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美人邓丽君 第31节
请爱着我,请再爱着我……
这首《爱人》使邓丽君在日本的声望陡增。在1985年夏天日本所举办的咱片比赛中,《爱人》一歌成为流行歌曲的榜首,邓丽君成了日本一颗光芒四射的明星。
“丽君姐姐,这就是你所向往的比睿山!”邓丽君急忙探头一看,只见她们所乘坐的小轿车已经沿着一条曲折的盘山公路,驶上了绿树葱宠、雄伟挺拔的比睿山。在那条盘山道上,邓丽君俯望山下,是偌大一片碧波粼粼的湖水。她询问身边的小林幸子说:“这就是那个有名的琵琶湖吗?”
“是的是的,琵琶湖!”小林幸子告诉邓丽君说:“这琵琶湖和比睿山是我们京都的最好去处了,这山顶上有许多寺庙,听说都是你们中国式的建筑风格呢!”
“太好了,我就是喜欢到这类风景好,又很少有人打扰的地方来独自生活。”邓丽君多年来一直喜欢安静。即便她在日本或香港灌唱片时,也是自己将一间录音室单独包下来,自己独往独来。住在东京或京都时,邓丽君也是专拣不被别人所知的旅馆下榻,因此,邓丽君的身上始终有一种神秘感。
小轿立越爬越高,渐渐爬到比睿山的山顶上来。邓丽君望见山顶上古树蓊郁,云遮雾罩,由于是著名的旅游之地,所以在山巅附近建有较为现代化的酒店。从山顶上俯瞰琵琶湖,宛若一方璀璨的碧玉镶嵌在一片褐色的土地上。
“丽君姐姐,你看,这就是有名的延历寺!”小林幸子在进山的路口让司机将车子停下,她扶着邓丽君走下来。比睿山上的游客寥寥,加之邓丽君是日大姑娘打扮,所以在她和小林幸子走进那座有名的延历寺时,并没有人认出是两位名噪日本歌坛的女歌星。
“哎呀,真是古朴的中国式建筑!”出现在邓丽君面前的这座延历寺届宇辉煌,正面的大殿有一排朱漆廊柱组成的宽敞回廊,走进大殿的正门,是一片宽坦的天井。院宅内修竹丛丛,迎风摇曳。几株王松枝板挺拔,翠绿参差。后山上有一眼清泉,水流清冽,叮咚有声。那泉水在后殿套汇成一泓清幽幽的潭水,使得平生第一次到比睿山的邓丽君有了一种归家之感。
一位日本僧人引着邓丽君和小林幸子进了香后,又邀两位姑娘来到禅房内歇息。邓丽君走进禅房一看,犹如回到了家一般,室内几乎全是中国式硬木家俱,古朴典雅。墙上悬挂一幅中堂,上面题写四个中国大字:论湿寒贫。
“请问长老,这‘论湿寒贫’四字是何含意呢?”邓丽君对中国字格外感兴趣,略一沉吟,便以流利的日语向那位须发皤然的日本增人请教。日本僧人并没有认出邓丽君是中国人,便说:“小姐莫非不知此寺乃是2000年前中国的一位大增人来此布道建的吗?这条幅便是他留下来的珍贵墨宝,所谓‘论’字便是比睿山间曾有谈论经文之声;湿即山间雨雾山岚,湿气氛包;寒指山间风大,夜晚寒气袭人;而那贫字则是说常住在延历寺的人,必要耐得住贫困才是啊!”
“哦哦,原来如此。”邓丽君和小林幸子在延历寺内焚香吃茶,略作休息,两人便来到距延历寺不远的一家日本民间小客栈投宿。
这所宅子很有日本的特点,进门便是榻榻米。清洁白净的四壁一尘不染。两扇纸窗,推开后可以遗见后山的绝壁峭岩。山间也有几株樱花树,正在和煦的阳光下竞相怒放,一股浓烈的花香随风吹来,使得两人歇息的居室里变得格外温馨。
“两位小姐,你们稍等片刻,便可吃饭。”店家女老板穿木屐和服,谦恭地迎进来,一边说着客气话,一边打开收录机,说:“请先听一首邓丽君小姐唱的《爱人》吧,凡是来我处投宿的客人,一般都喜欢听她唱的歌儿。”邓丽君和小林幸子面面相觑。收录机里立刻传来邓丽君那温婉缠绵的歌声:“……用你的温柔和承诺,我要向人们诉说。沉默不再跟着我,请爱着我……”
邓丽君沉默着,她在倾听着自己的歌声。这首名叫《爱人》的歌曲,自她1985年春夏在东京唱红后,几乎在全日本各地流行。这一年的12月15日,东京最大的广播电视公司NHK 特别邀请邓丽君开一次个人独唱会。那一次,她也是以这支《爱人》赢得了晚会的高潮。邓丽君想到那天夜晚,心里就有些留恋,邓丽君感叹说:“幸子,我们女人的青春也实在是太短暂了,现在我们还能唱,可是我已经感到很累了!”
