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 第211节
马元利冷笑一声,说道:“我家主人岂会与镇台大人硬拼,那是莽汉子的做法!小人也不必隐瞒,我家主人已躲入兴归山中,与曹操大军会师。兴山、秭归一带,绵延数百里尽是高山峻岭,道路崎岖,处处可以藏身,处处可以设伏,处处可以坚守。大人进兵倘若劳师无功,那颗平贼将军大印还能保得住么?若平贼将军大印给贺疯子夺去,不惟是大人终身之耻,半生威名也都败坏了。罗猴山之战,大人败在了哪里?就是败在地利上。如今我家主人人单势孤,大人尽占天时,但仍不占地利。天时不如地利,更不如人和呀!”
“你想教本镇怎么样?”
“大人最好暂时按兵不动,就地休养士马,自然不会有进兵受挫之忧。”
“违抗军令,本镇岂不是要背逗留不进之罪?”
“当年大人不受熊文灿节制,又能如何了?他还不是拿大人沒法子!”
“杨督师与熊文灿不同,他可是个严苛的人。”
“罗猴山战败,大人不过贬了三级,戴罪任职,朝廷并未将大人从严治罪,仅过了三个月,大人又拜封为‘平贼将军’。只要手拥重兵,皇上都拿你沒法子,杨嗣昌能怎么样摆布大人?”
左良玉默然,拿起礼单看了看,幕僚急忙附到他耳边,低声告知:纹银一万两,黄金一百两,另有珍珠、玛瑙、玉器等宝物十件,吩咐道:“收起來罢。”随后朝马元利微笑道:“你回去吧!”
“大人沒有什么口信要带?”
“本镇自有主张,不烦你们操心。”
“小人明白了,这就连夜赶回去。”
左良玉命幕僚道:“好生安排送他出城,不可泄漏了形迹。”幕僚答应着带马元利退下。他快步走向前厅,刚进角门,便听贺人龙大呼小叫:“你们左帅呢,快喊他來陪我喝酒!”
左良玉应声道:“今日一醉方休……”
“好好好……一醉方休……哈哈哈……”贺人龙的舌头有些发硬。
“不过喝酒前,我有句话要问。”左良玉抓住贺人龙的胳膊。
“快说,快说!”
“老弟本來在陕西待得好好的,何必到襄阳趟这浑水?”
贺人龙搔头道:“还不是为那颗平贼将军大印。”
“这颗大印老弟愿要,只管拿去。”
“这……大印既是老兄的,小弟绝不会动一手指头。”
“那老弟还留在湖广做什么?”
贺人龙一怔,随即仰头将酒碗一口喝干了,砰的摔在地上,咬牙道:“小弟明日便回陕西老家。他娘的,何必巴巴地跑來这里卖命!”
沒有了左良玉、贺人龙两部人马的追剿,张献忠从容在兴山县城西六十里的白羊山扎营,官军虽在巴东、夷陵、当阳、安远、南漳、房县等地都驻有人马,归州和兴山两城池也在官军手中,但见左良玉按兵不动,各处官军自然不敢冒险。张献忠慢慢聚集人马,逐渐振作起來,向四川疾进。杨嗣昌飞檄四川巡抚邵捷春阻截,但邵捷春却以上马渡、中马渡、下马渡水浅地平,退守观音岩,张献忠杀败官军,闯入开县、达州,攻克泸州。杨嗣昌急令左良玉、贺人龙追击,又将督师行辕从襄阳迁到重庆,亲临调度。入川的路上四处张榜,有捉住张献忠者,赏黄金万两。不料,次日一早,他的行辕里竟贴了不少标语:“有能斩杨嗣昌头的,赏银三钱。”杨嗣昌大怒,加紧进剿,张献忠凭借山川之险,与之周旋。
商洛山中的李自成探知中原空虚,躲过陕西总督郑崇俭的数次搜山,偷出武关,由郧阳潜入河南。河南正逢大旱,蝗虫蔽天,赤地千里,饥民遍野。李自成收拢灾民,人马骤然壮大,连克永宁、宜阳、卢氏、陕州、灵宝、渑池、新安、偃师、密县、宝丰等十余县。中原震动,福王朱常洵担心洛阳安危,上书请朝廷发兵。崇祯急命兵部派参政王胤昌、总兵王绍禹、副将刘见义、罗泰率军守卫,挖护城河,修筑城垣。
残阳如血,寒气逼人。朔风中,李自成披了斗篷,与新來投靠的举人牛金星,带着数十个亲兵,策马來到洛阳城西关。遥望高耸的丽景门,喝彩道:“好一座铁打的坚城!我两次到此,都未能进城走走。”
牛金星看着他有些神往的神情,笑道:“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闯王如今也是三到洛阳了,还不想进去?”
