国的自留地,因为这里有着最集中的恒星系,也就意味着海量的物质资源~”可妮莉娅看着星系内一个个被点亮的光点解释道:
“汤谷河系不同,我们专门用它来验证全新的政策允许私人开拓河系作为主导,而政府只负责必要的指导和分配,以及收税。”
神国与物质界的时间流逝有着15倍速,因而众神们可以用较为悠闲的姿态关注着三维宇宙的扩张。
只见全息星图上,一个个光点被点亮,这些都是汤谷河系内的一座座恒星系,迎来了人类殖民者们的到访。
魏鹏直接放大了某座恒星系的投影,只见殖民者们已经驾驶者舰队进入此河系内部,战斗类舰艇已经与星系内的NPC舰队展开交战,而工程舰艇已经展开了作业-。
无形的引力束穿过时空、准确地命中了一颗陨石,拖拽着向着恒星轨道飞去,直到进入合适的轨道,这艘“天工”级重型工程舰自然地将引力转化为统一场力,一道灯光一般的场力笼罩着不规则的陨石上,就像是灯光下融化的冰雪,整颗陨石逐渐开始了变化。
“了不起的创举,仅此一项,就将帝国的生产能力提升了百倍!”可妮莉娅看着天工级工程舰,忍不住赞叹道。
三体宇宙带来的变化影响了方方面面,在过去帝国对引力科技的利用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陷入了停滞之中。
但伴随着三体人类的科学实验,以及那些古老文明记载的关于维度方面的知识,让帝国在这方面的积累大幅加快,科学家们甚至利用与维度相关的科技,将物质能转化为统一场力,于是就出现了眼前这神奇的一幕。
没有以往的机械臂和纳米工程机械人组装零部件,被释放出来的统一场力虽然相比起世界引擎乃至其它巨型类舰艇要弱小的多,就连建造的过程也变得颇为缓慢,但是相比起需要一整套工厂慢慢生产的方式,却又便捷太多。
很快,一座太空星港就出现在绕日轨道上。
行星地表,经过一轮轨道轰炸之后,地表上的NPC基地已经七零八落,化为一片废墟。
一座轨道舱从天而降,宛如流星坠落在大地上,当舱门开启之后,一位年轻的男子就这样无视真空环境,站在地表上仰天感叹:“感谢神皇陛下,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就在一周之前,他刚刚完成了一次融合实验,尽管这次并没能让他直接完成飞升,但却激活了隐藏的变形者天赋,并且在系统性地学习了基因编辑技术之后,他已经可以尝试一些全新的操作
伸出手来,念动之间细胞分裂生殖,平滑的手掌上迅速生长出一个凸起,化为生物孢子。
这颗小米粒大小的生物孢子跌落地表之上,极寒的冻土中就像是有着一颗种子生根发芽,转眼之间就开始了快速增殖。
伴随着生物孢子的快速膨胀和蠕动,一座庞大的生物工厂拔地而起,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批孵化腔。
等到几天之后,第一批生化人穿着生物殖装走出了孵化腔,准备开始建造矿井等。
生化人的帝国最新的称呼,与克隆人有着本质的不同。
克隆人在身体组织上与人类几乎没有区别,因而在帝国境内克隆人享有着与自然人同等的权利。
甚至在外形上这些生化人也与正常的人类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在事实上就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生化人是人类的生物学家专门研究出来的特殊异形,相关的基因组被免费开放给民间团队,允许他们通过生物工厂孵化就利用生化人进行生产开发。
作为生物工厂源头的殖民者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在荒芜的行星地表上,播撒下一颗颗生物孢子,将行星地表化为血肉丛林。
足足一年之后,这场“地表活化”行动才算是结束,此时的行星地表上一座座生物工厂耸立着,无数的生化人正在操控着各类机械采集着矿产,这些矿物将作为生物工厂的燃料,用来保证最基础的能源和矿物供应。