“丽君姐姐,你说得好凄凉!人家都称你是‘东南亚骄女’,永远不败的歌星。你为什么说这样令人扫兴的话呢?你还没结婚呢,一朵花儿正在开放嘛!‘小林幸子在日本成名的歌星中是最崇拜邓丽君的一个。在她的心目中,邓丽君仿佛就是一朵永远也开不败的郁金香。
“结婚?”邓丽君静静地一笑,说:“现在,我已经没什么兴趣了!
幸子,我感到还是独身吧,独身的女人也很幸福啊!“
邓丽君的内心有着深深的痛楚。几年前,她还没有与郭孔丞拍拖的时候,她一度憧憬过爱情。邓丽君记得在香港的一次酒会上,有一位女记者专门来询问她的择偶条件。邓丽君当时的心情很开朗,她在众目睽睽下对婚姻大事毫不讳言,邓丽君雄心勃勃地对女记者说道:“我的择友条件其实并不高。第一,我未来的夫君不一定非常英俊,但是起码他站出来要像样;第二,不一定要是大富翁,但起码有足够维持下半生的生活积蓄;第三,年龄太大和太小都不行,最好比我大8岁左右!”
邓丽君的择偶条件在报纸上公布后,向这位大明星求婚的人何止百千?可是当他们真的与邓丽君所提的条件对号时,又感到可做邓丽君夫君的人真没有。就在这个时候,郭孔丞走进了邓丽君的生活。当时,邓丽君已经受了三次较为重大的失恋打击。她决计将历尽人世沧桑后所有的情惊,都一古脑地倾注在对郭孔丞的爱情上。然而,这一次的结局比前几次更令她失望,她有一种历经爱情的挫折后变得心灰意冷之感。邓丽君面对好友小林幸子的询问,叹息一声说:“那种事我不再想了,也没有精神去想了。唉,因为结婚实在太麻烦了!”
“两位小姐,来喽,京都汤面!”老板娘双手捧着描金方盘进来,将大碗汤面端上桌来。雪白的面丝上浇了红色的排骨卤汁,又杂以黄瓜条、紫菜本、辣椒和粉丝等佐料,色香味俱佳。老板娘为汤面浇了酱、醋等鲜汁,一面向邓丽君和小林幸子说:“这场面可是起源于中国,它是放了猪肉卤和牛肉卤的,很香,也很清淡。这种汤面比九州的汤面、扎幌场面都不同,它的配料和烹饪都很独特。两位小姐请品尝我的手艺吧!”
“谢谢!”邓丽君和小林幸子为了单独谈心事,随便应酬着。女老板安顿受后,便识趣地退了出去。
“丽君姐姐,听说新加坡的那位郭先生……快要结婚了!”小林幸子喝着碗里的汤汁,忽然说道。
“哦……”邓丽君木然地点点头。去年秋天,她有一次到涩谷的一家酒店里去看望一位朋友,当邓丽君从宝马小轿车里走出来时,酒店的玻璃门也缓缓地开启了。从大厅轻盈地走出一位盛妆的日本姑娘,身材很窈窕。她面庞很清秀,弯弯的柳眉下有一双亮闪闪的大眼睛。她穿一套淡蓝色的连衣裙,白色的高踉皮鞋,乌黑的发辫上系着雪白的蝴蝶结。邓丽君冷眼望去,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却又想不起来。邓丽君正在打量着那位清秀的日本姑娘,不料却已经被对方认出来了。她的眼睛里闪过一抹惊喜:“您是邓丽君小姐吗?”
日本姑娘的声音很好听,是纯正的日本北方话。还未等邓丽君开口说话,那扇巨大的旋转玻璃门又将一位穿黑色笔挺西装的男子推了出来。天呐,这是一张邓丽君十分熟悉的中国英俊男子的国字型脸膛。几乎与此同时,那男子也惊愕他睁大了眼睛,他失声道:“邓小姐,是你……?”
他是郭孔丞!
邓丽君没有料到郭孔丞也在日本的东京,更没有想到他会与另一位年轻标致的日本姑娘如此亲密地在一起。聪明的邓丽君很快就从郭孔丞很不自然的神态上,感觉到他与那位日本少女之间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自从她与郭孔丞分手以后,再也没有见到郭孔丞。她在痛苦中曾不止一次地暗暗告诫自己:尽快地忘掉他!彻底地忘掉他!
“你们……认识?”日本姑娘愕然地望望邓丽君,又望了望困窘的郭孔丞。
邓丽君本来很想出于礼貌答话,可是,当她忽然意识到什么时,便朝着郭孔丞与那位日本姑娘有礼貌地一点头,转身快步地闪进玻璃门里去了,那是她与郭孔丞最后的一次见面。现在,想不到小林幸子竟然提起了郭孔丞将要结婚的事情。她手捧着场面,怔在那里。
小林幸子喃喃地说:“我听人说,郭先生自从与你分手后,大病了一场。他始终都在想念着你,郭先生发誓非要找到像你一样的女孩子才可以结婚。后来他的家人就费尽心力,为郭先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物色合适的人选。可惜的是郭先生连一个也相不中,直到最近有一位马来西亚的客商在东京报意外地发现一个和你长得一模一样的日本姑娘。于是,郭先生才来到日本,据人说郭先生一见到那个日本姑娘,竟然一下子叫出了你的名字!”
