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重生科技狂人

重生科技狂人 第1307节

……

大佬们高瞻远瞩地着手于宏观布局的同时,小弟们则脚踏实地地拼抢着眼前市场的份额。

比如,在技术架构上最接近硬件的平台——操作系统这一领域,便有了新动态。

虽然哲儒这棵参天大树枝叶茂密,但其它树木也能在缝隙当中争取到生存与成长所必需的阳光和养分,凭借的本事包括营销上的低价竞争、技术上的多硬件平台支持等等。

就是在如此的环境里,微软和Novell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因为网络操作系统,积怨越来越深。

微软的MS-DOS,属于一个蹩脚货,网络功能就更别提了,这就给了Novell的NetWare可乘之机,在最高峰的时候,号称占据了百分之九十的市场份额。

眼红却争不过的微软,干脆在MS-DOS里动了一下手脚,以达到别想踩着我的肩膀和我抢食的目的。

Novell早有准备,用另外一种磁盘操作系统——加里·基尔代尔的DR-DOS,取代了MS-DOS,来为NetWare提供开机引导功能,并且给用户免除了这个环节的授权费。

这简直就是仇上加仇,恨中添恨。

盖因,在当初蓝色巨人为IBM-PC寻找操作系统的时候,最先找到了加里·基尔代尔,后来盖茨才趁虚而入。这里面的是是非非,估计当事人现在都讲不清,这剩下心病了。

可惜的是,相比于微软的蒸蒸日上,DR-DOS的拥有者——数字研究公司,混得越来越差的,于是Novell干脆在1991年将其收购了事,自此也有了属于自己的通用操作系统。

除了IBM-PC,NetWare还可以运行在苹果电脑、Unix计算机等硬件平台上。

不过,Novell并没有满足,在今年,它收购了Unix_System_Laboratories——Unix系统实验室即USL。

其最初设立时是贝尔实验室的一部分,直到1990年,被并入贝尔实验室的另外一个部门——UNIX_Software_Operation,就此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子公司,组织权、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归贝尔实验室的母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所有。

Unix系统实验室主要负责Unix的开发和许可证发布,但事实上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为,折腾得最有名的一次,还是1992年的时候,就Unix相关知识产权,起诉了伯克利软件设计公司和加州大学理事会,结果今年在庭外和解了。

估计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感觉到从Unix身上榨不到什么油水了,所以干脆把Unix系统实验室卖掉了事。

而Novell通过这笔交易,得到了包括所有的版权、商标和颁发执照的权利在内的全部Unix资产,进一步填补了通用操作系统这一块的版图,对微软的威胁,可谓越来越大了。

在这种利好的形势下,Novell今年开始介绍拳头产品NetWare的最新版本,即第四版,其中的目录服务功能,强大实用,引来了广泛关注。

面对Novell从网络操作系统到通用操作系统的步步紧逼,微软把反击放到了直接内置了网络功能的最新操作系统——Windows_NT_3.1身上,并于今年佐治亚州亚特兰大Comdex春季展会上正式宣布。

Windows_NT_3.1和Windows_3.1属于完全不同的产品,前者是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目标应用群体是服务器和工作站,并且是该系列的第一个产品,之所以被称为“3.1”,完全是因为后者在商业上颇为成功,这才在版本号上玩了一下营销的猫腻。

另外,Windows_NT_3.1的研发团队也大为不同,由来自DEC公司的雇一组开发人员组成,进而许多具体的实现,都反映了DEC在VMS上的成功前期经验,算是让微软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

微软除了在Windows_NT_3.1当中内置网络功能、进行原生支持,不给Novell的NetWare生存土壤之外,还在硬件支持上处心积虑。

通过在设计上采用Hardware_Abstraction_Layer——硬体抽象层即HAL,Windows_NT_3.1把多种CPU指令集结构,以及每种结构里的多种硬件平台的差异,都隐藏到内核里,以达到平台无关性。

所以,除了像MS-DOS、Windows那样支持英特尔的x86系列微处理器之外,Windows_NT_3.1还支持RISC微处理器,比如MIPS的R4000、DEC的Alpha——后者尤其非常值得注意。