“是啊!这是第三回了。崇祯六年,我与舅父高闯王攻破渑池、宜阳,却绕过洛阳城东去。崇祯九年,我与舅父还有张献忠攻占陕州、渑池、新安,围困洛阳,也未能迈进城门一步。看來洛阳城不易进呀!”
牛金星撺掇道:“洛阳乃天下名邑,九州腹地,古称居天下之中。河洛形胜,王气甚重,为九朝建都之地,非一般城邑可比。万历四十二年,洛阳成为福王朱常洵的藩地,朝廷耗费二十八万两白银营造王府,极为壮丽,如同北京的金銮殿一般,闯王该进去看看,不能总是止步城外。”
李自成一时拿不定主意,沉吟道:“此事还需细细筹划。”
牛金星通晓天官、风角及孙、吴兵法,新來投奔,有心参预帷幄,建功扬名,拈须微笑说:“古语说: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闯王蛰伏商洛日久,目前杨嗣昌深入四川,中原空虚,正可一举而破洛阳,先占地利,再敛福王的金银,半作军需,半赈灾民,收拾人心,争衡中原。”
李自成点头道:“杨嗣昌无力东顾,这倒是个时机。”
“若能取下洛阳,便可据河洛而取天下。”
李自成攥紧拳头,赞道:“先生真是我的智囊。”
“不才愧不敢当。”牛金星目光闪烁道:“不负智囊之名的倒有一人,是一位朋友。此人精通兵法,深有韬略,观星望气,奇门遁甲,九流百家,无不通晓。闯王欲成大事,可速差人迎他來军中相助。”
“这位奇人是谁?”
“此人姓宋名献策,乃是柳庄相术的传人,当年曾给当今皇上测过字,那时崇祯还在潜邸做信王。不想给人暗算,伤及骨骼经络,身材如婴孩一般,人称宋矮子。自此之后,四海飘萍,江湖寄身,靠卖卜算卦为生,其实怀王佐之才,待时而动,心里想着风云际会,有一番作为。”
“等攻破洛阳,必去请他。”李自成拨转马头,缓辔回营。
福王府巍峨壮丽,远远超出一个平常藩王的规格,五楹的朱漆府门,一色的黄色琉璃瓦。府门前一对汉白玉狮子栩栩如生,有着无上威严。王府的殿宇、花园等都仿照北京紫禁城的体制,只是略小了一些。夺嫡争储位已成陈年往事,福王朱常洵已是五十六岁的花甲老人,早沒了当年的雄心壮志,他最喜欢的是醇酒美人,养了一个大戏班子,每日拥着美人听戏饮酒,从不厌倦。王府东边的一座僻静宫院里,笙、箫、琵琶之声不绝如缕,飘荡在宫院上空。
檀板轻敲,曲调婉转。炭火正旺,福王懒慵地半躺半靠,浑圆的身子几乎塞满了铺着貂皮锦褥的宽大紫檀圈椅,两脚伸到红绒厚垫的雕花檀木矮几上。跟前的红氍毹上,一个乐伎竟穿着罗衣,曼声清唱: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绛台高,金荷小,银釭犹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福王睁开睡眼,盯着眼前轻歌曼舞的女伎,淫笑道:“你偷看到了什么?想必是那人脱得光溜溜的,你也脱了吧!”
女伎不敢违命,脱去外衣,露出一抹大红的兜肚儿。福王意犹未尽,催促道:“这屋里温暖如春,怕什么?冷不着你,再脱再脱,一件不留!”
女伎看看红氍毹旁手持笛、箫诸色乐器的一干姐妹,大觉尴尬。她身隶乐籍,本來卖艺不卖身,可一入王府,只得任由福王摆布,但在众位姐妹面前裸体,颇觉不堪。正在踌躇,一个太监掀帘进來,向福王躬身禀道:“吕维祺求见,说有紧要大事。”
“什么紧要大事,非得这个时候來?”