邓丽君蓦然想起在东京与郭孔丞邂逅的情景,原来当时他身边的日本姑娘真是郭孔丞新结识的意中人。现在经小林幸子的提醒,邓丽君才恍然悟出那位娴静俏美的日本小姐,确实与自己生得有几分相似,以至当日邓丽君猛然见到她时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她的心头百感交集,既为郭孔丞又找到了如意的女友感到欣慰,也为自己无线与郭孔丞结成秦晋之好而悲哀。邓丽君沉吟片刻才说:“我祝福他,郭先生是个好人啊!”
起风了,吹得后山坡上的一簇簇如雪似雾般的樱花摇来曳去。
桌子上两碗日本风味的京都场面有些凉了,邓丽君的心绪有些悲凉,她一双迷离的眼睛凝望着在春风中摇来荡去的樱树枝条。
“成龙和阿娇也快要结婚了!”小林幸子很同情她的好友邓丽君,望着桌上散发着黄瓜清香味的热场面,她也吃不下。她在提醒并准备敦促邓丽君,应该在事业繁忙中抽空顾及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
“是吗?”邓丽君是初次从小林幸子的口里得知有关成龙和林风娇的消息,她离开香港到日本也有一年多了,消息很闭塞。她对这件事很感兴趣,便询问说:“前些时候不是说阿娇离开香港去了美国吗?她与成龙的关系一直很热,何故又忽然去了美国?”
小林幸子说:“日本的许多演艺界人士都对成龙和林风娇的拍拖很感兴趣,因为成龙在我们日本是有众多影迷的。成龙从一开始就对林风娇充满了真诚的爱意,这是林风娇本人也非常清楚的。可是林风娇很有自尊心,她在与成龙拍拖时很谨慎,她担心成龙是一时感情冲动才爱上了她,又担心成龙的名气太大,片酬又高,而且成龙的年龄又比阿娇小。阿娇公开对别人说过:“太红的男明星很难做一个好老公。‘她又对记者说:“看看电影圈子里的婚姻,真是让人寒心。’可是,阿娇在婚姻上愈是采取谨慎躲闪的态度,成龙越是热情地进攻。到了1983年的5月,阿娇见成龙在爱情上已到走火入魔的程度,她为了让两人同时都能够冷静下来,认真地思考今后的生活,她毅然地放弃了香港电影公司的许多片约,独自飞到美国去了。”
“原来是因为这个,阿娇的担心太多余,其实成龙这个人的心地很善良。他虽然是一位红星,可是为人却是很好的。‘哪丽君微微地叹息。
小林幸子继续告诉她说:“林风娇去了美国以后,成龙无法忍受这种相思之苦。听人说这位大影星每天都要给在美国的阿娇打越洋电话,向她倾吐内心的相思之苦。初时阿娇不听电话,后来又苦劝成龙不要打电话,彼此冷静下来,多多地思考今后的生活,可是成龙哪里肯听?他每天往美国打去的电话反而更频了,有时一天打两三次。这样一来,他和阿娇之间的感情不但没有冷却下来,反而越谈越热。阿娇后来也日夜思念起在香港的成龙来了,在这种两地相思难分难解的时候,阿娇只好又从美国回来了。如今,他们的感情如胶似漆了,听说很快就要结婚了。”
“我祝愿他们幸福!”邓丽君神情郁郁地凝望着小小居室外的樱花林,一阵狂风吹过以后,刚才在明丽的阳光下还开放得姹紫嫣红的樱花,如今满地落英,一派肃杀景象。她似乎已从自然界的花开花落,悟出了人生的世态炎凉。
收录机里她的那支歌还如泣如诉地唱着:不再拥有那份寂寞,在夜空请你呼唤我。
……
邓丽君信手将收录机关闭,小小的日本居室恢复了安静,只是方才被一阵狂风吹落的樱花还在窗外散发着幽幽的清香。
“丽君姐姐,你真的想在比睿山上独自住一个时期吗?”小林幸子见她的提醒非但没有使邓丽君从对爱情的失意中得到启发,反而平添了邓丽君的忧戚,心里很不安。这位善良的日本少女始终替邓丽君感到不甘,她说:“莫非你今后真的不再寻找新的爱情了吗?”
“爱情对于任何一个女人都是十分重要的,组织家庭对于我也是需要的,但终身的伴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并不是我随便就可以得到的,”邓丽君望着小林幸子那张稚气未脱,丰润而潮红的面庞,温和地笑了笑,说:“幸子,你知道我的择偶条件虽然不高,然而合我心意的人却寥寥无几。豪门富户我从来都不看重,只求找到一个可以投心对意的郎君就行了。可是由于近年来我一直行踪飘忽,难于结交异性,对于婚姻问题,我从不强求。”
小林幸子睁大吃惊的眼睛不解地望着邓丽君说:“那么,姐姐就一直这样独身生活吗?”
