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美人邓丽君 第26节
“我的天呐,阿爸什么时候患下了心脏病?这可决非是一般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一旦发作是会危及他老人家性命的。都怪我,这么多年来一直不回家,尽是在外边奔波呀,真是在疲于奔命啊……”邓丽君听到父亲得了心脏病的消息,心里顿时变得沉重起来。
绿灯亮了。
夜里。邓丽君被一场恶梦突然吓醒了,她在黑暗里爬起来,满头冷汗。这是她回到家后的第一夜,在睡梦里邓丽君见到一个喝得熏熏大醉的老人,手里拎着只酒瓶子,摇摇晃晃地朝自己走来。“阿爸,您又喝酒了刚。心您那心脏病会复发的!”邓丽君在黑暗中渐渐辨认清那醉酒老人的面孔,正是她阔别许久的老父亲。从前很魁梧很精神的邓枢,已变得满面多皱,老态龙钟,细瘦的腰身佝偻着,下颏黑森森的胡须已是多日不刮了,显得格外苍老憔悴。邓枢见了女儿,二话不说,俯下身来。“哇哇哇”连吐了三口鲜血,一个踉跄跌倒在地上,手中的酒瓶子砰然一声跌落在地上,粉碎了……
“吓死我了!‘哪丽君手捂着”怦怦“狂跳的胸口,坐在黑暗里回想着方才的恶梦。邓丽步回台北的家里过年,成为邓家人全家最大的喜事。年老憔悴的邓枢吃晚饭时又多喝了两杯,邓丽君想劝又不忍。她知道老父亲在欢乐的日子里是不该让他扫兴的,母亲知道女儿从小就喜欢啃猪爪,就到街上买来许多的猪爪焖了起来。晚餐桌上多了一道邓丽君最喜欢吃的猪爪,使邓丽君体味到温馨的亲情。
“阿丽,你已经快30岁了。老姑娘了,莫非还要一味地挑下去吗?这么多年多少如意的郎君从你的眼皮底下溜过去,真让我这当妈的心里发愁。”晚饭之后,邓枢倒头便睡了。邓丽君本来想早早地安歇,可是对她关心备至的老母亲又来到了她楼上的小房间,絮絮叨叨地打探起邓丽君的婚事了。
“阿妈,你不要心烦。”邓丽君见母亲老是对她的终身大事操心,便笑着劝慰她说:“我自己的事情我会用心的,再说30岁也不算晚,如果遇不上知我心思的人又岂可以随随便便嫁人呢?”
“现在外面的报上又在传说,马来西亚又有一位巨商之后,在和你拍拖,这件事情可是当真?”
“是有这件事,阿妈,只是目前还不到结婚的时候,也就没有跟家里说。不过请您老人家放心,我一定要给您找回一位可心的人。
马来西亚的郭先生,性格和为人都很好,到一定的时候会将他领到家里来的。“
“真不明白,阿丽这一辈子为什么和马来西亚的华人有不解之缘。我只求上帝保佑,我的阿丽今年能有一位如意的郎君!”
母亲离开后,夜已深沉。邓丽君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拉开紫绒窗端,凝望漆黑天宇上的闪亮星光。当初邓丽君发觉郭孔丞对他的家庭具有很强的依赖时,她时刻担心郭孔丞与她的婚姻处于一种没有把握的状态。所幸的是,邓丽君的这种担忧很快就被郭鹤年夫妇的热诚驱散了。特别是那个难忘的中秋之夜,郭太太将一枚钻石戒指正式交到邓丽君的手上时,她认定今生必嫁郭孔丞无疑了。
如水的月光映照着邓丽君妩媚含笑的面庞。她不知道当时是怎样离开郭家的,也忘记了一路上她是如何地手捧着戒指喜不自禁。现在邓丽君只是清楚地记得当她回到下榻的大酒店时,立刻在楼梯上被那些歌坛上的姊妹们团团围住了。女友们早就在盼望着她从郭家带来喜讯。这时见邓丽君笑得宛如一朵盛开的艳丽桃花,就纷纷围上来追问:“丽君,郭家可是真答应这门亲事了吗?”
邓丽君像喝醉了酒,她笑得很美很甜,一副历经多年磨难终于如愿以偿的幸福神情,使得那些关心她终身大事的姐妹真心地为她高兴。可是任大家七嘴八舌如何追问,调皮的邓丽君只是含笑不肯说。她企图挣脱开姐妹们的包围,冲到楼上去。姐妹们哪里肯依,一个个围拢上来,穷追不舍:“邓丽君,你非坦白不可!”“阿丽姐,你有什么好事不能向大家公开呢?说,郭公子的家里到底是怎么说的?”“我就不信他们郭家敢说个不字?像丽君这样要人有人,要貌有貌的大明星,他们郭家莫非还敢说不喜欢吗?”
在众说纷法中,邓丽君只是眯眯地笑,左冲右突地躲,就是不肯说出她去郭家的详情。
“哎呀,你们看,丽君姐的手里拿着个啥?那不是郭家给的订婚戒指吗?”忽然,有一位眼尖的姑娘发现邓丽君的手里始终紧紧挨着一只精致的小盒,便大声地叫嚷了起来。
“怪不得她光笑不开口,原来早已有了定局了!”“快呀,还不快将郭家给你的戒指拿给大家瞧瞧,让我们也见识见识!”“如你阿丽再不肯公开秘密,今夜我们姐妹们就不能依你!”大家一拥而上,有人揪扯衣服,有人拦腰将邓丽君抱住,也有人伸手去在她手中的那只精致小木盒,想看看邓丽君所得到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贵重的戒指。
“我不给你们看,就是不给你们看。”邓丽君在姐妹中间笑着、喊着、叫着、打着。傍晚时她精心梳理得油光光的乌黑发辫,也在与姊妹们的挣扎中变得纷乱。邓丽君虽然抵不过姊妹们的进攻,可是她却拼命地用双手紧紧地护卫着那只小盒,大声叫着:“这只订婚戒指我是不能让大家看的,因为目前这件事还是个秘密,将来万一和郭先生结不成婚,又多不好意思呀?”
“像郭家这种体面的人家,已经将订婚的戒指给了你,为什么还要担心绪不成婚呢?”姐妹们哪里肯依,七手八脚地拥了上来,终于将攥在邓丽君手里的小盒夺过来。打开一看,果然是一枚亮闪闪的纯金戒指。尤其是上面镶嵌的绿莹莹宝石,使所有的姊妹们惊羡不已。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有人提出要邓丽君举行一次酒宴来正式公布这桩好婚事。
“不行不行,姊妹们,现在还要请大家为我保密。”邓丽君在幸福中头脑仍然格外清醒,她慌忙收回戒指,劝阻众人说:“因为我认为此刻还不是公开我和郭先生婚事的时候,郭家给了戒指,当然说明他们同意这桩婚事。可是我和郭先生刚刚认识了一年多,又怎么可能结婚呢?”
