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 第8节
“老衲不与你斗嘴。”秋月望着浴光说:“师弟,老衲深夜把你唤来,并非像往常那样苛责你。老衲也想通了,执著于仪式皮相其实是没有达到空的境界。老衲愚顽,今日才勘得破此中的真义,与师弟的修为实在相去甚远。”
浴光听得愕然,酒已醒了几分,便要出语询问,秋月摆手制止道:“你先不要说话。先听老衲说完,老衲有两件事要托付你。”
“什么事?”
“一是接掌本庵方丈之位,二是……”
“什么?师兄说得哪里话?咱才不会受此俗累呢!”浴光摇头大笑道。
秋月正色道:“师弟难道要文殊庵群龙无首吗?”
“有师兄在,怎会无首?”
秋月霜眉一敛,悲声说:“老衲的大限到了,哪里还顾得了这许多?”
浴光一下酒醒了一半还多,疑惑地说:“师兄可是有了什么魔障?”
“不错。”
“我佛慈悲。”浴光在蒲团上正正身形说:“师兄,还有哪件事?”
秋月低声说:“今日我庵的最大施主魏忠贤又来布施,求老衲指点前程,老衲尽心导其向善,他却一意孤行,似有不臣之心。当年老衲在涿州泰山神庙遇到他时,曾施恩与他,日后他富贵至极,老衲本想借其权势,光大佛门,不料却只知前因,难料后果。如他事情败露,文殊庵势必牵扯进去,毁庵灭佛,万劫不复,岂非事与愿违?老衲罪深,我佛何辜?众弟子何辜?”秋月泪水涟涟,浴光心中不忍,却又无法劝说,只好呆呆地看着。
“师弟,老衲无德,兴寺虽有微末之功,不料却惹来浩劫,实在百死莫赎。老衲一死,保存文殊庵就全靠师弟你了!”说着,离开禅床,在浴光身前跪了下来,谢道:“师弟,请受老衲一拜!”
“师兄万不可如此!”慌得浴光急忙起身扶了,但秋月还是执意拜了,拉着浴光的手说:“师弟,这第二件事你也替老衲还了人情。”
“哪里的人情?”
“老衲料想魏忠贤没有什么好下场,但是他多年布施文殊庵,对我佛也算礼敬,倘若有一天他遭西市斩首,师弟敢不敢买些酒肴送他?”
“知恩图报,理当如此,也是前世的因缘。”
秋月抖抖僧袍说:“这只是其中的一层意思,更深的一层是要保全文殊庵。”
浴光含泪道:“那时众人都躲避惟恐不及,但是又能逃到哪里呢?咱依情而动,其情势必动人,人弃我取,师兄所言确是妙招!只是师兄到时亲自祭奠,又有什么不可呢?”
秋月解说道:“那时老衲为勾结魏忠贤的元凶,岂会得到宽恕?若老衲已死,必可减除罪孽,最少也是少了弹劾的把柄,再加上师弟哭奠,想必会受人怜悯,又有魏忠贤的党羽分散众怒,我佛可安。这几步缺少一环,文殊庵也许就难免一劫。”
浴光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哽咽道:“师兄舍生保庵,咱一定不负所托。师兄放心去吧!”