邓丽君心绪烦乱,叹息一声说:“时代进步了,幸子,女性为什么不能像男人那样独立自主?我认为女人可以结婚,也可以不结婚。因为结婚是个深奥的问题,女人结婚以后是不是一定就能够幸福呢?也不一定,演艺圈里不是也有许多不成功的例子吗?”
“姐姐,听您这么一说,独居也是可行的。”小林幸子从邓丽君的谈话中品味出一股淡淡的苦涩,这是任何一个只熟悉邓丽君外表却不深知其内心的朋友难以体会到的。绝大多数人只能看到邓丽君外在的成功与欢乐,却很少有人了解到这位中国大明星的内心世界。小林幸子决计不再与邓丽君继续这种伤感的话题,便说:“姐姐还没有回答我,到底要在这比睿山上住多久?将来……?”
“如果没有人发现我,打扰我,我就在比睿山上多住上几个月,歇息歇息。”邓丽君的精神又振奋起来,对小林幸子说:“请你放心,我这个人永远也不会颓废、消沉。我对自己的演唱水平也永远不会满足,我很想到欧洲去学习。”
“欧洲?”小林幸子有些吃惊。她没有想到已处于演唱峰巅的邓丽君,还打算继续去攀登新的艺术高峰,小林幸子感到非常敬佩。
“是的,我打算去英国和法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我不甘心呀!”邓丽君望着一片烂漫的樱花,深沉地说道。
第十三章 与法国小男友的恩恩怨怨
“青霞,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想问,可又很不好意思,担心我如果一旦直接问你,你
不好回答。”在一个十分晴朗的上午,邓丽君驾驶着那辆劳斯莱斯轿车驶出巴黎,沿着
一条平坦的高速公路驶往法国南部的坎城。林青霞在巴黎逗留一个月,邓丽君陪着她几
乎逛遍了古老的巴黎。包括路易十四执政时所建的凡尔赛宫,以法国著名建筑家居斯塔
夫。埃菲尔命名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建筑古迹。
为了能让林青霞开心,邓丽君在4月初的一个炎热上午,决计让她到法国著名的海
滨城市坎城来玩一玩。现在两人坐在奔驰的轿车里,邓丽君终于说出了她许久就想问的
话。
“丽君,我们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话吗?我们一直被人称为台湾出生的两棵长青
树,我俩情同手足,即便是心中的秘密也是可以倾吐的。”
“我知道你最初在台湾上银幕的时候,就和秦汉很有缘分。你拍的处女作《窗外》,
就和秦汉联袂主演,后来,你们俩又合作过《绿色山庄》《一颗红豆》和《我是一片云》
等影片。谁都知道你们不仅在银幕上演的是爱情戏,在银幕外也是非常有感情的。可是
我一直不明白,既然你们那么相爱,为什么还迟迟不结婚呢?”
“……”
“青霞,你是1953年11月生人,与我同岁。今年也是36岁了。
莫非……你也像我一样终生不嫁吗?“
林青霞凝望着车窗外飞凉而过的一棵棵梧桐树,以及在炎炎烈日下被晒蔫了的一片
片绿色植物,她的心绪很烦乱。在爱情的问题上林青霞与好友邓丽君同病相怜,现在当
邓丽君谈起此事时,林青霞的面庞变得潮红了。
“我知道自己的年龄不小了,”林青霞不肯正面去答好友的询问,有意避开秦汉。
虽然有关她与秦汉相恋的传说在港台报界已经传了几年,成为了公开的秘密,林青霞仍
然不想涉及。她期期艾艾地说:“尽管我们都过了青春的好时光,然而我现在还是不想
马上结婚。丽君,其实我俩彼此相同,都是各有苦衷呀!”
邓丽君说:“我与你终究不同。我之所以到36岁上也不能成婚,并不是我不想嫁人,
而是因为命运对我的打击太大了,可是青霞你不要效法我,你应该下决心结婚。”
林青霞叹息了一声,说:“结婚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不觉得是件大事
情。可是对你我这样的人而言,却是一件很大很大的事,绝不能马虎。丽君,你说对
吗?”
