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 第35节
“赏了你吧!”
“奴才怎好……”
崇祯摆手道:“下去吧!”
崇祯不等王承恩引路,凭着幼时的记忆,径自出了御书房,向东折北,沿着永巷,过了景仁宫,穿过履和门、承乾门,放轻脚步,來到承乾宫前,停下向里观看。承乾宫里,红烛高烧,金钩低挂,田妃端坐在书案后,手持青色竹管羊毫笔,在一张冷金龙凤笺上细心地书写着。两个小宫女看到宫门口的皇上,就要上前迎接,却被崇祯摆手制止。崇祯轻手轻脚走进來,悄悄站在田妃的身后,见云纹翘头楠木书案上满是青花器皿,西王母蟠桃盛宴图大笔海、凤首文字水注 、青莲图印盒、束莲如意云纹镇纸 、五峰笔架山、龙凤云纹长方笔盖盒,青花如意灯座上插着婴儿臂膊似的红烛。书案的上首摆着一个精致的青花山水人物图小花篮,里面的时令花卉错落有致,五彩缤纷。旁边紧挨着一个青花缠枝花卉纹花浇 ,盛着半盏的清水,想必是刚刚浇洒过花篮里的花枝。花枝的下面竟还有一只玲珑小巧的青花笛子……
崇祯正惊讶书案布置得精洁雅致,田妃已书写好了,将笔在笔架上放了,用两个纤纤玉指将冷金龙凤笺捏起,轻轻吟哦: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
不提防后面伸出一只手來,将冷金龙凤笺凭空夺去,“前度刘郎今又來。嘻嘻,玄都观里怎会有如此标致的女道士?”惊得田妃身子一颤,回头见是崇祯,嗔道:“可把人吓死了!”软软地向后倒下。崇祯忙展开臂膊将她揽起,关切道:“朕本不想吓你,听说你在望吴台上吹得口舌出血,朕想悄悄看看你可消瘦了?”
“妾妃知道皇上平安的消息,身体霍然痊愈,陛下你看可有什么病态?”说着,轻轻脱出崇祯的怀抱,在宽敞的宫殿里翩然起舞,凌波微步,腰肢婀娜,忽地一手向天,一手半弯于胸前,宛如一个玉雕的陀螺,在地上连转几圈,衣袂飘飘。崇祯一时看得呆了,不由向前跨出两步,等她停下身子,一把抱住,赞叹道: “爱妃真如天女下凡一般,教人神荡心驰。”
田妃仰面娇喘道:“那陛下还这般晚才來,教人等得好不心焦?”
“有人拦路,朕才晚了。”崇祯歉然一笑,四下看看,众人忙掩口窃笑着退出宫门。
“禁宫大内,竟敢阻拦圣驾?”田妃吃惊道:“可是魏忠贤?”
“不是,但与他有关。你可还记得朕是怎样逃出御史衙门的?”
“妾妃知道是一个小书吏曹化淳送信给了周国丈。”
崇祯拉着田妃的手,坐到锦帐低垂的龙床上,点头道:“不错,多亏了他,可他却被魏忠贤灭了门,只好躲入了皇宫当了一个小太监。”
“到了宫里?”
“就是承乾宫的小淳子。”
“小淳子?那他拦陛下想怎样?”
“教朕给他报仇。”
“陛下答应他了?”
崇祯摇头无语。
“怎么陛下不想帮他?”田妃似是有些失望。
崇祯无奈道:“朕眼下帮不了他。”
“陛下是一国之君,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还做不到?”田妃不解。
“小淳子也这么说,朕难以回答。”
“陛下必是有什么远虑。”田妃忽然感到刚才的言语有些咄咄相逼,忙宽慰说。
崇祯苦笑道:“更是有所顾忌呀!”
“妾妃明白了,事情不是一道圣旨那么容易。”
崇祯抚摸着她那光洁的脸颊,颔首道:“那样做皇帝未免太简单、太容易了。朕明白魏忠贤暂且还不能动,也动不得,他还有不小的用处。”
“有用处?妾妃又糊涂了。”
崇祯道:“什么明白糊涂的,如此良宵不拥美人而眠,还谈论什么国家大事,入宝山而空回,岂不呆傻了。”说着,伸手便解田妃的襦裙,田妃一笑,轻摆腰肢,欲避还迎,两人顿时搂作一团。
直到九月二十一过了二十七天国丧,崇祯追谥生母刘氏为“孝纯渊静慈肃毗天钟圣皇太后”,将刘氏棺木移至庆陵,与父亲光宗皇帝合葬。又过了六日,册封周妃为皇后,居坤宁宫。为皇嫂张嫣上尊号“懿安皇后”,居慈庆宫。崇祯命将大行皇帝梓宫安奉仁智殿,待德陵建好后殓葬。率文武百官到仁智殿辞柩之后,丧事即告完毕。紫禁城内外撤去白幡,一色换上绛纱宫灯。第二天天刚放亮,崇祯正式临朝。魏忠贤不等外朝散班,就匆匆赶到东城景山东街吉安所右巷的司礼监衙门。刚刚进跨进三楹的仪门,秉笔太监李永贞早已迎候到门外,一前一后进了大厅,在西边顺山房内等候的随堂太监们一齐过來参拜。魏忠贤挥手道:“你们都去忙吧!”端起一把精巧的彩绘小壶,里面盛满了温凉适中的东北野参汤,他对着壶嘴吸了一口,问道:“永贞,体乾怎么还沒到?”