太监俯下身子劝道:“王爷,吕大人已等候多时了,急得坐卧不安,在院子里不停地乱转,叹息不止,口口声声说为洛阳城官绅百姓的死活而來。”
“怎么要死要活的,是要天塌还是地陷?真是奇闻!”
“近來闯贼声势很大,兵马已到宜阳、永宁城外,声言要破洛阳……”
“你想教本镇怎么样?”
“大人最好暂时按兵不动,就地休养士马,自然不会有进兵受挫之忧。”
“违抗军令,本镇岂不是要背逗留不进之罪?”
“当年大人不受熊文灿节制,又能如何了?他还不是拿大人沒法子!”
“杨督师与熊文灿不同,他可是个严苛的人。”
“罗猴山战败,大人不过贬了三级,戴罪任职,朝廷并未将大人从严治罪,仅过了三个月,大人又拜封为‘平贼将军’。只要手拥重兵,皇上都拿你沒法子,杨嗣昌能怎么样摆布大人?”
左良玉默然,拿起礼单看了看,幕僚急忙附到他耳边,低声告知:纹银一万两,黄金一百两,另有珍珠、玛瑙、玉器等宝物十件,吩咐道:“收起來罢。”随后朝马元利微笑道:“你回去吧!”
“大人沒有什么口信要带?”
“本镇自有主张,不烦你们操心。”
“小人明白了,这就连夜赶回去。”
左良玉命幕僚道:“好生安排送他出城,不可泄漏了形迹。”幕僚答应着带马元利退下。他快步走向前厅,刚进角门,便听贺人龙大呼小叫:“你们左帅呢,快喊他來陪我喝酒!”
左良玉应声道:“今日一醉方休……”
“好好好……一醉方休……哈哈哈……”贺人龙的舌头有些发硬。
“不过喝酒前,我有句话要问。”左良玉抓住贺人龙的胳膊。
“快说,快说!”
“老弟本來在陕西待得好好的,何必到襄阳趟这浑水?”
贺人龙搔头道:“还不是为那颗平贼将军大印。”
“这颗大印老弟愿要,只管拿去。”
“这……大印既是老兄的,小弟绝不会动一手指头。”
“那老弟还留在湖广做什么?”
贺人龙一怔,随即仰头将酒碗一口喝干了,砰的摔在地上,咬牙道:“小弟明日便回陕西老家。他娘的,何必巴巴地跑來这里卖命!”
沒有了左良玉、贺人龙两部人马的追剿,张献忠从容在兴山县城西六十里的白羊山扎营,官军虽在巴东、夷陵、当阳、安远、南漳、房县等地都驻有人马,归州和兴山两城池也在官军手中,但见左良玉按兵不动,各处官军自然不敢冒险。张献忠慢慢聚集人马,逐渐振作起來,向四川疾进。杨嗣昌飞檄四川巡抚邵捷春阻截,但邵捷春却以上马渡、中马渡、下马渡水浅地平,退守观音岩,张献忠杀败官军,闯入开县、达州,攻克泸州。杨嗣昌急令左良玉、贺人龙追击,又将督师行辕从襄阳迁到重庆,亲临调度。入川的路上四处张榜,有捉住张献忠者,赏黄金万两。不料,次日一早,他的行辕里竟贴了不少标语:“有能斩杨嗣昌头的,赏银三钱。”杨嗣昌大怒,加紧进剿,张献忠凭借山川之险,与之周旋。
商洛山中的李自成探知中原空虚,躲过陕西总督郑崇俭的数次搜山,偷出武关,由郧阳潜入河南。河南正逢大旱,蝗虫蔽天,赤地千里,饥民遍野。李自成收拢灾民,人马骤然壮大,连克永宁、宜阳、卢氏、陕州、灵宝、渑池、新安、偃师、密县、宝丰等十余县。中原震动,福王朱常洵担心洛阳安危,上书请朝廷发兵。崇祯急命兵部派参政王胤昌、总兵王绍禹、副将刘见义、罗泰率军守卫,挖护城河,修筑城垣。
残阳如血,寒气逼人。朔风中,李自成披了斗篷,与新來投靠的举人牛金星,带着数十个亲兵,策马來到洛阳城西关。遥望高耸的丽景门,喝彩道:“好一座铁打的坚城!我两次到此,都未能进城走走。”
牛金星看着他有些神往的神情,笑道:“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闯王如今也是三到洛阳了,还不想进去?”
