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悲情曹雪芹

悲情曹雪芹 第225节

  船家一时不知所措,他愣愣地看着雪芹。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从人群中钻出一个农民打扮的汉子,他把帽子压得很低,手里拿着一块砖头,照定张吉贵的后脑勺就是一砖,张吉贵应声倒地,那人向船家一扬手,船家会意,一篙下去船入江中飘然而去。

  雪芹在船上望着李家伯侄:“是十……”

  嫣梅碰了他一下。雪芹没再往下说。

  曹佩之站在尹继善签押房的门外说了声:“回事。”屋里有人回答:“进来。”

  曹佩之走进签押房单腿打千:“卑职江宁知府曹佩之给大人请安。”

  尹继善把雪芹的诉状扔给他,曹佩之看了一遍,急忙回禀:“这都是曹雪芹捏造事实,一派胡言。”

  “哼!扇子呢?”

  “卑职带来了。”曹佩之站起来,将扇子呈上。

  尹继善看了看扇子,频频点头:“回衙听参吧。”说完站起身来走了。走到门口止步回身说了一句:“给你出坏主意的人,理应难脱干系呀!”言罢离去。

  曹佩之回到自己的签押房唉声叹气:“传张吉贵!”

  “卑职在,卑职在。”张吉贵头上裹了一条白布,犹有血迹渗出。

  “你不是说曹雪芹没去告状吗?”

  “是啊,我去问过两江总督衙门的回事房,还给了五两银子。追到江边亲眼得见曹雪芹上船逃跑了,不知道是谁给了我一砖头,您瞧……”

  “难道这是尹大人自个儿写的吗?”曹佩之把雪芹的诉状摔在张吉贵的脸上:“这回踏实了,让我回衙听参啦!”曹佩之气冲牛斗,拿起茶杯摔在地上。

  “大人请息怒,请息怒,不要紧的,我有主意。第一,给尹大人送一份厚礼,四筐桔子,内装十万两银票,听参一节必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第二,给您表兄陈辅仁送去一封信,就说曹雪芹偷了您一千五百两银子,给一个婊子赎了身,让他岳父还您钱。如何?”

  “哈哈,哈哈……”曹佩之一阵狂笑:“尹大人说了,出坏主意的人也难脱干系,来人哪!”

  “喳!”二衙役应声而入。

  “把这个出坏主意的东西抓起来,打入死牢!”

  “哎,大人,大人!……”张吉贵像只小鸡似的被抓走了。

  曹佩之追到门口喊:“把这狗日的押起来之后,再去买四筐上好的桔子!”

  雪芹他们所乘的航船行至中午停靠岸边,船家喊道:“众位客人,船停一个时辰,众人可以下船打尖用饭了!”

  雪芹他们随着大家俱都弃舟登岸,李鼎说:“张吉贵追来必定不怀好意,咱们不坐船了,走一段旱路如何?”

  “我怕你们伯侄太辛苦了。”

  “不不,真要把你抓回去就麻烦了,走累了,还可以再搭船。”嫣梅说完率先向着前方走去。雪芹和李鼎回到船上,去取随身携带的行囊包裹。

  雪芹一行三人怕张吉贵他们追上来,所以尽量走乡间的小道,走荒僻的山路,可是走来走去前面是一条河,还有纤道。李鼎看了看跟雪芹说:“看来咱们还没有离开江南地界,还不能改走水路,水路盘查比陆路更容易,快过了河,抄近路走。”说完之后三个人直奔石桥。他们看见在这烈日炎炎之下,纤道上只有一名年老体弱、骨瘦如柴的纤夫拉着一只货船逆流而上。那纤夫几乎是在地下爬着走。雪芹实在看不下去,把自己的包袱放在地上,帮那老纤工拉过一段浅滩。雪芹问那老者:“怎么就你老一个人拉呀?”

  “给的钱少,没人干,我是家里有病人。”

  “这一天的工钱也不够请医买药的呀?”

  “总比日不进分文强啊。”

  雪芹从怀里拿出来一块碎银子给了老者,老者千恩万谢,继续拉着纤绳远远地走去。

  他们一路上走的都是田间小路,田亩干裂一片荒芜。走到中午只好在路间田头吃点干粮,他们找到一棵大树下,倒是浓荫匝地。正好有一家四口也在吃饭,但彼此推让的只是一块红薯,最后把那块红薯还是给了老奶奶。老奶奶也没舍得吃,背过身去抹了一把眼泪,把红薯揣在怀里,站起来下地干活去了。看来是老奶奶的儿子,双手捧起一只瓦罐,喝了一气凉水,拍拍肚子,笑了笑:“饱啦!”

  雪芹他们继续往前走,几天之后是越走越旱,天气也是越来越热,可田地里仍然有人干活儿,这一家只有一个年轻的媳妇把着犁锄,她的老婆婆和一个五岁的孩子,艰难地拉着绳套,翻地耕田。

  雪芹看在眼里十分感叹,跟李鼎说:“表大爷,您还记得杜甫写的《兵车行》吗?”

  “车辚辚,马萧萧……”

  “我说的是后边:‘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李鼎也点了点头:“是啊,上千年了,诗人的描写毫无改变,百姓涂炭民不聊生。”

  “大爷,您累了吧?歇会儿再走。”嫣梅过来想扶李鼎坐下。

  “不用,不用。你跟那位大嫂打听打听,再往前是什么地方?”

  嫣梅答应了一声,跑到田里去向大嫂问路,不大的工夫回来告诉雪芹和李鼎:“再往前走十几里,就到曲阜了。”

  “好好。”李鼎点点头:“咱们快点走,能赶到曲阜吃顿热乎饭啦,走。”

  曲阜城里也是行人稀少,萧条冷落。

  雪芹他们三个人一路走来,俱都是倦体劳乏饥肠辘辘,他们在路边找了个饭摊,要了些新出锅的炊饼、粥之类的廉价食物。

  雪芹手捧粥碗,望着路边一座牙檐高挑、宝顶鎏金的宏大庭宇,问掌柜的:“请问,这座金碧辉煌的府第,油饰一新,怎么大门紧闭,没人出入呢?

  “那是特为乾隆皇上南巡修建的古泮池行宫!”

  “啊,又是南巡,又是座行宫!”
首节 上一节 225/258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认识马云

下一篇:安东尼奥・萨马兰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