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往事并不如烟

往事并不如烟 第78节

也。”古人指的是圣人之德行,我虽未遇一个伟大的圣贤人物,但我面前的这个女

人,确让我感受到有容、有执和有敬。

转眼间,便到了一九五七年。这年的春与夏,对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来说,天之所

覆,地之所载,春晖霜露,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季节;对我的父母来讲,则亲历了

由天入地的坠落。

二月,是传统的春节,适逢父亲随彭真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团出访东欧六国。以往过

节,父亲要把能找来的亲戚都找来,吃喝玩乐,闹到半夜方肯罢休。这回,母亲带

着我和姐姐过了一个清静的除夕之夜。父亲从国外打来电话说:想我们,还想稀饭。

临睡前,母亲说:“爸爸不在家,明天不会有人来拜年,咱们可以睡个懒觉了。”

我们母女真的大睡而特睡。万不想初一的早上,约8点来钟的样子,史良便来拜年。

“伯钧不在,你还跑来。”母亲的话,埋怨中透着欣喜。

“知道他不在,我就更要来了。”史良的回答给了母亲极大的快慰。

然而不久,这种快慰便随着暗中变化的形势迅速消失了。

二月二十七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整风问题的讲话。讲者说:今后在

中国,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中共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在科学文化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在总结了斯大林

错误的背景下发表的谈话,着实让父亲兴奋异常。他说:“老毛对人民内部矛盾这

一概念的提出,是政治的,也是哲学的,虽是矛盾论的延续,但有其创造性。这个

概念还是一把时代的钥匙,运用好了,能建立起一种社会主义的民主生活方式。”

在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后,父亲的兴奋立即转化为动力,起劲地

去到农工中央和民盟中央作报告,玩命地组织参加各种座谈会,以帮助整风。在民

盟中央除了他积极,罗隆基也积极,史良也没落后。那个有名的“六六六”教授会

议,就是在六月六日由父亲和史良主持,有曾昭抡、吴景超、黄药眠、费孝通、钱

伟长、陶大镛六位教授参加,在北河沿大街政协文化俱乐部召开的。会上,他们一

个个头冒傻气,替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担心着急,生怕大鸣大放在青年学生中搞出乱

子。此时如果谁用刀子把他们的胸膛剖开看一看,我想里面装的都是不逊色于工农

兵的颗颗红心。最后,父亲提出大家应该去见周恩来、彭真、康生、李维汉,反映

情况。当晚,热情而焦急的史良见到了周恩来,便把情况反映了。

第二天,六月七日国务院开会,父亲和史良都去了。史良见到父亲就说:“前一天

晚上我已和总理谈了,可总理未置可否。你是不是趁今天这个机会,再和总理谈一

谈。”

会上,父亲写了个条子给周恩来,说明眼下的情况严重,民盟的同志反映问题的态

度很诚恳。周恩来看了条子,仍然不置可否。在政界搞了一辈子的父亲,也不想想

藏在这“不置可否”的后面是个啥东西?

六月八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同日,《人

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读后,父亲傻眼了。气不顺、想不通的他,

想找个人说叨说叨。他首先想到的是史良,当晚就找上门去。而此时此刻的史良,

或许由于长期以律师为业,在判断问题上要比父亲理性得多,或许已有人指点迷津,

替她拨正了船头。她掂出了事情的分量,觉得前几天储安平的“党天下”的发言问

题严重,已经超出了被容许的界线。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父亲,趁这个单独会

面的机会,她要问个明白:“伯钧,储安平的发言稿,事先和你商量过没有?”

父亲答:“没有,罗隆基是看过的。”

史良的问话,未能引起父亲的警觉,却引发出他的对现实的不满,针对中共的做法,

又大发议论。在史良跟前能,把肚子里的话统统倒出来,父亲觉得很痛快。回到家

中,母亲关切地问:“你和史良谈得怎么样?”
首节 上一节 78/84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把一切献给党

下一篇:被埋没的天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