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穿越之群星帝国 第370节
林智宸听得眼睛一亮,问道:“有没有计算过造价?单座多少钱?”
“大约是5亿能量币,大头是超合金,价格较为昂贵。”李水瑶如是回答道。
“不行!这个价格太夸张了!”可妮莉娅的第一反应就是成本:“擎天堡装甲层很厚,通用合金也能达到良好的防御效果!”
“但是,通用合金铸造的外层装甲的防御力远没有超合金装甲强大,这中间至少是2~3倍的差别,现在省下来了,未来可能就要付出的更多!”
听到可妮莉娅的话,李水瑶这个温柔的妹子立刻反驳道:
“这蓝图是我经过反复比对才确定下来的纳米合金的防御力更强,但是对于要塞堡垒这类重型战争武器效果不佳,
装甲层容易被高温融穿导致纳米层损毁,二次修复后装甲强度大幅下降,还不如超合金装甲。
压缩合金的效果最近,但是价格太过昂贵,成本太高不实用,算来算去还是超合金的性价比最高!”
眼见两女就要吵架,林智宸揉着太阳穴摆手让两人停下:“别吵!还是问问材料专家的意见吧。”
第716章工业神器:星子重型工业舰
林智宸直接开启了李恒的通讯,十几秒后,通讯接通。
“免礼!李院士。”他摆了摆手:
“我的设计师告诉我,我们将要建造的擎天堡需要消耗海量的合金材料,这会对帝国的财政和现有的工业水平造成较大的压力。
我想要知道科学院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李恒明显愣了一下,疑惑地问道:“这.陛下,首相阁下,徐部长难道没有向您汇报?我们的工业产能很快就要迎来一次暴涨了。”
“嗯?”林智宸疑惑地看向了可妮莉娅,她立刻打通了徐文的通讯:“徐部长,工业部是不是最近有大动作?”
徐文呆了一下,没弄明白什么情况,李恒“三九零”就提醒道:“就是那款改良的星子机器人巡洋舰。”
徐文了然,连忙汇报道:“陛下,首相阁下,几个月前我们在孤立星域获得了一款新型辅助舰的蓝图。
蓝图被送往工业部进行量产计划的时候,部里的工程师们很快发现这款战舰与我们之前拥有的一项技术一一纳米机械人意外地契合。
他一边介绍着,一边通过通讯仪迅速将一款战舰的模型调了出来,林智宸看了一眼,正是星子机械人巡洋舰。
“为此我特地找到了帝国最优秀的舰艇设计师威尔院士,对这款辅助舰艇的蓝图进行了修改。”
说话间一艘全新的星子机械人巡洋舰投影出现在面前,然而在众人看来,这艘改款的舰艇从外观上来看与原款星舰没有任何区别。
“星子机械人巡洋舰的设计思路类似于航母,通过舰艇的主控系统操控维修机械人对受损舰艇进行快速检测、维修。”徐文介绍道:
“巡洋舰就是主控智脑,维修机械人就是舰载机。
我们的修改方案就是将维修机械人换成纳米蜂群,再升级星舰的控制系统,
将这款辅助舰从单纯的战场维修舰改款成一艘集合星舰维修、工程建造、矿物采集等多项能力为一体的多功能重型工业舰。
新款的星子重型工业舰装备有最新款的蜂群操控系统,能够同时对全舰3000支纳米蜂群进行精细化操控,预计可以大幅增加工程建造速度,极大地加速帝国的工业发展速度。”
纳米蜂群是帝国在副本世界命令与征服中获取的思金人的技术,与想象之中纳米尺度般微小的机械人不同,思金人的纳米蜂群顾名思义,就是一群蜜蜂般大小的纳米机械人。
这项技术说是战斗技术,其实更多的作用是在建设上,比如思金人就用它们用来挖矿和建造建筑物、生产装备等等。
只是对于科技水平低下的文明来说,这同样是一项大杀器。
可妮莉娅疑问道:“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不向政务部汇报?你说它能加速工程建造,如果我需要它建造一批铸造工厂,最快能够提速多少?”
“首相阁下,这款舰艇其实并没有真正完成设计,具体进度您还需要与威尔院士沟通。
我原本是打算在它真正定型之后再向您汇报的,毕竟目前的工业部拿不出实物。”徐文无奈道:
“但是按照设计的要求,这款星舰完全可以作为工程舰使用,它能够将我们现有的工程建造效率提升10倍以上!”
“十倍?”林智宸感兴趣问道:“无论是哪一类工程吗?建造擎天堡呢?”
“啊这陛下,恐怕不太可能。”徐文思考了一下,无奈道:
“纳米机械人大都是用来生产比较精细的项目,比如内部的能量线路铺设、机械装备的调试等等,这种重型工程恐怕还需要常规的工程舰来完工。
似乎是为了补救,他想了想回答道:
“对了陛下,拥有这款工业舰,我们对舰队和星港、堡垒的日常保养维护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一点点进行检查,
只需要派遣纳米蜂群进行快速扫描,就可以针对性的维护,按照预期,在星子重型工业投入使用之后,队和堡垒的维护费用会下降到以往的三十分之一!
就这还要感谢我们强大的NPC工程师团队,让我们日常的维护成本远远低于联邦,否则它能起到的作用更大
“这是辅助神器啊”一旁的刘靖昶忍不住感慨道。
三十分之一的维护费,意味着帝国可以投入同样的军费,而养活数倍甚至十几倍的舰队一一船员们也需要花费。
听到这个消息的可妮莉娅表现得比刘靖昶更激动,她几乎是立刻联系了舰艇及动力研究所:
“威尔院士,听说您正在设计一款纳米工程舰?”
