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 第165节
文士拱手道:“拜见四位先生。”
“你是……”钱谦益迟疑着问话,猛然想到极似昨日云岩寺净室之中的那人,当时虽在黑夜,也未掌灯,但借着星月之光,依稀可以辨出与眼前此人的身形无二,那一口带着京白的口音稔熟得有些刺耳,他几乎脱口而出:“难道他曹化淳要來搅局么?”
曹化淳嘻嘻一笑,说道:“牧老也不必费心动问,似我这无名小卒,也不值得说出名号。我也不是复社中人,只是偶然路过此处,赶來助助兴开开眼。本想看看名满天下的复社名士都是怎样出众的人物,哪里料到却领教了不少自吹自捧的功夫。只是复社的马屁功还不够精纯,不如搬出锣鼓箫笛,或敲或吹,再放开喉咙高唱:两张夫子,德侔天地,威震寰宇,古今无比!如此排场,才觉热闹好玩儿,也不枉了做一回圣人的声威!”
“你……”张溥霍地站起身來,却又强自忍耐着坐下,说道:“这位仁兄还是以姓名见告的好!”
复社正在如日中天,哪个不尊?众人见他年纪甚轻,不过黄口孺子,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來头,竟敢如此羞辱张溥、张采二人,真是老虎颌下捋须,各觉骇然。曹化淳笑道:“那咱从命就是。在下姓曹,号止虚子,普天之下,并沒有几人知晓贱名,比不得两位人人景仰,不少人都在家中设下神位,早晚拈香叩拜。”
瞿式耜性子本來就刚烈,听他话中多含讥讽,厉声问道:“哼!止虚子?想必是个虚名。你既不敢以真姓名示人,足见心怀鬼胎,是有意來捣乱了?”
“你真是高抬咱了。咱沒读过几天的书,字认不得几箩筐,怎敢到这里买弄,岂非自取其辱?”
“那你与复社有仇还是有怨?”
“复社中人想谋得一面都难,哪里会有什么仇怨。”
“那你口口声声诋毁复社,却是为何?”
“是为了给你们提个醒儿。”
瞿式耜冷笑道:“我们岂敢劳动大驾?”
“咱是自愿來的,并沒有向各位讨要舟车费。”
“那你是要我们洗耳恭听了?”瞿式耜鼻中恨狠一哼。
“咱是一番好意,听不听就由你们了。”曹化淳看了钱谦益一眼,说道:“牧老是这里的尊长,您老人家不会以为咱是恶人吧!”
“自然、自然。你既巴巴地赶來,足见热忱。请讲请讲。”钱谦益擦了擦额头的热汗,忙不迭地点点头,全沒有了刚登台时雍容闲雅的气度。
“咱的话不多,只有八个字:莫谈国事,休起纷争。”
瞿式耜反唇相讥道:“看來老兄的名号当改一改了,换个和事佬如何?”
“咱哪里有那个本事?不过,若真能如此,世间倒是少了不少是非。”
“大丈夫沒有是非善恶,何以立身于世?那与猪狗之类有什么区别?”
曹化淳脸上掠过一丝不悦之色,反问道:“咱倒要请教请教,若执着于一时是非,那就是大丈夫么?”
瞿式耜不提防他如此反问,这些道理平生不曾想过,一时语塞,竟觉得无从辩驳,大是窘迫,怔怔地不知如何对答。张溥见此人机变百出,饶是瞿式耜本做过户部给事中,本以言辞犀利多辩见长,也竟给他驳得哑口无言,大觉诧异,冷冷说道:“这位兄台年纪小了几岁,想必沒有见识过魏忠贤那些阉贼奸党的秽行,你在这里逞口舌之利,竟将复社与阉党相提并论,是何居心?”
曹化淳摩挲着扇坠儿,嘻嘻笑道:“咱只是看着有趣,想來天下不管做什么事,都少不了有人抬轿子捧场,不然一个人唱独角戏,也太无味了些!”
“自古正邪如冰炭,复社与阉党势不两立,当年东林前辈誓死抗争……”
“好啦好啦!咱生得虽晚,可不少事也听说过。咱倒要请教了,这你争我夺的,到底为了什么?”