邓丽君不语。她不去看坐在身边的林青霞,却注视着高速公路上偶尔闪过来的风驰
电掣的汽车。平心而论,她从内心里赞同林青霞的观点,但是她不想打断对方的话,邓
丽君很想从林青霞的谈话中得到某种启迪。
“我相信自己是一个迟熟的女人。丽君,十几年前我刚在台湾走上银幕的时候,因
为整天演的全是爱情文艺片,闲时只觉得自己是空心的浮物。那时,我悲观、自怜。我
甚至渴望马马虎虎地找到一个男人来做我的靠山,可是后来才感到这种想法太荒唐。特
这首《爱人》使邓丽君在日本的声望陡增。在1985年夏天日本所举办的咱片比赛中,《爱人》一歌成为流行歌曲的榜首,邓丽君成了日本一颗光芒四射的明星。
“丽君姐姐,这就是你所向往的比睿山!”邓丽君急忙探头一看,只见她们所乘坐的小轿车已经沿着一条曲折的盘山公路,驶上了绿树葱宠、雄伟挺拔的比睿山。在那条盘山道上,邓丽君俯望山下,是偌大一片碧波粼粼的湖水。她询问身边的小林幸子说:“这就是那个有名的琵琶湖吗?”
“是的是的,琵琶湖!”小林幸子告诉邓丽君说:“这琵琶湖和比睿山是我们京都的最好去处了,这山顶上有许多寺庙,听说都是你们中国式的建筑风格呢!”
“太好了,我就是喜欢到这类风景好,又很少有人打扰的地方来独自生活。”邓丽君多年来一直喜欢安静。即便她在日本或香港灌唱片时,也是自己将一间录音室单独包下来,自己独往独来。住在东京或京都时,邓丽君也是专拣不被别人所知的旅馆下榻,因此,邓丽君的身上始终有一种神秘感。
小轿立越爬越高,渐渐爬到比睿山的山顶上来。邓丽君望见山顶上古树蓊郁,云遮雾罩,由于是著名的旅游之地,所以在山巅附近建有较为现代化的酒店。从山顶上俯瞰琵琶湖,宛若一方璀璨的碧玉镶嵌在一片褐色的土地上。
“丽君姐姐,你看,这就是有名的延历寺!”小林幸子在进山的路口让司机将车子停下,她扶着邓丽君走下来。比睿山上的游客寥寥,加之邓丽君是日大姑娘打扮,所以在她和小林幸子走进那座有名的延历寺时,并没有人认出是两位名噪日本歌坛的女歌星。
“哎呀,真是古朴的中国式建筑!”出现在邓丽君面前的这座延历寺届宇辉煌,正面的大殿有一排朱漆廊柱组成的宽敞回廊,走进大殿的正门,是一片宽坦的天井。院宅内修竹丛丛,迎风摇曳。几株王松枝板挺拔,翠绿参差。后山上有一眼清泉,水流清冽,叮咚有声。那泉水在后殿套汇成一泓清幽幽的潭水,使得平生第一次到比睿山的邓丽君有了一种归家之感。
一位日本僧人引着邓丽君和小林幸子进了香后,又邀两位姑娘来到禅房内歇息。邓丽君走进禅房一看,犹如回到了家一般,室内几乎全是中国式硬木家俱,古朴典雅。墙上悬挂一幅中堂,上面题写四个中国大字:论湿寒贫。
“请问长老,这‘论湿寒贫’四字是何含意呢?”邓丽君对中国字格外感兴趣,略一沉吟,便以流利的日语向那位须发皤然的日本增人请教。日本僧人并没有认出邓丽君是中国人,便说:“小姐莫非不知此寺乃是2000年前中国的一位大增人来此布道建的吗?这条幅便是他留下来的珍贵墨宝,所谓‘论’字便是比睿山间曾有谈论经文之声;湿即山间雨雾山岚,湿气氛包;寒指山间风大,夜晚寒气袭人;而那贫字则是说常住在延历寺的人,必要耐得住贫困才是啊!”
“哦哦,原来如此。”邓丽君和小林幸子在延历寺内焚香吃茶,略作休息,两人便来到距延历寺不远的一家日本民间小客栈投宿。
这所宅子很有日本的特点,进门便是榻榻米。清洁白净的四壁一尘不染。两扇纸窗,推开后可以遗见后山的绝壁峭岩。山间也有几株樱花树,正在和煦的阳光下竞相怒放,一股浓烈的花香随风吹来,使得两人歇息的居室里变得格外温馨。
“两位小姐,你们稍等片刻,便可吃饭。”店家女老板穿木屐和服,谦恭地迎进来,一边说着客气话,一边打开收录机,说:“请先听一首邓丽君小姐唱的《爱人》吧,凡是来我处投宿的客人,一般都喜欢听她唱的歌儿。”邓丽君和小林幸子面面相觑。收录机里立刻传来邓丽君那温婉缠绵的歌声:“……用你的温柔和承诺,我要向人们诉说。沉默不再跟着我,请爱着我……”
邓丽君沉默着,她在倾听着自己的歌声。这首名叫《爱人》的歌曲,自她1985年春夏在东京唱红后,几乎在全日本各地流行。这一年的12月15日,东京最大的广播电视公司NHK 特别邀请邓丽君开一次个人独唱会。那一次,她也是以这支《爱人》赢得了晚会的高潮。邓丽君想到那天夜晚,心里就有些留恋,邓丽君感叹说:“幸子,我们女人的青春也实在是太短暂了,现在我们还能唱,可是我已经感到很累了!”