第一卷 朝纲初振 抚旧臣朱由检封敕 哭先帝客印月出宫(二)
李永贞赔笑道:“今儿个万岁爷头一天临朝,王总管身为掌印,理应伺候着。他说散班后,若沒什么事体,再赶來司礼监。”
“都有些什么折子?”
“有请罢商税的,请罢矿税的,有请撤天下镇守内臣监军的,奏边饷筹钱的……”
魏忠贤一皱眉头,不耐烦地阻止道:“拣要紧的说。”
“还有楚王请建九千岁生祠的本章,工部郎中王惟先称颂九千岁的奏折。”
“可曾转呈上來?”
“通政司通政使吕图南将本送到了会极门,转呈了内阁,小的知会了黄阁老,想必今日会条旨交内奏事房奏上了。”李永贞小心地说。
“嗯!是不是有点儿操之过急了?不过这样也好,会尽快摸出深浅來。崇祯登极之日,咱家穿了平时的四品补子服,却被他不知真假地一番抢白。初一大朝后,咱家依例辞交‘钦差总督东厂官旗办事太监关防’金印,他温旨慰留。初三,体乾也奏称辞去司礼监掌印一职,他也不准,却教徐应元协理。他如此不动声色,意欲何为,真教人摸不着头脑。”
“万岁爷刚刚登极,自然少不得九千岁这班顾命元臣帮衬。再说万岁爷或许是忌惮熹宗皇爷御赐九千岁的那颗金印。”
“钦赐顾命元臣忠贤印?”魏忠贤低头略一思索,似是默认,却霍地将头一抬,话锋一转,含笑道:“永贞,你昨夜进宫还见了什么人吧?”
“奴才怎好……”
崇祯摆手道:“下去吧!”
崇祯不等王承恩引路,凭着幼时的记忆,径自出了御书房,向东折北,沿着永巷,过了景仁宫,穿过履和门、承乾门,放轻脚步,來到承乾宫前,停下向里观看。承乾宫里,红烛高烧,金钩低挂,田妃端坐在书案后,手持青色竹管羊毫笔,在一张冷金龙凤笺上细心地书写着。两个小宫女看到宫门口的皇上,就要上前迎接,却被崇祯摆手制止。崇祯轻手轻脚走进來,悄悄站在田妃的身后,见云纹翘头楠木书案上满是青花器皿,西王母蟠桃盛宴图大笔海、凤首文字水注 、青莲图印盒、束莲如意云纹镇纸 、五峰笔架山、龙凤云纹长方笔盖盒,青花如意灯座上插着婴儿臂膊似的红烛。书案的上首摆着一个精致的青花山水人物图小花篮,里面的时令花卉错落有致,五彩缤纷。旁边紧挨着一个青花缠枝花卉纹花浇 ,盛着半盏的清水,想必是刚刚浇洒过花篮里的花枝。花枝的下面竟还有一只玲珑小巧的青花笛子……
崇祯正惊讶书案布置得精洁雅致,田妃已书写好了,将笔在笔架上放了,用两个纤纤玉指将冷金龙凤笺捏起,轻轻吟哦: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
不提防后面伸出一只手來,将冷金龙凤笺凭空夺去,“前度刘郎今又來。嘻嘻,玄都观里怎会有如此标致的女道士?”惊得田妃身子一颤,回头见是崇祯,嗔道:“可把人吓死了!”软软地向后倒下。崇祯忙展开臂膊将她揽起,关切道:“朕本不想吓你,听说你在望吴台上吹得口舌出血,朕想悄悄看看你可消瘦了?”
“妾妃知道皇上平安的消息,身体霍然痊愈,陛下你看可有什么病态?”说着,轻轻脱出崇祯的怀抱,在宽敞的宫殿里翩然起舞,凌波微步,腰肢婀娜,忽地一手向天,一手半弯于胸前,宛如一个玉雕的陀螺,在地上连转几圈,衣袂飘飘。崇祯一时看得呆了,不由向前跨出两步,等她停下身子,一把抱住,赞叹道: “爱妃真如天女下凡一般,教人神荡心驰。”
田妃仰面娇喘道:“那陛下还这般晚才來,教人等得好不心焦?”