“为朝廷、为皇上。”
曹化淳摇头道:“假的假的!实在不值一辩。其实不管阉党也罢,东林也罢,都是为了争权夺势,这说白了,还不都想着自家说了算?”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若君子无权了,那些小人鼠辈便会越发放肆无行。”
“那也未必。你们复社自称小东林,还沒掌过权柄,可见识过东林党人掌权的不止一个,他们如何了?还不是排斥异己,呼引同类么?以致孤立于世,横遭打击。当初他们若与魏忠贤联手,未必会有阉党的肆虐,也不会有那么多东林党人的惨死。”
“哼!奇谈怪论!是非不分……”
曹化淳轻轻叹息道:“你们也太迂腐固执了。律已严本是修身之术,倒也沒什么大错,错就错在律人也严,一味苛求。东林、复社都自命贤者,可不要忘了,惟贤者可致不贤者,所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当时魏忠贤、魏广微他们有心结交依附,可你们却闭门不纳,拒人于千里之外,能不招怨?唉!败莫大于不自知,与你们说这些也沒用,白费口舌,时辰不早,也该找个馆子,好生喂喂肚子了。告辞告辞!”拱拱手,带着几个随从扬长而去。
张溥便觉给一个大铁椎般当胸重重一击,霎时之间,几乎喘不过气來,胸闷异常,茫然地望着曹化淳远去,想到此人不知他什么來历,也识不出他本來面目,如此神龙见首不见尾,透出一种怪异,但所说的那一番话立意却极高远,似是站在极高的山颠俯视,胸怀自有沟壑却又无沟壑,当真出人意表,匪夷所思,不由愣了半晌,心中无数念头纷去沓來,想到自己花了无数心血,将匡社、端社、几社、邑社、超社、庄社、质社、应社等合并,创立复社,自以为是超迈前贤的不朽事业,天下也是称颂者多,那些诋毁者也只以结党相攻击,内心也是赞许的,不料竟给他贬得一文不值,若沒什么惊人的壮举,传扬开來,一來首辅势必失望,二來也要给天下士林小瞧了,今后怕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那号令士林,遥执朝政,怕终是空谈,遑论有什么大作为?登时生出功败垂成、霸业成空之感,但终是心所难甘,高声喊道:“我张溥无德无能,受众位抬爱,总领复社,就是要与大伙儿做出一番前人未有的事业,不想却不为世俗所容……”突然间心中一酸,热血上涌,哇的一声,一口鲜血直喷出來,身子直直地向后倒去。台下一片惊呼,登时大乱。
第三卷 风雨江南 温体仁重金结内宦 周延儒拙计送绣鞋
“公公尝尝这酒如何?”吴昌时从怀中取出一个白瓷瓶,将酒塞轻轻拔下,登时一股酽酽的酒香扑面而來,唐之征大吸了一口,伸手抓过,满满斟了一杯,吱的一声,浅浅地咂了一小口,闭着眼睛慢慢咽下,睁开眼睛道:“这是什么酒?咱沒喝过,下的料可真足,够劲儿!”
初夏的京城,天气刚刚转热,一场细雨后,杨柳越发青翠欲滴,街道两旁的槐树上开出了串串白花,满城飘香,无数的蜂蝶嗡嗡嘤嘤,还有许多的鸟雀登上高枝啄食,叽叽咂咂,甚是热闹。
温体仁回到府中,径直回了书房,贴身小厮伺候他换了常服,又沏上一碗热茶,见他坐在太师椅上低眉闭目,知道是在想事情,小心地退到门外。温体仁睁开双眼,起身从书橱里抽出一本书册,翻开取出一封信函,那是弟弟温育仁派专人快马送來的密信。温体仁素來谨慎,在朝堂、办事值房即使说一句话,也要三思才出口,到了家中,对下人甚至是家人照样加着小心,凡是机密大事讲究不传六耳,倘若非说不可,也是人越少越好。祸从口出,多年的仕宦生涯他深知其中三昧。何况东厂的番子无处不在,虽说当今皇上不像太祖、成祖那时广布罗网,却也大意不得,不然给人抓了把柄,祸且不测,脑袋掉了都不知错在哪里,岂不冤枉糊涂?他轻咳了一声,喝了口茶,展开信笺浏览了一遍。这封信是昨天夜里收到的,他已看了不下十几遍。信写得倒是十分详尽,将温育仁如何撺掇乡民刨了周延儒的祖坟,如何赶到虎丘激将,眼看张溥难以推脱,不得不入套了,不想來了一个茶农,将好端端的一件事搅砸了。
温体仁看着茶盏上袅袅升腾的那股热气,自语道:“茶农?若是一个粗手笨脚的愚夫,能坏了我的计策?你哪里知道他的身份,他是周延儒的智囊呀!”他用手指轻轻敲了几下桌子,半是发狠半是喝彩道:“好个吴昌时!我倒是听说他离京了,沒想到他不先赶往宜兴,反去了虎丘。不然,张溥若写了折子弹劾他的座师,扳倒周延儒就多了几分成算。不想许太眉走了,却來了个吴昌时,一个落第的举子竟也是这般棘手!”