“丽君姐姐,你说得好凄凉!人家都称你是‘东南亚骄女’,永远不败的歌星。你为什么说这样令人扫兴的话呢?你还没结婚呢,一朵花儿正在开放嘛!‘小林幸子在日本成名的歌星中是最崇拜邓丽君的一个。在她的心目中,邓丽君仿佛就是一朵永远也开不败的郁金香。
“结婚?”邓丽君静静地一笑,说:“现在,我已经没什么兴趣了!
幸子,我感到还是独身吧,独身的女人也很幸福啊!“
邓丽君的内心有着深深的痛楚。几年前,她还没有与郭孔丞拍拖的时候,她一度憧憬过爱情。邓丽君记得在香港的一次酒会上,有一位女记者专门来询问她的择偶条件。邓丽君当时的心情很开朗,她在众目睽睽下对婚姻大事毫不讳言,邓丽君雄心勃勃地对女记者说道:“我的择友条件其实并不高。第一,我未来的夫君不一定非常英俊,但是起码他站出来要像样;第二,不一定要是大富翁,但起码有足够维持下半生的生活积蓄;第三,年龄太大和太小都不行,最好比我大8岁左右!”
邓丽君的择偶条件在报纸上公布后,向这位大明星求婚的人何止百千?可是当他们真的与邓丽君所提的条件对号时,又感到可做邓丽君夫君的人真没有。就在这个时候,郭孔丞走进了邓丽君的生活。当时,邓丽君已经受了三次较为重大的失恋打击。她决计将历尽人世沧桑后所有的情惊,都一古脑地倾注在对郭孔丞的爱情上。然而,这一次的结局比前几次更令她失望,她有一种历经爱情的挫折后变得心灰意冷之感。邓丽君面对好友小林幸子的询问,叹息一声说:“那种事我不再想了,也没有精神去想了。唉,因为结婚实在太麻烦了!”
“两位小姐,来喽,京都汤面!”老板娘双手捧着描金方盘进来,将大碗汤面端上桌来。雪白的面丝上浇了红色的排骨卤汁,又杂以黄瓜条、紫菜本、辣椒和粉丝等佐料,色香味俱佳。老板娘为汤面浇了酱、醋等鲜汁,一面向邓丽君和小林幸子说:“这场面可是起源于中国,它是放了猪肉卤和牛肉卤的,很香,也很清淡。这种汤面比九州的汤面、扎幌场面都不同,它的配料和烹饪都很独特。两位小姐请品尝我的手艺吧!”
“谢谢!”邓丽君和小林幸子为了单独谈心事,随便应酬着。女老板安顿受后,便识趣地退了出去。
“丽君姐姐,听说新加坡的那位郭先生……快要结婚了!”小林幸子喝着碗里的汤汁,忽然说道。
“哦……”邓丽君木然地点点头。去年秋天,她有一次到涩谷的一家酒店里去看望一位朋友,当邓丽君从宝马小轿车里走出来时,酒店的玻璃门也缓缓地开启了。从大厅轻盈地走出一位盛妆的日本姑娘,身材很窈窕。她面庞很清秀,弯弯的柳眉下有一双亮闪闪的大眼睛。她穿一套淡蓝色的连衣裙,白色的高踉皮鞋,乌黑的发辫上系着雪白的蝴蝶结。邓丽君冷眼望去,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却又想不起来。邓丽君正在打量着那位清秀的日本姑娘,不料却已经被对方认出来了。她的眼睛里闪过一抹惊喜:“您是邓丽君小姐吗?”
日本姑娘的声音很好听,是纯正的日本北方话。还未等邓丽君开口说话,那扇巨大的旋转玻璃门又将一位穿黑色笔挺西装的男子推了出来。天呐,这是一张邓丽君十分熟悉的中国英俊男子的国字型脸膛。几乎与此同时,那男子也惊愕他睁大了眼睛,他失声道:“邓小姐,是你……?”
他是郭孔丞!
邓丽君没有料到郭孔丞也在日本的东京,更没有想到他会与另一位年轻标致的日本姑娘如此亲密地在一起。聪明的邓丽君很快就从郭孔丞很不自然的神态上,感觉到他与那位日本少女之间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自从她与郭孔丞分手以后,再也没有见到郭孔丞。她在痛苦中曾不止一次地暗暗告诫自己:尽快地忘掉他!彻底地忘掉他!
“你们……认识?”日本姑娘愕然地望望邓丽君,又望了望困窘的郭孔丞。
邓丽君本来很想出于礼貌答话,可是,当她忽然意识到什么时,便朝着郭孔丞与那位日本姑娘有礼貌地一点头,转身快步地闪进玻璃门里去了,那是她与郭孔丞最后的一次见面。现在,想不到小林幸子竟然提起了郭孔丞将要结婚的事情。她手捧着场面,怔在那里。
小林幸子喃喃地说:“我听人说,郭先生自从与你分手后,大病了一场。他始终都在想念着你,郭先生发誓非要找到像你一样的女孩子才可以结婚。后来他的家人就费尽心力,为郭先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物色合适的人选。可惜的是郭先生连一个也相不中,直到最近有一位马来西亚的客商在东京报意外地发现一个和你长得一模一样的日本姑娘。于是,郭先生才来到日本,据人说郭先生一见到那个日本姑娘,竟然一下子叫出了你的名字!”
