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穿越之群星帝国 第793节
“如果单单从效果来看,人类帝国的基因改造技术不值一提,无论是禁军还是阿斯塔特的改造技术,在帝国的基因进化技术面前都是萤火比之浩日。”柳缦筠直言不讳道。
一旁的禁军元帅图拉真并无反驳,他已经注意到了龙魂在基因技术的强大之处,这几天时间伴随着星门的开启,已经有龙魂的国民来到这个世界旅行,体验不同世界的文化。
且不提那些旅行者们对这个集先进与落后一体的世界的评价,仅仅是那肉身横渡宇宙的景象,就已经震惊了这个古老国度的上层。
底层的愚民们或许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他们这些上位者才知道能够自由翔真空的身躯,是怎样的强大。
在基因技术上,龙魂甩出帝国不止一个维度。
“禁军的改造技术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身体的优化改造,以帝国的技术只能够定量改造,技术高端数量稀少,再加上成本高昂,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一一无论是各方面,都比不上我们现有的基因进化技
术。”她接着说道:
“阿斯塔特因为是批量化改造的基因改造战士,虽然在实际表现上还不如禁军,但他们应用的一些技术很有意思,给了我们的研究员很多的启发。
尤其是基因存收腺孕育基因种子的技术,简直就是一大创举!”
阿斯塔特是人类帝皇为了统一人类世界,抵御银河系中层出不穷的异形生物而专门创造的基因改造战士,一共19道基因改造技术,每一道改造技术都有着一定的死亡率,
层层选拔下来,绝大部分人都会因为基因冲突而被淘汰,要么基因崩溃直接死亡,要么落下永久性的残疾。
总的来说这是一项非常残酷的改造手术,成功者往往百里挑一。
说到这里,柳缦筠的情绪显得颇为激动:“你知道吗?我们研究了部分千子军团的基因种子和历来的改造数据,发现改造过程的死亡率虽然高,但是一旦成功就会直接觉醒灵能!”
千子军团是叛乱的基因原体马格努斯的军团,以全员灵能者著称,个体实力在20个军团中首屈一指
但因为基因改造需要大量的适格灵能者,而手术成功率又相对低下,导致这个军团的人员数量也是20个军团中吊车尾的,全盛时期都不足10万一一最善运营的极限战士军团,数量都已经超过30万了。
“哦?直接觉醒?”林智宸精神一振,连忙问道:“改造的成功率有多少?”
“只有千分之三多一点,被改造的还都是灵能者。”她的回答直接泼了一盆冷水:
“别灰心了,慕容说这项技术很有潜力,未来很有可能让普通人直接觉醒灵能。”
林智宸点点头,他并不感到失望,这项技术已经完善了,说不定直接就能够完成他数十年的夙愿,让全人类完成灵能飞升。
基因灵能双飞升,人类的先天禀赋会达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
“还有其它军团的基因腺体,比如钢铁之手军团,改造完成之后直接获得机械精通天赋,机械类技术学习速度+25%。”0.2她接着说道:
“由此就可以看出,我们完全将各种技术类天赋添加到基因腺体中,获取更高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林智宸点点头,龙魂目前所具备的基因改造技术,为了普适性都是全面发展,没有短板,但也没有特色。
帝国的阿斯塔特改造技术却不同,能够赋予被改造者某项专精,这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学习,都有着巨大的效益。
“经过上万年的发展,阿斯塔特改造技术已经相当完善,比如后续出现的原铸阿斯塔特改造技术,增加了3项改造器官,能够进一步增强阿斯塔特的战斗力。”柳缦筠继续道:
“这也为我们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方便.”
