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穿越之群星帝国 第511节
而与此同时,两颗大质量星体的碰撞,威力绝不逊于歼星炮的全力一击,整颗纳米星球几乎在强大的撞击下崩溃,整个浑圆的星体都被撞扁。
就像是一颗超级电磁炮弹击中了星球,无数纳米物质进射而出,朝着太空深处激射,亿万吨的物质直接抛撒在外太空。
在众人的视角看来,两颗星球的猛烈撞击下,整颗纳米星球几乎有十分之一的物质被这股力量撞飞,向着深空飞去。
最倒霉的是周围察觉到不妙,开始逃逸的NPC舰队,被无数轰天而起的陨石和纳米合金撞击,高速飞行的陨石就像是一颗颗炮弹,某些倒霉的星舰因为短时间内遭到连续撞击,在太空中殉爆。
一时之间,围绕着整颗战星,太空就像是上演了一场盛大的烟花表演,无数破碎的星舰残骸又造成了更大范围的混乱。
这个时候,因为猛烈的撞击,这一瞬间无数的纳米机械人因为纯粹而强大的力量被摧毁,戾天尊陡然失去了大部分的纳米机械。
但这不是问题,甚至一开始就在预料之中,幸存下来的纳米机械迅速开启吞噬转化之路。
一个多小时之后,全力运转之下,原本遭到重大损失的纳米星球已经完全恢复了过来,甚至就连体型也增长到了直径上万公里。
“嗡”
一道半透明的光环扫过,引力轰然爆发,之前因为星球碰撞而逃逸的物质,很快就被引力束缚,重新收了回来。
这些已经固化的纳米合金,在纳米机械的转化下迅速重新激活,很快,整颗星球又增长了一轮。
连续吞噬了两三颗行星,又将大量的陨石吸收转化,纳米星球终于增殖到了目前能够控制的极限,直径1.5万公里。
这颗庞大的金属星体静静地漂浮在太空之中,在恒星光照下反射着寒光,与人工焊接铸造的战星不同,其外表上光滑无焊接痕迹,看上去就是一个金属球。
甚至连内置的要塞炮也不是用折叠的舱门遮蔽,而是被液态的纳米金属层覆盖,需要战斗的时候才会褪去、露出地下的炮口。
“真的壮观!这颗纳米战星对付银河帝国的战星,绝对能够以一敌十!”武天翼信誓旦旦道。
几位帝国高层将军暗暗点头,对他的推测表示信服。
之所以帝国在之前的战斗中,很快就能摧毁纳米机械主宰,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当时的纳米战星并没有彻底成型,
随后在帝国的查看之中,至少还有着直径数千公里的地核都没有被转化,还是普通的地壳物质。
像现在这样完整的战星,地核深处就是中枢控制室和夸克能源反应堆,一个指挥、一个供能,再加上超空间跳跃引擎、行星发动机和行星护盾,甚至包括帝国掌握的纳米装甲层等技术集合起来,才是
一颗战星。
当然,最终要的还是歼星炮,由纳米金属构建的歼星炮每一次发射都需要重组,这是因为构成炮管的物质不达标,就连戾天尊也没有好办法,只能够发射低功率的大炮,当作强力要塞炮使用。
如果真正开始战斗,这颗纳米星球完全可以将一台死星大炮吞噬,借助死星大炮发射完整版本的歼星炮,这也是纳米战星的特殊性,可以与变形金刚一样自由变形。
“轰!”
伴随着强大的能量光环,纳米星球再一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来到了巨型星门所在的中转星系。
此时原本川流不息的运输舰队已经停泊下来,无数的运输舰队汇聚在星空之中,看起来尤为壮观。
以往最为繁忙的星系,随着巨型星门的改造而暂时停止了运转。
在获得了黑域之外,先驱者文明的星门建造技术之后,梅克塔拉院士带领着团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究,一年半下来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一.