此时连续一年时间的过去,整座恒星系已经大变模样,不仅仅是绕日轨道之上,一座直径十余公里的星际堡垒,已经在一艘天工级重型工程舰的努力下建造出来,殖民者们甚至建成了一座小型原子打印机,用来生产殖民地所急需的各类设备。
此时这座小型物质打印工厂,正在将一部分收集到的矿物打印成合用的太空战机,这些战斗机随即被前来的生化人驾驶员开启,成为对抗黑暗之潮的急先锋。
“生化人缺乏自我意识,这是真正安全的工具人,无论你要求它们做什么都可以,却不需要担心它们会抗拒命令~”
众神很快注意到这些民间团队,将培育的生化人玩出了新花样,他们建造标准规格的星舰,然后交由这些功能多样的生化人去劳作、战斗,只需要短短2年时间,一个有着完善的防御体系、且有着基础工业生产力的殖民地就快速成型了。
包括一座星际堡垒在内,上百座移动太空船坞分布在恒星系的各个区域,一旦发现NPC星舰的踪迹,距离最近的机场立刻就会释放战斗机发起围剿作战。
这些生化人驾驶员们普遍拥有着专家级飞行员的主战技能,最重要的是作为炮灰它们无论是战机还是驾驶员,都堪称成本低廉,无论死伤多少对于殖民者来说都是无关痛痒,
也因此经常看到为了摧毁一艘NPC巡洋舰乃至战列舰,大量的战机群前赴后继地冲上去,迎着密集的防空火力将一颗颗微缩鱼雷发射出去。
伴随着冲天的火焰,一艘艘NPC战舰被击沉,燃烧的舰艇和战机残骸在太空中化为一片废墟,随后就会被前来打扫的工程舰扫荡干净,成为新的战机和生化人原材料零。
第2398章
依靠着这种不计牺牲的方式,帝国的殖民者们只需要消耗微不足道的能量和资源,就能够保证殖民地对于整座恒星系的优势控制力,主力舰队只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发起一场突击,就能够轻松将星系内NPC舰队的主力摧毁。
“整座殖民地里仅有13个自然人,这是我见过的最小的开拓团队,而在新的法令和融合计划提出之后,类似的小型团队比比皆是,我甚至见到过仅有2人的超微型团队组织开发生产”
可妮莉娅为众神解释最新技术投入使用带来的变化,以往开拓恒星系需要数万人的大型团队努力才能够完成的事项,发展到现在只需要几人团队就可以做到。
这其中起到关键“二六三”作用的就是生化人,它们完美地替代了克隆人的作用,只需要生产出一批合用的工具,就能够建造各种常规工厂等。
就像是眼前这座恒星系内,一座座太空工厂遍布星空,行星外轨道上已经形成一道工业行星环,将大量的零部件不断生产、组装,然后投放到恒星轨道上。
那是一座座标准生物工厂,这些工厂通过汲取恒星能来获取必要的能量,循环生产包括植物、淀粉在内的有机质,然后将这些有机质转化为高能物质,作为孵化和维持生化人的资源。
“发展工业是为了交税,生产更多的生化人是为了更多的心灵力量反馈你们看这13位殖民者,都已经陆续抵达了大师阶的巅峰,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够完成飞升~”可妮莉娅赞叹地看着投影中显示的画面。
展现在众神眼前的,仅仅只是一座恒星系,但事实上就在这座恒星系快速发展的两年时间里,整个河系的迎新区域内,已经陆续有着数千万座恒星系被闻讯而来的殖民者们占领,并展开建设和开发。
全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来自政府的低息贷款,让帝国中那些渴望创业的普罗大众迎来了春天,无数希望出人头地的国民舍弃了原本平静的生活,选择进行融合仪式,然后在经过专业的殖民培训之后,通过政府贷款迅速组建起一支创业团队,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创业之旅。
上一篇:原神:二创视频,开局莫娜牛马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