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瘦 第34节
李格非说:“你到底只是个女儿家,我这几次上洛阳访各大名园,看到王公大
臣放纵私欲,大兴土木扩建私宅,互相竞争攀比,楼阁亭园、馆榭池台,无不穷极
奢侈,歌舞嬉游之声终日不绝,豪华宴席常年如同流水,人以为是歌舞升平,实为
终日醉生梦死。我以为这是不祥之兆……”
李格非说到此,又住了口。清照虽然懂事,但也不过是十六岁的闺中少女,如
何懂得国家的兴亡之事。
李清照说:“爹,你怎么会说是不祥之兆呢?是谁有不祥之兆呢?”
李格非说:“不是哪个人不祥,乃是大宋国运不祥。洛阳是汴京的隔壁之屋,
洛阳的盛衰是大宋兴亡的晴雨表,也是天下治乱的征兆。如今洛阳的奢靡腐烂到此
种地步,实在是亡国之兆啊。可惜天下不会有人苟同我的见解,我又无力回天,眼
见国家步步走向死亡,将来我们连葬身之地恐伯都没有了,如何能不忧虑呢?”
李清照没想到父亲居然说出国家将亡的预言,心中害怕,又觉得事情不至于如
此严重,就说:“爹,别说这么可怕的话,传出去又要招到奸臣的非议,说你危言
耸听,诽谤朝廷。清照再也不想看到父亲被贬出京了。”
李格非正色道:“清照,天生我们这些文人知识才辩就是用来警世的,我不但
要说,还要把这些话写出来,在世上流传,或许能警醒有识之士起来挽回颓势。你
是我的女儿,作词虽然有天赋之才,要是立志不高也是枉然啊。”
李格非环顾翠绿的竹林,感慨万千地说:“上苍造化,总是缺憾多于周全啊。
上天给了我志向和辩识,却不给我天赋的才华。给了柳耆卿才华,却没给他崇高的
志向,他热衷自私的功名,一旦不能得意,就吟唱‘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他的雅词因无志向而显得铺陈华丽,而俚词则袭五代淫邪之风,描写市井生活而回
避民间疾苦,迎合市井小民的庸俗心理,描摹娼妓和江湖浪子的无聊情态,极为媚
俗。”
李清照听了心里一跳,以她一个少女的喜好,只注意了柳永词中表面的美丽,
还不能感觉到柳词中深入骨髓的弊病。她连忙问父亲:
“爹,你能不能举一例解说给女儿听呢?”
“他那很有名声的《望海潮》一词,是送给他的朋友、杭州太守孙何的,词中
的‘千骑拥高牙’,用古乐府《陌上桑》上的‘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之典,
实在是奉承到了肉麻的地步。流传到了大金国,金主一看词中‘市列珠玑,户盈罗
绮,竞豪奢’,马上对江南的财富起了贪意;又见词中‘三秋佳子,十里荷花’,
再三羡慕,必欲得此天堂之地,贪心更大;词中描写伉州民风‘羌管弄晴,菱歌泛
夜,嬉嬉钓叟莲娃’,一派高枕无忧的享乐风气,再看词中描写杭州的太守‘干骑
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足见中华的官员已经彻底腐败,且人民又无志
向,全国上下只顾自己的享受和快乐,而柳永在词中进一步吹捧太守今后会得到朝
廷的夸奖,还有更大的荣华富贵——‘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金主看到这
样的词,知道中华再也不会有范仲淹和韩琦这种令外夷恐惧的忠臣了,因此看轻了
中华,送起投鞭渡江之志,而我中华却自以为天朝国威无人敢犯,对外敌毫不防范。
所以说,文人无志向何止是无道德,柳香卿的奉承之作,丧失人格尚为小事,不以
自己的文名自重,对区区一个太守便随意趋附,乃是国家没了骨头。”
李清照被父亲入骨三分的剖析震惊了,她不禁打了个寒噤,对父亲说:“那么
连周美成的词……其实也是柳耆卿一类了?”