姊妹们又一叠声地反对说:“莫非又要将这件好事拖上三年五年吗?丽君,你不能再拖下去了,你已经是快30岁的人了,既然看中郭先生可做终生伴侣,何不马上将这桩好姻缘尽快地操办起来,也好让我们大家了却一桩心事。”
“谢谢各位的善意。”邓丽君体会到姐妹们对她婚事的关切,今天夜里由于得到了郭家的正式订婚信物,邓丽君欣喜若狂,然而邓丽君毕竟是理智多于冲动的人,30个春秋她已阅尽了人世间的冷暖。她心里似乎仍然有一抹隐隐的不安,她亲见地拉住姐妹们的手往她楼上的套房里走,一边说道:“何时公开这桩婚事,我还要跟郭先生商量。等到时机真的成熟了,我会公布的,而且要在香港最大的酒店里公布,到时候我要请所有的姊妹们到场,为我助威!”
黎明了。
邓丽君在被窝里正在想着她和郭孔丞的婚事,突然楼下传来一阵骚动。杂乱的脚步声,伴随着小弟惊恐的叫声,好像是有人在喊:“快些,快些送医院!”邓丽君大吃一惊,莫非是父亲出了什么问题吗?昨天傍晚老人家是喝了许多酒,很早就睡下了,他会不会因为饮酒过量或是因为女儿突然归家,过分激动呢?邓丽君想到这里,急忙披衣下床。她来到楼下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只见父母的卧房里人声嘈杂。母亲和各位兄弟们都在惊呼忙乱。
“阿爸他……怎么了?”邓丽君不顾一切地分开众人,冲到父亲的床榻前,急得欲哭。只见邓枢的面庞苍白,双目闭合,呼吸急促,这是心脏病复发的预兆。邓丽君反倒变得格外冷静起来,她对手忙脚乱的哥哥嫂子们说:“别紧张,马上送医院去!”
在香港荷里活东酒店过30岁生日1983年1月28日——这一天是邓丽君30岁的生日。
清晨,当一轮朝阳从远方天际间冉冉升起来的时候,笼罩在维多利亚海面上的雾霭渐渐地消散开来。香港岛与九龙之间那湛蓝湛蓝的海面变得清晰起来。
邓丽君居住在郭氏父子在香港所建的香格里拉大酒店里。邓丽君住在这里主要是因为她已经成为了郭家的准儿媳妇,如果来到有郭家酒店的城市而不住,那样就显得有些生分。郭孔丞为此已经几次在电话里向邓丽君发出盛情的邀请,郭孔丞说:“如果你不住我们家的酒店,日后传出去父亲的面子上是过不去的。你现在大可不必躲躲闪闪了,因为我的母亲已经将订婚的戒指给了你。我想,邓小姐既然可以收下钻石戒指,为什么不可以心安理得地住香格里拉酒店呢?”
邓丽君盛情难却,无法不住。但是她仍然坚持如数交纳她该交的宿费。
邓丽君今天起得格外早。她是为了庆祝自己30岁的生日才起了个大早。旧历年春节已经过去了,这一年的邓丽君是在紧张与奔忙中度过的。本来她希望借回台北演出的机会,与父母兄弟们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然而就在她回家的次日凌晨,她的老父因为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台北的荣民总医院。幸亏送去及时,经过该院医生的紧急抢救,邓枢在次日上午就脱离了危险。
“阿爸,您放心,病会一天天好起来的。我正好在台北,每天我都会来看您的。”忙了整整一个上午,邓枢方才从昏厥中悠悠地醒来。他睁开那双昏花的老眼,发现守在床头的几个人影中有他最喜爱的女儿丽君时,他哽哽咽咽地哭了,浑浊的老泪沿着他多皱的脸颊流淌了下来。邓丽君紧紧地抓住邓枢的手哭说:“阿爸,都是女儿不好,如果我始终在你的身边是不会让您那么喝酒的!”
有了女儿这句话,邓枢心中感到一些安慰。他说:“阿丽,你放心,如果此次阿爸的病情好转,定要听你的劝告,不喝酒,不搓麻将,也不再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发脾气了。阿丽,你放心去演出吧,我已经好了!”
邓丽君在为“狄斯角”做彩排的那几天,恰好是腊月的最后几天,她白天为彩排忙得不可开交,到晚上8点钟彩排结束,她连衣服也顾不得换,就心急如火地乘车来到医院探视父亲。除夕之夜,邓丽君演出一直到了深夜。当零点台北全城烟花怒放,鞭炮不息的时候,疲惫不堪的邓丽君急匆匆赶到医院,将在花店里刚买的一束紫罗兰,恭恭敬敬地放在老父亲的病榻前,然后,她与患病中的老父一起谈话,陪着他守岁。直到天色已明,邓丽君才倚在父亲的病床边睡着了。
邓丽君临离开台湾返回香港的那一天,台湾岛上的过年气氛仍然浓郁。天色刚亮,邓丽君就独自驱车来到位于鹿港的妈祖庙——天后宫。这是台北最大的庙宇,里面供奉有消洲祖庙开基圣母的神像。这座建于清朝康熙二十二年的大庙,建筑奇伟,几层大殿均雄踞在一条中轴线上,数十年来这座妈祖庙里香火繁盛。
“大慈大悲的六祖开基妈祖,祈求您让我的老父亲早日康复吧!”邓丽君在一位庙祝的引领下,来到大殿的妈祖神像前的蒲团上跪定,她虔诚地在香案上焚点香火,然后跪拜,双眼凝视着彩绘精雕的巨大妈祖神像,口中念念有词地为正在患病的老父祈祷说:“老父的命好苦,他从来没过几天清静享福的好日子。从前他老人家是为家庭所累,如今我们大了,他又患下了许多的病,让我这身为女儿的心中何安?现在我唯一的希望就是父亲早日痊愈,愿他老人家还像从前那样硬朗!”
在妈祖庙替父亲焚香后,又到病房里最后看望父亲一眼,邓丽君就急匆匆到桃园机场搭机,她必须在元宵灯节的前一天赶回香港去,那里又有一份早已签订的演出合同在等着她履行。
今天,邓丽君迎来了她人生的第30个春天。沈治后的邓丽君换上了一件刚从台北订做的红色旗袍。她站在镜子前面,仔细地打量着镜子里映现出的情影,高兴地笑了。
“阿丽,你早,我来祝贺你的生日!”8点钟刚过,麦灵芝便来到了邓丽君的房间。她今天也起得很早,邓丽君的生日就好比是她自己的生日一样。麦灵芝的双手捧着一束十分艳丽的康乃馨,大朵大朵的花儿上滴着晶莹的水珠,放到邓丽君的房间里,立刻就有一股浓郁的幽香弥漫开来。
“灵芝姊,何必买花儿呢?你我两人又何必这样?”邓丽君的心里很感激,她亲自将麦灵芝买来的康乃馨放进一只天蓝色的小瓷瓶里,然后她转回身来,上下将打扮一新的麦灵芝打量一番,说:“你今天的装束很好,华贵端庄,真不愧为一位女导演呀!”
