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巨商沈万三

巨商沈万三 第89节

  第十四章 吴歌桑田 落花流水(8)

  “那苏州现在怎么样?”沈万三并不感兴趣政治家们互相攻讦的过程,他只关心这种政治角逐可能出现的结果。

  沈贵看着沈万三:“看来苏州城不日将被围困。”

  沈万三和王信交换了一下眼色。也许久经了元末的战乱,他们对之已不是十分恐慌了。

  “王管家,苏州有变,你马上去苏州,准备应变之策。”

  “老爷,那去南洋之事……怎么办?苏里哈他们要的那些货色都置办好了。出海的船也都已在浏河刘家港集结。”

  “出海之事,照原计划进行。只是目前这两强相斗,可能倒会引发海禁松弛。王管家,你要静观事态发展,随时做好提前出海的准备!”

  王信默默地点了点头,他一直佩服沈万三在处理与经商有关的突发事件时的能力。正在这时,年老的沈佑和王氏也不放心地走了过来。

  “王管家!”看着王信要走,沈万三喊住了他,接着从身上掏出一张银票,给了王信:“你去了苏州,给张士诚送上这十万两银子的银票,兴许,他守城时也能派得上用场。”

  “这个降元的家伙,你何苦要破财资助他?”沈贵对沈万三的这一举动倒奇怪起来。

  沈万三摇头不语,他也说不清到底是出于个什么心理。

  “你是留条后路?万一朱元璋进不了城,你就还可以和张士诚保持着关系?”沈贵推测地问。

  “事已至此,我还能留什么后路?”沈万三苦笑笑。

  “那你何至于此?”

  沈万三叹了口气:“我也说不清楚!”

  “你是希望朱元璋进不了苏州城?”沈佑在一旁说。

  沈万三摇摇头:“张士诚妇人之仁,不足以成帝王业。朱元璋王者气盛,如日中天。这区区十万两银子哪里能挡得住他!”

  “那你是,因为当初和张士德的友情?”沈贵知道乃兄重义的个性。

  沈万三叹了口气:“他们弟兄毕竟过去也帮助过我,唉,如今人家落难,我总不至于隔岸观火、袖手旁观吧!”说着,他抬起头看着王信:“你去了苏州家中,丽娘那边,你也去劝劝她,我就这几天,准备回苏州。”

  王信点点头,他知道当大事临头时,沈万三是决不会蜗居在小镇上的。

  “万三儿哪,这兵荒马乱的,你,你还要去苏州?”年老齿瘪的王氏说着,接着她看了看沈万三:“万三啊,你现在准备着船队出航南洋,如果这儿呆不下去,我说你,也一起到南洋去躲避一阵子吧!到时把茂儿和旺儿都带上!”王氏讲的这个,是她和沈佑不知议过多少次的话题了。他们实在怕沈万三太富了,反而会祸及子孙。

  “这个时候,苏州我不能离开!这一副摊子,太大了!”沈万三摇了摇头。

  “到了这个份上,万三儿哪,你怎么还是忘不了要赚钱哪?”一辈子想发财的沈佑,到了此时也不禁有些痛心疾首了。

  王信回到了苏州。

  陆丽娘见着王信,立刻声音哽咽起来:“王管家,这外面又要打仗了,他,他现在在哪?”为戏园子的事,沈万三离家外出,陆丽娘起先赌气地不闻不问,可事到如今,却有些急起来了。

  王信看着陆丽娘,劝慰地说:“夫人,我说你们不要再这样僵下去了。那个戏园子,我已经代老爷将它卖了。还有那位素琴姑娘,我这次去南洋,也准备将她带到她姐姐晓云那儿去。”

  陆丽娘吃惊地:“她去南洋?她能愿意?”

  王信本想说,这素琴姑娘不走,这里能安稳么?可话到嘴边却改成了:“不这样,那又怎么办呢?”

  陆丽娘看着王信,神情倒急切起来:“王管家,你带了她去,可一定还要将她带回来!”

  王信奇怪了:“夫人,这是为什么?”

  陆丽娘知道,这素琴的姐姐晓云,沈万三是不得已才送给了那个南洋人的。要是如今素琴又去了,尤其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又被看成是她逼走了的。她怕沈万三会恨死她,更怕婆婆王氏的那张嘴。因此她看着王信说:“我不想让他们说我是逼死一个,逼走一双!”

  王信立刻听明白了。他点点头,又叹了口气。

  “她要是不回来,我们今后这日子,又怎么过得下去?”陆丽娘说着,委屈得几乎要落泪了。

  “夫人,老爷和那姑娘根本没什么事。他可是把她当做自己的小妹妹待的!”

  陆丽娘不想在这方面再说下去:“这,这要打仗了,还把我一个人撂在家里。哼,有时我想想,我要是嫁给了别人,唉,谁会这么待我呀?”

  王信作为一个洞悉世事的老人,他理解陆丽娘说的,但他又不能助长她的这种想法:“夫人,怎么能这么说?再怎么你们也是夫妻么!老爷这两天也要从周庄回来了。我今天来为你们调和调和,他这回来,也是不放心着你……”

  “不,他是不放心他的生意!他这人,我还能不了解?”陆丽娘一声冷笑。

  “啊呀,我说你们不要老是针尖对麦芒了。”王信无奈地说着,“我这些日子,还得要忙着出海的事。我要是出了海,你们再闹起来,那就没人劝你们了!再说,下来这朱元璋和张士诚一番角斗,还不知是个什么结果。”

  陆丽娘也感到必须收敛了,因此点了点头,说了声:“嗯!”

  第十四章 吴歌桑田 落花流水(9)

  5“天日照尔不照我!”张士诚徒唤奈何的话,使人想起项羽乌江边的“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朱元璋和张士诚的角斗,很明显的是,张士诚老是走一步步臭棋,一直处于下风,以致到了这一年的十一月,朱元璋的军队已将苏州城围得个水泄不通了。其中徐达兵围葑门,常遇春围虎丘,郭兴围娄门,华云龙围胥门,汤和围阊门……

  苏州城布防坚固,更加之城内粮草充足,朱元璋军队的几次强攻都未能奏效。朱元璋被迫采取围困战术。

  苏州被围已五个多月了。这天在城外的营帐内,朱元璋与军师刘伯温正在看着苏州城防图。一个校尉前来禀报:“报告大王,今日徐达将军指挥众将士从苏州八城门同时攻打,但均无建树。”

  朱元璋烦躁地挥挥手,校尉走了下去。
首节 上一节 89/115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那些人

下一篇:莎士比亚密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