“周美成比较柳耆卿这类无行的文人要道貌岸然些,因他始终为官在身嘛。但
他的词虽精致,却不敢涉及时政,小心谨慎得很,以他的才华可开一代新词之风,
他却宁愿将词作流于艳情一类,免得覆苏轼‘乌台诗狱’之辙。他的词不过是音律
臣放纵私欲,大兴土木扩建私宅,互相竞争攀比,楼阁亭园、馆榭池台,无不穷极
奢侈,歌舞嬉游之声终日不绝,豪华宴席常年如同流水,人以为是歌舞升平,实为
终日醉生梦死。我以为这是不祥之兆……”
李格非说到此,又住了口。清照虽然懂事,但也不过是十六岁的闺中少女,如
何懂得国家的兴亡之事。
李清照说:“爹,你怎么会说是不祥之兆呢?是谁有不祥之兆呢?”
李格非说:“不是哪个人不祥,乃是大宋国运不祥。洛阳是汴京的隔壁之屋,
洛阳的盛衰是大宋兴亡的晴雨表,也是天下治乱的征兆。如今洛阳的奢靡腐烂到此
种地步,实在是亡国之兆啊。可惜天下不会有人苟同我的见解,我又无力回天,眼
见国家步步走向死亡,将来我们连葬身之地恐伯都没有了,如何能不忧虑呢?”
李清照没想到父亲居然说出国家将亡的预言,心中害怕,又觉得事情不至于如
此严重,就说:“爹,别说这么可怕的话,传出去又要招到奸臣的非议,说你危言
耸听,诽谤朝廷。清照再也不想看到父亲被贬出京了。”
李格非正色道:“清照,天生我们这些文人知识才辩就是用来警世的,我不但
要说,还要把这些话写出来,在世上流传,或许能警醒有识之士起来挽回颓势。你
是我的女儿,作词虽然有天赋之才,要是立志不高也是枉然啊。”
李格非环顾翠绿的竹林,感慨万千地说:“上苍造化,总是缺憾多于周全啊。
上天给了我志向和辩识,却不给我天赋的才华。给了柳耆卿才华,却没给他崇高的
志向,他热衷自私的功名,一旦不能得意,就吟唱‘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他的雅词因无志向而显得铺陈华丽,而俚词则袭五代淫邪之风,描写市井生活而回
避民间疾苦,迎合市井小民的庸俗心理,描摹娼妓和江湖浪子的无聊情态,极为媚
俗。”
李清照听了心里一跳,以她一个少女的喜好,只注意了柳永词中表面的美丽,
还不能感觉到柳词中深入骨髓的弊病。她连忙问父亲:
“爹,你能不能举一例解说给女儿听呢?”
“他那很有名声的《望海潮》一词,是送给他的朋友、杭州太守孙何的,词中
的‘千骑拥高牙’,用古乐府《陌上桑》上的‘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之典,
实在是奉承到了肉麻的地步。流传到了大金国,金主一看词中‘市列珠玑,户盈罗
绮,竞豪奢’,马上对江南的财富起了贪意;又见词中‘三秋佳子,十里荷花’,
再三羡慕,必欲得此天堂之地,贪心更大;词中描写伉州民风‘羌管弄晴,菱歌泛
夜,嬉嬉钓叟莲娃’,一派高枕无忧的享乐风气,再看词中描写杭州的太守‘干骑
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足见中华的官员已经彻底腐败,且人民又无志
向,全国上下只顾自己的享受和快乐,而柳永在词中进一步吹捧太守今后会得到朝
廷的夸奖,还有更大的荣华富贵——‘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金主看到这
样的词,知道中华再也不会有范仲淹和韩琦这种令外夷恐惧的忠臣了,因此看轻了
中华,送起投鞭渡江之志,而我中华却自以为天朝国威无人敢犯,对外敌毫不防范。
所以说,文人无志向何止是无道德,柳香卿的奉承之作,丧失人格尚为小事,不以
自己的文名自重,对区区一个太守便随意趋附,乃是国家没了骨头。”
李清照被父亲入骨三分的剖析震惊了,她不禁打了个寒噤,对父亲说:“那么
连周美成的词……其实也是柳耆卿一类了?”
“周美成比较柳耆卿这类无行的文人要道貌岸然些,因他始终为官在身嘛。但
他的词虽精致,却不敢涉及时政,小心谨慎得很,以他的才华可开一代新词之风,
他却宁愿将词作流于艳情一类,免得覆苏轼‘乌台诗狱’之辙。他的词不过是音律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