正在冥想,门外的小厮禀道:“老爷,有人來拜寿了。”
温体仁动怒道:“我不是早就交待过了,今日不摆寿宴,府门内外不添挂灯笼,一切如常,凡是來拜寿送礼的,一律挡回。”
“老爷,小人挡不住……”
温体仁站起身道:“是哪个……”
“还不是我们两个老门生么?”蔡弈琛一身青衣小帽,掀帘子进來,后面跟着同是青衣小帽的薛国观。
“哦!是你们俩人,快坐快坐。”温体仁笑着离座招呼着二人。
二人慌忙放下各自手中提的大食盒,整衣冠上前道:“恩师端坐了,门生也好行礼。”
温体仁死力阻拦道:“这是怎么说?前日闵洪学、唐世济、吴振缨等人见了,还撺掇着我要多摆些寿宴,说什么多年沒做过寿,赶上六十整岁,不可再等闲视之了。逼得我不得不严令门子们放下脸來挡各位的驾,再挡不住,我还打算找个清静的庙宇躲躲呢!”
“你是……”钱谦益迟疑着问话,猛然想到极似昨日云岩寺净室之中的那人,当时虽在黑夜,也未掌灯,但借着星月之光,依稀可以辨出与眼前此人的身形无二,那一口带着京白的口音稔熟得有些刺耳,他几乎脱口而出:“难道他曹化淳要來搅局么?”
曹化淳嘻嘻一笑,说道:“牧老也不必费心动问,似我这无名小卒,也不值得说出名号。我也不是复社中人,只是偶然路过此处,赶來助助兴开开眼。本想看看名满天下的复社名士都是怎样出众的人物,哪里料到却领教了不少自吹自捧的功夫。只是复社的马屁功还不够精纯,不如搬出锣鼓箫笛,或敲或吹,再放开喉咙高唱:两张夫子,德侔天地,威震寰宇,古今无比!如此排场,才觉热闹好玩儿,也不枉了做一回圣人的声威!”
“你……”张溥霍地站起身來,却又强自忍耐着坐下,说道:“这位仁兄还是以姓名见告的好!”
复社正在如日中天,哪个不尊?众人见他年纪甚轻,不过黄口孺子,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來头,竟敢如此羞辱张溥、张采二人,真是老虎颌下捋须,各觉骇然。曹化淳笑道:“那咱从命就是。在下姓曹,号止虚子,普天之下,并沒有几人知晓贱名,比不得两位人人景仰,不少人都在家中设下神位,早晚拈香叩拜。”
瞿式耜性子本來就刚烈,听他话中多含讥讽,厉声问道:“哼!止虚子?想必是个虚名。你既不敢以真姓名示人,足见心怀鬼胎,是有意來捣乱了?”
“你真是高抬咱了。咱沒读过几天的书,字认不得几箩筐,怎敢到这里买弄,岂非自取其辱?”
“那你与复社有仇还是有怨?”
“复社中人想谋得一面都难,哪里会有什么仇怨。”
“那你口口声声诋毁复社,却是为何?”
“是为了给你们提个醒儿。”
瞿式耜冷笑道:“我们岂敢劳动大驾?”
