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瘦 第28节
想这些年来,我们这帮老朋友散多聚少,好不容易有了机会……”
李格非看到张耒失望的样子,连忙安慰说:“并非格非害怕什么,实在是女儿
清照才华显露,她又是一个女子,我为她的将来很是担忧,以至夜不能寐、食不甘
味啊。自古女子红颜尚薄命,何况才华横溢如清照者?为此,我心里终日不安,哪
有心情外出啊。”
张耒叹道:“生子愚钝堪忧,生女敏慧亦忧啊。女儿家才高确实为世人所忌,
要是择夫不慎更是一生痛苦啊。”
张耒在地上转了两圈,说:“有个孩子其实不错得很,只怕你看不上。”
李格非说:“不妨说来听听。”
张耒说:“是你山东老乡赵正夫的季子赵明诚,今年十七岁,比府上小姐大约
年长三岁。他在诗词上是毫无出息的,却是个苦心读书、为人敦厚的孩子。在王公
贵族的子弟中,像他这样毫无纨绔气息的孩子真真是找不出来了。今年刚上的太学,
学里对他评价是很好的。可惜是赵正夫家的孩子,老赵如今对元佑党人是恨不得寝
皮食肉呢。”
李格非说:“我知道赵正夫从前参过东坡大人,与鲁直兄也不和,怎么就恨到
了这种地步呢?”
“还不是为了阿谀奉承章惇与蔡京嘛。”张耒叹道,“说起赵正夫,他家里是
不准留下苏东坡和黄鲁直的一个字,偏他那个小儿子明诚最爱苏公和鲁直诗文,每
每被正夫收缴毁去,他又上我家来索取。明诚这孩子与犬子交往甚笃,经常在我家
里出入。我看这孩子真是不错,执迷于欧阳文忠公开创的金石考古学,只要打听到
何处有古物,必定设法寻到,就是买不起,也愿一睹为快。我若生子有此模样,府
上的大小姐一定要择为佳妇了。可惜我的儿子没一个配得上你家清照的,说来也可
气,偏赵正夫反而生了个这么好的儿子。”
“哦,赵正夫如今不是权摄吏部侍郎吗?”
“这人可真不像你们山东人,正因为这吏部侍郎是候补的,所以整日在户部尚
书蔡京的门下巴结奉迎。蔡尚书是兴化仙游人,兴化地方人心促狭鬼祟,气量最小,
莫说是有仇必报,你就是无意中刺他个针眼,他必报复你一个笆篱大的窟窿。而且
最喜结党营私,哪里讲什么任人唯贤,只要是顺着他们的,就是一条狗也能青云直
上啊。你知道京里怎么称呼赵正夫的吗?”
李格非说:“我不知道啊。”
“朝中的人说赵正夫改了祖籍了,不是山东人了,都称他是‘改祖福建子’。
那老赵如今也是练就了铁打的脸皮了,被人当面椰榆福建子,居然面不改色呢。想
从前和鲁直同在秘书阁供职,鲁直嘲笑正夫说山东人整日就知道吃蒸饼,为此把老
赵气得不再理睬黄鲁直。如今被人当面嗤笑也无动于衷了。”
李格非有些发愣,说:“想不到京里这两年成了这样子了,真是不可再为官了。
赵正夫为官虽然不好,但过去参苏大人时,还有正气在身,现在为了向上爬,连人
格也不要了。”
李格非从书橱上翻出晁补之的《鸡肋集》,其中有元佑四年五月二十八日为李
格非所作的《有竹堂记》,李格非抚书对张耒说:“当年我举家初迁京城两年,有
竹堂前竹林初成,东坡大人不弃,与黄鲁直、秦少游、晁无咎和你同来敝处,晁无
咎先生还特意作此《有竹堂记》,当日盛况不知何日再有啊。如今这竹园倒是长得
婆娑动人,森森有意了。”
俩人望着书房外清气盎然的竹林,听着竹叶在秋风里的微声,往事种种。大有
不堪回首的感慨。
