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红瘦

红瘦 第8节

李格非看到娇小的女婴包在襁褓之中,安静地睡着。一股怜爱之情油然而生。

他想起三天前所写的“清丽照人”四字,给女儿起名“李清照”。

几天之后,李格非接到调命,他将调到京城,在礼部任职。

李清照的婆婆虽然遗憾媳妇生的是女儿,但是儿子终于离开了小地方,进了京

城,看来这孙女是给李家带来吉祥的好女孩。因此,李清照从小就受到了奶奶和父

母的宠爱,开始了她幸福的童年生活。

李格非自打有了女儿之后,经常抽空回家。一方面也因为京城里官员人浮于事,

分工极细,各人所做的事,绝对不容他人插手。朝廷内部派系纵横,关系错综复杂,

反而不如郓州小地方,一个官员能顶两三个用,也不再有郡守那样凡事糊涂的老好

人了。李格非离开了郓州,方觉得那地方的好处。

不满于朝政繁文褥节、毫无效率的李格非,每次回家,都能从小清照身上得到

很大的安慰。

元佑元年,李清照三岁那年,已经很会说话,在母亲的教导下,也识了不少的

字。春节前,李格非回到济南老家过年。

此次回来,李格非心情不同往常。哲宗皇帝继位后,因年仅十岁,无法亲政,

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废新法,起用司马光、吕公著等大臣。苏辙、苏轼兄弟也

受到重用。苏轼为翰林院大学士,知制诰,受到太皇太后和哲宗皇帝的诏见,所受

的恩宠极大。李格非官太学,再转博士,文章受到苏轼的赏识,与“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来往密切,成为好友。待别是张耒与李格非交情更深。

此次回家,李格非决意将家眷迁往京城开封。他认为一展鸿图的时机到了,他

要为江山社稷奉献自己毕生所学。

一天早上起来,只见一夜大雪把天地装扮成银粉的世界,空中还飞着若有似无

的小雪花。李格非看着管家带着仆人在院子里扫雪,然后带着妻子王氏和小清照到

母亲房里晨省。又吩咐丫鬟把母亲的早饭摆在房里,免得出来着凉。王氏也细细地

察看了婆婆房里的炕烧得暖不暖;又看火盆子,叫老妈子端出去清了浮灰,添了炭,

拿进来罩上笼子,这才离开。

这时,李清照已经有了一个小妹妹,名叫清益,未满周岁,奶妈抱着在炕下走

动。李格非与妻子女儿坐在厢房的热炕上,喝着金黄的小米粥,吃着香喷喷的油饼

子,就着家制的腌腊、咸菜。为了过年,窗纸都换了新的,贴上了鲜红的窗花,屋

里映着火盆子的红光,屋外是满天的耀眼的雪光,把一家人团聚的火热的气氛烘托

得尽善尽美。家居生活使长年在外的李格非感到格外温暖。

三岁的李清照穿着大红底子、描金云纹的袄子,柔细如丝的黑发在头顶分左右

盘了两个髻子,用粉红的花珠串子围着,衬出粉团子般细嫩的小瓜子脸,淡淡眉毛

下是乌黑晶亮的眼睛,薄薄的红嘴唇总像是在微笑着。

小清照早早吃完了饭,坐在父亲身边,听他讲京城开封酒店行菜的小二,怎样

左手端三碗菜,右边胳膊上从肩膀到手心,放满了菜碗,还要一层层叠上去,能放

下二三十碗热气腾腾的菜,然后一遛小跑地穿梭在拥挤的酒店里,把菜送到桌上能

够滴水不漏,口里还要向厨房里报客人新点的菜名,一会儿再送上来的菜肴丝毫不

差。

李格非学着行菜的模样,把小清照逗得拍手大笑。

等李格非吃完了饭,小清照缠着父亲,一定要父亲带她出去踏雪。

李格非以天气太冷为由推脱。小清照怎么也不肯,缠着父亲不放。

王氏对李格非说:“这孩子从来不跟别人出去,她最喜欢踏雪,这一冬天总缠

着管家李成,背着她去看雪景。自从接到你的书信说要回家了,那就再不要李成背

她去了,一天价说要等爹回来去看雪。你就带她去吧。”
首节 上一节 8/238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