“好,好!师弟平时不拘小节,必能成得大事。先师临终之言看来不误。命弟子去烧香汤,老衲要沐浴了。”秋月心事安排已毕,登时觉得心静如水,语调和缓、低沉,脸上现出满足的宝光,起转身形向佛龛拜下去。“阿弥陀佛――”浴光情不自禁地随着下拜,那尊金佛脸上依然绽开着笑容,慈祥地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
佛堂外面,满天的星斗,光华如水,只是月儿残了。
三更天,夜风微微地吹起,大雄宝殿前堆起一堆高高的木柴,浴光率领数十位弟子围站在柴堆四周,合掌默诵经文。老和尚秋月从殿中稳步走出来,大红的袈裟,赭黄的僧袍,更加显得宝相庄严,俨然神座上走下的佛陀。他看看四周的弟子,最后将目光定在浴光身上。浴光默默地看着秋月,二人目光交汇在一处,浴光轻轻地点点头。秋月粲然一笑,由两个小沙弥扶着迈上柴堆,闭目合掌端坐。
火点起来了,越烧越旺,响起噼噼剥剥的声音,秋月的眉毛和僧袍已经烧了,他在火中难捱地哆嗦着,但依旧强撑着合掌端坐。
“方丈――”有人喊了起来,更多的人应和着,哭成一片。
的铁鞋烤得皮肉火辣辣地疼,少年不由紧紧闭上了眼睛。
第一卷 朝纲初振 田美人对月奏仙曲 李永贞赌酒吐真言
田妃移身端坐琴旁,略一调试,皓腕微起,纤指轻扬,铮铮??地弹奏起来,十指或张或收,或急或徐,指间流出珠玉般的清音,衣袂飘飘,隐隐散出蘅芜香气,微起朱唇,婉转玉音,用吴侬软语唱出一曲妙词,乃是宋人柳三变的《望海潮》。
渐近中秋,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最是宜人。
澄清坊内,东起校尉营,西至甜水井胡同,南接帅府胡同,北邻金鱼胡同,宫殿沉沉,红墙绿瓦,八千余间屋舍连成一片,在秋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便是历代大明皇室众位皇子出藩前居住的所在,人称十王府。
一弯新月高挂西南天际,夜天澄澈,星汉灿烂,巍峨高大的信王府外树影婆娑,巨大的石狮子威严地踞守在府门左右,飞檐下高悬大红宫灯轻轻地摇曳。夜风吹送来淡淡的花香,王府内花园里,花影扶疏,怪石嶙峋,一座宽大的高台上,四周宫灯低垂,若明若暗,高台中央摆放着花梨木镶嵌汉白玉石面的六角花台,四周一男三女围坐在红木珐琅镂空圆绣墩上。那个男子身高八尺,略显消瘦,赫然便是高粱河边那位蓝衣公子,但此时他衣着华贵,白面朱颜,气宇轩昂,一变文弱书生的模样,他正是天启皇帝的弟弟信亲王朱由检,那三个丽装女子是他新婚的妻子――周妃、田妃、袁妃。石桌上摆了各色精致的果盘、食盘,满盛着香瓜、雪梨、蜜桃、葡萄、石榴,还有丝窝、虎眼糖、裁松饼、茯苓糕各色的甜食……,四人谈笑赏月。夜露初起,淡谈的月光恰似缭绕的青烟,笼罩得高台上的人儿宛若世外的神仙。
“今夜月白风清,正宜赏月,本想与妃子作几首咏月的诗,只是新月小如妃子的秀眉,少了许多清辉,也作得几回了,怕难再有好诗出来。”信王竟似有些失望,轻叹一声。
周妃道:“一钩足以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是何等的气魄胸怀,王爷的咏新月诗写得空前绝后,真个教人无法续写了,高人在座,我们姐妹岂敢言诗?”
田妃道:“古人说画眉深浅入时无,若非眉如新月,又哪里会吟得出如此的风流蕴藉?”
信王点头道:“月华固然不必强分多少的,各有风姿。月下的人又各有情怀,自然各有意会。如此,不妨再比试一番?”
袁妃道:“王爷,如此良宵,何必将人家累得头也生疼?不如田姐姐弹上一曲,以消长夜,岂不惬意!”
田妃假意推辞道:“数日不弹,手生荆棘,怎好聒噪?”
信王笑道:“不必过谦了!本王早已向两位妃子称赞过你的琴艺。”
周妃道:“王爷常说妹妹的琴声响遏行云,端的神妙。如此推辞,敢是嫌我等不解音律?”
田妃轻喟一声,双目流过信王的脸颊,心头欢喜,口中却道:“既然王爷谬赞,姐姐有命,不敢扫了大伙儿的雅兴,只好献丑见笑了。”
袁妃拍手道:“姐姐的琴固然弹得极好,但是月夜吹笛,岂不更妙?王爷不是常说姐姐的笛声裂石穿云吗?”
“是呀!长笛一声人倚楼,那是何等的意境!若是田妹妹在角楼上或是深闺里横吹,王爷又会难眠了。”周王妃也调笑道。
田妃道:“吹笛的场所一定要宽阔空旷,并且要讲究时令,春夏秋三季最为相宜。若在京师,时令最好春夏之交,地点莫如紫禁城内河,风和日丽,水清波细,菱藕初生,禽鸟翔集,景物之胜,俨若江南,意境趣味自是不同,他处不可攀比。”信王听了,内心忽觉有所触动,面色不禁有些黯然。
周妃见信王似显不悦,忙岔开话题,笑道:“妹妹可是想扬州老家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那般风光旖旎,自然天籁,怕是紫禁城什么小沟小渠不可比的!”