邓丽君蓦然想起在东京与郭孔丞邂逅的情景,原来当时他身边的日本姑娘真是郭孔丞新结识的意中人。现在经小林幸子的提醒,邓丽君才恍然悟出那位娴静俏美的日本小姐,确实与自己生得有几分相似,以至当日邓丽君猛然见到她时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她的心头百感交集,既为郭孔丞又找到了如意的女友感到欣慰,也为自己无线与郭孔丞结成秦晋之好而悲哀。邓丽君沉吟片刻才说:“我祝福他,郭先生是个好人啊!”
起风了,吹得后山坡上的一簇簇如雪似雾般的樱花摇来曳去。
桌子上两碗日本风味的京都场面有些凉了,邓丽君的心绪有些悲凉,她一双迷离的眼睛凝望着在春风中摇来荡去的樱树枝条。
“成龙和阿娇也快要结婚了!”小林幸子很同情她的好友邓丽君,望着桌上散发着黄瓜清香味的热场面,她也吃不下。她在提醒并准备敦促邓丽君,应该在事业繁忙中抽空顾及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
“是吗?”邓丽君是初次从小林幸子的口里得知有关成龙和林风娇的消息,她离开香港到日本也有一年多了,消息很闭塞。她对这件事很感兴趣,便询问说:“前些时候不是说阿娇离开香港去了美国吗?她与成龙的关系一直很热,何故又忽然去了美国?”
小林幸子说:“日本的许多演艺界人士都对成龙和林风娇的拍拖很感兴趣,因为成龙在我们日本是有众多影迷的。成龙从一开始就对林风娇充满了真诚的爱意,这是林风娇本人也非常清楚的。可是林风娇很有自尊心,她在与成龙拍拖时很谨慎,她担心成龙是一时感情冲动才爱上了她,又担心成龙的名气太大,片酬又高,而且成龙的年龄又比阿娇小。阿娇公开对别人说过:“太红的男明星很难做一个好老公。‘她又对记者说:“看看电影圈子里的婚姻,真是让人寒心。’可是,阿娇在婚姻上愈是采取谨慎躲闪的态度,成龙越是热情地进攻。到了1983年的5月,阿娇见成龙在爱情上已到走火入魔的程度,她为了让两人同时都能够冷静下来,认真地思考今后的生活,她毅然地放弃了香港电影公司的许多片约,独自飞到美国去了。”
“原来是因为这个,阿娇的担心太多余,其实成龙这个人的心地很善良。他虽然是一位红星,可是为人却是很好的。‘哪丽君微微地叹息。
小林幸子继续告诉她说:“林风娇去了美国以后,成龙无法忍受这种相思之苦。听人说这位大影星每天都要给在美国的阿娇打越洋电话,向她倾吐内心的相思之苦。初时阿娇不听电话,后来又苦劝成龙不要打电话,彼此冷静下来,多多地思考今后的生活,可是成龙哪里肯听?他每天往美国打去的电话反而更频了,有时一天打两三次。这样一来,他和阿娇之间的感情不但没有冷却下来,反而越谈越热。阿娇后来也日夜思念起在香港的成龙来了,在这种两地相思难分难解的时候,阿娇只好又从美国回来了。如今,他们的感情如胶似漆了,听说很快就要结婚了。”
“我祝愿他们幸福!”邓丽君神情郁郁地凝望着小小居室外的樱花林,一阵狂风吹过以后,刚才在明丽的阳光下还开放得姹紫嫣红的樱花,如今满地落英,一派肃杀景象。她似乎已从自然界的花开花落,悟出了人生的世态炎凉。
收录机里她的那支歌还如泣如诉地唱着:不再拥有那份寂寞,在夜空请你呼唤我。
……
邓丽君信手将收录机关闭,小小的日本居室恢复了安静,只是方才被一阵狂风吹落的樱花还在窗外散发着幽幽的清香。
“丽君姐姐,你真的想在比睿山上独自住一个时期吗?”小林幸子见她的提醒非但没有使邓丽君从对爱情的失意中得到启发,反而平添了邓丽君的忧戚,心里很不安。这位善良的日本少女始终替邓丽君感到不甘,她说:“莫非你今后真的不再寻找新的爱情了吗?”
“爱情对于任何一个女人都是十分重要的,组织家庭对于我也是需要的,但终身的伴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并不是我随便就可以得到的,”邓丽君望着小林幸子那张稚气未脱,丰润而潮红的面庞,温和地笑了笑,说:“幸子,你知道我的择偶条件虽然不高,然而合我心意的人却寥寥无几。豪门富户我从来都不看重,只求找到一个可以投心对意的郎君就行了。可是由于近年来我一直行踪飘忽,难于结交异性,对于婚姻问题,我从不强求。”
小林幸子睁大吃惊的眼睛不解地望着邓丽君说:“那么,姐姐就一直这样独身生活吗?”