“不要嘴贫,你怎么也取笑我?阿丽,倒是你自己很懂得打扮了,也是的,30岁的生日嘛,人生能有几个?”麦灵芝忽然伸出双手,将邓丽君双肩抱住,两眼定定地将女友的粉嫩面庞认真注视了许久,叹道:“阿丽,你才称得上是端庄俏丽呢,唉,只是你还是不善于为自己化妆呀。这也许是因为平时你每次登台唱歌,都有化妆师为你修饰和打扮的原因吧!也好,今天就由我来充当你的化妆师吧!”
麦灵芝重新将邓丽君拉回到大镜子下,就像打扮一位即将出门的新嫁娘一般,为邓丽君盘了头,又小心翼翼地为她勾画眉毛,涂上淡淡的眼影。只半个时辰,邓丽君已经变成一位清雅俏丽,风姿可人的新嫁娘模样了。S “哎哟,太不成样子了,我怎么能化这么浓的妆呢?灵芝姊河行不行,我还是应该本色,因为这只是过生日呀。”邓丽君请求道。
麦灵芝嗔道:“有什么不行啊?虽然这次你不做新嫁娘,可是谁都知道你嫁出去的时间不会很久了。再说,你请朋友们来为你做30岁的生日,也是一件大事。正如你所说,30岁是人生的一半了,而且,你还从来没有正式地过一回生日呢!这一回你干嘛不能体体面面地过一次呢?我想你就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何必这个样子?”
大约9点钟的光景,邓丽君和麦灵芝就离开了香格里拉大酒店。两人一同来到了香一家名叫“荷里活东迪斯克”的大酒店。这是一座很古老很豪华的英国建筑,邓丽君之所以花钱包下这家大酒店,当然不仅仅因为它的豪华,还由于该酒店能够烧很地道的中国菜肴。
“喀,邓丽君,你今天打扮得可真是太漂亮了!”邓丽君和麦灵芝刚走进一楼大厅,就见香港最有名的词作家黄霑喜气洋洋地迎上来,这位多年来为邓丽君填写歌词的大名人潇洒地大步走来。他大咧咧地向邓丽君伸出一只手来,与她紧紧相握说:“敝人为能够担当你的生日宴会主持人,备感荣幸!”
邓丽君正欲向黄霑道声谢,坐在大厅内沙发上的许多友人却纷纷迎上来。她们当中有邓丽君歌坛上的姐妹姚炜、潘冰娥、韩玛莉和黄淑仪,还有歌星谭咏鲜和陈欣健、陈伦等人。好友们对邓丽君的30岁生日格外重视,大家都像过节似的,每人精心打扮,赶来赴邓丽君的生日宴会。一时间,姐妹们七嘴八舌地向邓丽君祝贺生日,使邓丽君感到非常幸福。
“丽君,我和你结识这么多年来,从来也没见你如此隆重地办生日酒席啊!”潘冰娥上前来拉住邓丽君的手,说:“莫非这次办生日酒会与你的终身大事有关?”
韩玛莉说:“阿丽从来不喜欢大肆铺张,这次倒使人感到惊奇。”
谭咏麟说:“办生日酒会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呢,我们以唱歌为职业的人,为什么不能体面风光一些呢?”
邓丽君国际歌迷会会长蔡小姐说:“依邓小姐对国际演唱艺术的贡献,早就该由我们歌迷会来为她主办这次别开生面的生日酒会了,可是邓小姐却偏偏要自己来主办这个生日酒会。”
在一片热烈的祝福声里,邓丽君第一次感到自己作为一名音乐人存在的价值。在艰难与坎坷中度过了30个春秋的邓丽君,在这一刹那才感到自己成熟了,她不再是在台北到处赶场卖唱的小女孩,也不再是当初为向南洋发展,四处奔波的穷歌手。她如今已经是名震东南亚的著名华人歌星。虽然她刚刚30岁,其声望却远非这个年龄的人可以相比的。邓丽君想到这里,忍不住面现欣慰的微笑,她不肯回答众入的发问,与大家相拥相扶着走上二楼。
“丽君,你怎么忽发奇想地来到这里举办生日酒会呀?害得我找得好苦!”邓丽君刚刚出现在宴会厅的门前时,就见厅内走出一个青年女子来。她穿着一袭黑色的旗袍,胸前佩带着一朵艳丽的胸花,她的突然出现使大厅内外顿时变得明亮灿烂起来。
“青霞,你来得好早!”邓丽君见是林青霞迎出来,她顿时双眼一亮。
“你的请柬我是刚刚收到的。本来正在拍戏,无法脱身,可是当导演听说是你要请我来喝生日酒时,只好同意暂时停拍我的镜头。”林青霞说话办事都很爽快,她与邓丽君早在台湾时就是一对要好的朋友。70年代初,邓丽君在台北出道不久,那时还默默无闻的女学生林青霞就非常喜欢听邓丽君的歌曲。有一回林青霞在台北一家剧场正在听邓丽君的演唱时,却忽然发现在她的背后有几双男人的眼睛在打量她。邓丽君优美动人的歌儿没有给林青霞留下太多的印象,当时她是在紧张的心情下坚持听完的。林青霞归家时很懊丧,因为好不容易得到一次听邓丽君唱歌的机会,被几个无聊的男人给干扰了。可是两天后却有人来到学校,用一辆小吉普把林青霞接到台北的一家电影制片公司去。原来那天不断偷看林青霞的三个男子,是该家制片公司的制片主任、副导演和摄影助理。
他们当时正在为一部名叫《窗外》的电影寻找女主角。林青霞清丽俊美的气质,立刻吸引了他们,林青霞试完镜头,导演当即拍板说:“就是她了!”林青霞因一部《窗外》成名,从此步入影坛。事后林青霞以感激的口气对别人说:“我能拍电影是应该感谢邓丽君的。如果我当时不去听她的歌曲,电影公司的人是无法发现我的。”从那以后,林青霞结识了邓丽君,两人也成了一对很要好的朋友。
“青霞,知道你在香港有片子在拍,本来是不想打扰你的。可是一想又不行,因为有人说你林青霞好比是我的影子,不将你请来,大家一定是不依我的。”邓丽君从林青霞手里接过一束红玫瑰,笑嘻嘻地与她打趣调侃。
“也是的,丽君,我是非来不可的。”林青霞笑着说:“拍电影这么多年,我这个人几乎全被电影给占据了。特别是我从美国回香港以后,片约就更多了,有时同时套拍两三部电影,刚走出这家电影公司,又去了那一家的摄影棚,唉唉,真没有办法,有时我连角色们的台词也弄混了!成什么话?这不是在玩命吗?现在搞得我连体验普通人生活乐趣的权利也没有了,这怎么行呢?所以,今天我是宁可不拍戏,也是要来出席你的酒会的。”
“丽君你看,来的客人已经久等了。”邓丽君正与林青霞叙着旧情,却听得宴会厅里何莉莉在叫她。莉莉和赵世光的身后,紧随着另外一位高身材的男子,他是赵世光的兄长赵世曾。三个好友一齐向邓丽君祝贺生日,这时大厅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谢谢,谢谢各位光临!”邓丽君这才发现离酒席开始的时间还差半小时,宴会厅里的六张圆桌周围早已经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邓丽君惊喜地发现她邀请的演艺界名流,工商界巨贾几乎无一不准时到场。她真的为这么多友人的热诚感动了,依次走过来去向那些男宾女友们点头致谢。
“邓丽君小姐,你是今天酒会的主人,你当之无愧要坐在首席。”主持人黄霑见时间已到11点,急忙让众人落座。在邓丽君的座席后面是一道紫红色的巨为帷幕,上嵌“邓丽君小姐三十寿禧”
一行大字,下方是三只半人高的巨大花篮。
女侍们穿着清一色的中国旗袍,向一张张餐桌布下美味佳肴。
酒席已经开始了,黄霑急忙将一杯斟满鲜红酒浆的高脚杯送到邓丽君手里,怂恿地说:“邓小姐,今天的生日酒会,该是你来致祝酒词的!诸位,且慢饮酒,我们都来听邓丽君小姐的讲话!”
