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 第147节
曹瑞年失望了,但仍不死心,又使出了他的杀手锏:“求求您老人家了,老大娘,您就把那房间租给我吧,价钱我还可以再高一点。”最后一句话曹瑞年说得很重。
“价钱再高一点,你出得起吗?”老太太仍没有好气地说。
只是想把他打发走,每晚十两银子,愿住就住,不住就走。”
老太太心里想道:这么高的价钱,估计一听说就会把他吓走了。
“十两就十两,我愿出!”没想到曹瑞年听了以后却爽快地答道,还一连声地致谢,“谢谢了,谢谢您老人家了。”
然而这下老太太可作难了,原以为那个价钱会把他给吓走,谁知不但没有吓走他,他反而挺高兴的。这下可怎么办呢?那毕竟是女儿的卧房啊!但话既然已经说出了口,又不好意思再反悔。可又转而一想,每晚十两银子,哪儿找这样的好事去?几个晚上就是几十两银子呢。少不得女儿先和自己一起迁就几个晚上。
“你要住几个晚上?”老太太问道。
曹瑞年想道,自己请了十天假,这时已去了一天,走时还要去一天,自己只能在这儿等李莲英八天,便说道:“我在这儿要住上八个晚上,不过即使住不到八天的话,我仍会按八天的价钱给您的。”曹瑞年又想到自己如果早几天见上李莲英的话,就不用再多住了。
“好吧!”老太太听了高兴地说道。
曹瑞年自此便在这儿住了下来,每天除吃饭和睡觉时间外,只是呆呆坐在那儿隔着窗子看着李府大门,就这样一直看了七天,连看见一个太监进出李府大门也没有。“看来真的没戏了!”曹瑞年伤心地想道,“自己钱也花了,精力也费了,连嘴也快被磨破了。然而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明天不等了,去遛遛去。来了几天,只顾办这件事,连有机会看一下京城的风光都没有。这天公也太无情了,只会作践人,唉!”
到了第八天,曹瑞年便早早起床,连早饭也没有吃,便漫无目的的在街上闲逛了起来。这样一直逛到日头偏西,才慢慢向回踱去。
天无绝人之路。曹瑞年正低头往前走着,猛然听到一阵马铃声。曹瑞年抬头一看,发觉已到了李府大门,一辆轿车正好在大门前停下。只见从车上下来一人,头戴镍兰顶戴花翎,身穿孔雀袍子官服,年纪有四十岁左右,中等身材,白净面皮,下巴光光的连一根胡须也没有。曹瑞年想,这莫非就是李大总管?我要不是回来的早了一会,就差点给错过去了,那样就又不但一切努力全是白费,而且还有可能得罪李莲英的亲戚,如果李莲英有亲戚参加考试而未被录取的话。这样看来,这天公还是长了眼睛,没有使自己错过这次机会而使自己的努力化为泡影。
曹瑞年连忙回到自己的住处,换上一身干净的好衣服,带上一万两银票,又赶紧到李府登门求见李莲英。看门的家丁还是上次那一个。
“请问大哥,李大总管是不是刚才回府来了?”曹瑞年见了家丁,客气地问道。
“是又怎么样?”那家丁一脸傲慢的神情,但心里却犯嘀咕了;这家伙消息怎么那么灵通,几天都没见他,我们老爷也没回府上来;这次老爷前脚刚刚踏进门里,他后脚就跟进来了。
“那就请大哥去向李大总管通报一下,在下有事要求见。”
“我早就跟你说过,我们老爷是不会接见你的。”
“求大哥发下慈悲吧,替在下去通报一下,我真的是有重要事情要求见他老人家。”曹瑞年一边哀求着,一边掏出十两银子悄悄地塞给家丁。
“好,好,我进去通报一下,我们老爷不接见你可愿不得我呀!”家丁接过银子说道。
“那是自然,大哥。”
“哎,怎么称呼?”
“通州州判兼通州院试主考官曹瑞年。”曹瑞年一字一板地说道,“大城县的考生也要在通州参加考试。”
那家丁见到李莲英,说道,“老爷,外面有人求见。”
“谁?”李莲英问道。
“通州州判——。”
“不见!”李莲英刚听到这四个字,便以为无下文了,紧接着训斥道,“这样的小不点儿也来通报。”
“他还是通州院试主考官”,家丁继续报告道,“他还说大城县考生要在通州参加考试。”
“是吗?”李莲英顿时来了兴趣,说道,“那让他进来吧!”
“是,老爷!”
家丁走到大门口,对站在那里焦急地等待着的曹瑞年说道:“算是你的好时候,老爷同意接见你了。因为为你通报,我还挨了一顿训斥。”
曹瑞年一听喜出忘外,赶紧说道:“那太谢谢大哥您了。”
曹瑞年跟着家丁来到客厅,一见到李莲英赶忙上前施礼道:“通州州判曹瑞年,特来拜见总管大人。”说完从怀里掏出一万两银票递过去。李莲英接过来看了看,随手递给身边的侍者。
“坐吧!”李莲英只是椅子上略微欠一欠身子说道,“听说你还是通州地区院试的主考官,是吗?”
“卑职正是通州地区院试主考官,”曹瑞年并不敢落座,只是站着说道,“因为总管大人的老家的考生也要在通州地区参加考试,恐有对大人照顾不周之处,特来详请大人的示下。”
“我本家有一个侄子,要去通州参加考试,你多加关照一下就是了。”李莲英想了一想说道。
“好办,好办。请总管大人示知少爷名讳,卑职一定照办。”
曹瑞年受宠若惊,连忙躬身说道。
“取笔墨纸砚来!”李莲英对侍者喊道。
侍者拿来笔墨纸砚,交给李莲英。李莲英便在纸上写上“李福春”三个字,交给曹瑞年。
曹瑞年宝贝似地接过来揣在怀里,说道:“不知总管大人还有什么示下。”
“没什么了!”李莲英说道,又向侍者喊道,“端茶送客。”
曹瑞年知道李莲英在下逐客令了,连忙说道:“卑职告辞了!”
曹瑞年从李府出来以后,一肚子的怨气:我大老远跑到这儿,等了你那么多天。今天连饭也没吃,见到你就赶忙过来了,又说了这么长时间话,饿得我肚子“咕咕”直叫,而你连让吃饭都不让就端茶送客,未免太傲慢了吧。唉,这又有什么法呢?毕竟是人家有权有势,自己又是来求人家的。算了吧!李莲英今天能接见自己已经很不错了。曹瑞年呀曹瑞年,你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
却说大城县有一姓李大户人家,户主叫李全德,养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名叫李天福,二儿子名叫李天祥,三儿子名叫李天瑞。这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挺聪明的,可偏偏这个三儿子生性木讷,头脑反应有些迟钝。李全德为了将来使几个儿子都能金榜题名,便从小就给三个儿子请了一个极好的先生。
这先生也果然不负众望,尽心尽力地教授三个学生。这大儿子和二儿子学业进步很快,不到几年不但熟读了四书五经,而且文墨也练得极好。可偏偏这个三儿子李天瑞,几年之中除学了几个字以外,什么也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