第994章超级星门、星球迁移计划
这次升级这座联通孤立星域的星门,预计整个过程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升级之后的超级星门,直径从3000公里进一步扩大到1万公里,通行效率提高了上百倍。
完成升级之后,这座超级星门就能够通过包括直径在一万公里一下的战星,而保证这种大质量的星体不会摧毁较为脆弱的虫洞隧道。
这是一次质的飞跃,完工之后意味着帝国初步获得了跨河系的超级星门建造技术,尽管孤立星域与银河系边境相距大约数万光年,
却意味着科学院在完成对星门技术的研究之后,帝国的可以跨越星门抵达数十百万光年之外的另一座大河系。
纳米星球抵达此地,在建造星门“五八七”的总工程师协调下,戾天尊很快知道了自己需要做些什么。
伴随着纳米物质的集聚,很快,星门的主体结构部件被加工出来。
建造星门的难点除了掌握相应的科技之外,加工星门的主体也有着极大地难度。
尤其是直径上万公里的特殊部件加工,如果依靠传统的铸造工艺,需要一座巨型铸造厂忙碌数年时间才能完成,不是知道纳米星球的加工能力,帝国根本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花费几年时间来慢慢升级
星门。
银灰色的纳米金属涌动,星门的零部件就像是植物一样生长着,直到某个瞬间断折,自由地漂浮在太空之中。
建造星门所用的材料也是纳米合金,却与普通的纳米合金不同,光泽呈现出一抹蓝光,恒星光照下显得尤为神秘。
很快就有一支运输舰队飞来,射出牵引光束拉扯着这段长达上千公里的零部件,向着星门改造工程靠近。
有着纳米星球建造,一段段星门主体不断被放置在真空之中,短短一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构建巨型星门的主体构件已经被加工了出来。
耗时最长的星门主体结构被生产了出来,接下来的总装就变得很快,在一艘艘工程的工作下,被组装到巨型星门之上。
没有两个月时间,仅仅是一个半月,这项巨大的工程就宣告工,巨大的星门屹立在真空之中,宛如巨人俯视着星海。
横截面的直径达到1万公里,就算是直径稍小的行星都能够通过。
“巨型星门建造完成了,帝国本土前往孤立星域的运输瓶颈也被打通!唯一遗憾的是,这种能够跨越大河系的超级星门必须进行独立建造,
不能够直接与现有的星门交通连接起来,否则从帝国任何一个本土星系,都能够直达孤立星域,那才是彻底解决了交通问题。”看着竣工的巨大星门,可妮莉娅在欣喜之余也有着巨大的遗憾:
“你准备在潘多拉星系也建造一座超级星门?就隔着一座恒星系,是不是太浪费了一点?”
“有星门交通,隔几个恒星系是问题吗?关键是帝国的工业中心就在潘多拉星系!”林智宸摇摇头:
“等到将前往巨型船坞星系的巨型星门建造完成,我们的运输舰队完全可以穿过星门直达目的地,加速船坞阵列的建造!”
帝国的工业体系是在十几年内慢慢发展起来的,因为一开始底子弱,所有的工业基地都是集中在区域内的某座恒星系,直到现在,这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
当然这也是优势,区域工业中心都建造一座超级星门,帝国本土与孤立星系之间工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能够解决大半,来自银河系的工业制成品,立刻就能够运输到大后方。
“资源星球的转移计划也开始了!”柳缦筠提醒道。
几人顺着视线看了过去,就在超级星门附近的真空中,已经有十几颗被挑选出来的行星,被超时空突击队直接传送过来。
这些直径在1万公里以下的星球,都通过行星改造技术安装了行星发动机,能够较为缓慢地在太空之中飞行。
第一批被传送过来的星球,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资源星球,地表上有着大量的资源矿井,为帝国产出着源源不断的矿产资源
“银河系的局势越来越糟糕了,我听说银河系中环区域,英仙座旋臂上发现了一座超级星门,
联通了河外星系,有大量的星际文明涌出,不断向着周围星系扩散,很是引发了不少的混乱。”可妮莉娅感叹道:“未雨绸缪,也是迫不得已。
不但是资源星球,很快生命星球的迁移也会开始,只是整个过程会更加谨慎一些。”
如果银河系的局势安定,在哪里生产不行?
