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悲情曹雪芹

悲情曹雪芹 第218节

  李鼎伯侄去毗庐寺的途中正好经过大行宫。李鼎指给嫣梅看:“这就是当年的江宁织造署,你表哥曹霑的家,富贵真是过眼云烟哪,要是当初你就可以大大方方地走进去,如今不行了,改为行宫啦。”

  毗庐寺初一、十五全天舍斋。求施舍的人自然不少。讨到斋的人,三群五伙端着碗在吃饭。李鼎伯侄也讨了斋,跟那位早上给粥吃的老婆婆在一起用饭。

  他们正吃着,就见老婆婆喊:“陈老爹、阿英,到这儿来吃。”

  “哎哎,来了。”陈老爹身后背着一把二胡,拉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端着碗走了过来。

  “怎么样,生意还好吗?”老婆婆问。

  “托福,托福,马马虎虎吧。”

  嫣梅看着奇怪:“这位老伯伯偌大的年纪了,做什么生意啊?”

  “姑娘,我说了你可别笑话,我们祖孙俩是卖唱的,下等人。”

  “卖唱,在什么地方?”

  “旅店、妓院我们都去。”

  “也三七开吗?”李鼎问。

  “什么三七开?”

  “就是挣了钱他们要七成。”

  “不不不,他们欢迎,因为我们去了,能为他们兜揽生意呀。”

  老婆婆问李鼎:“老先生你会拉二胡吗?”

  “我,会,会一点儿。”

  老婆婆让李鼎给拉一段。陈老爹懂得老婆婆的意思,急忙放下饭碗递过二胡。

  李鼎觉得却之不恭,接了二胡定了定弦,拉了一段,琴音凄恻哀怨苍凉。很多吃饭的人都停下来,回过头来听琴、叹惜。

  一曲终了陈老爹说:“拉得好!比我强多了。”

  “我看你们爷儿俩也去卖唱吧,积攒几个钱好租一间房子,不然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怎么办。”

  “去卖唱?”嫣梅迟疑不定。

  老婆婆劝他们试一试,行就干,不行就散。在这走投无路之际,还顾得上什么侯门千金、富室名媛。伯侄二人商议停当,李鼎用剩下的碎银子买了把二胡,决心去旅店卖唱。

  旅店的甬道中灯光昏暗影色朦胧。李鼎拉着二胡,后面跟着嫣梅在招揽卖唱。串来走去,没人招呼。

  他们伯侄只好上楼,继续招揽。

  忽然一间房门开了,站出来一个醉汉:“你们是干什么的?”

  “卖唱的,卖唱的。”

  “唱一段儿要多少钱?”

  “由爷赏。”

  “一千钱一段儿,怎么样?”

  “行行。”

  “进来,唱吧!”

  李鼎伯侄跟着进屋,李鼎调好丝弦,嫣梅唱道:

  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

  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

  愁绪满怀无着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

  忍踏落花来复去。

  那醉汉掏出一千钱,扔在桌上:“行了,行了,别唱了,什么咕啊咕的,我一句也听不懂。”李鼎伯侄谢了赏,走出屋外。

  冷月凄清,浮云飘荡。伯侄俩又到另一家旅店去招揽生意……

  就这样他们伯侄二人,几乎天天出去在旅店卖唱,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时光飞逝,日月如流,转眼之间到了秋天。再住门洞已经不可能了。李鼎伯侄求那老婆婆给找个遮风蔽雨的所在,热心助人的老婆婆满口答应,没过了两三天,老婆婆开门扫街的时候,跟李鼎说:“前面有一家,有一间草棚子,房主人是善人,不计较房租,我去看过,棚里有很多稻草,可以打地铺,家中用具我可以给你们借,只是这被褥得你们自己想办法,左近的邻居谁家也没有富裕的,走,咱们去看看。”s

  “好好。”李鼎往起一站,自觉头重脚轻,几乎晕倒。

  嫣梅急忙扶住:“大爷,您怎么啦?”
首节 上一节 218/258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认识马云

下一篇:安东尼奥・萨马兰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