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红瘦

红瘦 第189节

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

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

子孙南渡今几何,飘零遂于流入伍。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不但是李清照夫家或娘家的昔日风光不再有,就是他这个三朝元老魏国公的子

孙,不也将随着北宋的灭亡而正在失去昔日的辉煌吗?要不是北上后,韩肖胄的思

想有了很大改变,他是不会理解和同情李清照的,反而觉得是些脑筋不正常的老妇

的废话。此刻他却被这首写的并不好的长诗所打动,在长诗背后的哀伤,是整整一

代人南渡的哀史啊。

再想到饱受诬陷、无处申辩又老之将至的李清照,还要竭力维持贵族的精神气

派,还要挚着地坚守她的忠君爱国的立场,只能让人更加地感到她的落魄。这徒劳

无益的上诗,正如诗中那重重叠叠的典故一样,都带着昨日黄花的凄苦。

难道说真的是天忌良材吗?大宋朝唯一的女才子真的要落到“飘流遂于流入伍”

的地步吗?

韩肖胄当然不会想到,李清照了给他上诗,就等于是向秦桧公开挑战,等待她

的将是灭顶之灾,比较起来,“飘流遂于流人伍”、还算是好的结局呢。

李清照在上诗前,让昭儿一家自立门户。

昭儿夫妇哪里肯答应,定要与夫人同生共死。

李清照说:“你们也真迂了,如今我就一个人了,什么都没了,也用不着这么

多的人了。要不是跟着我,昭儿这么能干勤快的人,早把你们的家治得富富裕裕的

了。再说你们父母为了归来庄,把命都搭上了,我怎么也不能叫你们这么一大家的

人陪着我了。你们拿着这点钱,搬到余杭临平去,把生意做好了最是要紧。我要是

这次能够活下来,依旧搬来和你们一同住。何必死脑筋,非在一起遭难呢?”

总算说得昭儿夫妇同意了,李清照又要他们把锦儿夫妇的孩子带走,让他们跟

着学生意,准备过一段也让他们家自立门户。

这时,昭儿的妻子求李清照把锦儿的大女儿玉荣许配给他们的大儿子喜贵。

李清照心里一惊,是啊,孩子们转眼就大了,喜贵和玉荣已经18岁了。当年她

不就是在十八岁时嫁给赵明诚的吗?

李清照一面恭喜昭儿夫妇,一面叫锦儿夫妇进来,把昭儿要娶他们玉荣的事说

了一遍,锦儿夫妇很高兴,原来他们也喜欢昭儿家的喜贵,又见喜贵和玉荣平时就

处得好,是很般配的一对小夫妻,一于是谢过夫人的成全。

李清照说:“锦儿俩口子随着我,孩子们跟着昭儿去余杭临平开店铺。”

于是将她的安排一说,锦儿夫妇想不到还有自立门户的机会,感激不尽,锦儿

丈夫就知道跪地磕头。

当天就办了一桌酒席,由李清照作主给喜贵和玉荣订了婚。喜贵和玉荣本来就

好,如今遂了心愿,少男少女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使得蓬筚生辉。他们双双

在李清照面前磕头表示感谢。

第二天昭儿带着两家的孩子,运走了大部份的粗笨家具,连同李清照喜爱的那

张纸帐藤床也带走了,还有李师师的留下的家具被褥和衣服也带走了。李清照身边

只留着最珍贵的、劫后余生的书籍文物,也不敢放在家里,都寄在六合寺里,由锦

儿丈夫守着。

安排好了一切,李清照才在韩肖胄大人上朝的路上,拦轿上诗。

同时,她叫锦儿在闹市上张贴她抄写的《上枢密韩肖胄诗》,当天又一次成为

轰动临安的新闻。继李清照通敌、改嫁两次轰动临安城后,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

注。大家争着围观和抄写李清照的上诗,可惜大部份人都看不懂,有些稍微懂得点
首节 上一节 189/238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