浴光听得愕然,酒已醒了几分,便要出语询问,秋月摆手制止道:“你先不要说话。先听老衲说完,老衲有两件事要托付你。”
“什么事?”
“一是接掌本庵方丈之位,二是……”
“什么?师兄说得哪里话?咱才不会受此俗累呢!”浴光摇头大笑道。
秋月正色道:“师弟难道要文殊庵群龙无首吗?”
“有师兄在,怎会无首?”
秋月霜眉一敛,悲声说:“老衲的大限到了,哪里还顾得了这许多?”
浴光一下酒醒了一半还多,疑惑地说:“师兄可是有了什么魔障?”
“不错。”
“我佛慈悲。”浴光在蒲团上正正身形说:“师兄,还有哪件事?”
秋月低声说:“今日我庵的最大施主魏忠贤又来布施,求老衲指点前程,老衲尽心导其向善,他却一意孤行,似有不臣之心。当年老衲在涿州泰山神庙遇到他时,曾施恩与他,日后他富贵至极,老衲本想借其权势,光大佛门,不料却只知前因,难料后果。如他事情败露,文殊庵势必牵扯进去,毁庵灭佛,万劫不复,岂非事与愿违?老衲罪深,我佛何辜?众弟子何辜?”秋月泪水涟涟,浴光心中不忍,却又无法劝说,只好呆呆地看着。
“师弟,老衲无德,兴寺虽有微末之功,不料却惹来浩劫,实在百死莫赎。老衲一死,保存文殊庵就全靠师弟你了!”说着,离开禅床,在浴光身前跪了下来,谢道:“师弟,请受老衲一拜!”
“师兄万不可如此!”慌得浴光急忙起身扶了,但秋月还是执意拜了,拉着浴光的手说:“师弟,这第二件事你也替老衲还了人情。”
“哪里的人情?”
“老衲料想魏忠贤没有什么好下场,但是他多年布施文殊庵,对我佛也算礼敬,倘若有一天他遭西市斩首,师弟敢不敢买些酒肴送他?”
“知恩图报,理当如此,也是前世的因缘。”
秋月抖抖僧袍说:“这只是其中的一层意思,更深的一层是要保全文殊庵。”
浴光含泪道:“那时众人都躲避惟恐不及,但是又能逃到哪里呢?咱依情而动,其情势必动人,人弃我取,师兄所言确是妙招!只是师兄到时亲自祭奠,又有什么不可呢?”
秋月解说道:“那时老衲为勾结魏忠贤的元凶,岂会得到宽恕?若老衲已死,必可减除罪孽,最少也是少了弹劾的把柄,再加上师弟哭奠,想必会受人怜悯,又有魏忠贤的党羽分散众怒,我佛可安。这几步缺少一环,文殊庵也许就难免一劫。”
浴光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哽咽道:“师兄舍生保庵,咱一定不负所托。师兄放心去吧!”
“好,好!师弟平时不拘小节,必能成得大事。先师临终之言看来不误。命弟子去烧香汤,老衲要沐浴了。”秋月心事安排已毕,登时觉得心静如水,语调和缓、低沉,脸上现出满足的宝光,起转身形向佛龛拜下去。“阿弥陀佛――”浴光情不自禁地随着下拜,那尊金佛脸上依然绽开着笑容,慈祥地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
佛堂外面,满天的星斗,光华如水,只是月儿残了。
三更天,夜风微微地吹起,大雄宝殿前堆起一堆高高的木柴,浴光率领数十位弟子围站在柴堆四周,合掌默诵经文。老和尚秋月从殿中稳步走出来,大红的袈裟,赭黄的僧袍,更加显得宝相庄严,俨然神座上走下的佛陀。他看看四周的弟子,最后将目光定在浴光身上。浴光默默地看着秋月,二人目光交汇在一处,浴光轻轻地点点头。秋月粲然一笑,由两个小沙弥扶着迈上柴堆,闭目合掌端坐。
火点起来了,越烧越旺,响起噼噼剥剥的声音,秋月的眉毛和僧袍已经烧了,他在火中难捱地哆嗦着,但依旧强撑着合掌端坐。
“方丈――”有人喊了起来,更多的人应和着,哭成一片。
的铁鞋烤得皮肉火辣辣地疼,少年不由紧紧闭上了眼睛。
第一卷 朝纲初振 田美人对月奏仙曲 李永贞赌酒吐真言