“咱是自愿來的,并沒有向各位讨要舟车费。”
“那你是要我们洗耳恭听了?”瞿式耜鼻中恨狠一哼。
“咱是一番好意,听不听就由你们了。”曹化淳看了钱谦益一眼,说道:“牧老是这里的尊长,您老人家不会以为咱是恶人吧!”
“自然、自然。你既巴巴地赶來,足见热忱。请讲请讲。”钱谦益擦了擦额头的热汗,忙不迭地点点头,全沒有了刚登台时雍容闲雅的气度。
“咱的话不多,只有八个字:莫谈国事,休起纷争。”
瞿式耜反唇相讥道:“看來老兄的名号当改一改了,换个和事佬如何?”
“咱哪里有那个本事?不过,若真能如此,世间倒是少了不少是非。”
“大丈夫沒有是非善恶,何以立身于世?那与猪狗之类有什么区别?”
曹化淳脸上掠过一丝不悦之色,反问道:“咱倒要请教请教,若执着于一时是非,那就是大丈夫么?”
瞿式耜不提防他如此反问,这些道理平生不曾想过,一时语塞,竟觉得无从辩驳,大是窘迫,怔怔地不知如何对答。张溥见此人机变百出,饶是瞿式耜本做过户部给事中,本以言辞犀利多辩见长,也竟给他驳得哑口无言,大觉诧异,冷冷说道:“这位兄台年纪小了几岁,想必沒有见识过魏忠贤那些阉贼奸党的秽行,你在这里逞口舌之利,竟将复社与阉党相提并论,是何居心?”
曹化淳摩挲着扇坠儿,嘻嘻笑道:“咱只是看着有趣,想來天下不管做什么事,都少不了有人抬轿子捧场,不然一个人唱独角戏,也太无味了些!”
“自古正邪如冰炭,复社与阉党势不两立,当年东林前辈誓死抗争……”
“好啦好啦!咱生得虽晚,可不少事也听说过。咱倒要请教了,这你争我夺的,到底为了什么?”
“为朝廷、为皇上。”
曹化淳摇头道:“假的假的!实在不值一辩。其实不管阉党也罢,东林也罢,都是为了争权夺势,这说白了,还不都想着自家说了算?”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若君子无权了,那些小人鼠辈便会越发放肆无行。”
“那也未必。你们复社自称小东林,还沒掌过权柄,可见识过东林党人掌权的不止一个,他们如何了?还不是排斥异己,呼引同类么?以致孤立于世,横遭打击。当初他们若与魏忠贤联手,未必会有阉党的肆虐,也不会有那么多东林党人的惨死。”
“哼!奇谈怪论!是非不分……”
曹化淳轻轻叹息道:“你们也太迂腐固执了。律已严本是修身之术,倒也沒什么大错,错就错在律人也严,一味苛求。东林、复社都自命贤者,可不要忘了,惟贤者可致不贤者,所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当时魏忠贤、魏广微他们有心结交依附,可你们却闭门不纳,拒人于千里之外,能不招怨?唉!败莫大于不自知,与你们说这些也沒用,白费口舌,时辰不早,也该找个馆子,好生喂喂肚子了。告辞告辞!”拱拱手,带着几个随从扬长而去。
张溥便觉给一个大铁椎般当胸重重一击,霎时之间,几乎喘不过气來,胸闷异常,茫然地望着曹化淳远去,想到此人不知他什么來历,也识不出他本來面目,如此神龙见首不见尾,透出一种怪异,但所说的那一番话立意却极高远,似是站在极高的山颠俯视,胸怀自有沟壑却又无沟壑,当真出人意表,匪夷所思,不由愣了半晌,心中无数念头纷去沓來,想到自己花了无数心血,将匡社、端社、几社、邑社、超社、庄社、质社、应社等合并,创立复社,自以为是超迈前贤的不朽事业,天下也是称颂者多,那些诋毁者也只以结党相攻击,内心也是赞许的,不料竟给他贬得一文不值,若沒什么惊人的壮举,传扬开來,一來首辅势必失望,二來也要给天下士林小瞧了,今后怕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那号令士林,遥执朝政,怕终是空谈,遑论有什么大作为?登时生出功败垂成、霸业成空之感,但终是心所难甘,高声喊道:“我张溥无德无能,受众位抬爱,总领复社,就是要与大伙儿做出一番前人未有的事业,不想却不为世俗所容……”突然间心中一酸,热血上涌,哇的一声,一口鲜血直喷出來,身子直直地向后倒去。台下一片惊呼,登时大乱。
第三卷 风雨江南 温体仁重金结内宦 周延儒拙计送绣鞋
“公公尝尝这酒如何?”吴昌时从怀中取出一个白瓷瓶,将酒塞轻轻拔下,登时一股酽酽的酒香扑面而來,唐之征大吸了一口,伸手抓过,满满斟了一杯,吱的一声,浅浅地咂了一小口,闭着眼睛慢慢咽下,睁开眼睛道:“这是什么酒?咱沒喝过,下的料可真足,够劲儿!”
