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穿越之群星帝国 第346节
第667章正向循环的工业体系
“能不能估算出大致需要多久才能完成这次传送?”等到这座被选中的擎天堡被时光冻结,林智宸开口问道。
“这我只能大致估计,大概需要2个月的时间。”时维犹豫了一下,回答道。
传送堡垒并不影响他的思考的说话,唯一的问题是他需要保持这个状态直到传送完成,整个过程中只能通过食用特殊的事物才能维持生机。
“两个月,太久了”林智宸叹了口气。
这次传送擎天堡,难度比第一次还要大,因为这次传送的距离是900多光年,几乎是第一次传送的两倍。
尽管有着整整五千超时空突击队队员和4位英雄联手,但是要完成整个传送过程依旧需要花费漫长的“三五三”
但这时无法可想,他勉力了一番,就准备回归潘多拉星系。
在进入高维时空的时候,林智宸思索了一下,朝着远征舰队最新通报的时空坐标投放视野,很快,直径300余光秒的范围落在他的目光之中。
“正在战斗?”
此时这一片太空之中,数量庞大的NPC舰队正在从四面八方合围,而作为目标的温煦舰队也在奋力前进,强烈的炮火轰鸣之中,将密集的敌舰群撕裂开一道缝隙。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远征舰队会被NPC队围攻,但是很显然,温煦这时候遇上了大麻烦,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NPC舰队正在迫近,如果耽搁的时间长一些,他们将要面对的敌人是现在的十倍百倍!
林智宸已经注意到,这种规模一万的远征舰队中,此时只余下8000余艘帝国产出的原装战舰,很显然没有死而复生的能力,以温煦的指挥能力和天赋也不能保证己方舰队的生存率。
这就是黑暗星系的可怕,不管你增加消灭了多少敌人,但只要没有后援和补给,每一点削弱都距离失败更近一分。
当然,虽然原装的舰队数量下降,然而远征舰队的总体规模反而达到了11000余艘,还要比出发之前多出来上千艘。
从这些战的风格和战斗力来看,显然都是通过战斗收编来的,大都是NPC海盗或者叛军。
这些新编的舰队战斗力相当纤弱,全靠着温煦的领域支持,作为前锋与越来越多的敌舰交锋,显然都已经被当作炮灰与NPC拼消耗。
林智宸并没有出手相助的意思,帝国需要的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而非事事需要汇报、遇到危险就请求支援的平庸之人。
似乎是连日来的独立领军,让温煦的作战指挥天赋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开发,他的舰队出发致命打击的概率明显上升,
舰队的火力密度调配更加合理,仅仅是半个小时之后,这支舰队就以几十艘损伤的代价,强行冲破了NPC舰队的阻拦,转眼进入深空之中。
“不错,以最小的代价突破重围,倒是可用的将才!”
从舰队的细微变换上,他看出了温煦对于舰队指挥技能的扎实功底,以及随机应变的机敏,对于一位将军来说,温煦的表现已经算得上上等。
考察结束,林智宸对于远征舰队的此行有了更多的信心,满意地收回了视野,回归潘多拉星系。
一个月后,在青浮宫中修行结束,他走出了宫殿,手中权杖朝着地面一磕。
心灵无限升华,视野迅速铺开,将整座潘多拉星系收拢于心灵之间。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整座星系肉眼看得见的繁华。
因为浮动船坞的大规模投入使用,帝国的船舶生产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每一周都会有十数万艘运输舰和工程舰下水,经过短暂的适航之后迅速投入使用之中。
为此,太空之中正在兴建的工厂数量比一个月前多出了几倍,当这一批工厂投入使用之后,帝国的工业产能就会获得新一轮的扩充。
正向循环之下,几乎每隔几个月,工业生产力都会得到一次腾飞的机会。
“有能量、有合金材料,有NPC工程师,只要继续下去,用不了多久潘多拉星系的开发就会达到极限
以上帝视角目睹这一切的林智宸,对首都星系的发展了如指掌。
此时在视野之中,已经有着工程舰和运输舰向着星系边缘推动。
要知道因为NPC思维的呆板,此时的帝国采用的是计划经济的模式,强力推动整座星系的工业发展。
这种情况下还有工程和运输舰向着边缘地带飞去,只能说随着时间推移,潘多拉星系内没有开发的地域越来越少,很快生产力就会进入饱和状态。
这也是帝国高层所规划的,当这项太空工程完成之后,国家内部就会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工业生产链,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力。
以此为基础,就可以大幅加速其它星系的开发,开启一轮轮的星际扩张。
看完了潘多拉星系,他的视野开始朝着更遥远的距离看去。
距离首都星系最近的7座星系,因为军情局的动作,此时已经陷入了一片杀戮场中。
海盗和叛军两个阵营因为天然的敌对和第三方的推波助澜,此时在太空之中展开了殊死较量。
星星点点的光在黑暗真空之中此起彼伏,那是殉爆的战舰和粒子光矛最后留下的0.1痕迹,显然这几座星系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或许,接着这个机会应该将帝国的版图扩张一下?”他认真地思考了一下。
国家想要占领一座星系,首先必须有空余的空港容量,1亿人口1单位空港,可以占据一座恒星系。
看起来似乎很容易,毕竟以现在的技术,随便一颗生命星球都能容纳一二百亿人口,如果科技更发达一些,三四百亿也不是奢望,这就是几百的空港容量了。
但是要知道在太空之中,数量最多的就是荒芜星系,生命星球数量少得可怜,绝大多数文明都没有机会在耗尽空港容量之前,找到一颗新的生命星球。
没有立刻下定决心,他重新收回了视野.
