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穿越之群星帝国 第308节
一阵欢笑过后,林智宸直接带着众人回到青浮宫,招徕侍从奉上果品美酒,再加上灵能家畜现烤,宫内立刻升起令人沉醉的香气。
没有历史的沉淀,大家刚从军团领导向国家领导人转变,这时候还没有那么多规矩,这场宴会看上去与往常似乎并无不同,早在远征路上,这种形式的聚会都已经成为常态。
大块的烤肉和各色的水果被送到宴会上,修行者各个都是大胃口,这时候都一边聊天一边吃喝,气氛颇为融洽18。
“今日宴会,大家顺便聊一聊建国任务,从任务上来看,我觉得最先需要确定的就是国体和组织架构,弄清楚未来国家的发展方向。”
过了一个小时,柳缦筠眼见众人逐渐停了下来,知道是时候抛出重点了。
“国体没什么可讨论的,当然是帝制!星际时代是强者的时代,陛下一手造就军团,又带领我们跨越星河来此建国,是当之无愧的领袖!”刘靖昶立刻站出来高呼道:
“陛下万岁!”
喊着就要拜倒,却被林智宸拦了下来。
地球上古代的皇帝也不是代代都接收群臣跪拜的,这是螨青才有的规矩,林智宸当然不准备在这点上复古,伏身行礼就足够了。
“没错,黑暗之潮侵袭,帝国才能集中所有人的力量在这个残酷的宇宙之中生存下来!”布鲁斯几人连忙符合。
国体没有争议,很快就确定了以林智宸为皇帝、贵族为辅助的帝国体制。
作为龙魂建国的元老,林克、魏鹏、武天翼、柳缦筠和可妮莉娅五人被册封为公爵,贝蒂、莉娅两姐妹和刘靖昶、徐文、李恒、威尔被册封为侯爵,魏成林、徐平等被册封为伯爵。
其它一些跟随者,随后会由内阁议会进行讨论。
虽说是帝制,但是独裁制度明显已经不符合文明的发展,所以设置内阁议会,由各部门的主官协同商议。
“根据建国任务,我们目前急需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从大的方面来说,包括行政、经济、军事、科技、外交、农业、教育这几个大类,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行政结构。”
可妮莉娅提醒道,迅速将七个大类打在全息投影上。
林智宸直接问道:“你现在就是帝国的首相,主管行政方面,说说你的想法。”
一直以来,可妮莉娅就是负责军团各方面的事务,可以认为是事实上的内务总管,现在不过是落实了。
“帝国初建,一切从简,行政部门就直接称作行政院。”可妮莉娅回答道:
“星际时代的政府体系与行星时代不同,最关键在于建筑技术的先进,以往需要整个城市容纳的人口,现在可能是一栋高楼就可以了。”
她熟练地操纵着全息投影,将需要的数据模型提取出来,众人一下子就看明白了,这是一座占地面积多达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超巨型建筑。
看起来就像是农业区划,但事实上不是,这是城市区划,专门用来容纳人口的。
“或许现在我们还有着数量不少的星球,用来容纳海量的人口,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帝国采用的是人工培育生命的方式,如果愿意,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培育出上百亿计的人口。
所以想要保证持续的发展,我们必须现在就开始对星球进行规划,首先就是确定都市星球。”
说到这里,她的美目一转,扫过众人:“在这里需要感谢我们优秀的工程师,在此之前已经确定了最佳的都市星球,一共有8颗,都是数量最多的25个都市区划。”
在场的众人微微惊叹,纷纷鼓掌。
需要指出的是,每座都市区划都能够容纳上百亿城市人口居住,25个都市区划,就是2500亿人口!
在行星时代,受限于工程技术和建筑材料以及相关的设计理念,一颗生命星球容纳的人口上限在一二百亿左右,再多就变得难以承受。
然而在星际时代,都市区划的出现让垃圾废弃物变成了可循环利用的材料,而高明的城市设计理念以及高度立体化的都市,让狭小区域内容纳大量人口成为可能。
当然,除了25个都市区划之外,还有着相当大的区域空置着,但这就是专门留出来300,作为自然景观和星球生态的一部分,而不会过多地开发。
并非完全是因为环保理念,而是因为星球环境限制,太多的人口会影响到方方面面,并非单纯是资源循环利用,就能够解决的。
传闻在高等文明之中,有着一种人工改造的超级都市星球,被称作“居住理想城”,整颗星球就是一座城市,智慧生命的居住地域自然完全相融,成为自然循环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能够容纳的人口数
量堪称海量。
但这种技术,就不是目前的龙魂帝国所能企及,甚至就连人类联邦都没能掌握相应的技术。
“8颗星球,最多容纳2万亿人口"武天翼稍稍计算,立刻得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显得有些痴呆:“这、这,联邦也才几万亿人口吧?”
