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瘦 第136节
三下四的模样,一时也分辨不出她的身份。既然敢在白天过严滩,老船夫一生也没
遇到几个人,何况还是个女人呢?他说:“夫人自有夫人的福份,既然要在白天过
严滩,还要拜严公祠堂,自然不是一般的人了。那好,我就送夫人前往吧。”
老船大招呼后面跟随的船,锦儿丈夫也喊昭儿,说夫人要过严滩了。于是两条
船在万众瞩目之下,从江上的船缝里挤出来,驶进了充满神秘色彩的严滩。
富春江本来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严滩更是山明水秀,所以被严光选上做隐居
之处。加上白天江上空无船只往来,岸边树木也无人砍伐,生长得格外青翠,又遇
到冬天以来难得的一个好天气,万里晴空,传来一两声清脆的鸟鸣声,真使人心境
为之一开。要是没有战争,没有国家的危亡,能够和赵明诚一同来到这样的地方隐
居,不是强过青州的“归来庄”吗?
李清照抚摸随身带着的装有《金石录》的小箱子,想到赵明诚魂断建康,自己
连最后的一句话也来不及与明诚说,就与他永别,实在是上天对她过于刻薄了。如
果她和明诚之间留下一个孩子,也能减少一些生离死别的悲伤。现在,做了未亡人
不说,寄往洪州的那么多收藏再次被毁,双飞夫妇惨死,这么多的灾难和死别还不
够,又背上了说不清道不白的“玉壶颁金”的通敌罪名,不知道何时能脱掉这个罪
名。
“为什么上天要这样对待我呢?”
回想少女时代,与父亲在“有竹堂”前竹林里说过的一段话,当时父亲告诫她,
要是做一个流芳千古的词人,就不能媚俗,要以苏东坡为楷模。父亲说,追求俗世
的过眼烟云,就只能得到短暂的东西,凡是想存到千年之后的,就必须受到许多的
磨难,父亲说“真金不经烈火,名器不经锤炼,便不能永存”。他说李清照既有上
天所赋的才华,要她立下志向后,才做词人,否则得些轻浮的虚名,被后人贻笑大
方,倒不如不做同人。
当年的李清照哪里想得到,她的一生居然被命运剥夺得这样残酷,什么也不能
留下,二十多年辛苦的收藏,在转眼之间就烟消云散,夫死又无于,更无一个亲人
可以依靠,流落在江南,不知何日能了结这悲惨的岁月。
李清照知道她的词作在她活着的时代里,是无人可以超过的,她知道自己是真
词人,如同真金一样,她是真名器,是天生造化而成的,是为词而生的。可是她受
的锤炼也太厉害了,经的烈火也太过头了,她甚至埋怨起命运对她这样的女人是太
苛刻了。难道说,一个女人要成就千古之名,就连苍天也是要特别压女人一头吗?
李清照觉得做中华的女人特别的不幸,论到文化,完全是男人的天下。与李清
照同时,也有些文才和词名的是徽宗朝丞相曾布的妻子,人称魏夫人的,与李清照
一并算为大宋朝仅有的两个女才子。李清照当然明白,她的成就是魏夫人永远也望
尘莫及的,连当代的男词人也难有同她并驾齐驱者。在她的《漱玉集》中,不说诗
歌和文论这两种,仅同一种,她的集于中那些从来没有公诸于众的,连赵明诚也没
读过的词作,要是拿出来和大宋朝立国以来最有名的同人之作相比,也是能得几分
天下的。
难道说,天也不容一个女人在文坛上独立于世吗?竟要这样地折磨她,夺走她
命运中所有的一切吗?