张耒也叹息道:“苏公远满儋州,黄鲁直贬河中,晁无咎已学陶渊明归隐,秦
李格非看到张耒失望的样子,连忙安慰说:“并非格非害怕什么,实在是女儿
清照才华显露,她又是一个女子,我为她的将来很是担忧,以至夜不能寐、食不甘
味啊。自古女子红颜尚薄命,何况才华横溢如清照者?为此,我心里终日不安,哪
有心情外出啊。”
张耒叹道:“生子愚钝堪忧,生女敏慧亦忧啊。女儿家才高确实为世人所忌,
要是择夫不慎更是一生痛苦啊。”
张耒在地上转了两圈,说:“有个孩子其实不错得很,只怕你看不上。”
李格非说:“不妨说来听听。”
张耒说:“是你山东老乡赵正夫的季子赵明诚,今年十七岁,比府上小姐大约
年长三岁。他在诗词上是毫无出息的,却是个苦心读书、为人敦厚的孩子。在王公
贵族的子弟中,像他这样毫无纨绔气息的孩子真真是找不出来了。今年刚上的太学,
学里对他评价是很好的。可惜是赵正夫家的孩子,老赵如今对元佑党人是恨不得寝
皮食肉呢。”
李格非说:“我知道赵正夫从前参过东坡大人,与鲁直兄也不和,怎么就恨到
了这种地步呢?”
“还不是为了阿谀奉承章惇与蔡京嘛。”张耒叹道,“说起赵正夫,他家里是
不准留下苏东坡和黄鲁直的一个字,偏他那个小儿子明诚最爱苏公和鲁直诗文,每
每被正夫收缴毁去,他又上我家来索取。明诚这孩子与犬子交往甚笃,经常在我家
里出入。我看这孩子真是不错,执迷于欧阳文忠公开创的金石考古学,只要打听到
何处有古物,必定设法寻到,就是买不起,也愿一睹为快。我若生子有此模样,府
上的大小姐一定要择为佳妇了。可惜我的儿子没一个配得上你家清照的,说来也可
气,偏赵正夫反而生了个这么好的儿子。”
“哦,赵正夫如今不是权摄吏部侍郎吗?”
“这人可真不像你们山东人,正因为这吏部侍郎是候补的,所以整日在户部尚
书蔡京的门下巴结奉迎。蔡尚书是兴化仙游人,兴化地方人心促狭鬼祟,气量最小,
莫说是有仇必报,你就是无意中刺他个针眼,他必报复你一个笆篱大的窟窿。而且
最喜结党营私,哪里讲什么任人唯贤,只要是顺着他们的,就是一条狗也能青云直
上啊。你知道京里怎么称呼赵正夫的吗?”
李格非说:“我不知道啊。”
“朝中的人说赵正夫改了祖籍了,不是山东人了,都称他是‘改祖福建子’。
那老赵如今也是练就了铁打的脸皮了,被人当面椰榆福建子,居然面不改色呢。想
从前和鲁直同在秘书阁供职,鲁直嘲笑正夫说山东人整日就知道吃蒸饼,为此把老
赵气得不再理睬黄鲁直。如今被人当面嗤笑也无动于衷了。”
李格非有些发愣,说:“想不到京里这两年成了这样子了,真是不可再为官了。
赵正夫为官虽然不好,但过去参苏大人时,还有正气在身,现在为了向上爬,连人
格也不要了。”
李格非从书橱上翻出晁补之的《鸡肋集》,其中有元佑四年五月二十八日为李
格非所作的《有竹堂记》,李格非抚书对张耒说:“当年我举家初迁京城两年,有
竹堂前竹林初成,东坡大人不弃,与黄鲁直、秦少游、晁无咎和你同来敝处,晁无
咎先生还特意作此《有竹堂记》,当日盛况不知何日再有啊。如今这竹园倒是长得
婆娑动人,森森有意了。”
俩人望着书房外清气盎然的竹林,听着竹叶在秋风里的微声,往事种种。大有
不堪回首的感慨。
张耒也叹息道:“苏公远满儋州,黄鲁直贬河中,晁无咎已学陶渊明归隐,秦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