大厅里变得很肃静,所有的宾客都将目光投向容光焕发的邓丽君。在众目睽睽下她显得格外娇羞,妩媚和可爱,邓丽君的心情很激动,脸上泛起了红晕。
“诸位朋友,从小到大,我是第一次这样为自己做生日,为什么呢?”她手里举着透明的高脚杯,面向四座激动地说道:“因为30是而立之年,它标志着人生跨进了一个新阶段,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掌声骤然响起了。
满面笑容的邓丽君在如此热烈的掌声中,感动得泪水奔涌。开始时只是滴下几滴眼泪,后来那激动的泪水便如同断了线的珍珠一般,不可遏止地流了下来。
邓丽君在公开的场合流泪的事情,在此之前还有过两次。一次是两年前邓丽君在香港的“利舞台”奉命主持一年一度的“金钟奖”
颁奖晚会的时候,当一位名叫李佩奇的歌唱家坐着轮椅上台来颁奖,邓丽君双手捧着那只金光熠熠的“金钟杯”当着台下千余名观众的面,泪水谱然而下。当时,台上台下的人们都被邓丽君的泪惊呆了,谁也不知道这位正处于事业峰巅的女子,为何会有泪流出?
是喜泪,是悲苦之泪,抑或是向坐在轮椅上的受奖人洒下的同情之泪呢?
再有一次,就是不久前邓丽君在台北演出的时候,她唱了一首《谁来爱我》,歌中有这样的歌词:你曾对我说过永远地爱我,谁知道你的话都是在骗我。
你狠心抛弃我,也不管我死活。
谁爱我,谁来爱我,不知谁来爱我?
邓丽君在唱完这首催人泪下的歌后,有人向台上的邓丽君呼喊:“请邓小姐再唱一支歌。‘哪丽君又唱了一支《爱的理想》,就在她唱这首歌之前,却出人意料地走到舞台前面,向欢呼的观众行了一个礼,说出了一段发自肺腑的话:“我13岁出道,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这中间经历了多少甜酸苦辣,真是一言难尽啊……“邓丽君说到这里时,不知为什么突然哽咽了起来。也许是自己的话触动了内心的隐痛,当着众人之面,泪水扑簌簌地淌落了下来……
今天,在邓丽君的30岁生日——大喜的好日子,赶来赴宴的友人,谁也不曾想到邓丽君会乐极生悲,当众泪珠滚动。
“丽君,你哭什么呀?今天可是你最高兴的日子!”林青霞见邓丽君眼里含着泪,就急忙劝止她说。
“丽君,你莫哭,你该笑,该放声地笑一笑了。因为这30年你没有虚度,你活得很有价值,你成了亚洲最著名的歌星,难道你还不该笑一笑吗?”何莉莉这样说。
“依我看,邓小姐不该哭,也不必笑!”老成持重的赵世光说:“你该向朋友们说一说你这30年。这30年你唱了多少支歌?还有,30年的风风雨雨是如何度过的,又是谁在支持你?到底是谁对你的帮助最大?”
“第一个当然是父亲,”邓丽君竭力控制住感情,但是眼里的泪水还在流,她举在手里的酒杯在颤抖,她动情地对众人说道:“当年是他老人家支持我,鼓励我,我才成为歌星的。所以,我要对我正在患病的老父亲表示敬意!”
宾客们随着邓丽君干了一杯酒。
“这第二杯酒,应该献给我在台北的老母亲,”邓丽君又满斟了一杯酒,向四座祝酒说:“自我出道和成名以来,十几年间,母亲她老人家都一直跟着我。我到什么地方,母亲就跟随我到什么地方,她陪伴着我,照顾着我,她是我精神上的支柱!”
邓丽君说到这里,又忍不住心中的悲伤,哭了起来。坐在宴席上的所有男宾女眷们,都静默不语,邓丽君的情绪在深深地感染每一个人。
“丽君,不要再说了。”麦灵芝不忍心让邓丽君这样说下去,她站了起来,从主持人黄霑的手里接过话筒,来到邓丽君的身边劝道:“今天是你的30岁生日,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你还是给大家唱一支歌儿吧,这比你的祝酒辞还要好!”
“好,来唱一支歌儿吧!”黄霑也热烈响应。
“请丽君唱歌!”一度鸦雀无声的四座里,立刻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邓丽君为众人的热烈情绪所感染,她接过麦灵芝的话筒,向在座的朋友说:“除了我的父母以外,这些年来关怀我,支持我的,还有在座的各位兄弟和姐妹,我在30岁生日的酒会上,献给所有的朋友们一首歌吧!请允许我唱我最喜欢的《千言万语》……”
邓丽君充满激情地唱起来——不知道为了什么,忧愁它围绕着我,我每天都在祈祷,快赶走爱的寂寞。
那天起,你对我说,永远地爱着我,千言和万语随浮云掠过。
掌声骤然地响了起来。邓丽君在鼓掌声中又流了泪,不过这泪水是欢欣的泪,喜悦的泪……
结婚,还要再过老祖母这一关吗?