正想着,船靠了岸。锦儿扶着李清照下船,在江岸上有一块巨石伸入江面。石
后岩石上刻有“钓台”二字,半山之上,树木丛中就是小巧的一座严公祠
李清照和锦儿夫妇随老船夫上山后,先草草看了看范大夫的严公祠石碑,词中
并无严公塑像,只有一个朴素的灵位,横台上也无香炉供品等物,干干净净。这山
上也仿佛是一尘不染的地方,严公祠里外都显得特别清洁。
锦儿先到后面一看,不但有很整齐的锅灶,甚至还有一间澡房和洗澡的大木桶,
遇到几个人,何况还是个女人呢?他说:“夫人自有夫人的福份,既然要在白天过
严滩,还要拜严公祠堂,自然不是一般的人了。那好,我就送夫人前往吧。”
老船大招呼后面跟随的船,锦儿丈夫也喊昭儿,说夫人要过严滩了。于是两条
船在万众瞩目之下,从江上的船缝里挤出来,驶进了充满神秘色彩的严滩。
富春江本来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严滩更是山明水秀,所以被严光选上做隐居
之处。加上白天江上空无船只往来,岸边树木也无人砍伐,生长得格外青翠,又遇
到冬天以来难得的一个好天气,万里晴空,传来一两声清脆的鸟鸣声,真使人心境
为之一开。要是没有战争,没有国家的危亡,能够和赵明诚一同来到这样的地方隐
居,不是强过青州的“归来庄”吗?
李清照抚摸随身带着的装有《金石录》的小箱子,想到赵明诚魂断建康,自己
连最后的一句话也来不及与明诚说,就与他永别,实在是上天对她过于刻薄了。如
果她和明诚之间留下一个孩子,也能减少一些生离死别的悲伤。现在,做了未亡人
不说,寄往洪州的那么多收藏再次被毁,双飞夫妇惨死,这么多的灾难和死别还不
够,又背上了说不清道不白的“玉壶颁金”的通敌罪名,不知道何时能脱掉这个罪
名。
“为什么上天要这样对待我呢?”
回想少女时代,与父亲在“有竹堂”前竹林里说过的一段话,当时父亲告诫她,
要是做一个流芳千古的词人,就不能媚俗,要以苏东坡为楷模。父亲说,追求俗世
的过眼烟云,就只能得到短暂的东西,凡是想存到千年之后的,就必须受到许多的
磨难,父亲说“真金不经烈火,名器不经锤炼,便不能永存”。他说李清照既有上
天所赋的才华,要她立下志向后,才做词人,否则得些轻浮的虚名,被后人贻笑大
方,倒不如不做同人。
当年的李清照哪里想得到,她的一生居然被命运剥夺得这样残酷,什么也不能
留下,二十多年辛苦的收藏,在转眼之间就烟消云散,夫死又无于,更无一个亲人
可以依靠,流落在江南,不知何日能了结这悲惨的岁月。
李清照知道她的词作在她活着的时代里,是无人可以超过的,她知道自己是真
词人,如同真金一样,她是真名器,是天生造化而成的,是为词而生的。可是她受
的锤炼也太厉害了,经的烈火也太过头了,她甚至埋怨起命运对她这样的女人是太
苛刻了。难道说,一个女人要成就千古之名,就连苍天也是要特别压女人一头吗?
李清照觉得做中华的女人特别的不幸,论到文化,完全是男人的天下。与李清
照同时,也有些文才和词名的是徽宗朝丞相曾布的妻子,人称魏夫人的,与李清照
一并算为大宋朝仅有的两个女才子。李清照当然明白,她的成就是魏夫人永远也望
尘莫及的,连当代的男词人也难有同她并驾齐驱者。在她的《漱玉集》中,不说诗
歌和文论这两种,仅同一种,她的集于中那些从来没有公诸于众的,连赵明诚也没
读过的词作,要是拿出来和大宋朝立国以来最有名的同人之作相比,也是能得几分
天下的。
难道说,天也不容一个女人在文坛上独立于世吗?竟要这样地折磨她,夺走她
命运中所有的一切吗?
正想着,船靠了岸。锦儿扶着李清照下船,在江岸上有一块巨石伸入江面。石
后岩石上刻有“钓台”二字,半山之上,树木丛中就是小巧的一座严公祠
李清照和锦儿夫妇随老船夫上山后,先草草看了看范大夫的严公祠石碑,词中
并无严公塑像,只有一个朴素的灵位,横台上也无香炉供品等物,干干净净。这山
上也仿佛是一尘不染的地方,严公祠里外都显得特别清洁。
锦儿先到后面一看,不但有很整齐的锅灶,甚至还有一间澡房和洗澡的大木桶,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