第1587章帝国的阿斯塔特
林智宸很快就看到了所谓的“方便”,不是在泰拉的皇宫,而是帝国的生物实验室。
“目前帝国的基因改造具备普适性,适合大众使用,各方面的能力都相当平均,没有特别突出的,对于民众来说,这样的进化已经足够了,但对于特殊的职业,比如军队来说,这种基因改造就太过平庸
了。
李慕容兴奋地向前来参观的几人介绍道:
“阿斯塔特的改造很有针对性,19道改造手术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强化战士们的生存能力的。
对我们来说大部分的器官植入是没有价值的,因为我们现有的基因改造技术,能够让人类直接在太空中生存,而基础的身体素质能够轻松举起上干吨的质量,光纤神经线的植入让我们拥有堪比光速的
神经反应能力
但并非类似的改造就全无价值,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改造思路,放大基因改造战士的某些能力,比如植入生物力场发生器官,将原本依靠潜意识运转的生物场凝聚起18来,我们的战士们就会拥有一些
不可思议的能力一一记忆读取、思维入侵、心灵感应
还有身躯倍化改造,根据我最新的研究,只需要将人体放大到3.5米左右,人类的基础力量就会增大到5000吨左右,如果有合适的方式进行传导,比如之前的生物力场技术配合,那理论上一击就足以
摧毁一艘护卫舰”
“身体倍化,影响太大了吧?”林智宸打断道,在人类帝国中改造后的阿斯塔特与普通人之间有着一道明显的界限,普通人被称为凡人,阿斯塔特被称为天使。
“身体倍化的能力对基因进化者并不算罕见,比如基因突变者可以轻易增殖骨骼血肉,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身体的某一部分或者整体进行异化,强化某方面的能力。
我们之所以没有开发出这样的技术并非是没有能力,而是暂时不需要,如果帝国需要,只需要对现有的基因进行一些调整就可以轻易完成。”李慕容回答道:
“如果不需要了,后续还可以通过基因的自我调整逐渐恢复原本的体型,这个过程与增殖过程差不多,大约需要3、4个月的时间。
对于军队来说,这是一种短时间内就能够增幅战斗力的技术。”
“能够达到什么程度?”柳缦筠感兴趣地问道。
“根据我的测算,将人体保持在3.53.8米之间,因人而异,各项属性能够达到最佳的平衡。”李院士回答道:
“倍化基因改造、生物力场发生器官,这两项改造技术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的战士,只需要这两项改造吗?”魏鹏问道,他的本体还在网道里打仗,现场是他的全息投影。
“当然不止,你们还记得生物副脑吗?地球上的原生生物章鱼,就是一个典型,它除了一幅主大脑之外,还有8个副脑在他的8只触手上,8只副脑有独立的神经锁,意味着每条触手都可以有独立思考的
能力一一但绝对不需要担心它们背叛,因为它们本就是身体的一部分。”
李慕容提醒道:“我们完全可以将该项技术应用在战士们的身上,想想看,我们的士兵随时可以带着一群廉价且具备战斗力的辅兵进行冲锋、战斗,会是什么的效果?”
柳缦筠呆呆地看着她:“怎么个廉价法?”
“利用基因增殖技术,将一颗细胞进行增殖,配合我们的技术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够制造出一具成年人体型的基因改造战士。
它完全受控于主脑,仅有战术思维而没有趋利避害的思想,战斗的时候能够完美执行主脑制定的战术,这难道不是一种完美的炮灰?”李慕容用全息投影投射出一幅画面,是人类的基因图谱:
“生物脑的改造并不复杂,只需要一道小手术,就能够让主脑通过生物脑电波,对附近上百公里范围内的辅脑进行操控。
这个距离在太空环境中作用很小,但在星球地表、舰艇争夺战等较为狭小的环境中已经足够使用了。”
“够了,太够了!”魏鹏长大了嘴,乐呵呵地笑道:“增殖体的战斗能力如何?补充起来方便吗?主脑可以自由控制多少个辅脑?还有,它们也需要像正常的生命体一样,进行食物补给吗?”