“你要知道,公开资料总是会经过一些加工的,而且你该不会以为每个星球的人口数量,都像地球一样多吧?”可妮莉娅解释道:
?铑汉焦琉群11498二064
“事实上,绝大多数生命星球上,殖民者的数量都长期处于10亿以下,星球的人口增长率高低向来考核星球总督的关键。”
第593章总督府和都督府
似乎有那么一条定理,越是发达的文明人口增长率越低。
行星时代是因为资源有限、社会压力大,家庭承担不起,不得不削减人口增长速度,人们就资源丰富的行星时代或许会得到改变。
事实上一开始确如所想,在刚刚进入太空的时代,人口增长速度确实很快。
但是随着一代代人老去,已经适应了新时代的公民们,生育率下降速度很快。
银河系诸国普遍存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下的问题,经过研究后发现,更多是因为后代过多会承受更多的压力,而已经习惯于轻松生活的星际公民,当然不愿意带着一群拖油瓶,妨碍他们享受幸福生活。
哪怕诸文明都对多生育有着奖励,但事实上这一趋势并没丝毫得到改善。
感谢那些喜欢孩子的夫妇,因为他们这些“另类”的努力,总算保住了人口的正增长。
“这就是计划生育的优势啊”魏鹏赞叹道。
因为龙魂帝国的国策,放弃自然生育而才用人造子宫的方式对受惊卵进行孵化,完全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现状,随时调整人口出生率。
“城市类的行政区划虽然会搭配不同的建筑风格以及人文景观,避免干篇一律的重复,但是在规划上大致相当,我们完全可以按照人口数量设置相应的政府机构!”
可妮莉娅迅速将相关的结构在全息投影上标识出来:
“基层的村级办事处,可以管理1万人口,每10万人口设置乡级政府,每100万人口设置镇级政府,
每1000万人口设置县级政府,每1亿人口设置市级政府,每10亿人口设置省级政府,每100亿人口设置州级政府。
一个州级政府,就是一个都市区划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
刘靖昶等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行政区划投影中,一个个小红点连成片,一片连成一大片,最后汇聚到整个区划之中。
原来早在城市区划设计之初,工程师们就已经把行政管理上的问题全部考虑了,以万人为一个聚居点,正好可以成为一个最基础的行政管理机构。
这还不止,依次以“10”为一个数量级,聚集成大小相等的高级聚居点,分散在都市区划的各个部分,最后形成一个整体。
“25个州级政府上面,就是星球总督府,负责管理整颗殖民星球的生产生活规划。”可妮莉娅将整个行政机构模式讲解了一遍,众人才回过神来:
“星际时代有着超高效率的光脑辅助,最初级的村级政府,完全可以只设置3位政府工作人员,其它各级政府相应增加。
而且在社会安保方面,政府随时能够得到武装机械警察的协助,办案和行政等事务,其实是可以合起来的。
我们是新建国度,一开始的时候一切从简,未来人口数量增加,再设置完备的政府人员也不迟。”
当然,基层的警备人员可以兼职,但是更上层的政府架构上,就要配置专业警员,而且还有其它司法机关,这些就要参考联邦的法律。
“建设一个国家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真是不容易”爱弥儿叹道。
她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联邦现成的法律等各方面参考,想要建立一个星际时代的政府,需要多长时间的摸索,而帝国又要在这个过程中付出多少代价。
“政府方面就是这样了,前期我不准备设置得多么完善,很多部门都会综合起来,随着以后发展慢慢补全。”可妮莉娅做了个总结。
林智宸揉着太阳穴,认可了她的说法。
如果一开始可妮莉娅就把她一切从简的想法说出来,他大概率是不会同意的,但听到仅仅是最基础的行政管理就有着这么多的细节,他就知道自己的很多想法在现阶段是多么的不合时宜。
“军事上设置都督府,按照军衔,最高统帅就是元帅”他扫过众人,却迎来了闪避的眼神。
“你就是元帅!”柳缦筠没好气道:“除了你,谁敢接这个位置?
看着众人笑的表情,林智宸点点头:“好吧,我就自认太空军和陆军元帅,元帅之下设左中右、前军、后军5位都督。
魏鹏你是陆军统帅,领中军都督!”
“谢陛下!”魏鹏起身敬礼。
“天翼,你带领的灵能舰队速度最快,攻击最为迅猛,领前军都督!
“.谢陛下!”武天翼起身严肃地敬礼。
“缦筠,火凤舰队侵略如火,擅长近距离作战,你为左军都督!”
“谢陛下!”柳缦筠的俏脸上带着一丝傲然,因为潘多拉星球上诸多灵能生物的发现,目前的火凤凰舰队已经向着灵能生物舰队转变,独具特色。
虽然现在还受到规模上的限制,但是未来可期。
“阿克,你的亡灵舰队最擅长消耗战,领右军都督!”
“谢陛下!”哪怕隔着数百上千光年的距离,林克依旧在时刻关注着建国大业。
林智宸扫了一圈,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落在了土肥圆身上:“靖昶,你的打法最保守,但是非常有效,领后军都督!”
听到“保守”一词,众人莞尔皮。
这不是保守,而是猥琐,历次交战这一位(好的的)的舰队总是躲在最偏僻的角落暗戳戳下手,又总是能够在最难防御的位置发起攻击。
稍有不对,立马“转进”,战法极具个人风格。
然而刘靖昶对众人的诡异眼神视而不见,脸上带着仿佛受奖般的笑容,郑重敬礼道:“是,皇帝陛下!”
“都督府是帝国最高军事领导机构,一切军事计划出于都督府。”林智宸回答道:
“至于军事职位,暂且照旧,后期按照需要再进行改动。
“遵命!”威克斯几位舰队司令起身行礼。
“帝国设置科学院,徐平为院长。”林智宸目光一扫,落在了角落里的徐平身上,这人是佣兵团的老人,尽管在科研上天赋有限,但是一直以来兢兢业业,为李恒、威尔等人处理科研事务,尽心尽力.
第594章国家面板
作为科技主管不能完全不懂科技,否则就是外行领导内行。
但是太优秀也不好,因为时间宝贵,为了管理放弃最擅长的科学研究,得不偿失。
上一篇:原神:二创视频,开局莫娜牛马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