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悲情曹雪芹

悲情曹雪芹 第239节

  “嗐,你都看不出来,他能看得出来吗?”

  雪芹回到家中,发现嫣梅已经来了很久了,收拾屋子,做好了晚饭。

  嫣梅问雪芹:“你上哪儿去了,这么晚才回来,又喝多了吧?”

  “没有,酒入宽肠不会醉的。”

  “有什么喜事儿?”

  “鄂拜让我给他们佐领画一幅扇面儿,还有题诗,我给他画了喜雀登梅。题了一首打油诗,是藏头诗:“扇扇取风凉,王子上学堂,八月中秋考,头榜状元郎。”

  “哟,原来是扇王八头。哈……”嫣梅笑弯了腰:“你呀,你呀,你大变了。年轻的时候循规蹈矩,立志著书……”

  “二次遇祸后,我也消沉过,下江南找到你跟表大爷,听到你们的遭遇,又目睹官府的黑暗,再加上如蒨的早丧,才使我猛醒,大彻大悟……”

  “还加上点儿玩世不恭。”

  “是,对于这个世,不能恭。对于这个天,不能补,只能拆。”

  “这倒是。咱们先吃饭吧,边吃边谈。”

  “好。”雪芹、嫣梅坐在炕桌上进餐。

  雪芹接着说:“早晨我去找过大师兄,讨教‘隐真知真,演假知假’的办法。”

  “他怎么说?”

  “他也没有什么细致的办法,不过有一句话,倒也耐人寻味。”

  “什么话?”

  “一歌而两声。”

  “一歌而两声……”嫣梅沉吟半晌,突然二目一亮:“雪芹,还记得一件往事吗?”

  “什么往事?”

  “当年你被圈禁在悬香阁撰写《风月宝鉴》,玉莹姐为你抄书稿,我还为你画过几幅绣像。”

  “怎么不记得,画得挺好啊。”

  “你就在金陵十二钗的册子上加一幅画。《红楼梦》曲子里写得更清楚,更细致。这样就能达到隐真又让人知真的目的。”

  “好办法。可是画什么呢?让我想想……”

  两个人异常兴奋,连饭都不吃了。嫣梅撤去碗筷,擦净炕桌,备好纸笔。

  雪芹拿起笔来,蘸了点墨,边想边说:“在元春的判词上画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椽……”

  “你的意思是椽音谐元,说元春死于弓箭之下。”

  “对!《红楼梦曲》这样写。”雪芹写,嫣梅念:——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芳魂销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寻相告:

  儿命已入黄泉,

  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好!‘荣华正好,无常又到,望家乡,路远山高’正吻合傅家贵妃的遭遇,还点明她不是死在宫内,而是路远山高的木兰围场。可是,这是个什么牌子呢?”

  “这个曲牌也要自撰……《恨无常》如何?”雪芹问。

  “妙极了,正好点题。”

  “探春远嫁画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哭涕之状,岸上有两个人在放风筝。读者能解吗?”

  “反正我能解,一女子飘洋过海登船而去,自然是嫁到异国和番,和番必是公主,探春去和什么番,必定是代公主和番,而且如断线的风筝,一去不返。”

  “愿世人都能像你,我来写《红楼梦曲》。”嫣梅念:——

  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想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首节 上一节 239/258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认识马云

下一篇:安东尼奥・萨马兰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