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传记 > 李莲英

李莲英 第168节


“看看现在朝廷的样子,被这帮太监们摘得乌烟瘴气的,不杀他几个也不行了!”

“但愿这能起到杀一儆百,杀鸡骇猴的作用。”

“什么时候把那个最大的太监杀掉,朝廷社会就变得清明了。”

“这些太监们,也太嚣张了,本来就是他们没有理嘛。人家已经预订下了座位,可他们还非要再包下。”

“你们吵架有人家戏园什么事,一打起来,害得我花钱也没得听戏。”

“砸了戏园,本已有罪,又杀了人,就更不应该了,也合该他们去死!”

“这算他们自作自受。听说其中一个后台还挺硬的。如果不是做得太过份了,怎么说也不会死在这儿。”

“别只顾说!你们看,太阳已经正南了,午时快要到了,怎么连一点动静也没有呀?”

“是呀,以前在这儿杀人我也见过,老早就有兵丁到了这儿,今天怎么那么静呢?”

正说着,法场的西北方向骚动起来,只听有人喊道:“你们看,来了!”

大家顺着那人的指的方向望过去,只见两名兵丁押着一名犯人朝这儿走过来,后面还跟着一排兵丁,兵丁中间是一个戴着花翎顶戴的监斩官。

一排人来到法场以后,只听监斩旁喊道:“午时三刻到,开斩!”

一兵丁举刀向犯人的脖了上砍去,只听“嘭”的一声,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已经落到了地上,犯人脖子里的鲜血向前上方喷得老高老高。

“撤!”监斩官喊了一声,便和兵丁一起离开了法场。

“这哪里是太监呀!这人是前天和和人械斗时打死了人才被抓起来的,抓起来时我还看到了。”人群中的一个人大喊道。

“是呀,即使斩首也应该是两个太监呀,这总共才只有一个人!”

“看来,这朝廷还惹不起太监呀!”

“我们被愚弄了!”

“走吧,还有什么好看的!”

一句话提醒了大家,于是人们便慢慢散去,各走各的路,各干各的活。

薛见升在派人布置好法场以后,一直在焦急地等待着光绪皇帝的批复,但直到正午才得知光绪皇帝由于慈禧太后的干预,压着自己的奏折没有批复,但法场已布置好,来观看的民众又那多,只好推出一个刚判了死刑的械斗犯,偷梁换柱,草草在法场斩首了事。

薛见升回到家中,对朝廷视法律为儿戏的行为,怀着满腔的愤慨,“看来这大清的天下,非要毁在这个老太婆和这帮太监们手里!”他禁不住痛心疾首地自言自语道。

薛见升正在烦恼之时,忽然家人来报:“军机大臣孙毓汶求见老爷!”

“孙毓汶?他现在来什么?”薛见升不禁自问道,“莫非他是为这件事而来?我倒要看看他到底要说些什么!”

“让他进来吧!”薛见升对家丁喊道。

家丁走后,薛见升赶快换了一身礼服,刚穿好,就听见家丁在外面喊道:“孙大人到!”

薛见升迎出门外,接住孙毓汶,故意试探地说道:“哎呀,哪股风把您孙大人给吹过来了!想必孙大人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孙敏汶一惊,但马上换了一副笑脸说道:“我只是来看看薛大人一向可好,并没有别的什么事。”

“快请屋里坐,屋里坐。”薛见升口里说着,但却在心里想道,“我知道你是李莲英他们一伙的,准是受了李莲英的指使,来给李贵和他们说情的。既然你说没有别的事,我今天就不提这件事,看你能憋住多久?”

“薛大人近来都忙些什么呀?”两人坐定后,孙敏汶开口问道。

“无非是忙些公务,审理些案件,也没有什么大的事情。”

薛见升就是不提那件事。

“近来有什么棘手的案件吗?”薛见升若有所指的问道。

“无所谓棘手不棘手,反正都是一样。”

孙敏汶听了,不禁在心里暗暗骂道:“看来这个老狐狸是知道我此行的目的,自己不先说出来,他是不会说出来的。李大总管亲自交代的事情,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办成功。说出来就说吧,没有必要一直兜圈子。”

“薛大人现在不正在审理一桩太监行凶的案子吗?”孙敏汶问道。

“是正在审理。”薛见升先发制人地说道,“杀人不偿命,于法律上说不过去。再说,太监在街上行凶杀人,许多民众都看见了。不对他们有个交代,搞得民怨沸腾的,也怕是于朝廷不利。孙大人,你说呢?”

“唔,是,是!”孙敏汶没想到薛见升会来这一手,支吾其辞地说道。不过他想起李莲英的交代,还是硬着头皮说,“不过,薛大人在审理这个案件时还是小心为好。不然的话,怕是于己不利呀!”

“于己不利,孙大人此话怎讲?”

“薛大人难道不知道,其中的一个名叫李贵和的,可是当朝李大总管的得力干将。处死了他,恐怕李大总管不会善罢干休。”

“难道杀了人就这样白白放了他?”

“薛大人可以变通一点嘛,譬如在案情上稍作一下改动。”

“可是那样怎能对得起死去的赵云起?又怎能对得起那么多愤怒的民众呢?”

“我劝薛大人还是想想清楚,”孙敏汶突然正色道,“李大总管说了,只要薛大人能变通一下,他可以在老佛爷面前保举薛大人再高升一步,并且还能得到——”孙敏汶说着递上一张银票,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五万两”。

薛见升看了看银票,不禁勃然作色说:“如果我不呢?”
首节 上一节 168/278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甘地自传

下一篇:安德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