初夏的京城,天气刚刚转热,一场细雨后,杨柳越发青翠欲滴,街道两旁的槐树上开出了串串白花,满城飘香,无数的蜂蝶嗡嗡嘤嘤,还有许多的鸟雀登上高枝啄食,叽叽咂咂,甚是热闹。
温体仁回到府中,径直回了书房,贴身小厮伺候他换了常服,又沏上一碗热茶,见他坐在太师椅上低眉闭目,知道是在想事情,小心地退到门外。温体仁睁开双眼,起身从书橱里抽出一本书册,翻开取出一封信函,那是弟弟温育仁派专人快马送來的密信。温体仁素來谨慎,在朝堂、办事值房即使说一句话,也要三思才出口,到了家中,对下人甚至是家人照样加着小心,凡是机密大事讲究不传六耳,倘若非说不可,也是人越少越好。祸从口出,多年的仕宦生涯他深知其中三昧。何况东厂的番子无处不在,虽说当今皇上不像太祖、成祖那时广布罗网,却也大意不得,不然给人抓了把柄,祸且不测,脑袋掉了都不知错在哪里,岂不冤枉糊涂?他轻咳了一声,喝了口茶,展开信笺浏览了一遍。这封信是昨天夜里收到的,他已看了不下十几遍。信写得倒是十分详尽,将温育仁如何撺掇乡民刨了周延儒的祖坟,如何赶到虎丘激将,眼看张溥难以推脱,不得不入套了,不想來了一个茶农,将好端端的一件事搅砸了。
温体仁看着茶盏上袅袅升腾的那股热气,自语道:“茶农?若是一个粗手笨脚的愚夫,能坏了我的计策?你哪里知道他的身份,他是周延儒的智囊呀!”他用手指轻轻敲了几下桌子,半是发狠半是喝彩道:“好个吴昌时!我倒是听说他离京了,沒想到他不先赶往宜兴,反去了虎丘。不然,张溥若写了折子弹劾他的座师,扳倒周延儒就多了几分成算。不想许太眉走了,却來了个吴昌时,一个落第的举子竟也是这般棘手!”
正在冥想,门外的小厮禀道:“老爷,有人來拜寿了。”
温体仁动怒道:“我不是早就交待过了,今日不摆寿宴,府门内外不添挂灯笼,一切如常,凡是來拜寿送礼的,一律挡回。”
“老爷,小人挡不住……”
温体仁站起身道:“是哪个……”
“还不是我们两个老门生么?”蔡弈琛一身青衣小帽,掀帘子进來,后面跟着同是青衣小帽的薛国观。
“哦!是你们俩人,快坐快坐。”温体仁笑着离座招呼着二人。
二人慌忙放下各自手中提的大食盒,整衣冠上前道:“恩师端坐了,门生也好行礼。”
温体仁死力阻拦道:“这是怎么说?前日闵洪学、唐世济、吴振缨等人见了,还撺掇着我要多摆些寿宴,说什么多年沒做过寿,赶上六十整岁,不可再等闲视之了。逼得我不得不严令门子们放下脸來挡各位的驾,再挡不住,我还打算找个清静的庙宇躲躲呢!”
上一篇: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
下一篇:杜月笙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