“是啊!这是第三回了。崇祯六年,我与舅父高闯王攻破渑池、宜阳,却绕过洛阳城东去。崇祯九年,我与舅父还有张献忠攻占陕州、渑池、新安,围困洛阳,也未能迈进城门一步。看來洛阳城不易进呀!”
牛金星撺掇道:“洛阳乃天下名邑,九州腹地,古称居天下之中。河洛形胜,王气甚重,为九朝建都之地,非一般城邑可比。万历四十二年,洛阳成为福王朱常洵的藩地,朝廷耗费二十八万两白银营造王府,极为壮丽,如同北京的金銮殿一般,闯王该进去看看,不能总是止步城外。”
李自成一时拿不定主意,沉吟道:“此事还需细细筹划。”
牛金星通晓天官、风角及孙、吴兵法,新來投奔,有心参预帷幄,建功扬名,拈须微笑说:“古语说: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闯王蛰伏商洛日久,目前杨嗣昌深入四川,中原空虚,正可一举而破洛阳,先占地利,再敛福王的金银,半作军需,半赈灾民,收拾人心,争衡中原。”
李自成点头道:“杨嗣昌无力东顾,这倒是个时机。”
“若能取下洛阳,便可据河洛而取天下。”
李自成攥紧拳头,赞道:“先生真是我的智囊。”
“不才愧不敢当。”牛金星目光闪烁道:“不负智囊之名的倒有一人,是一位朋友。此人精通兵法,深有韬略,观星望气,奇门遁甲,九流百家,无不通晓。闯王欲成大事,可速差人迎他來军中相助。”
“这位奇人是谁?”
“此人姓宋名献策,乃是柳庄相术的传人,当年曾给当今皇上测过字,那时崇祯还在潜邸做信王。不想给人暗算,伤及骨骼经络,身材如婴孩一般,人称宋矮子。自此之后,四海飘萍,江湖寄身,靠卖卜算卦为生,其实怀王佐之才,待时而动,心里想着风云际会,有一番作为。”
“等攻破洛阳,必去请他。”李自成拨转马头,缓辔回营。
福王府巍峨壮丽,远远超出一个平常藩王的规格,五楹的朱漆府门,一色的黄色琉璃瓦。府门前一对汉白玉狮子栩栩如生,有着无上威严。王府的殿宇、花园等都仿照北京紫禁城的体制,只是略小了一些。夺嫡争储位已成陈年往事,福王朱常洵已是五十六岁的花甲老人,早沒了当年的雄心壮志,他最喜欢的是醇酒美人,养了一个大戏班子,每日拥着美人听戏饮酒,从不厌倦。王府东边的一座僻静宫院里,笙、箫、琵琶之声不绝如缕,飘荡在宫院上空。
檀板轻敲,曲调婉转。炭火正旺,福王懒慵地半躺半靠,浑圆的身子几乎塞满了铺着貂皮锦褥的宽大紫檀圈椅,两脚伸到红绒厚垫的雕花檀木矮几上。跟前的红氍毹上,一个乐伎竟穿着罗衣,曼声清唱: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绛台高,金荷小,银釭犹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福王睁开睡眼,盯着眼前轻歌曼舞的女伎,淫笑道:“你偷看到了什么?想必是那人脱得光溜溜的,你也脱了吧!”
女伎不敢违命,脱去外衣,露出一抹大红的兜肚儿。福王意犹未尽,催促道:“这屋里温暖如春,怕什么?冷不着你,再脱再脱,一件不留!”
女伎看看红氍毹旁手持笛、箫诸色乐器的一干姐妹,大觉尴尬。她身隶乐籍,本來卖艺不卖身,可一入王府,只得任由福王摆布,但在众位姐妹面前裸体,颇觉不堪。正在踌躇,一个太监掀帘进來,向福王躬身禀道:“吕维祺求见,说有紧要大事。”
“什么紧要大事,非得这个时候來?”
太监俯下身子劝道:“王爷,吕大人已等候多时了,急得坐卧不安,在院子里不停地乱转,叹息不止,口口声声说为洛阳城官绅百姓的死活而來。”
“怎么要死要活的,是要天塌还是地陷?真是奇闻!”
“近來闯贼声势很大,兵马已到宜阳、永宁城外,声言要破洛阳……”
上一篇: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
下一篇:杜月笙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