“邓小姐,听说你不久前在香港庆贺自己的30岁生日,办得有声有色,可惜的是我在新加坡并不知道,就在你办生日酒会的前两日,我记得还与你通过电话,遗憾的是你对我守口如瓶。仔细想来真是有些苦恼,因为像我们目前这样的关系,我对此事一无所知似乎是让人难以接受的。”郭孔丞在说上面这些话时显得很难过。
这是1983年2月上旬。在香港有名的文华酒店的茶楼,刚从新加坡飞港的郭孔丞在下午3点光景,请邓丽君来品下午茶。对于香港古来就有的下午茶,邓丽君以往虽然知道这是一种高雅的享受,她却始终没有机会品尝。倒不是她不喜欢这种从内地广州流传过来的茶饮风味,而是她不可能抽出那么多的时间来。今天因为是郭孔丞相请,才忙里偷闲赶来。
邓丽君的心情很平静。她没有因郭孔丞提出的质责而感到不快,只是慢条斯理地饮着茶,沉吟片刻才说:“郭先生,我办生日酒会的事情,本来也是准备告诉您的。可是后来一想,又觉得还是不告诉的好。”
绿灯亮了。
夜里。邓丽君被一场恶梦突然吓醒了,她在黑暗里爬起来,满头冷汗。这是她回到家后的第一夜,在睡梦里邓丽君见到一个喝得熏熏大醉的老人,手里拎着只酒瓶子,摇摇晃晃地朝自己走来。“阿爸,您又喝酒了刚。心您那心脏病会复发的!”邓丽君在黑暗中渐渐辨认清那醉酒老人的面孔,正是她阔别许久的老父亲。从前很魁梧很精神的邓枢,已变得满面多皱,老态龙钟,细瘦的腰身佝偻着,下颏黑森森的胡须已是多日不刮了,显得格外苍老憔悴。邓枢见了女儿,二话不说,俯下身来。“哇哇哇”连吐了三口鲜血,一个踉跄跌倒在地上,手中的酒瓶子砰然一声跌落在地上,粉碎了……
“吓死我了!‘哪丽君手捂着”怦怦“狂跳的胸口,坐在黑暗里回想着方才的恶梦。邓丽步回台北的家里过年,成为邓家人全家最大的喜事。年老憔悴的邓枢吃晚饭时又多喝了两杯,邓丽君想劝又不忍。她知道老父亲在欢乐的日子里是不该让他扫兴的,母亲知道女儿从小就喜欢啃猪爪,就到街上买来许多的猪爪焖了起来。晚餐桌上多了一道邓丽君最喜欢吃的猪爪,使邓丽君体味到温馨的亲情。
“阿丽,你已经快30岁了。老姑娘了,莫非还要一味地挑下去吗?这么多年多少如意的郎君从你的眼皮底下溜过去,真让我这当妈的心里发愁。”晚饭之后,邓枢倒头便睡了。邓丽君本来想早早地安歇,可是对她关心备至的老母亲又来到了她楼上的小房间,絮絮叨叨地打探起邓丽君的婚事了。
“阿妈,你不要心烦。”邓丽君见母亲老是对她的终身大事操心,便笑着劝慰她说:“我自己的事情我会用心的,再说30岁也不算晚,如果遇不上知我心思的人又岂可以随随便便嫁人呢?”
“现在外面的报上又在传说,马来西亚又有一位巨商之后,在和你拍拖,这件事情可是当真?”
“是有这件事,阿妈,只是目前还不到结婚的时候,也就没有跟家里说。不过请您老人家放心,我一定要给您找回一位可心的人。
马来西亚的郭先生,性格和为人都很好,到一定的时候会将他领到家里来的。“
“真不明白,阿丽这一辈子为什么和马来西亚的华人有不解之缘。我只求上帝保佑,我的阿丽今年能有一位如意的郎君!”
母亲离开后,夜已深沉。邓丽君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拉开紫绒窗端,凝望漆黑天宇上的闪亮星光。当初邓丽君发觉郭孔丞对他的家庭具有很强的依赖时,她时刻担心郭孔丞与她的婚姻处于一种没有把握的状态。所幸的是,邓丽君的这种担忧很快就被郭鹤年夫妇的热诚驱散了。特别是那个难忘的中秋之夜,郭太太将一枚钻石戒指正式交到邓丽君的手上时,她认定今生必嫁郭孔丞无疑了。
如水的月光映照着邓丽君妩媚含笑的面庞。她不知道当时是怎样离开郭家的,也忘记了一路上她是如何地手捧着戒指喜不自禁。现在邓丽君只是清楚地记得当她回到下榻的大酒店时,立刻在楼梯上被那些歌坛上的姊妹们团团围住了。女友们早就在盼望着她从郭家带来喜讯。这时见邓丽君笑得宛如一朵盛开的艳丽桃花,就纷纷围上来追问:“丽君,郭家可是真答应这门亲事了吗?”
邓丽君像喝醉了酒,她笑得很美很甜,一副历经多年磨难终于如愿以偿的幸福神情,使得那些关心她终身大事的姐妹真心地为她高兴。可是任大家七嘴八舌如何追问,调皮的邓丽君只是含笑不肯说。她企图挣脱开姐妹们的包围,冲到楼上去。姐妹们哪里肯依,一个个围拢上来,穷追不舍:“邓丽君,你非坦白不可!”“阿丽姐,你有什么好事不能向大家公开呢?说,郭公子的家里到底是怎么说的?”“我就不信他们郭家敢说个不字?像丽君这样要人有人,要貌有貌的大明星,他们郭家莫非还敢说不喜欢吗?”
在众说纷法中,邓丽君只是眯眯地笑,左冲右突地躲,就是不肯说出她去郭家的详情。
“哎呀,你们看,丽君姐的手里拿着个啥?那不是郭家给的订婚戒指吗?”忽然,有一位眼尖的姑娘发现邓丽君的手里始终紧紧挨着一只精致的小盒,便大声地叫嚷了起来。
“怪不得她光笑不开口,原来早已有了定局了!”“快呀,还不快将郭家给你的戒指拿给大家瞧瞧,让我们也见识见识!”“如你阿丽再不肯公开秘密,今夜我们姐妹们就不能依你!”大家一拥而上,有人揪扯衣服,有人拦腰将邓丽君抱住,也有人伸手去在她手中的那只精致小木盒,想看看邓丽君所得到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贵重的戒指。
“我不给你们看,就是不给你们看。”邓丽君在姐妹中间笑着、喊着、叫着、打着。傍晚时她精心梳理得油光光的乌黑发辫,也在与姊妹们的挣扎中变得纷乱。邓丽君虽然抵不过姊妹们的进攻,可是她却拼命地用双手紧紧地护卫着那只小盒,大声叫着:“这只订婚戒指我是不能让大家看的,因为目前这件事还是个秘密,将来万一和郭先生结不成婚,又多不好意思呀?”
“像郭家这种体面的人家,已经将订婚的戒指给了你,为什么还要担心绪不成婚呢?”姐妹们哪里肯依,七手八脚地拥了上来,终于将攥在邓丽君手里的小盒夺过来。打开一看,果然是一枚亮闪闪的纯金戒指。尤其是上面镶嵌的绿莹莹宝石,使所有的姊妹们惊羡不已。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有人提出要邓丽君举行一次酒宴来正式公布这桩好婚事。
“不行不行,姊妹们,现在还要请大家为我保密。”邓丽君在幸福中头脑仍然格外清醒,她慌忙收回戒指,劝阻众人说:“因为我认为此刻还不是公开我和郭先生婚事的时候,郭家给了戒指,当然说明他们同意这桩婚事。可是我和郭先生刚刚认识了一年多,又怎么可能结婚呢?”