将大量的星球挪移到孤立星系,这本身就是一项超级工程,关键是出力了也没落到多少好,唯一的好处就是不担心银河系完全陷落之后,帝国退守孤立星系的资源问题。
过来几个小时,才有一颗星球在行星发动机的推动下,没入了星门之中,再出现已经是孤立星系。
在对面,有着超空间突击队严阵以待,这些输送过去的资源星球,很快就会被传送到合适的恒星系内,然后成为一颗源源不断提供资源的奶牛。
一座巨型星门当然不足使用,就在工程师团队在组装第一座巨型星门的时候,纳米星球已经传送到0.1了其它几座工业星系,并且生产出来了全套的星门构件。
很快就有新的建造团队在政府的组织下集结起来,开始全新的星门体系建造。
这一批建造的超级星门,全都是横截面上万公里的超级星门,一次就能够传送整颗星球的质量。
君吧607+三o4[
伴随着遍布帝国本土和孤立星域的超级星门网络建造完成,配合着普通的星门系统,完全可以实现两个区域的沟通交流。
几个月之后,大量的运输舰往来穿梭,整个孤立星系的开发进度陡然提升。
而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纳米机械技术研发的林智宸终于空闲了下来,他亲自指挥着纳米星球进行新一轮的工业生产线扩张.
第995章巨构船坞工程提速
与以往不同,帝国的生产力正在逐渐向着灵能与机械的结合方面靠近,灵能符文的出现,让纯粹的自动化生产成为奢望,无论再怎么简陋的灵能生产线上,也都需要一定数量的灵能工程师辅助生产。
如果不是星灵之躯的天赋加成,让更多的国民觉醒,这种对灵能者有着海量需求的工业体系,完全就不可能搭建起来。
也正是因为灵能者的泛滥,让相当一部分灵能资质交差国民放弃了星海之路,成为灵能工业产业链上的一位工程师。
经过纳米星球加工出来的工业设备,只是纯粹的工业品,后续还会添加灵能设施,并由灵能工程师们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这些改造完成的灵能生产线,很快就会成为工业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壮大整个帝国血脉通道。
太空之中,一个纳米星球群正在飞行。
最大的一颗纳米星球,直径9000公里左右,其它的纳米星球直径500180公里,组成一个星球集群,以行星发动机作为动力,向着超级星门开去。
在银河系本土的超级星门工程进入尾声的时候,纳米星球准备直接进入孤立星域,加速各项大工程建设和星系开发。
因为星门的直径不够,戾天尊不得不选择将整颗星球进行拆分,只要在同一座恒星系,也不需要担心爆发异常。
就这样,一连串几十颗纳米星球穿过了超级星门,直接出现在巨型船坞星系的边缘。
这时候,原本分离的纳米星球开始聚合,经过几个小时的不断调整,重新融合成一颗直径1.5万公里的大型星球,并围绕着恒星轨道运转。
建造巨型船坞阵列,最耗费时间的就是大型零部件的生产,往往需要占据大量的铸造厂资源,花费大量的时间生产出合格的零部件,至于零件的组装因为无重力的太空环境,反而容易得多。
此时停靠在建造中的巨型船坞阵列周围,纳米星球在戾天尊的操控下蠕动着,液态的金属流涌动着,就像是植物生根发芽一般迅速成长着。
往往一个直径上千公里的巨型零件,依靠着巨型铸造厂可能需要几个月乃至一两年的时间来加工生产,但纳米星球却仅仅用了半个小时,就把整个零件“长”了出来。
而且在戾天尊控制下的纳米星球,也不是一次仅仅生产一个零部件,相反,它一次就能够控制着生产大小上百个零部件的生产,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完成一轮,比起传统的来料加工生产模式,要快上百
倍不止!
就在纳米星球加入生产之后,整个星系变得更加繁忙起来,一支支运输舰将一个个零部件直接牵引到合适的未知,交由工程舰队进行组装。
几乎是肉眼可见地,原本已经建造完成的船坞阵列一角,以飞快的速度延伸着,几个月之后,已经勉强能够看到这个船坞巨构的整体框架。
“按照目前的进度,最多3年时间就能完成这项太空巨构!”可妮莉娅专门进行了一次计算,很快就得出了最新的数据。
上一篇:原神:二创视频,开局莫娜牛马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