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瘦 第94节
到了晚上,赵明诚在唯一的桌子上,摊开了他的书稿,就着烛光修订他的《金
石录》。李清照坐的椅子是从外面厅堂里那四张破椅子中挑了张能坐的,搬进来,
放在桌旁,看她带来的苏东坡文集。
入夜的沉寂中,有老鼠在顶棚上来回跑动的隆隆声响,门外还时而有老鼠的尖
叫声。李清照正在读苏东坡的《黠鼠赋》,说的是苏东坡一天夜晚被一只老鼠欺骗
的故事。苏东坡在上了老鼠的当之后说——因为自己的心志不能专一,受到外界的
影响而分心,被一只老鼠驱使,帮助陷于困境的老鼠逃脱了死亡的命运。
李清照此时也被老鼠的吵闹弄得心烦意乱,她看赵明诚,却毫无察觉似地坐在
那儿写他的文章,不要说没把老鼠的大声喧哗放在心上,甚至把李清照也忘记了。
李清照想到,赵明诚这个人的最大优点大约就是心志专一了,太聪明的人反而会因
为外界的影响,做出不恰当的举动来。赵明诚不是聪明机灵的人,但是心志专一,
所以能换而不舍地完成这部枯燥无味的《金石录》。
李清照读着苏东坡文章中那只狡猾的老鼠,又听着屋顶上老鼠如雷贯耳的奔跑
声,再看看无动于衷的赵明诚,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李清照突然的笑声,把赵明诚从文章中吸引了过来,他不明白李清照为什么笑,
问了半天,李清照才止住笑声,指着屋顶上的老鼠声音说:“这么大的声音,你没
听见吗?”
赵明诚侧耳一听,并没有什么声音啊。李清照更是笑个不停,把苏东坡的文章
讲给赵明诚听,又告诉屋顶上老鼠的声音有多大,而赵明诚一无所知,她所以笑起
来。
赵明诚说他怎么没注意苏东坡曾写过这么有趣的文章呢?一会儿也听见了屋顶
上老鼠的声音,他说:“哦,这就是老鼠的声音啊”
然后又埋头写他的文章了。
第二天,莱州的名流知道赵太守的夫人李清照来了,纷纷前来拜访,要请李清
照参加当地文人的结社聚会。
赵明诚到了晚上,问李清照去不去,李清照说不准去还是不去。
赵明诚说:“这才是真老鼠的声音,你怎么会听不见呢?你作《词论》何等的
气派,苏、晏、欧阳都在你笔下受调遣,如今怎么反受莱州这些冒牌文人的调遣呢?
到时候,人家拿住你一句半句的话,断章取义、到处乱讲,弄得你半黑不白的,有
什么好处9”
李清照赞叹道:“想不到夫君见解如此高明,清照若没有你的照应,命运不堪
设想也。”
赵明诚说:“你不要椰榆我了,谁都知道你比我强。我只有亏待你的份,哪谈
得上照应?只是我深知莱州的人没机会和我套近乎,现在你来了,给他们机会来麻
烦我啊。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我对人心看得很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就是这么回事。”
第二天,李清照派人回绝了当地各位文人名仕的邀请。原来以为赵氏夫妇从隐
居生活中出来,定是要广结朋友,大有作为的猜想,被他们夫妇冷淡的态度否定了。
他们虽然离开了乡居的生活,却依旧保持着隐士的风度,这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态度。
那些想借此机会接近赵明诚,有求于太守的人,空欢喜了一场。再一想,人家
赵氏夫妇原来是丞相之子,领略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崇,怎么会把莱州小地方
的这帮无名之辈放在眼里呢?于是都死了巴结赵大守的心。
这也是赵明诚为人的厚道和实在之处。
李清照在青州的“归来庄”,习惯了万卷书籍陪伴人生的日子,想要看什么书,
手到擒来,非常方便自如,如今除了随身所带的几本书,再也看不到书籍,这使她