“没错,是徐部长告诉您的吧?”威尔院士显然正在忙碌,他甚至没有抬头去看投影仪,一边在仪器上操作着一边回答道:
“有时候仅仅是排列组合就是新发明,不得不说星子巡洋舰的信息指挥系统配合纳米蜂群,完全是天作之合,
完成后能够将帝国现有的太空工厂建造速度提升5倍以上的效率,而成本下降30%左右。”
听到这个振奋的消息,可妮莉娅振奋地问道:“院士,这款工程舰什么时候能够完成设0.1计?”
“很快,按照目前的进度大约需要半个月时间。”威尔院士回答道:
“舰艇的主体设计已经全部完成,目前主要是对纳米蜂群的操控系统进行修改,多亏了我们的信息工程师团队,他们的效率非常高。”
“这么说我们完全可以先建造一批重型工程舰,随后再导入新的控制系统?”徐文部长问道。
“部长阁下?啊,陛下!”威尔院士这时候才停下了动作,抬头看去立刻就是一惊,皇帝陛下和几位军方大佬正在紧盯着他。
“免礼!”林智宸摆了摆手,制止了他的动作:“这款工程舰能够立刻投入使用吗?”
第717章工程开端
“当然,陛下,只要更换控制系统就可以。”威尔院士回答道:“但是它并非没有缺陷,纳米蜂群只适合较为精密的施工,那些工厂骨架组装之类的工程是干不了的。
思金人的技术标准和科技思路与我们完全不同,除非我们将他们的技术完全消化然后转化为我们的技术,否则纳米蜂群就难以发挥类似3D打印的效果。”
“这就是以后技术升级的问题了。”林智宸笑道:“它现在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还有一点,陛下,我们对纳米技术的掌握远不如思金人,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工对蜂群进行精细化的控制。”威尔院士回答道:
“灵能者,哪怕是最弱小的灵能学徒,也能同时操控三千个纳米蜂群同时进行任务。
如果换作常人就需要相应地增加操控人数,按照前期的评估,专家级的工程18师能够同时控制50个纳米蜂群进行多线任务,
大师级的工程师可以增加到300个蜂群,宗师级工程师能够提升到500个。
也就是说一艘星子工程舰至少需要6位宗师级工程师指挥纳米蜂群,其在部分项目上工作效率大约相当于2、300艘标准工程舰。
此外为了操控这艘重型工程舰,大约还需要100位船员辅助操控
在场的人听得一阵振奋,一艘工程舰就需要1位工程师指挥操控,星子级工程舰虽然单舰要求的人数更多一些,但是其工作效率却以数十上百倍提升!
“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林智宸看向了徐文:“徐部长,立刻安排星子重型工业舰的验证生产,第一批暂定为100艘!”
“遵命,陛下!”徐文行礼道。
对于一款尚未投入使用的全新舰艇来说,首批建造100艘是个大手笔,但是相应地验证舰艇的数量越多,越有利于之后的改进和量产,对于目前的帝国来说时间是最重要的。
这款重型工程舰的规格与巡洋舰相当,算是大中型舰艇的范畴,建造周期通常是在半年左右。
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帝国还是要先解决掉超合金的大规模量产和价格方面的问题。
“关于超合金材料方面,材料研究所也有好消息。”李恒回答道:“我们在将威迪亚人的合金配方进行转化的过程中,发现了几种全新的合金材料,
在成本和材料特性与我们的工业体系中现行使用的超合金相当,经过研究和分析,特里克人与我们的材料学家将这几类材料进行了比对分析,
能够用更简单的工艺和较为廉价的金属量产出新型超合金,
预计比现有的超合金造价降低2成左右,同等规模的产量能够增加10%左右,目前正在进行技术验证阶段。”
“2成,这很惊人!”可妮莉娅感叹道:“水瑶,如果按照这种新型超合金计算,一座擎天堡的造价是多少?”
李水瑶立刻开始计算,光脑上无数的数据迅速划过,很快就得出了结论:“大约2.5亿能量币!”
“太贵了!”可妮莉娅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
“但是我们拥有了星子重型工业舰,用来这类重型战争堡垒的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林智宸笑道:
“这笔钱完全是一次性支出,对于帝国来说算不上太大的负担。”
“还有个问题,新型的超合金在工业和元素成分上与过去的合金配方不一样,我们需要对现有的熔炼工厂进行升级换代,短时间内这可能会造成超合金的短缺。”
徐文提醒道,他这时候已经弄清楚了军方的“移动长城”
“材料又不是其它的精密配件,现有的冶炼工厂不用改,新造的再改吧。”林智宸回答道:
“我们还可以从联邦订购一批超合金冶炼熔炉,或者干脆就购买成品的超合金,以便加大超合金供应量,加速工程进度。”
“臣明白!”可妮莉娅叹了口气,开始规划擎天堡的建造:
“首批开建10座,每隔3个月新建一批10座,建造工期大约是5年时间。”
因为体型放大,建造工期也增加不少。
但实际上用不了这么久,有着新型工业舰和巨型铸造厂的加速,可能3年时间就能完工。
但这对帝国来说依旧是一项长期工程,毕竞建造一座移动擎天堡需要直接动用20万左右的工程师,涉及的工业类别也是多种多样。
分批建造就是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增加配套工厂的数量,以免一拥而上造成零部件短缺,反而延长工期增加成本。
“开工吧。”林智宸直接批准了这项计划。
上一篇:原神:二创视频,开局莫娜牛马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