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红瘦

红瘦 第58节

选了一个多么好的夫婿。她再也不觉得和丈夫有多少的隔阂了,她对明诚说:“清

照得夫如此,还有什么好说的?只是清照也不是贪图享受的妇人,既然夫君如此体

贴厚爱于我,我又怎能不体贴夫君的心意呢?古人云‘集腋成裘’,我们不求达到

皇宫大内的水平,但在民间也数得上是有名的。正如清照,人人皆云有才华,谁知

道将来的结果呢?你也不要对清照的才华抱过份的希望,免得将来失望。所谓谋事

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同心协力,不求虚荣富贵,过眼烟云,为自己喜爱的诗词。

金石竭尽全力,不求流芳千古,夫妇间相得相娱不也是人间难得的佳话吗?也不辜

负了我们做人一世啊。”

赵明诚也没想到李清照能说出这样知心的话来,看来他选择的新娘真是太好了。

虽然说“一见钟情”是太过危险的事,但对赵明诚来说,这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赵明诚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好,只能是点着头说:“我们一起努力吧,不求外

人怎么看咱们俩,只要我们自己高兴就行了。”

这时双飞打着哈欠进来说:“姑爷、小姐呀,已经敲了四更了,你们再不睡还

起得了床吗?”

李清照说:“那不如再熬一熬,五更天新妇要起来拜镜台,拜见公婆尊亲。这

会儿去睡,五更天就起不来了。我可不想一进门就让家里人笑话我们。”

说着,小两口一起回了新房,李清照打开镜子上的绣花罩子,解开头发梳起妇

人的髻子来。赵明诚在一旁看着李清照梳妆,心里充满了甜蜜之情,心里也有了盼

望。

李清照对他说的话,无疑使赵明诚获得了极大的鼓舞,他原来去向不定的心,

有了方向。

李清照嫁到赵家不久,蔡京终于赶走了宰相韩忠彦,把两面三刀的曾布也赶出

了汴京。徽宗封蔡京为尚书左丞,蔡京则极力推荐赵挺之为尚书右丞。无论朝野对

赵挺之的升迁作何评价,对赵家来说总是件难得的喜事。山东诸城出来的寒门进士,

终于成为一国之相,这是载入家谱的光宗耀祖的事件。

赵挺之和夫人都觉得李清照这个媳妇的命旺,宜旺夫家,所以对小媳妇格外疼

爱,任由他们小夫妻俩读书作文,并不以女红妇道之事要求小儿媳妇。好在赵家的

三房儿子彼此和睦,妯娌之间很和气,再说李清照也从来不争家中的任何好处,任

由婆婆安排吩咐,所以常见的婆媳失和、妯娌反目的文章从来不在赵家出现。

赵明诚上太学读书,李清照就在家读书作词。不过现在她的诗词之作,外间能

得到的就很少了。一是侯门深似海,当朝宰相儿媳妇的诗词是很难流传出来的;二

是李清照不再像少女时代那样,总是在父亲的书房中读书作词,难免有来往的长辈

将她的作品携带出来。现在李清照在西院有和丈夫共用的小书房,一般人是进不来

的,赵府上来往的各等人物只能到赵挺之的书房为止,关于才女李清照婚后的生活

虽多有各种猜测,但总不得其详了。

京城里的人们有时能见到赵明诚携妻外出,夫妻俩十分情投意合的样子,使人

们猜测到婚后的女词人生活是很幸福的。

虽然贵为宰相的儿子,赵明诚还是经常脱衣于市,把心爱的古器、字画借回家

去,和爱妻清照共赏,要是凑够了钱就来付帐,要是力不从心,只能忍痛割爱。

与左尚书丞相蔡京家的儿子们、大太监童贯的干儿子们相比,赵挺之的三个儿

子是算得上绝对好的公子了。

特别是赵明诚,在搜集古董的交易中,从来不忙着父亲的权势强夺过一个小贩

的东西,名声特别地好。每当他到经常去的相国寺资圣门古董字画市场上,各位商

家都愿意和赵相爷的三公子打交道,哪家能使得赵公子脱衣借物,便成为招牌,把

赵明诚的衣服挂在店里,对人吹嘘,说本店的古董如何货真价实,令赵丞相家精通
首节 上一节 58/238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