“有人拦路,朕才晚了。”崇祯歉然一笑,四下看看,众人忙掩口窃笑着退出宫门。
“禁宫大内,竟敢阻拦圣驾?”田妃吃惊道:“可是魏忠贤?”
“不是,但与他有关。你可还记得朕是怎样逃出御史衙门的?”
“妾妃知道是一个小书吏曹化淳送信给了周国丈。”
崇祯拉着田妃的手,坐到锦帐低垂的龙床上,点头道:“不错,多亏了他,可他却被魏忠贤灭了门,只好躲入了皇宫当了一个小太监。”
“到了宫里?”
“就是承乾宫的小淳子。”
“小淳子?那他拦陛下想怎样?”
“教朕给他报仇。”
“陛下答应他了?”
崇祯摇头无语。
“怎么陛下不想帮他?”田妃似是有些失望。
崇祯无奈道:“朕眼下帮不了他。”
“陛下是一国之君,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还做不到?”田妃不解。
“小淳子也这么说,朕难以回答。”
“陛下必是有什么远虑。”田妃忽然感到刚才的言语有些咄咄相逼,忙宽慰说。
崇祯苦笑道:“更是有所顾忌呀!”
“妾妃明白了,事情不是一道圣旨那么容易。”
崇祯抚摸着她那光洁的脸颊,颔首道:“那样做皇帝未免太简单、太容易了。朕明白魏忠贤暂且还不能动,也动不得,他还有不小的用处。”
“有用处?妾妃又糊涂了。”
崇祯道:“什么明白糊涂的,如此良宵不拥美人而眠,还谈论什么国家大事,入宝山而空回,岂不呆傻了。”说着,伸手便解田妃的襦裙,田妃一笑,轻摆腰肢,欲避还迎,两人顿时搂作一团。
直到九月二十一过了二十七天国丧,崇祯追谥生母刘氏为“孝纯渊静慈肃毗天钟圣皇太后”,将刘氏棺木移至庆陵,与父亲光宗皇帝合葬。又过了六日,册封周妃为皇后,居坤宁宫。为皇嫂张嫣上尊号“懿安皇后”,居慈庆宫。崇祯命将大行皇帝梓宫安奉仁智殿,待德陵建好后殓葬。率文武百官到仁智殿辞柩之后,丧事即告完毕。紫禁城内外撤去白幡,一色换上绛纱宫灯。第二天天刚放亮,崇祯正式临朝。魏忠贤不等外朝散班,就匆匆赶到东城景山东街吉安所右巷的司礼监衙门。刚刚进跨进三楹的仪门,秉笔太监李永贞早已迎候到门外,一前一后进了大厅,在西边顺山房内等候的随堂太监们一齐过來参拜。魏忠贤挥手道:“你们都去忙吧!”端起一把精巧的彩绘小壶,里面盛满了温凉适中的东北野参汤,他对着壶嘴吸了一口,问道:“永贞,体乾怎么还沒到?”
第一卷 朝纲初振 抚旧臣朱由检封敕 哭先帝客印月出宫(二)
李永贞赔笑道:“今儿个万岁爷头一天临朝,王总管身为掌印,理应伺候着。他说散班后,若沒什么事体,再赶來司礼监。”
“都有些什么折子?”
“有请罢商税的,请罢矿税的,有请撤天下镇守内臣监军的,奏边饷筹钱的……”
魏忠贤一皱眉头,不耐烦地阻止道:“拣要紧的说。”
“还有楚王请建九千岁生祠的本章,工部郎中王惟先称颂九千岁的奏折。”
“可曾转呈上來?”
“通政司通政使吕图南将本送到了会极门,转呈了内阁,小的知会了黄阁老,想必今日会条旨交内奏事房奏上了。”李永贞小心地说。
“嗯!是不是有点儿操之过急了?不过这样也好,会尽快摸出深浅來。崇祯登极之日,咱家穿了平时的四品补子服,却被他不知真假地一番抢白。初一大朝后,咱家依例辞交‘钦差总督东厂官旗办事太监关防’金印,他温旨慰留。初三,体乾也奏称辞去司礼监掌印一职,他也不准,却教徐应元协理。他如此不动声色,意欲何为,真教人摸不着头脑。”
“万岁爷刚刚登极,自然少不得九千岁这班顾命元臣帮衬。再说万岁爷或许是忌惮熹宗皇爷御赐九千岁的那颗金印。”
“钦赐顾命元臣忠贤印?”魏忠贤低头略一思索,似是默认,却霍地将头一抬,话锋一转,含笑道:“永贞,你昨夜进宫还见了什么人吧?”
上一篇: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
下一篇:杜月笙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