田妃移身端坐琴旁,略一调试,皓腕微起,纤指轻扬,铮铮??地弹奏起来,十指或张或收,或急或徐,指间流出珠玉般的清音,衣袂飘飘,隐隐散出蘅芜香气,微起朱唇,婉转玉音,用吴侬软语唱出一曲妙词,乃是宋人柳三变的《望海潮》。
渐近中秋,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最是宜人。
澄清坊内,东起校尉营,西至甜水井胡同,南接帅府胡同,北邻金鱼胡同,宫殿沉沉,红墙绿瓦,八千余间屋舍连成一片,在秋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便是历代大明皇室众位皇子出藩前居住的所在,人称十王府。
一弯新月高挂西南天际,夜天澄澈,星汉灿烂,巍峨高大的信王府外树影婆娑,巨大的石狮子威严地踞守在府门左右,飞檐下高悬大红宫灯轻轻地摇曳。夜风吹送来淡淡的花香,王府内花园里,花影扶疏,怪石嶙峋,一座宽大的高台上,四周宫灯低垂,若明若暗,高台中央摆放着花梨木镶嵌汉白玉石面的六角花台,四周一男三女围坐在红木珐琅镂空圆绣墩上。那个男子身高八尺,略显消瘦,赫然便是高粱河边那位蓝衣公子,但此时他衣着华贵,白面朱颜,气宇轩昂,一变文弱书生的模样,他正是天启皇帝的弟弟信亲王朱由检,那三个丽装女子是他新婚的妻子――周妃、田妃、袁妃。石桌上摆了各色精致的果盘、食盘,满盛着香瓜、雪梨、蜜桃、葡萄、石榴,还有丝窝、虎眼糖、裁松饼、茯苓糕各色的甜食……,四人谈笑赏月。夜露初起,淡谈的月光恰似缭绕的青烟,笼罩得高台上的人儿宛若世外的神仙。
“今夜月白风清,正宜赏月,本想与妃子作几首咏月的诗,只是新月小如妃子的秀眉,少了许多清辉,也作得几回了,怕难再有好诗出来。”信王竟似有些失望,轻叹一声。
周妃道:“一钩足以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是何等的气魄胸怀,王爷的咏新月诗写得空前绝后,真个教人无法续写了,高人在座,我们姐妹岂敢言诗?”
田妃道:“古人说画眉深浅入时无,若非眉如新月,又哪里会吟得出如此的风流蕴藉?”
信王点头道:“月华固然不必强分多少的,各有风姿。月下的人又各有情怀,自然各有意会。如此,不妨再比试一番?”
袁妃道:“王爷,如此良宵,何必将人家累得头也生疼?不如田姐姐弹上一曲,以消长夜,岂不惬意!”
田妃假意推辞道:“数日不弹,手生荆棘,怎好聒噪?”
信王笑道:“不必过谦了!本王早已向两位妃子称赞过你的琴艺。”
周妃道:“王爷常说妹妹的琴声响遏行云,端的神妙。如此推辞,敢是嫌我等不解音律?”
田妃轻喟一声,双目流过信王的脸颊,心头欢喜,口中却道:“既然王爷谬赞,姐姐有命,不敢扫了大伙儿的雅兴,只好献丑见笑了。”
袁妃拍手道:“姐姐的琴固然弹得极好,但是月夜吹笛,岂不更妙?王爷不是常说姐姐的笛声裂石穿云吗?”
“是呀!长笛一声人倚楼,那是何等的意境!若是田妹妹在角楼上或是深闺里横吹,王爷又会难眠了。”周王妃也调笑道。
田妃道:“吹笛的场所一定要宽阔空旷,并且要讲究时令,春夏秋三季最为相宜。若在京师,时令最好春夏之交,地点莫如紫禁城内河,风和日丽,水清波细,菱藕初生,禽鸟翔集,景物之胜,俨若江南,意境趣味自是不同,他处不可攀比。”信王听了,内心忽觉有所触动,面色不禁有些黯然。
周妃见信王似显不悦,忙岔开话题,笑道:“妹妹可是想扬州老家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那般风光旖旎,自然天籁,怕是紫禁城什么小沟小渠不可比的!”
上一篇:一代文豪:茅盾的一生
下一篇:杜月笙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