“增殖体身高1.8米,是标准的人类体型,基础力量在3吨左右,神经反应速度比我们专门植入的神经光纤差一点,只有亚光速用来战斗是足够了。
值得注意的是增殖体所具备的各项技能与主体一致,毕竟双方本质上是由一个灵魂支配,并且同样可以装备人类现有的各项装备一一当然,体型上必须适配
初始状态下主脑以控制3~5个增殖体为益,后续经过专业的锻炼这个数量可以增加到9~15人,因人而异。
如果是灵能者,相信数量会更多一些,也许可以控制一个连队甚至更多007”
李慕容回答道,用全息投影投射出主体和增殖体的分别,一群正常人围绕一个大只佬,紧密地作出战斗阵型:
“增殖体的补充很方便,就是这样的一个生物孢子。”
她投影出一个小罐子,罐体内装着葡萄籽大小的生物孢子:“不需要额外的养分供给,当增殖体出现损失的时候,只需要取出一颗扔到地上用主脑激活,就会立刻开始增殖。
因为人体基因技术的复杂,增殖的过程会比较长,大约1个小时左右,增殖体的正常使用寿命大约是5年左右,
如果强行加速这个过程,增殖体会在5分钟之内完成,但仅能够存活1周,就会在短短半小时内基因崩溃死亡。
不需要考虑肢体伤残方面的问题,哪怕只剩个脑袋,只要有足够的养料就能够重新长出来,但我不建议这样做,因为修复身体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还不如直接放弃重新增殖一
个
增殖体补充能量很简单,我们设计了专门的营养液,也就是把军用营养液再浓缩一下,强化了增殖体的消化系统,只需要100毫升的营养液,就足够支持一天的激烈战斗。”
第1588章基因污染
“捡到宝了”这是魏鹏的想法。
再没有比他这位陆军指挥官,更清楚增殖体对帝国陆军的强化效果。
帝国目前的科技已经非常发达,先进的AI智能已经能够做到很多的事情,但为什么各部门更喜欢使用人类而非自律机械?
刨除各种外在因素,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天赋带来的各项技能,当一项平凡的技术达到极致的时候,它就不再简单了。
就拿工程师来说,哪怕是最先进的工程机械人,也无法取代帝国的人类工程师们,它们往往只能够负责那些基础工作,真正的核心部分还需要有着专家阶以上技能的工程师们来做。
与工程领域相同,在军队里的情况也是类似,无论多么先进的战斗机械人,其战斗技能最多提升到专家级,整体作战效能相比人类士兵相差甚远。
这些增殖体听起来是炮灰,但如果装备上相应的装备,摇身一变就是绝对的精锐,而且不惧伤亡。
对于陆军正规军作用不大,毕竟有类似作用的灵能战体,但灵能战体造价高昂,常备军数量较少,远不足以守护整个帝国,反而不如廉价的突击兵好用。
这项技术配合突击兵简直就是绝配,主体作指挥官,增殖体负责冲锋、试探对方的火力,一旦发现有重火力,一个冲锋就能够消除威胁,战斗效率高又安全,简直就是完美的改造。
“这项改造我们陆军要了!”魏鹏当即表态。
“除此之外还有生化殖装,能够与增殖体完美配合,装备有生物场技术,既能够增殖出生物晶体释放高能镭射光束,又能够释放音波、脉冲、磁场等多种攻击方式,
更重要的是一经完成就能够轻松量产,产造价低廉,与增殖体相得益彰“。”李慕容又拿出了一种全新的技术:
“我们的基因进化工程,最大的优势就是基因适配性高,后续根据需要,还能够继续添加基因改造,强化战斗力。”
“已经很完美了。”林智宸点点头,对李院士的成果感到非常满意:“什么时候能用上?”
“现在,只是一些简单的基因调整,我已经更新了Medpod30000的数据库,只需要10分钟时间就能够完成相应的改造。
但后续的体质成长还需要大约2~3个月时间,届时我们就会获得一支全新的阿斯塔特!”李慕容回答道。
“院士,你的工作成效超出了我的预料。”林智宸微笑着点点头:“但我们还有一个迫在眉睫的威胁一一基因污染。”
说到这里,在场的几位知情者都皱起了眉头。
“恕我直言,陛下,人类帝国对于基因改造技术太过滥用和放任了,那百万世界的人类殖民者们,基因早已经被污染,几乎与人类都不是一个物种一一除了外形上相似,我们之间的基因差别甚至比人和
猪的差别更大。”
人和猪之间的基因相似度达到97.7%,而帝国中两个殖民地之间的人类基因差别轻松超过4%,甚至同一个巢都世界,低巢和上巢之间的基因差距也能超过3%。
上一篇:原神:二创视频,开局莫娜牛马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