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 第178节
“康长素是不是这段时间上书皇上要求变法的那个工部主事?”
“是。”
“那么前段时间总署衙门接见的也是他?”
“不错。”
李莲英点了点头,表示对这个人并不陌生。他没有说话,只是拿起那对精致的象牙筷子在盘里夹了点菜放在嘴里,不慌不忙地咀嚼起来。
刚毅这人最是性急,他见李莲英不说话,于是有些焦急地说道:
“莲英兄,你认为到底怎样啊?”“子良兄,放心,这些人是跳不出老佛爷的手心的。”
刚毅见时机已成熟,就说道:
“我大清王朝两百多年来一直是东方霸主,不就是近年来,我天朝丧失了一些土地,赔了一些白银而已吗,怎么谈得上‘亡国危机迫在眉睫’呢,这显然是在造谣惑众,唯恐天下不乱。翁同和、康有为这些人真是想造老佛爷的反。”
李莲英听刚毅提起翁同和,一股无名的怒火直往上冒。
“放心,我不会让这帮与我作对的人好过的。”
“听说老佛爷对变法也似有热情,莲英兄,这是真的吗?”
“老佛爷只是为适应形势需要做给他们看的。”
“希望莲英兄在老佛爷面前多提一提变法的事,我们一定不能让翁同和、康有为的变法阴谋得逞,否则……”
刚毅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李莲英已明白刚毅下面那些话的意思。李莲英非常清楚,如果变法一旦成功,老佛爷的势力必将被削弱,那么他李莲英又将怎么样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为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必须阻止变法成功。
“子良兄,放心,有我在老佛爷身边呢!”
刚毅很放心地看了李莲英一眼,举起了酒杯与李莲英一饮而尽。两人交谈持续了两三个钟头,直到夜已经很深了,刚毅才打道回府。
吏部主事洪嘉是刚毅的死党,他见刚毅极力反对变法,为投合刚毅的脾气,他联络了一批官员写了《驳保国会》的小册子,遍送京师朝贵,以图煽动所有官员反对变法。保国会是康有为等组织的一个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的一个民间组织。洪嘉的这份小册子首先到了刚毅手中,他将洪嘉找来大大嘉许了一番。与此同时,御史潘庆澜也上书弹劾康有为组织保国会是为了聚众生事,想图谋不轨。刚毅见这么多人出来反对变法,而且又获得了李莲英的支持,这也相当于获得了老佛爷的支持,他的胆子大了起来,一天在上朝时,刚毅站出列来说:
“启禀皇上,奴才认为保国会只能误事,只会令人心不安,不如趁早将其查禁掉以免将来势大不可治。”
光绪皇帝冷眼看了看他,激动地说:
“会能保国,岂不很好吗?禁它干什么?”
刚毅碰了一个钉子,极不服气地走入了列中。
恭亲王毕竟年岁大了,精力也不如前了,偶然一次风寒竟弄得一病不起,虽经御医百般调治,但依然无效,终于满怀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当光绪帝得知恭亲王奕䜣病逝时,不觉伤感起来,虽然恭亲王死了,对变法会少一层阻碍,但恭亲王一死,自己也就少了一层保护伞。以前恭亲王在时,还能遏制一下老佛爷的淫威,可是现在恭亲王死了,又有谁还能保护这可怜的皇帝呢?当绪帝想到这儿时,不觉伤心地流起泪来。
就在恭亲王死后不久,康有为写信给翁同和,催促他抓紧时机,协助光绪变法。于是,翁同和将这封信转呈给了光绪,光绪看后决定趁现在进行变法。
“翁同和,你将《日本变政考》交总署讨论吧,让他们拿出个具体意见来。”
翁同和将那本康有为的著作交给了总署,但光绪帝却迟迟得不到众大臣拿出来的意见,这令光绪帝很是恼火,终于有一天说:
“你们胆敢违抗圣旨,我交给你们的事办下来了吗?”
“启禀皇上,奴才们正在加紧办理,请皇上息怒。”
但这个怒怎么能平息下来呢!不说息怒恐怕还好点,一说息怒可就坏事了。
“你们只知道叫我息怒,只知道推说正在办理之中,为什么就不能尽快办出来。我每次问你们,你们都这样推脱,我还要你们干什么,整天食朝廷的俸禄却不为朝廷办事。”
诸大臣见皇上真动怒了,吓得一个个赶紧叩头,他们也不说“皇上息怒”了,只是说“奴才们尽快办出来。”
光绪帝知道这些大臣有老佛爷撑腰,自己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所以在退朝时,他将庆亲王奕䜣叫住,奕䜣是在奕䜣死后接替了他的位置。
“启禀皇上,有什么事吩咐奴才去做?”
“你去转告老佛爷,说我不能做亡国的皇帝。如果太后不肯给我办事的权力,我宁可退位!”
“是,奴才这就去回。”
由于勤政殿到颐和园还挺远,所以当庆亲王奕䜣到得颐和园时,老佛爷已经午休了,但李莲英还没有午休。
庆亲王到得顺和园,给了守门太监二十两银子,叫他去回老佛爷就说庆王有要事启禀老佛爷。
小太监急冲冲奔向慈禧太后的寝宫,正赶上李莲英刚服侍完老佛爷安睡好出来,小太监差点与李莲英撞个满怀,弄得李莲英很不高兴。
“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
“回大总管,庆王说有要事回老佛爷。”
李莲英一听庆王来了,马上随着小太监到门前相迎。朝中大臣中,李莲英与庆王关系相当密切,所以他亲自赶到门边相迎。
“李大总管,老佛爷是不是歇息了?”
“是。”
“你能不能将老佛爷叫醒,就说我有要事向他回报。”
“嗯,这个嘛,老佛爷刚睡,有什么事能向我说吗?我替你对老佛爷说。”