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曹雪芹 第162节
“行,不过,新少奶奶可是个精明的人儿。”
“精明也精明不到这份上。走,我请您喝酒去。”
“还是我请您吧。”老丁拉上雪芹,两人满心高兴地走了。
从此以后雪芹跟着丁大爷几乎天天都打执事,时而扛着“肃敬”、“回避”的牌子,时而敲锣、打鼓,时而抬着号筒,时而吹着号筒。有时有丁大爷,有时也没有丁大爷。有的时候还管扔纸钱,还得大声地喊着:“大姑奶奶赏钱四十千!二姑奶奶赏钱六十千!”
到了晚上,雪芹跟一伙儿打执事的哥们儿,聚在大酒缸里喝着酒,聊着天儿,眉飞色舞高谈阔论,显得兴高采烈异常兴奋。
转眼之间半个月就过去了,晚上回来雪芹将一把碎银子交给如蒨。
“哟!你哪来的这么些银子?”如蒨很奇怪。
“戏班儿给的。”
“你去学戏,人家怎么还给你钱呢?”
“我还给他们干活儿哪,打水、扫地、帮衣箱叠行头……总而言之,凡是我能干的,我什么都干,就是不来虎形啦。”
“真的?”
“你打听去。人家戏班儿有名儿、有住处,这还能假喽。”
如蒨没言语,可日子长了总觉得有点儿可疑。
数九隆冬北风呼啸。如蒨在街上买菜,迎面遇上一起出大殡的人家,高高的棺罩,六十四人的大杠,几十号人的全套执事,两个茶房架着呼天抢地、也不知道是真哭还是假哭的披麻戴孝的孝子。
看热闹的人流堵塞了街道,随着大殡的行进,人行道上人们也向前蠕动。
如蒨本无心看这场热闹,但被人群裹胁无力反抗,她想逆流回家,只好走到人群外面,更接近出殡的队伍。好容易挤了出来,她意外地听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声音:“二姑奶奶赏钱二十千!”
“咦?”如蒨站定循声望去,只见孝子之前两个穿着号衣扔纸钱的人,其中之一就是雪芹!看他那被冻得弓着背,抱着肩儿,瑟缩着身子,还戴着两只皮耳朵帽儿的样子,如蒨立时就愣住了,脑子里顿时变为一片空白,两行热泪沿腮涌下。
不知道是谁碰了一下如蒨,才使如蒨如梦方醒,再看雪芹与另一个撒纸钱的,仍然交替地扔着、喊着:
“大姑奶奶赏钱四十千!”
“三姑奶奶赏钱三十千!”
身体虽冷,但是他们的神情看上去好像挺高兴,雪芹跟他的伙伴儿嬉笑着、蹦跳着……当然不能让丧主看见。
如蒨不由得想到“天哪,人穷可不能志短哪”!
当天的晚上,如蒨为雪芹备有酒肉和较为丰盛的菜肴。
雪芹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中一看:“嚄!好丰盛啊!今儿个是怎么了,开了斋啦。”
如蒨从里间屋端着一锅白菜氽丸子出来放在桌上:“你前两天给的银子有小五两哪!今天犒劳犒劳你。”
“是吗?还花了点儿哪。”
如蒨为雪芹斟酒:“这钱不是一回给的吧?”
“啊!……半个月一算账。”雪芹狼吞虎咽,边吃边喝。
“雪芹,是写书还是写戏文可都停下来啦。”
“是啊,我是走在十字路口了,鬼打墙啦。不过,在主旨上还得多想想。”
“这戏班儿你打算去到哪天算一站呢?”
"......"
“说话呀!”如蒨按住雪芹拿酒杯的手。
“……我也不知道……”
如蒨自己夺过酒杯,一饮而尽。
“咦?你今天是怎么了?”
“冷……心里冷。”
“精明也精明不到这份上。走,我请您喝酒去。”
“还是我请您吧。”老丁拉上雪芹,两人满心高兴地走了。
从此以后雪芹跟着丁大爷几乎天天都打执事,时而扛着“肃敬”、“回避”的牌子,时而敲锣、打鼓,时而抬着号筒,时而吹着号筒。有时有丁大爷,有时也没有丁大爷。有的时候还管扔纸钱,还得大声地喊着:“大姑奶奶赏钱四十千!二姑奶奶赏钱六十千!”
到了晚上,雪芹跟一伙儿打执事的哥们儿,聚在大酒缸里喝着酒,聊着天儿,眉飞色舞高谈阔论,显得兴高采烈异常兴奋。
转眼之间半个月就过去了,晚上回来雪芹将一把碎银子交给如蒨。
“哟!你哪来的这么些银子?”如蒨很奇怪。
“戏班儿给的。”
“你去学戏,人家怎么还给你钱呢?”
“我还给他们干活儿哪,打水、扫地、帮衣箱叠行头……总而言之,凡是我能干的,我什么都干,就是不来虎形啦。”
“真的?”
“你打听去。人家戏班儿有名儿、有住处,这还能假喽。”
如蒨没言语,可日子长了总觉得有点儿可疑。
数九隆冬北风呼啸。如蒨在街上买菜,迎面遇上一起出大殡的人家,高高的棺罩,六十四人的大杠,几十号人的全套执事,两个茶房架着呼天抢地、也不知道是真哭还是假哭的披麻戴孝的孝子。
看热闹的人流堵塞了街道,随着大殡的行进,人行道上人们也向前蠕动。
如蒨本无心看这场热闹,但被人群裹胁无力反抗,她想逆流回家,只好走到人群外面,更接近出殡的队伍。好容易挤了出来,她意外地听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声音:“二姑奶奶赏钱二十千!”
“咦?”如蒨站定循声望去,只见孝子之前两个穿着号衣扔纸钱的人,其中之一就是雪芹!看他那被冻得弓着背,抱着肩儿,瑟缩着身子,还戴着两只皮耳朵帽儿的样子,如蒨立时就愣住了,脑子里顿时变为一片空白,两行热泪沿腮涌下。
不知道是谁碰了一下如蒨,才使如蒨如梦方醒,再看雪芹与另一个撒纸钱的,仍然交替地扔着、喊着:
“大姑奶奶赏钱四十千!”
“三姑奶奶赏钱三十千!”
身体虽冷,但是他们的神情看上去好像挺高兴,雪芹跟他的伙伴儿嬉笑着、蹦跳着……当然不能让丧主看见。
如蒨不由得想到“天哪,人穷可不能志短哪”!
当天的晚上,如蒨为雪芹备有酒肉和较为丰盛的菜肴。
雪芹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中一看:“嚄!好丰盛啊!今儿个是怎么了,开了斋啦。”
如蒨从里间屋端着一锅白菜氽丸子出来放在桌上:“你前两天给的银子有小五两哪!今天犒劳犒劳你。”
“是吗?还花了点儿哪。”
如蒨为雪芹斟酒:“这钱不是一回给的吧?”
“啊!……半个月一算账。”雪芹狼吞虎咽,边吃边喝。
“雪芹,是写书还是写戏文可都停下来啦。”
“是啊,我是走在十字路口了,鬼打墙啦。不过,在主旨上还得多想想。”
“这戏班儿你打算去到哪天算一站呢?”
"......"
“说话呀!”如蒨按住雪芹拿酒杯的手。
“……我也不知道……”
如蒨自己夺过酒杯,一饮而尽。
“咦?你今天是怎么了?”
“冷……心里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