姊妹们又一叠声地反对说:“莫非又要将这件好事拖上三年五年吗?丽君,你不能再拖下去了,你已经是快30岁的人了,既然看中郭先生可做终生伴侣,何不马上将这桩好姻缘尽快地操办起来,也好让我们大家了却一桩心事。”
“谢谢各位的善意。”邓丽君体会到姐妹们对她婚事的关切,今天夜里由于得到了郭家的正式订婚信物,邓丽君欣喜若狂,然而邓丽君毕竟是理智多于冲动的人,30个春秋她已阅尽了人世间的冷暖。她心里似乎仍然有一抹隐隐的不安,她亲见地拉住姐妹们的手往她楼上的套房里走,一边说道:“何时公开这桩婚事,我还要跟郭先生商量。等到时机真的成熟了,我会公布的,而且要在香港最大的酒店里公布,到时候我要请所有的姊妹们到场,为我助威!”
黎明了。
邓丽君在被窝里正在想着她和郭孔丞的婚事,突然楼下传来一阵骚动。杂乱的脚步声,伴随着小弟惊恐的叫声,好像是有人在喊:“快些,快些送医院!”邓丽君大吃一惊,莫非是父亲出了什么问题吗?昨天傍晚老人家是喝了许多酒,很早就睡下了,他会不会因为饮酒过量或是因为女儿突然归家,过分激动呢?邓丽君想到这里,急忙披衣下床。她来到楼下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只见父母的卧房里人声嘈杂。母亲和各位兄弟们都在惊呼忙乱。
“阿爸他……怎么了?”邓丽君不顾一切地分开众人,冲到父亲的床榻前,急得欲哭。只见邓枢的面庞苍白,双目闭合,呼吸急促,这是心脏病复发的预兆。邓丽君反倒变得格外冷静起来,她对手忙脚乱的哥哥嫂子们说:“别紧张,马上送医院去!”
在香港荷里活东酒店过30岁生日1983年1月28日——这一天是邓丽君30岁的生日。
清晨,当一轮朝阳从远方天际间冉冉升起来的时候,笼罩在维多利亚海面上的雾霭渐渐地消散开来。香港岛与九龙之间那湛蓝湛蓝的海面变得清晰起来。
邓丽君居住在郭氏父子在香港所建的香格里拉大酒店里。邓丽君住在这里主要是因为她已经成为了郭家的准儿媳妇,如果来到有郭家酒店的城市而不住,那样就显得有些生分。郭孔丞为此已经几次在电话里向邓丽君发出盛情的邀请,郭孔丞说:“如果你不住我们家的酒店,日后传出去父亲的面子上是过不去的。你现在大可不必躲躲闪闪了,因为我的母亲已经将订婚的戒指给了你。我想,邓小姐既然可以收下钻石戒指,为什么不可以心安理得地住香格里拉酒店呢?”
邓丽君盛情难却,无法不住。但是她仍然坚持如数交纳她该交的宿费。
邓丽君今天起得格外早。她是为了庆祝自己30岁的生日才起了个大早。旧历年春节已经过去了,这一年的邓丽君是在紧张与奔忙中度过的。本来她希望借回台北演出的机会,与父母兄弟们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然而就在她回家的次日凌晨,她的老父因为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台北的荣民总医院。幸亏送去及时,经过该院医生的紧急抢救,邓枢在次日上午就脱离了危险。
“阿爸,您放心,病会一天天好起来的。我正好在台北,每天我都会来看您的。”忙了整整一个上午,邓枢方才从昏厥中悠悠地醒来。他睁开那双昏花的老眼,发现守在床头的几个人影中有他最喜爱的女儿丽君时,他哽哽咽咽地哭了,浑浊的老泪沿着他多皱的脸颊流淌了下来。邓丽君紧紧地抓住邓枢的手哭说:“阿爸,都是女儿不好,如果我始终在你的身边是不会让您那么喝酒的!”
有了女儿这句话,邓枢心中感到一些安慰。他说:“阿丽,你放心,如果此次阿爸的病情好转,定要听你的劝告,不喝酒,不搓麻将,也不再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发脾气了。阿丽,你放心去演出吧,我已经好了!”
邓丽君在为“狄斯角”做彩排的那几天,恰好是腊月的最后几天,她白天为彩排忙得不可开交,到晚上8点钟彩排结束,她连衣服也顾不得换,就心急如火地乘车来到医院探视父亲。除夕之夜,邓丽君演出一直到了深夜。当零点台北全城烟花怒放,鞭炮不息的时候,疲惫不堪的邓丽君急匆匆赶到医院,将在花店里刚买的一束紫罗兰,恭恭敬敬地放在老父亲的病榻前,然后,她与患病中的老父一起谈话,陪着他守岁。直到天色已明,邓丽君才倚在父亲的病床边睡着了。
邓丽君临离开台湾返回香港的那一天,台湾岛上的过年气氛仍然浓郁。天色刚亮,邓丽君就独自驱车来到位于鹿港的妈祖庙——天后宫。这是台北最大的庙宇,里面供奉有消洲祖庙开基圣母的神像。这座建于清朝康熙二十二年的大庙,建筑奇伟,几层大殿均雄踞在一条中轴线上,数十年来这座妈祖庙里香火繁盛。
“大慈大悲的六祖开基妈祖,祈求您让我的老父亲早日康复吧!”邓丽君在一位庙祝的引领下,来到大殿的妈祖神像前的蒲团上跪定,她虔诚地在香案上焚点香火,然后跪拜,双眼凝视着彩绘精雕的巨大妈祖神像,口中念念有词地为正在患病的老父祈祷说:“老父的命好苦,他从来没过几天清静享福的好日子。从前他老人家是为家庭所累,如今我们大了,他又患下了许多的病,让我这身为女儿的心中何安?现在我唯一的希望就是父亲早日痊愈,愿他老人家还像从前那样硬朗!”
在妈祖庙替父亲焚香后,又到病房里最后看望父亲一眼,邓丽君就急匆匆到桃园机场搭机,她必须在元宵灯节的前一天赶回香港去,那里又有一份早已签订的演出合同在等着她履行。
今天,邓丽君迎来了她人生的第30个春天。沈治后的邓丽君换上了一件刚从台北订做的红色旗袍。她站在镜子前面,仔细地打量着镜子里映现出的情影,高兴地笑了。
“阿丽,你早,我来祝贺你的生日!”8点钟刚过,麦灵芝便来到了邓丽君的房间。她今天也起得很早,邓丽君的生日就好比是她自己的生日一样。麦灵芝的双手捧着一束十分艳丽的康乃馨,大朵大朵的花儿上滴着晶莹的水珠,放到邓丽君的房间里,立刻就有一股浓郁的幽香弥漫开来。
“灵芝姊,何必买花儿呢?你我两人又何必这样?”邓丽君的心里很感激,她亲自将麦灵芝买来的康乃馨放进一只天蓝色的小瓷瓶里,然后她转回身来,上下将打扮一新的麦灵芝打量一番,说:“你今天的装束很好,华贵端庄,真不愧为一位女导演呀!”