邓丽君心绪烦乱,叹息一声说:“时代进步了,幸子,女性为什么不能像男人那样独立自主?我认为女人可以结婚,也可以不结婚。因为结婚是个深奥的问题,女人结婚以后是不是一定就能够幸福呢?也不一定,演艺圈里不是也有许多不成功的例子吗?”
“姐姐,听您这么一说,独居也是可行的。”小林幸子从邓丽君的谈话中品味出一股淡淡的苦涩,这是任何一个只熟悉邓丽君外表却不深知其内心的朋友难以体会到的。绝大多数人只能看到邓丽君外在的成功与欢乐,却很少有人了解到这位中国大明星的内心世界。小林幸子决计不再与邓丽君继续这种伤感的话题,便说:“姐姐还没有回答我,到底要在这比睿山上住多久?将来……?”
“如果没有人发现我,打扰我,我就在比睿山上多住上几个月,歇息歇息。”邓丽君的精神又振奋起来,对小林幸子说:“请你放心,我这个人永远也不会颓废、消沉。我对自己的演唱水平也永远不会满足,我很想到欧洲去学习。”
“欧洲?”小林幸子有些吃惊。她没有想到已处于演唱峰巅的邓丽君,还打算继续去攀登新的艺术高峰,小林幸子感到非常敬佩。
“是的,我打算去英国和法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我不甘心呀!”邓丽君望着一片烂漫的樱花,深沉地说道。
第十三章 与法国小男友的恩恩怨怨
“青霞,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想问,可又很不好意思,担心我如果一旦直接问你,你
不好回答。”在一个十分晴朗的上午,邓丽君驾驶着那辆劳斯莱斯轿车驶出巴黎,沿着
一条平坦的高速公路驶往法国南部的坎城。林青霞在巴黎逗留一个月,邓丽君陪着她几
乎逛遍了古老的巴黎。包括路易十四执政时所建的凡尔赛宫,以法国著名建筑家居斯塔
夫。埃菲尔命名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建筑古迹。
为了能让林青霞开心,邓丽君在4月初的一个炎热上午,决计让她到法国著名的海
滨城市坎城来玩一玩。现在两人坐在奔驰的轿车里,邓丽君终于说出了她许久就想问的
话。
“丽君,我们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话吗?我们一直被人称为台湾出生的两棵长青
树,我俩情同手足,即便是心中的秘密也是可以倾吐的。”
“我知道你最初在台湾上银幕的时候,就和秦汉很有缘分。你拍的处女作《窗外》,
就和秦汉联袂主演,后来,你们俩又合作过《绿色山庄》《一颗红豆》和《我是一片云》
等影片。谁都知道你们不仅在银幕上演的是爱情戏,在银幕外也是非常有感情的。可是
我一直不明白,既然你们那么相爱,为什么还迟迟不结婚呢?”
“……”
“青霞,你是1953年11月生人,与我同岁。今年也是36岁了。
莫非……你也像我一样终生不嫁吗?“
林青霞凝望着车窗外飞凉而过的一棵棵梧桐树,以及在炎炎烈日下被晒蔫了的一片
片绿色植物,她的心绪很烦乱。在爱情的问题上林青霞与好友邓丽君同病相怜,现在当
邓丽君谈起此事时,林青霞的面庞变得潮红了。
“我知道自己的年龄不小了,”林青霞不肯正面去答好友的询问,有意避开秦汉。
虽然有关她与秦汉相恋的传说在港台报界已经传了几年,成为了公开的秘密,林青霞仍
然不想涉及。她期期艾艾地说:“尽管我们都过了青春的好时光,然而我现在还是不想
马上结婚。丽君,其实我俩彼此相同,都是各有苦衷呀!”
邓丽君说:“我与你终究不同。我之所以到36岁上也不能成婚,并不是我不想嫁人,
而是因为命运对我的打击太大了,可是青霞你不要效法我,你应该下决心结婚。”
林青霞叹息了一声,说:“结婚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不觉得是件大事
情。可是对你我这样的人而言,却是一件很大很大的事,绝不能马虎。丽君,你说对
吗?”
邓丽君不语。她不去看坐在身边的林青霞,却注视着高速公路上偶尔闪过来的风驰
电掣的汽车。平心而论,她从内心里赞同林青霞的观点,但是她不想打断对方的话,邓
丽君很想从林青霞的谈话中得到某种启迪。
“我相信自己是一个迟熟的女人。丽君,十几年前我刚在台湾走上银幕的时候,因
为整天演的全是爱情文艺片,闲时只觉得自己是空心的浮物。那时,我悲观、自怜。我
甚至渴望马马虎虎地找到一个男人来做我的靠山,可是后来才感到这种想法太荒唐。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