石录》。李清照坐的椅子是从外面厅堂里那四张破椅子中挑了张能坐的,搬进来,
放在桌旁,看她带来的苏东坡文集。
入夜的沉寂中,有老鼠在顶棚上来回跑动的隆隆声响,门外还时而有老鼠的尖
叫声。李清照正在读苏东坡的《黠鼠赋》,说的是苏东坡一天夜晚被一只老鼠欺骗
的故事。苏东坡在上了老鼠的当之后说——因为自己的心志不能专一,受到外界的
影响而分心,被一只老鼠驱使,帮助陷于困境的老鼠逃脱了死亡的命运。
李清照此时也被老鼠的吵闹弄得心烦意乱,她看赵明诚,却毫无察觉似地坐在
那儿写他的文章,不要说没把老鼠的大声喧哗放在心上,甚至把李清照也忘记了。
李清照想到,赵明诚这个人的最大优点大约就是心志专一了,太聪明的人反而会因
为外界的影响,做出不恰当的举动来。赵明诚不是聪明机灵的人,但是心志专一,
所以能换而不舍地完成这部枯燥无味的《金石录》。
李清照读着苏东坡文章中那只狡猾的老鼠,又听着屋顶上老鼠如雷贯耳的奔跑
声,再看看无动于衷的赵明诚,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李清照突然的笑声,把赵明诚从文章中吸引了过来,他不明白李清照为什么笑,
问了半天,李清照才止住笑声,指着屋顶上的老鼠声音说:“这么大的声音,你没
听见吗?”
赵明诚侧耳一听,并没有什么声音啊。李清照更是笑个不停,把苏东坡的文章
讲给赵明诚听,又告诉屋顶上老鼠的声音有多大,而赵明诚一无所知,她所以笑起
来。
赵明诚说他怎么没注意苏东坡曾写过这么有趣的文章呢?一会儿也听见了屋顶
上老鼠的声音,他说:“哦,这就是老鼠的声音啊”
然后又埋头写他的文章了。
第二天,莱州的名流知道赵太守的夫人李清照来了,纷纷前来拜访,要请李清
照参加当地文人的结社聚会。
赵明诚到了晚上,问李清照去不去,李清照说不准去还是不去。
赵明诚说:“这才是真老鼠的声音,你怎么会听不见呢?你作《词论》何等的
气派,苏、晏、欧阳都在你笔下受调遣,如今怎么反受莱州这些冒牌文人的调遣呢?
到时候,人家拿住你一句半句的话,断章取义、到处乱讲,弄得你半黑不白的,有
什么好处9”
李清照赞叹道:“想不到夫君见解如此高明,清照若没有你的照应,命运不堪
设想也。”
赵明诚说:“你不要椰榆我了,谁都知道你比我强。我只有亏待你的份,哪谈
得上照应?只是我深知莱州的人没机会和我套近乎,现在你来了,给他们机会来麻
烦我啊。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我对人心看得很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就是这么回事。”
第二天,李清照派人回绝了当地各位文人名仕的邀请。原来以为赵氏夫妇从隐
居生活中出来,定是要广结朋友,大有作为的猜想,被他们夫妇冷淡的态度否定了。
他们虽然离开了乡居的生活,却依旧保持着隐士的风度,这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态度。
那些想借此机会接近赵明诚,有求于太守的人,空欢喜了一场。再一想,人家
赵氏夫妇原来是丞相之子,领略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崇,怎么会把莱州小地方
的这帮无名之辈放在眼里呢?于是都死了巴结赵大守的心。
这也是赵明诚为人的厚道和实在之处。
李清照在青州的“归来庄”,习惯了万卷书籍陪伴人生的日子,想要看什么书,
手到擒来,非常方便自如,如今除了随身所带的几本书,再也看不到书籍,这使她
上一篇:李宗仁回忆录
下一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