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瘦 第22节
看了女儿的词作可以宽慰他的心情,怎么反而让丈夫如此忧虑呢?她不安地说:
“怎么啦?是孩子的词作的不好吗?”
李格非不愿对夫人说起心中的担忧,连忙笑着说:“不是的,女儿实在是才情
大高,我在发愁没法子教导她啊。”
王氏放下了心,说:“瞧你这人,就是太认真嘛。一个女孩子,又不用考功名
的,教导什么呀,能够给她指教一二就是了。女孩子难道能以作词当饭碗吗?”
李格非无法对夫人再说什么,他摇摇手,说:“有些事你不懂的。”
他又继续读女儿的另一首词: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
催花雨。 倚遍栏杆,只是无情绪。人何
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这词又使李格非再添一番忧愁。词本来是被当作游戏笔墨的文字,特别被柳永
用在花街柳巷,写了许多流传天下的浓词艳曲,以至词被误为是文人无行的一种体
裁。而今女儿却以少女的纯真心态来写词,把她盼望父亲归来的心情写得逼真动人,
小女儿的情态跃然纸上。
然而世上的文人心思不正的居多,一旦知道这是闺中女儿之作,必定怀着押亵
之心来读。现在流行的狎妓的艳词,多是毫无真情实感的肉麻之作,所谓“皮肉之
艳”,比比皆是。
而女儿毫不掩饰的真情流露,在词中将内心的情绪、感受一览无余地表露出来,
恰恰是违犯了文人的大忌。清照毕竟年幼无知,只看到士大夫行文正义凛然、慷慨
激昂的一面,却不知道多少奸诈宵小正是用这种方式来迷惑君心,扰乱天下的。
女儿更不会知道,士大夫要道貌岸然地立身处世,便要掩盖许多的真情,在他
们那些看来情真意切的文字中,掩盖了多少的真实情形啊。这其中的虚伪,是女儿
这样的年纪怎么也明白不了的事。
女儿一开始作词就犯了直露真情的大忌。所谓真情,在俗世人的眼中就是“刻
骨之艳”,要是这些词作流传到外面,女儿必定被认为是有了私情的女子,所以才
会写出这样情思缠绵的艳词来。
女子有才已经是薄命,要是再摊上一个香艳的诲淫之名,那就更加不好了。
李格非让夫人先睡,叫丫鬟泡了壶新茶,坐在灯下细读女儿新词。
怨王孙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
楼上远信谁传? 恨绵绵。多情囱是多沾
惹,难拼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
月初斜,浸梨花。
李格非忽然觉得心头发烫,女儿是长大了,已到了爱情初萌而不自觉的年龄了。
一方面是世俗观念的压制,对女儿可能造成的伤害使李格非深感不安,一方面是女
儿确实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这词中那种缠绵无尽又无所依托的情感,写得何其感
人!又何其骇人!连做父亲的心也被打动了。
李格非掩卷细想,要是有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向自己写出如此娇柔婉转的词,
自己会不动真情吗?
这些词作多么能勾起人的情思遐想啊。
想到女儿转眼就到论婚嫁的年纪了,要是遇人不淑,岂不是真要一生不幸了吗?
李格非思来想去,决定要给女儿寻一个既要忠厚,又要能配得上女儿才情的女婿。
虽然说是很难的,起码不可能找到写词能与女儿比肩的男人,但至少要找一个通今
“怎么啦?是孩子的词作的不好吗?”
李格非不愿对夫人说起心中的担忧,连忙笑着说:“不是的,女儿实在是才情
大高,我在发愁没法子教导她啊。”
王氏放下了心,说:“瞧你这人,就是太认真嘛。一个女孩子,又不用考功名
的,教导什么呀,能够给她指教一二就是了。女孩子难道能以作词当饭碗吗?”
李格非无法对夫人再说什么,他摇摇手,说:“有些事你不懂的。”
他又继续读女儿的另一首词: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
催花雨。 倚遍栏杆,只是无情绪。人何
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这词又使李格非再添一番忧愁。词本来是被当作游戏笔墨的文字,特别被柳永
用在花街柳巷,写了许多流传天下的浓词艳曲,以至词被误为是文人无行的一种体
裁。而今女儿却以少女的纯真心态来写词,把她盼望父亲归来的心情写得逼真动人,
小女儿的情态跃然纸上。
然而世上的文人心思不正的居多,一旦知道这是闺中女儿之作,必定怀着押亵
之心来读。现在流行的狎妓的艳词,多是毫无真情实感的肉麻之作,所谓“皮肉之
艳”,比比皆是。
而女儿毫不掩饰的真情流露,在词中将内心的情绪、感受一览无余地表露出来,
恰恰是违犯了文人的大忌。清照毕竟年幼无知,只看到士大夫行文正义凛然、慷慨
激昂的一面,却不知道多少奸诈宵小正是用这种方式来迷惑君心,扰乱天下的。
女儿更不会知道,士大夫要道貌岸然地立身处世,便要掩盖许多的真情,在他
们那些看来情真意切的文字中,掩盖了多少的真实情形啊。这其中的虚伪,是女儿
这样的年纪怎么也明白不了的事。
女儿一开始作词就犯了直露真情的大忌。所谓真情,在俗世人的眼中就是“刻
骨之艳”,要是这些词作流传到外面,女儿必定被认为是有了私情的女子,所以才
会写出这样情思缠绵的艳词来。
女子有才已经是薄命,要是再摊上一个香艳的诲淫之名,那就更加不好了。
李格非让夫人先睡,叫丫鬟泡了壶新茶,坐在灯下细读女儿新词。
怨王孙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
楼上远信谁传? 恨绵绵。多情囱是多沾
惹,难拼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
月初斜,浸梨花。
李格非忽然觉得心头发烫,女儿是长大了,已到了爱情初萌而不自觉的年龄了。
一方面是世俗观念的压制,对女儿可能造成的伤害使李格非深感不安,一方面是女
儿确实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这词中那种缠绵无尽又无所依托的情感,写得何其感
人!又何其骇人!连做父亲的心也被打动了。
李格非掩卷细想,要是有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向自己写出如此娇柔婉转的词,
自己会不动真情吗?
这些词作多么能勾起人的情思遐想啊。
想到女儿转眼就到论婚嫁的年纪了,要是遇人不淑,岂不是真要一生不幸了吗?
李格非思来想去,决定要给女儿寻一个既要忠厚,又要能配得上女儿才情的女婿。
虽然说是很难的,起码不可能找到写词能与女儿比肩的男人,但至少要找一个通今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