“不要嘴贫,你怎么也取笑我?阿丽,倒是你自己很懂得打扮了,也是的,30岁的生日嘛,人生能有几个?”麦灵芝忽然伸出双手,将邓丽君双肩抱住,两眼定定地将女友的粉嫩面庞认真注视了许久,叹道:“阿丽,你才称得上是端庄俏丽呢,唉,只是你还是不善于为自己化妆呀。这也许是因为平时你每次登台唱歌,都有化妆师为你修饰和打扮的原因吧!也好,今天就由我来充当你的化妆师吧!”
麦灵芝重新将邓丽君拉回到大镜子下,就像打扮一位即将出门的新嫁娘一般,为邓丽君盘了头,又小心翼翼地为她勾画眉毛,涂上淡淡的眼影。只半个时辰,邓丽君已经变成一位清雅俏丽,风姿可人的新嫁娘模样了。S “哎哟,太不成样子了,我怎么能化这么浓的妆呢?灵芝姊河行不行,我还是应该本色,因为这只是过生日呀。”邓丽君请求道。
麦灵芝嗔道:“有什么不行啊?虽然这次你不做新嫁娘,可是谁都知道你嫁出去的时间不会很久了。再说,你请朋友们来为你做30岁的生日,也是一件大事。正如你所说,30岁是人生的一半了,而且,你还从来没有正式地过一回生日呢!这一回你干嘛不能体体面面地过一次呢?我想你就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何必这个样子?”
大约9点钟的光景,邓丽君和麦灵芝就离开了香格里拉大酒店。两人一同来到了香一家名叫“荷里活东迪斯克”的大酒店。这是一座很古老很豪华的英国建筑,邓丽君之所以花钱包下这家大酒店,当然不仅仅因为它的豪华,还由于该酒店能够烧很地道的中国菜肴。
“喀,邓丽君,你今天打扮得可真是太漂亮了!”邓丽君和麦灵芝刚走进一楼大厅,就见香港最有名的词作家黄霑喜气洋洋地迎上来,这位多年来为邓丽君填写歌词的大名人潇洒地大步走来。他大咧咧地向邓丽君伸出一只手来,与她紧紧相握说:“敝人为能够担当你的生日宴会主持人,备感荣幸!”
邓丽君正欲向黄霑道声谢,坐在大厅内沙发上的许多友人却纷纷迎上来。她们当中有邓丽君歌坛上的姐妹姚炜、潘冰娥、韩玛莉和黄淑仪,还有歌星谭咏鲜和陈欣健、陈伦等人。好友们对邓丽君的30岁生日格外重视,大家都像过节似的,每人精心打扮,赶来赴邓丽君的生日宴会。一时间,姐妹们七嘴八舌地向邓丽君祝贺生日,使邓丽君感到非常幸福。
“丽君,我和你结识这么多年来,从来也没见你如此隆重地办生日酒席啊!”潘冰娥上前来拉住邓丽君的手,说:“莫非这次办生日酒会与你的终身大事有关?”
韩玛莉说:“阿丽从来不喜欢大肆铺张,这次倒使人感到惊奇。”
谭咏麟说:“办生日酒会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呢,我们以唱歌为职业的人,为什么不能体面风光一些呢?”
邓丽君国际歌迷会会长蔡小姐说:“依邓小姐对国际演唱艺术的贡献,早就该由我们歌迷会来为她主办这次别开生面的生日酒会了,可是邓小姐却偏偏要自己来主办这个生日酒会。”
在一片热烈的祝福声里,邓丽君第一次感到自己作为一名音乐人存在的价值。在艰难与坎坷中度过了30个春秋的邓丽君,在这一刹那才感到自己成熟了,她不再是在台北到处赶场卖唱的小女孩,也不再是当初为向南洋发展,四处奔波的穷歌手。她如今已经是名震东南亚的著名华人歌星。虽然她刚刚30岁,其声望却远非这个年龄的人可以相比的。邓丽君想到这里,忍不住面现欣慰的微笑,她不肯回答众入的发问,与大家相拥相扶着走上二楼。
“丽君,你怎么忽发奇想地来到这里举办生日酒会呀?害得我找得好苦!”邓丽君刚刚出现在宴会厅的门前时,就见厅内走出一个青年女子来。她穿着一袭黑色的旗袍,胸前佩带着一朵艳丽的胸花,她的突然出现使大厅内外顿时变得明亮灿烂起来。
“青霞,你来得好早!”邓丽君见是林青霞迎出来,她顿时双眼一亮。
“你的请柬我是刚刚收到的。本来正在拍戏,无法脱身,可是当导演听说是你要请我来喝生日酒时,只好同意暂时停拍我的镜头。”林青霞说话办事都很爽快,她与邓丽君早在台湾时就是一对要好的朋友。70年代初,邓丽君在台北出道不久,那时还默默无闻的女学生林青霞就非常喜欢听邓丽君的歌曲。有一回林青霞在台北一家剧场正在听邓丽君的演唱时,却忽然发现在她的背后有几双男人的眼睛在打量她。邓丽君优美动人的歌儿没有给林青霞留下太多的印象,当时她是在紧张的心情下坚持听完的。林青霞归家时很懊丧,因为好不容易得到一次听邓丽君唱歌的机会,被几个无聊的男人给干扰了。可是两天后却有人来到学校,用一辆小吉普把林青霞接到台北的一家电影制片公司去。原来那天不断偷看林青霞的三个男子,是该家制片公司的制片主任、副导演和摄影助理。
他们当时正在为一部名叫《窗外》的电影寻找女主角。林青霞清丽俊美的气质,立刻吸引了他们,林青霞试完镜头,导演当即拍板说:“就是她了!”林青霞因一部《窗外》成名,从此步入影坛。事后林青霞以感激的口气对别人说:“我能拍电影是应该感谢邓丽君的。如果我当时不去听她的歌曲,电影公司的人是无法发现我的。”从那以后,林青霞结识了邓丽君,两人也成了一对很要好的朋友。
“青霞,知道你在香港有片子在拍,本来是不想打扰你的。可是一想又不行,因为有人说你林青霞好比是我的影子,不将你请来,大家一定是不依我的。”邓丽君从林青霞手里接过一束红玫瑰,笑嘻嘻地与她打趣调侃。
“也是的,丽君,我是非来不可的。”林青霞笑着说:“拍电影这么多年,我这个人几乎全被电影给占据了。特别是我从美国回香港以后,片约就更多了,有时同时套拍两三部电影,刚走出这家电影公司,又去了那一家的摄影棚,唉唉,真没有办法,有时我连角色们的台词也弄混了!成什么话?这不是在玩命吗?现在搞得我连体验普通人生活乐趣的权利也没有了,这怎么行呢?所以,今天我是宁可不拍戏,也是要来出席你的酒会的。”
“丽君你看,来的客人已经久等了。”邓丽君正与林青霞叙着旧情,却听得宴会厅里何莉莉在叫她。莉莉和赵世光的身后,紧随着另外一位高身材的男子,他是赵世光的兄长赵世曾。三个好友一齐向邓丽君祝贺生日,这时大厅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谢谢,谢谢各位光临!”邓丽君这才发现离酒席开始的时间还差半小时,宴会厅里的六张圆桌周围早已经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邓丽君惊喜地发现她邀请的演艺界名流,工商界巨贾几乎无一不准时到场。她真的为这么多友人的热诚感动了,依次走过来去向那些男宾女友们点头致谢。
“邓丽君小姐,你是今天酒会的主人,你当之无愧要坐在首席。”主持人黄霑见时间已到11点,急忙让众人落座。在邓丽君的座席后面是一道紫红色的巨为帷幕,上嵌“邓丽君小姐三十寿禧”
一行大字,下方是三只半人高的巨大花篮。
女侍们穿着清一色的中国旗袍,向一张张餐桌布下美味佳肴。
酒席已经开始了,黄霑急忙将一杯斟满鲜红酒浆的高脚杯送到邓丽君手里,怂恿地说:“邓小姐,今天的生日酒会,该是你来致祝酒词的!诸位,且慢饮酒,我们都来听邓丽君小姐的讲话!”