第668章威尔的好消息
“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星系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可妮莉娅在庭院里一边打理着花园,一边回答道:
“更多的星系对帝国又有什么意义?”
“更多的战略缓冲地域,更多的基地和星港,更多的矿物产出,也许还有一些珍稀矿藏?但是这些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迫切的吗?”她的灵能波动着,池塘中的水如同雨一般洒落:
“等到下的军事同盟计划完成,帝国就会立刻获得几座卫星国,到那时候帝国的安全就有了保障,战略缓冲地域想要多大就有多大。
而矿物,基地,我们真的还需要这些吗?”
林智宸看着可妮莉娅优美的身姿,不在意地道:“我总是觉得,空置这些空港容量有些浪费。”
“对于未来的帝国来说,有多少空港容量怕都不够一一你别忘了在孤立星域里18还有那么多星系等着我们去接收呢!”可妮莉娅没好气地警了他一眼,警告他收回灼热的眼神。
“没错,还有孤立星域”毫不在意美人的白眼,林智宸从遐思之中回过神来,他立刻把握到了重点:
“拿下孤立星域,帝国才算有了安稳的大后方!”
黑暗之潮的威胁在银河系无处不在,但是在孤立星域里,只要将所有的星系全部占据,完全可以关起门来过日子,慢慢发展壮大。
“滴滴"
全息投影传来通讯声,林智宸随手点开:“威尔院士?有什么好消息吗?”
通讯仪中的威尔满面笑容,这与他一向的冷漠并不相符,显然是遇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
“陛下,一个好消息!”威尔急切地汇报道:
“您带回来的关于曲速航行的资料对我的研究非常重要,我发明的引力推进器有了很大的进展,目前设计出的第一代推进引擎可以将舰艇的速度提升到1%光速!”
1%这个数字很小,但如果与光速放在一起却很大,因为这代表着每秒300公里的速度,这个速度超出现有的常规引擎百倍。
当某一方面的优势太大的时候,它带来的效果就是战略性的,在常规的星际战场上,哪怕将引擎的速度提升到1公里每小时,也能够星辰绝对的机动优势。
“好极了威尔,造价如何?什么时候能够形成量产?”林智宸欣喜地问道。
“需要一些特殊的资源,如果换算成能量币,微型的引擎大约是5能量币,小型引擎30能量币,中型引擎300能量币,大型引擎1200能量币。”威尔院士飞快地回答道,显然这些问题他之前已经想过了:
“想要量产的话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这大概需要花费1、2年的时间。”
“那如果是微型引擎呢?仅仅是实现微型引擎的量产需要多久?”林智宸追问道。
微型引擎能够用于太空战机,带来的战力提升是质变的。
尤其是帝国的飞行员都是大师级甚至宗师级的精锐,哪怕只能将战机的可控速度提升到30公里每秒,也会将航母的作战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最快也需要半年"”威尔回答道。
“那就先完成微型引擎的量产吧!”林智宸立刻说道:“我会让徐部长全力配合你的。”
“遵命,陛下!”
满意地关闭了通讯仪,他的心情一时大好。
战舰的提速并不急,先把战斗机的速度提升上去再说,毕竟相比起战舰,提升战斗机的可控速度要容易得多。
所谓可控速度,就是指驾驶员能够完全掌控的速度,对战斗机的加成是正面的。
否则速度太快把握不住,对作战效果反而是负面的。
“恭喜陛下,等到这次引擎换装,整个帝国的国力都会提升一个档次!”一旁的可妮莉娅恭喜道。
引擎的提升带来的影响是一系列的,不仅仅局限在战舰上,还体现在民用舰艇上,物流交通的速度更快,直接带动了生产力和社会节奏的加快。
“我也没有想到威尔还能带来这样的好消息,曲速引擎技术是一个宝库。”林智宸笑道:
“可妮莉娅,你知道我这几天闭关思考的是什么吗?我在考虑怎么用灵能来模拟曲速航行!”
“什么?”可妮莉娅微微一呆,旋即追问道:“有结果了吗?”
“当然。”林智宸笑着回答道:“我已经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能够利用“烛龙的空间操纵能力制造时空泡,完成曲速航行!”
曲速航行的关键是制造一个时空泡,将星舰与现实宇宙分割开来,以回避物质宇宙的规则限制。
“天,这可是战略性的技术!”可妮莉娅捂住了嘴,比听到“烛龙”号能够进入高维空间更惊讶。
超空间跳跃能力为什么能够被称作战略技能?
就是因为它能够无视超空间航道353的限制,直接跳跃到敌方星系的核心区域,造成巨大的威胁。
但是空间跳跃能力也有着缺陷,最重要一点就是必须提前掌握目的地的时空坐标,然后按照坐标跳跃过去,没有坐标就抓瞎了。
而曲速航行在效果上可能没有空间跳跃那么明显,能够瞬息抵达目的地,但在超光速飞行状态下,NPC舰队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反应和拦截。
这就意味着舰队可以较为安全地在黑暗星系之中穿梭,无论是挖宝、探索、突击等等,都能占据极大的优势。
上一篇:原神:二创视频,开局莫娜牛马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