DEC的Alpha虽然研发过程比较坎坷,推出的时间相对落后,但一经问世,便使得RISC微处理器大战的硝烟,蔓延到了64位CPU之争上。

因为之前业内已经在32位RISC微处理器上缠斗了十来年的时间,所以DEC的Alpha,让竞争变得越发激烈。

现阶段,至少有4种RISC微处理器,已经过渡到,或者正在向64位过渡——除了DEC的Alpha,还有太阳微系统公司的第九代SPARC、哲儒的第四代Holder、IBM的第三代POWER,至于RISC领域内的另外一个先行者MIPS,则明显落后了。

在这些竞争者当中,太阳微系统公司的实力,无疑是最弱的,于是其为了扩大市场,采取了最宽松的许可证制度,把SPARC的规范授予富士通、松下、飞利浦、德州仪器、阿姆戴尔、ICL、美商、罗斯技术等大大小小的公司。

现在,第九代SPARC的规范虽然出来了,但要想拿出成品,太阳微系统公司还要等上一段时间,甚至可能会落后于RB的授权兼容厂商。

IBM的实力自然远远超过太阳微系统公司,不过因为它雄心勃勃地想把POWER打进桌面电脑市场,进而和苹果公司、摩托罗拉结伙搞了一个POWER_PC联盟,所以不可避免地分走了POWER的一些资源,导致第三代POWER距离成品也有一段距离。

DEC这个老牌厂商的实力,属于不上不下——没强到野心膨胀得难以控制局面的程度,也没弱到无法凭借一己之力从设计、到制造、乃至市场行销,一力承担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Alpha微处理器可谓是一鸣惊人,其第一个量产型号Alpha21064的评测软件跑分,直接超过了IBM的POWER、哲儒的Holder。

当然了,这个成绩是就单芯片CPU而言。

事实上,IBM的POWER、哲儒的Holder,都支持多CPU联接,再加上配套芯片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周边的优化,从服务器、工作站这个整体系统来讲,并不意味着DEC的Alpha,可以在市场上无脑碾压一切。

但不可否认的是,以0.75微米工艺制造、运行频率能够轻松超过200MHz的Alpha,拿着最快CPU的噱头,确实很拉风,也容易做文章——唐焕就对其非常重视。

在首富先生看来,技术底蕴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的POWER,在技术上最有威胁性,可惜IBM分散兵力去搞POWER_PC,而且还是和苹果公司、摩托罗拉所谓地结盟——三方终归不是一家,简直就是被野心这块猪油蒙住了眼。

太阳微系统公司的SPARC,荤素不忌地开门纳客,也难以成气候地打造出真正的大格局。

倒是DEC的Alpha,没准可能靠着64位和速度最快的奇招,来一场逆袭。

不过,就像原本时空里数年后,AMD率先推出了64位的X86架构兼容微处理器,风光了一阵子,但资金和技术储备更为雄厚的英特尔,能够轻松赶上来,一脚将其踹倒,并轻松地迈过去一样,哲儒的Holder,马上就可以正式推出第四代,让DEC的Alpha退去光环。

要知道,在首富先生的布局下,哲儒的Holder,在技术、资金、市场、第三方厂商支持等等方面,有着竞争者们无比眼红、却无法企及的优势。

IBM处心积虑地搞POWER_PC,想把POWER送入桌面电脑市场,好在饮恨的个人电脑领域扳回一局,可最新的方圆五代个人电脑,已经开始尝试着引入Holder这个产品分支了,直接在RISC个人电脑产品方面甩开了苹果公司。

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的支持和优化上,Holder更是有着“一家亲”的先天优势。

之所以DEC的Alpha在64位上抢了先,并非哲儒实力不济,而是因为在新的指令、处理单元、缓存、超标量等等特性之外,Holder需要考虑最大程度兼容32位架构时代,所积累下来的庞大用户群体。

这是一个极其宝贵的资源,但有时候又往往会成为技术创新上的沉重负担——而DEC的Alpha属于全新产品,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

对于这个“痛并快乐”的技术难题,唐IT的解决建议就是虚拟机——第四代Holder在指令架构上增加一下特殊的设计,哲儒的高端操作系统——万象,再在应用程序接口上进行相应的优化。毕竟,现在内存和硬盘的价格,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高高在上了,这项古老的技术,有旧瓶装新酒地焕发青春资本。

首节 上一节 1307/15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二次元大穿梭

下一篇:死神之地狱归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