大厅里变得很肃静,所有的宾客都将目光投向容光焕发的邓丽君。在众目睽睽下她显得格外娇羞,妩媚和可爱,邓丽君的心情很激动,脸上泛起了红晕。
“诸位朋友,从小到大,我是第一次这样为自己做生日,为什么呢?”她手里举着透明的高脚杯,面向四座激动地说道:“因为30是而立之年,它标志着人生跨进了一个新阶段,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掌声骤然响起了。
满面笑容的邓丽君在如此热烈的掌声中,感动得泪水奔涌。开始时只是滴下几滴眼泪,后来那激动的泪水便如同断了线的珍珠一般,不可遏止地流了下来。
邓丽君在公开的场合流泪的事情,在此之前还有过两次。一次是两年前邓丽君在香港的“利舞台”奉命主持一年一度的“金钟奖”
颁奖晚会的时候,当一位名叫李佩奇的歌唱家坐着轮椅上台来颁奖,邓丽君双手捧着那只金光熠熠的“金钟杯”当着台下千余名观众的面,泪水谱然而下。当时,台上台下的人们都被邓丽君的泪惊呆了,谁也不知道这位正处于事业峰巅的女子,为何会有泪流出?
是喜泪,是悲苦之泪,抑或是向坐在轮椅上的受奖人洒下的同情之泪呢?
再有一次,就是不久前邓丽君在台北演出的时候,她唱了一首《谁来爱我》,歌中有这样的歌词:你曾对我说过永远地爱我,谁知道你的话都是在骗我。
你狠心抛弃我,也不管我死活。
谁爱我,谁来爱我,不知谁来爱我?
邓丽君在唱完这首催人泪下的歌后,有人向台上的邓丽君呼喊:“请邓小姐再唱一支歌。‘哪丽君又唱了一支《爱的理想》,就在她唱这首歌之前,却出人意料地走到舞台前面,向欢呼的观众行了一个礼,说出了一段发自肺腑的话:“我13岁出道,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这中间经历了多少甜酸苦辣,真是一言难尽啊……“邓丽君说到这里时,不知为什么突然哽咽了起来。也许是自己的话触动了内心的隐痛,当着众人之面,泪水扑簌簌地淌落了下来……
今天,在邓丽君的30岁生日——大喜的好日子,赶来赴宴的友人,谁也不曾想到邓丽君会乐极生悲,当众泪珠滚动。
“丽君,你哭什么呀?今天可是你最高兴的日子!”林青霞见邓丽君眼里含着泪,就急忙劝止她说。
“丽君,你莫哭,你该笑,该放声地笑一笑了。因为这30年你没有虚度,你活得很有价值,你成了亚洲最著名的歌星,难道你还不该笑一笑吗?”何莉莉这样说。
“依我看,邓小姐不该哭,也不必笑!”老成持重的赵世光说:“你该向朋友们说一说你这30年。这30年你唱了多少支歌?还有,30年的风风雨雨是如何度过的,又是谁在支持你?到底是谁对你的帮助最大?”
“第一个当然是父亲,”邓丽君竭力控制住感情,但是眼里的泪水还在流,她举在手里的酒杯在颤抖,她动情地对众人说道:“当年是他老人家支持我,鼓励我,我才成为歌星的。所以,我要对我正在患病的老父亲表示敬意!”
宾客们随着邓丽君干了一杯酒。
“这第二杯酒,应该献给我在台北的老母亲,”邓丽君又满斟了一杯酒,向四座祝酒说:“自我出道和成名以来,十几年间,母亲她老人家都一直跟着我。我到什么地方,母亲就跟随我到什么地方,她陪伴着我,照顾着我,她是我精神上的支柱!”
邓丽君说到这里,又忍不住心中的悲伤,哭了起来。坐在宴席上的所有男宾女眷们,都静默不语,邓丽君的情绪在深深地感染每一个人。
“丽君,不要再说了。”麦灵芝不忍心让邓丽君这样说下去,她站了起来,从主持人黄霑的手里接过话筒,来到邓丽君的身边劝道:“今天是你的30岁生日,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你还是给大家唱一支歌儿吧,这比你的祝酒辞还要好!”
“好,来唱一支歌儿吧!”黄霑也热烈响应。
“请丽君唱歌!”一度鸦雀无声的四座里,立刻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邓丽君为众人的热烈情绪所感染,她接过麦灵芝的话筒,向在座的朋友说:“除了我的父母以外,这些年来关怀我,支持我的,还有在座的各位兄弟和姐妹,我在30岁生日的酒会上,献给所有的朋友们一首歌吧!请允许我唱我最喜欢的《千言万语》……”
邓丽君充满激情地唱起来——不知道为了什么,忧愁它围绕着我,我每天都在祈祷,快赶走爱的寂寞。
那天起,你对我说,永远地爱着我,千言和万语随浮云掠过。
掌声骤然地响了起来。邓丽君在鼓掌声中又流了泪,不过这泪水是欢欣的泪,喜悦的泪……
结婚,还要再过老祖母这一关吗?
“邓小姐,听说你不久前在香港庆贺自己的30岁生日,办得有声有色,可惜的是我在新加坡并不知道,就在你办生日酒会的前两日,我记得还与你通过电话,遗憾的是你对我守口如瓶。仔细想来真是有些苦恼,因为像我们目前这样的关系,我对此事一无所知似乎是让人难以接受的。”郭孔丞在说上面这些话时显得很难过。
这是1983年2月上旬。在香港有名的文华酒店的茶楼,刚从新加坡飞港的郭孔丞在下午3点光景,请邓丽君来品下午茶。对于香港古来就有的下午茶,邓丽君以往虽然知道这是一种高雅的享受,她却始终没有机会品尝。倒不是她不喜欢这种从内地广州流传过来的茶饮风味,而是她不可能抽出那么多的时间来。今天因为是郭孔丞相请,才忙里偷闲赶来。
邓丽君的心情很平静。她没有因郭孔丞提出的质责而感到不快,只是慢条斯理地饮着茶,沉吟片刻才说:“郭先生,我办生日酒会的事情,本来也是准备告诉您的。可是后来一想,又觉得还是不告诉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